29、
看地瓜田的日子
麥收的同時,往往春地瓜就已經開始結果了。這時候,為了防止社員和其他生產隊甚至其他村裏的社員去偷地瓜,生產隊裏都會安排人輪流看守地瓜田。
一般的時候,生產隊會安排身體較弱的男社員去看守地瓜田。但當時麥收正緊,大田裏的活路還非常多,生產隊往往抽不出閑人專門看地瓜田。所以,白天裏老隊長就喊幾個孩子去看著,到晚上再安排體弱的社員去守著。
聽說看守地瓜田還能掙到一兩分的工分,我也躍躍欲試。後來,跑著找跟老隊長去說,老人家居然同意了。
那一年的麥收時節,之前說的會自己造土槍的四哥,我和一個和我一樣年齡大、但輩分很高,我要喊小爺的人,三個孩子就組成了白天看地瓜田的“小班子”。鄰居一個瘸腿的五哥,會在白天替我們一下,讓我們迴去吃飯;晚上他則來守著地瓜田。
生產隊最大的一片地瓜田,在距離村子幾裏遠的地方,對麵有兩個村子,其中一個村子的地塊和我們的地塊毗鄰,而且那個村子比我們村還窮,偷東西的也比較多。老隊長就叮囑我們:“一定要不時在地裏轉轉,看見有偷地瓜的就去其他地塊裏喊生產隊的人。”
現在,偌大的一片地,就暫時歸我們幾個小孩子管理了。大家走在地邊上,很有點封疆大吏巡視自己封地的感覺。轉累了,我們還有休息的一個地方,就是我們的“機井屋”。
以前,基本上每個生產隊都有一口機井,平原上打不了淺水井,都是幾百米深的機井。為此,想要從幾百米深的地下抽出水來,就要配置大功率的抽水機。那時候,我們最神奇的也就是那台已經很落後,全身覆蓋著厚厚油汙的185型號的抽水機。能啟動這樣的老式機器,也不是誰都能做到的,能開機器的也算是隊裏的“把式”了。
這台老式的機器很重,是隨便搬不動的,所以,為了抽水方便,生產隊就在這裏蓋了幾間簡陋的屋子,大家俗稱“機井屋”。
當時,機井屋周圍的布局,到半個世紀後我還能記得很清晰:機井屋的東間裏放著抽水機,牆外麵就是機井,需要抽水的時候,發動機器,將一根六七寸寬的皮帶從牆下的一個洞裏伸到外麵機井水泵的渦輪上。而機井屋的其他地方,打著地鋪,是看守機井屋的人臨時住宿的。
盡管機井屋裏沒有吃的東西,但畢竟是偌大一塊平原上唯一的屋子,所以來避難的老鼠格外多。沒人住的時候,甚至黃鼬也會來這裏捕捉老鼠吃。所以,屋裏既髒且亂。
在屋子外麵,是一個大坑,荒草萋萋的,估計是建機井屋時取土導致的。土坑旁邊,還有一口水井,是平時生產隊噴灑農藥時取水用的。周圍有一些小塊的地,偶爾種點青菜啥的。一條蜿蜒的水渠,就從這裏延伸向遠處廣袤的田野。
開始幾天,我們都是按時等瘸腿的五哥來替我們吃午飯。但從這裏迴到家裏去,幾個孩子要走半天,吃完了還要再轉迴來,都累得不行。
到這時候,幾個孩子才感到:看守一天地瓜田掙個一兩個工分真不容易啊!還不知道那一兩分能價值幾何,或許兌換成物質,連兩塊地瓜也換不了。不但是我們累,連比我們大一點的四哥也累得夠嗆。
後來,他提議:“我們晌午不迴去吃飯了,就在機井屋裏煮地瓜吃吧!”“怎麽煮地瓜吃啊?”我和小爺都興奮起來。
四哥帶我們轉到那台抽水機旁邊,指著一口黑乎乎的大鍋說,“就用這口鍋煮吧。”這口缺了一個角的大黑鍋,是抽水機抽水時用來放置循環水的,可以降低抽水機的溫度。看著那口大鍋,幾雙小眼睛“咕嚕咕嚕”地轉了半天,然後一齊點頭。
