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中文網.,最快更新農女種田忙最新章節!
九月初,這風就刮了起來,老宅那邊的風,吹得就更加的“肆虐”,這個風自然不是指的大風,而是徐家的長孫徐漢楊,居然考中了童生。
雖然拍了第五十名,可人家就是考上了,為了這個童生,老宅那邊還真是下了血本,居然放了二十桌的八碟、八碗席。
這一次,老宅那邊可沒再讓徐苗他們幾個去,人家也看不上徐苗他們送的東西了,這徐正江是秀才,徐漢楊是童生,爺倆前景一片大好,這來賀喜的人,自然都自詡有身份的。
什麽秀才、童生,還真是請了不老少,村裏的到場吃飯的,也就那幾個平常去別人家主事的,剩下的根本想都別想,道喜了把東西留下,給你點兒瓜子、糖塊也就那麽地了。
為這兒,村裏人對老宅的意見還真是不老少,可你有意見也沒用,人家現在門檻兒高了,管你樂意不樂意呢。老宅因為徐漢楊考中童生,這秋收倒是耽誤了。
不過其他村裏,倒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把糧食搶了出來,今年是個豐收年,刨除交的稅糧,自己手裏剩下的那都是吃不完的吃。
徐苗家六畝地收了不少的糧食,這收完之後又種了六畝冬小麥,幾乎小八家子村兒的人全都觀望著,隻等來年看效果。
家裏粗糧不少,而且徐苗姐弟幾人也會過,這誰家秋收完事兒之後,小孩子就可以拎著籃子去拾荒,這個荒,可不是指荒地的意思,具體為什麽這麽說,徐苗也不清楚,反正跟著說就是了。
這幾日還真是不少弄,穀子、玉米、花生、黍子……雖然每次看著不多,可這一天好幾趟的拾荒,也弄了不少糧食,不過家裏的細糧,卻沒有多少。
徐苗也是能折騰,這要是買了糧食再買細糧,說到底還是要虧損一部分錢的,隨口跟龐老板的大兒子提了一下,沒想到隔天龐老板就來了。
主動要求跟徐苗換糧食,這雜貨鋪都是收糧食的,然後倒賣到府城其他地方,今年新下來的糧食,那是極為搶手,有的時候想買都買不到。
爺倆商量了一下,最後決定一斤玉米麵換七兩的白麵,或者六兩的大米,這就不少了,而且給的也是一個良心價,徐苗心裏明白,人家是照顧他們的,自然心裏感激。
晚上跟徐芽、三郎他們幾個商量了一下,決定換八百斤的玉米麵,這樣能換兩百八十斤的白麵,還能換兩百四十斤的大米。
雖然不多,可足夠他們一年到頭,隔三差五吃細糧,改善生活的了。轉天吃過早飯,徐苗就趕著騾子車,拉著糧食去了鎮上。
在雜貨鋪後院,折騰了將近一個時辰,終於算是換完了,龐老板的媳婦兒,端著一些好吃的糕點過來,招唿徐苗吃東西,娘倆閑話家常。
“……這糕點是嬸子親手做的,怎麽樣,還行吧。”龐嬸子邀功是的說著,徐苗聽了自然是忙不迭的點頭,笑嗬嗬的咬了一口。
味道嘛,說實在的,就比平日裏吃饅頭要好點兒,不過想想也能理解,這糖、雞蛋啥的,都是要花錢的,別看這龐老板家開雜貨鋪,人家過日子也可省細了呢。
“嬸子,你這糕點自己在家做的嗎?”徐苗故作感興趣的問著,反正迴家也沒啥事兒,今兒豆腐坊不忙,倒不如在這邊說會兒話。
“不是,咱家哪有烤爐啊。”龐嬸子說完,拿著茶壺倒了兩杯熱茶。一旁的龐老板,笑嗬嗬的坐在椅子上,老神在在的開口道:
“才不是呢,你嬸子啊,能折騰。跟老趙家二小那口子,兩個人去的槽子糕那地方,他們那裏可以提供地方,然後讓你自己做,等做好了之後,給人家用烤爐的錢就行,便宜。”
徐苗聽到這裏,明白的點頭,就跟現代有些家裏有烤箱的差不多,你拿原料啥的,然後做出來東西,給人家一個手工的銀錢。
這事兒倒是沒啥大不了的,不過徐苗聽到那個烤爐,還真是挺有想法的,喝了一口茶,然後看著龐嬸子,說:
“那烤爐啥樣啊,跟咱們家裏的爐子一樣嗎?”
“不一樣,那肯定不一樣啦。”龐嬸子笑嗬嗬的伸手,輕捏了下徐苗的臉頰之後又說,“那烤爐啊,挺麻煩的,它是……”
龐嬸子大致描述了一下烤爐,徐苗聽了緩緩地點頭,其實差不多就跟現代的烤箱差不多,隻不過這個烤爐是要燒柴禾的,而且還得注意火候。
幾個人聊得正火熱時,外麵進來了一個男人,徐苗認識他,就是上次她過來,然後龐老板跟其聊天,說他侄女出嫁的事情,是趙翠娥的二叔。
“哎喲老趙兄弟來了,要買點兒啥啊?”龐老板笑嗬嗬的迎客去了,龐嬸子