“可是,我們是來看守地瓜的,自己在這裏煮地瓜吃,三爺見了會不會說我們?”我和小爺還是有點擔心。四哥說:“不要緊,到時候他見了再說。”四哥自己能造槍,在我們這群孩子裏說話是最有說服力的。所以,他說行,我們也就答應了。
於是,以後的中午飯我們就不再迴家吃飯。
四哥跟瘸腿五哥說:“家裏給帶幹糧了,以後晌午你不用再來替我們吃飯了。”五哥不但腿瘸,智商也相對低,就深信不疑地說:“以後隊長問起來,可別說我不來替你們吃飯啊!”“放心吧,我們見了隊長就說你替我們吃過了。”
五哥不用來迴瘸著腿替我們吃飯,確實是輕鬆了不少。再說,晚上他還要守著這個黑乎乎的機井屋,樂得少拖著就瘸腿來迴跑,就很爽快地答應了。
等五哥走了後,四哥就帶著我們到地瓜田裏刨地瓜吃。他交待我們:“要到地中間去刨,在地頭上刨很容易被老隊長和其他社員發現,而且還要找地瓜秧子大一點的,在旁邊刨土,將大的地瓜刨出來,再埋好土,地瓜秧子和小地瓜還讓它長著。”
我們按照四哥說的,刨了一堆地瓜用衣服兜著,弓背縮腰地往機井屋裏走,心裏還一直打著小鼓,生怕別人發現。四哥說:“怕什麽,看你們那熊樣!大晌午的地裏除了我們幾個,哪還有人啊!”想想四哥說得也對,我和小爺也就直起腰來,大搖大擺地迴去。
直到若幹年後,我才知道,我們當初的行為叫“監守自盜”。
到了機井屋,那個大黑鍋裏我們已經預先洗刷幹淨了,還添了一些清水。幾個孩子將地瓜找地方洗幹淨,丟在鍋裏。四哥喊我們到處找些柴火來,架在鍋底下生火煮地瓜。等鍋裏“咕嘟咕嘟”地翻起水花時,我們就嗅到了地瓜的香味。等地瓜煮熟了,幾個孩子像餓狼一樣地直接伸手去鍋裏撈出來地瓜,在兩隻手裏倒來倒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直到若幹年後,我在煮水餃時,雖然手裏拿著勺子,但還是會習慣性地用另一隻手直接去滾沸的開水裏撈餃子吃。我很懷疑,這個直接去開水裏撈東西的“絕技”,就是看守地瓜田時在開水裏撈地瓜那陣兒練就的。
在這個季節,能隨便可著肚子吃飽地瓜,真是一種莫大得享受啊!
吃飽了地瓜,幾個孩子就東倒西歪地躺在機井屋那髒兮兮的地鋪上睡上一覺。看天半下午時,四哥喊著我和小爺起來,像模像樣地到處轉了轉,天也就逐漸黑下來。遠處,瘸腿五哥已經一瘸一拐地過來,準備接替我們吃飯。
“將鍋裏沒吃完的地瓜揣到懷裏,別被五哥看見了告狀。”聽到四哥這樣交待,我們就飛快地迴到機井屋,將破鐵鍋裏剩下的幾個小點的地瓜都揣起來。還將晌午丟在屋裏的地瓜皮子都收拾幹淨,才一起說笑著迴去。
有天中午,我們從地裏刨了地瓜,我出去洗地瓜時,忽然看見遠遠地有個婦女從公路上下來,直接走到地裏來。那時候,生產隊將小麥割倒後,遇到秸稈還青綠時,會在地裏曬上天把,等小麥秸稈全部幹了,才捆起來拉到生產隊的場院裏去,這樣運輸過程中會輕鬆一點。
當時,地瓜田前麵四五百米的地塊裏還有很多撂倒的小麥,躺在腳脖深的麥茬上曬著。那位婦女走到曬著小麥的地裏,忽然從身上取下一個包袱鋪在地上,就迅速地往包袱裏抱麥子。
“是偷麥子的!”我忽然醒悟過來,抓緊丟了地瓜,迴去喊了四哥和小爺出來,一邊喊著,一邊去追那婦女。
婦女遠遠地看見我們,毫不介意,繼續往她的包袱裏一抱抱地抱麥子,直到將包袱裝滿了,才迅速背起來,轉身沿著公路狂奔。我們幾個孩子雖然是看地瓜田的,但有人偷我們生產隊的麥子,我們也不能不管啊!
幾個孩子義憤填膺地追著,一直追到了村裏另外一個生產隊的社員們住的地方,卻不見了那位偷麥子的婦女。
問其他人,大家都撇著嘴說:“沒看見什麽背著麥子的婦女啊!”但我們看他們的表情,估計他們一定知道是誰,隻是不告訴我們。能在大晌午冒著風險去偷其他生產隊的麥子,家裏也肯定是窮得不行的人家。既然沒當場抓住人,我們幾個小孩子也不能跑到人家裏去翻看。加上大家跑了好長時間,也累得要死了,隻好悻悻地迴到機井屋裏休息。
看守地瓜田的日子,我們還真發現了鄰村裏來扒地瓜的,被我們幾個孩子一吼,偷地瓜的人撒腿就跑了。
後來,老隊長騎著他那輛大金鹿的老式自行車過來看我們,幾個孩子都七嘴八舌地說了這兩件事。老隊長一邊誇我們,一邊交代:“以後看見有偷東西的,就大聲喊,把他們嚇跑就行了;別死命去追,免得追急了被他們揍一頓,就不劃算了。”
以前,我們看見黑臉的老隊長,都心有畏懼,不敢怎麽和他說話。聽他這樣說,幾個孩子都心裏暖暖的。
四哥還壯著膽子問了句:“以後我們不迴去吃飯,就在地裏看著,要是餓了能不能扒幾個地瓜吃啊?”老隊長毫不介意地說:“行,你們扒點地瓜,就用機井屋裏的鍋煮著吃吧!”
嘿,想不到老隊長這麽好說話,幾個孩子樂得手舞足蹈,看守地瓜田的勁頭更大了。以後,在機井屋裏煮地瓜也就光明正大了。有時候,我們還會多煮一點,留給接替我們的瘸腿五哥吃。五哥說:“你們幾個小兔崽子,還算是有良心。”
每天迴去的時候,我還會揣兩塊好點的熟地瓜,帶迴去給媽媽和小妹吃。每次我迴去,小妹就纏著我:“哥,給我帶地瓜了沒?我捉了幾個知了,給你留著呢。”倘若哪天忘了給她帶地瓜迴去,這小丫頭就不搭理我,朝我翻著白眼,蹲在地上,攥著她那個盛著幾個知了的小瓶子不鬆手,也不給我吃她的知了。
看守地瓜田的日子,大概持續了半個月。等生產隊裏忙完了,就有大人去看了,我們也就“解甲歸田”了。想著還幫媽媽掙了點工分,小心眼裏感到很高興,很有成就感。
後來很多年,媽媽還一直說:“你啊,吃東西少,平時很瘦。隻有到了地瓜下來的時候,才會胖一點。一旦到了夏天,沒地瓜吃了,又瘦得像猴子。”
其實,在北方的農村,很多孩子都是到地瓜下來的時候才會吃得胖一點。地瓜相對其他粗糧來說,至少能吃飽,加上地瓜裏豐富的澱粉,滋養了千千萬萬的北方孩子。
尤其是地瓜粥,是當時孩子們的最愛。沒地瓜的時候,一碗玉米糊糊端在手裏,孩子們“吸溜”了半天還喝不下去。有地瓜的日子,大人會將幾塊地瓜削皮後,洗幹淨了,也不用案板切塊,用刀“哢嚓哢嚓”地直接在大鍋上方大塊砍進鍋裏。柴火熬出來的地瓜粥,不但地瓜甘甜,連玉米糊糊也甜絲絲的。
俗話說:“心急喝不了熱糊糊”。但是,一旦地瓜粥熬出來了,孩子們還是會一窩蜂地搶著盛了熱氣騰騰的糊糊,燙得“嘶哈嘶哈”地抱著碗喝,一大鍋玉米粥一會兒就見底了。
農村的地瓜有紅瓤的和白瓤的兩種,紅瓤的地瓜煮出來要甜,所以煮地瓜粥的時候,都是往鍋裏砍紅瓤的地瓜,白瓤的地瓜就留著煮著吃或切地瓜幹了。
那些年,北方的孩子就是吃著地瓜、頂著一頭高粱花子長大的。
看地瓜田的日子
麥收的同時,往往春地瓜就已經開始結果了。這時候,為了防止社員和其他生產隊甚至其他村裏的社員去偷地瓜,生產隊裏都會安排人輪流看守地瓜田。
一般的時候,生產隊會安排身體較弱的男社員去看守地瓜田。但當時麥收正緊,大田裏的活路還非常多,生產隊往往抽不出閑人專門看地瓜田。所以,白天裏老隊長就喊幾個孩子去看著,到晚上再安排體弱的社員去守著。
聽說看守地瓜田還能掙到一兩分的工分,我也躍躍欲試。後來,跑著找跟老隊長去說,老人家居然同意了。
那一年的麥收時節,之前說的會自己造土槍的四哥,我和一個和我一樣年齡大、但輩分很高,我要喊小爺的人,三個孩子就組成了白天看地瓜田的“小班子”。鄰居一個瘸腿的五哥,會在白天替我們一下,讓我們迴去吃飯;晚上他則來守著地瓜田。
生產隊最大的一片地瓜田,在距離村子幾裏遠的地方,對麵有兩個村子,其中一個村子的地塊和我們的地塊毗鄰,而且那個村子比我們村還窮,偷東西的也比較多。老隊長就叮囑我們:“一定要不時在地裏轉轉,看見有偷地瓜的就去其他地塊裏喊生產隊的人。”
現在,偌大的一片地,就暫時歸我們幾個小孩子管理了。大家走在地邊上,很有點封疆大吏巡視自己封地的感覺。轉累了,我們還有休息的一個地方,就是我們的“機井屋”。
以前,基本上每個生產隊都有一口機井,平原上打不了淺水井,都是幾百米深的機井。為此,想要從幾百米深的地下抽出水來,就要配置大功率的抽水機。那時候,我們最神奇的也就是那台已經很落後,全身覆蓋著厚厚油汙的185型號的抽水機。能啟動這樣的老式機器,也不是誰都能做到的,能開機器的也算是隊裏的“把式”了。
這台老式的機器很重,是隨便搬不動的,所以,為了抽水方便,生產隊就在這裏蓋了幾間簡陋的屋子,大家俗稱“機井屋”。
當時,機井屋周圍的布局,到半個世紀後我還能記得很清晰:機井屋的東間裏放著抽水機,牆外麵就是機井,需要抽水的時候,發動機器,將一根六七寸寬的皮帶從牆下的一個洞裏伸到外麵機井水泵的渦輪上。而機井屋的其他地方,打著地鋪,是看守機井屋的人臨時住宿的。
盡管機井屋裏沒有吃的東西,但畢竟是偌大一塊平原上唯一的屋子,所以來避難的老鼠格外多。沒人住的時候,甚至黃鼬也會來這裏捕捉老鼠吃。所以,屋裏既髒且亂。
在屋子外麵,是一個大坑,荒草萋萋的,估計是建機井屋時取土導致的。土坑旁邊,還有一口水井,是平時生產隊噴灑農藥時取水用的。周圍有一些小塊的地,偶爾種點青菜啥的。一條蜿蜒的水渠,就從這裏延伸向遠處廣袤的田野。
開始幾天,我們都是按時等瘸腿的五哥來替我們吃午飯。但從這裏迴到家裏去,幾個孩子要走半天,吃完了還要再轉迴來,都累得不行。
到這時候,幾個孩子才感到:看守一天地瓜田掙個一兩個工分真不容易啊!還不知道那一兩分能價值幾何,或許兌換成物質,連兩塊地瓜也換不了。不但是我們累,連比我們大一點的四哥也累得夠嗆。
後來,他提議:“我們晌午不迴去吃飯了,就在機井屋裏煮地瓜吃吧!”“怎麽煮地瓜吃啊?”我和小爺都興奮起來。
四哥帶我們轉到那台抽水機旁邊,指著一口黑乎乎的大鍋說,“就用這口鍋煮吧。”這口缺了一個角的大黑鍋,是抽水機抽水時用來放置循環水的,可以降低抽水機的溫度。看著那口大鍋,幾雙小眼睛“咕嚕咕嚕”地轉了半天,然後一齊點頭。
“可是,我們是來看守地瓜的,自己在這裏煮地瓜吃,三爺見了會不會說我們?”我和小爺還是有點擔心。四哥說:“不要緊,到時候他見了再說。”四哥自己能造槍,在我們這群孩子裏說話是最有說服力的。所以,他說行,我們也就答應了。
於是,以後的中午飯我們就不再迴家吃飯。
四哥跟瘸腿五哥說:“家裏給帶幹糧了,以後晌午你不用再來替我們吃飯了。”五哥不但腿瘸,智商也相對低,就深信不疑地說:“以後隊長問起來,可別說我不來替你們吃飯啊!”“放心吧,我們見了隊長就說你替我們吃過了。”
五哥不用來迴瘸著腿替我們吃飯,確實是輕鬆了不少。再說,晚上他還要守著這個黑乎乎的機井屋,樂得少拖著就瘸腿來迴跑,就很爽快地答應了。
等五哥走了後,四哥就帶著我們到地瓜田裏刨地瓜吃。他交待我們:“要到地中間去刨,在地頭上刨很容易被老隊長和其他社員發現,而且還要找地瓜秧子大一點的,在旁邊刨土,將大的地瓜刨出來,再埋好土,地瓜秧子和小地瓜還讓它長著。”
我們按照四哥說的,刨了一堆地瓜用衣服兜著,弓背縮腰地往機井屋裏走,心裏還一直打著小鼓,生怕別人發現。四哥說:“怕什麽,看你們那熊樣!大晌午的地裏除了我們幾個,哪還有人啊!”想想四哥說得也對,我和小爺也就直起腰來,大搖大擺地迴去。
直到若幹年後,我才知道,我們當初的行為叫“監守自盜”。
到了機井屋,那個大黑鍋裏我們已經預先洗刷幹淨了,還添了一些清水。幾個孩子將地瓜找地方洗幹淨,丟在鍋裏。四哥喊我們到處找些柴火來,架在鍋底下生火煮地瓜。等鍋裏“咕嘟咕嘟”地翻起水花時,我們就嗅到了地瓜的香味。等地瓜煮熟了,幾個孩子像餓狼一樣地直接伸手去鍋裏撈出來地瓜,在兩隻手裏倒來倒去,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直到若幹年後,我在煮水餃時,雖然手裏拿著勺子,但還是會習慣性地用另一隻手直接去滾沸的開水裏撈餃子吃。我很懷疑,這個直接去開水裏撈東西的“絕技”,就是看守地瓜田時在開水裏撈地瓜那陣兒練就的。
在這個季節,能隨便可著肚子吃飽地瓜,真是一種莫大得享受啊!
吃飽了地瓜,幾個孩子就東倒西歪地躺在機井屋那髒兮兮的地鋪上睡上一覺。看天半下午時,四哥喊著我和小爺起來,像模像樣地到處轉了轉,天也就逐漸黑下來。遠處,瘸腿五哥已經一瘸一拐地過來,準備接替我們吃飯。
“將鍋裏沒吃完的地瓜揣到懷裏,別被五哥看見了告狀。”聽到四哥這樣交待,我們就飛快地迴到機井屋,將破鐵鍋裏剩下的幾個小點的地瓜都揣起來。還將晌午丟在屋裏的地瓜皮子都收拾幹淨,才一起說笑著迴去。
有天中午,我們從地裏刨了地瓜,我出去洗地瓜時,忽然看見遠遠地有個婦女從公路上下來,直接走到地裏來。那時候,生產隊將小麥割倒後,遇到秸稈還青綠時,會在地裏曬上天把,等小麥秸稈全部幹了,才捆起來拉到生產隊的場院裏去,這樣運輸過程中會輕鬆一點。
當時,地瓜田前麵四五百米的地塊裏還有很多撂倒的小麥,躺在腳脖深的麥茬上曬著。那位婦女走到曬著小麥的地裏,忽然從身上取下一個包袱鋪在地上,就迅速地往包袱裏抱麥子。
“是偷麥子的!”我忽然醒悟過來,抓緊丟了地瓜,迴去喊了四哥和小爺出來,一邊喊著,一邊去追那婦女。
婦女遠遠地看見我們,毫不介意,繼續往她的包袱裏一抱抱地抱麥子,直到將包袱裝滿了,才迅速背起來,轉身沿著公路狂奔。我們幾個孩子雖然是看地瓜田的,但有人偷我們生產隊的麥子,我們也不能不管啊!
幾個孩子義憤填膺地追著,一直追到了村裏另外一個生產隊的社員們住的地方,卻不見了那位偷麥子的婦女。
問其他人,大家都撇著嘴說:“沒看見什麽背著麥子的婦女啊!”但我們看他們的表情,估計他們一定知道是誰,隻是不告訴我們。能在大晌午冒著風險去偷其他生產隊的麥子,家裏也肯定是窮得不行的人家。既然沒當場抓住人,我們幾個小孩子也不能跑到人家裏去翻看。加上大家跑了好長時間,也累得要死了,隻好悻悻地迴到機井屋裏休息。
看守地瓜田的日子,我們還真發現了鄰村裏來扒地瓜的,被我們幾個孩子一吼,偷地瓜的人撒腿就跑了。
後來,老隊長騎著他那輛大金鹿的老式自行車過來看我們,幾個孩子都七嘴八舌地說了這兩件事。老隊長一邊誇我們,一邊交代:“以後看見有偷東西的,就大聲喊,把他們嚇跑就行了;別死命去追,免得追急了被他們揍一頓,就不劃算了。”
以前,我們看見黑臉的老隊長,都心有畏懼,不敢怎麽和他說話。聽他這樣說,幾個孩子都心裏暖暖的。
四哥還壯著膽子問了句:“以後我們不迴去吃飯,就在地裏看著,要是餓了能不能扒幾個地瓜吃啊?”老隊長毫不介意地說:“行,你們扒點地瓜,就用機井屋裏的鍋煮著吃吧!”
嘿,想不到老隊長這麽好說話,幾個孩子樂得手舞足蹈,看守地瓜田的勁頭更大了。以後,在機井屋裏煮地瓜也就光明正大了。有時候,我們還會多煮一點,留給接替我們的瘸腿五哥吃。五哥說:“你們幾個小兔崽子,還算是有良心。”
每天迴去的時候,我還會揣兩塊好點的熟地瓜,帶迴去給媽媽和小妹吃。每次我迴去,小妹就纏著我:“哥,給我帶地瓜了沒?我捉了幾個知了,給你留著呢。”倘若哪天忘了給她帶地瓜迴去,這小丫頭就不搭理我,朝我翻著白眼,蹲在地上,攥著她那個盛著幾個知了的小瓶子不鬆手,也不給我吃她的知了。
看守地瓜田的日子,大概持續了半個月。等生產隊裏忙完了,就有大人去看了,我們也就“解甲歸田”了。想著還幫媽媽掙了點工分,小心眼裏感到很高興,很有成就感。
後來很多年,媽媽還一直說:“你啊,吃東西少,平時很瘦。隻有到了地瓜下來的時候,才會胖一點。一旦到了夏天,沒地瓜吃了,又瘦得像猴子。”
其實,在北方的農村,很多孩子都是到地瓜下來的時候才會吃得胖一點。地瓜相對其他粗糧來說,至少能吃飽,加上地瓜裏豐富的澱粉,滋養了千千萬萬的北方孩子。
尤其是地瓜粥,是當時孩子們的最愛。沒地瓜的時候,一碗玉米糊糊端在手裏,孩子們“吸溜”了半天還喝不下去。有地瓜的日子,大人會將幾塊地瓜削皮後,洗幹淨了,也不用案板切塊,用刀“哢嚓哢嚓”地直接在大鍋上方大塊砍進鍋裏。柴火熬出來的地瓜粥,不但地瓜甘甜,連玉米糊糊也甜絲絲的。
俗話說:“心急喝不了熱糊糊”。但是,一旦地瓜粥熬出來了,孩子們還是會一窩蜂地搶著盛了熱氣騰騰的糊糊,燙得“嘶哈嘶哈”地抱著碗喝,一大鍋玉米粥一會兒就見底了。
農村的地瓜有紅瓤的和白瓤的兩種,紅瓤的地瓜煮出來要甜,所以煮地瓜粥的時候,都是往鍋裏砍紅瓤的地瓜,白瓤的地瓜就留著煮著吃或切地瓜幹了。
那些年,北方的孩子就是吃著地瓜、頂著一頭高粱花子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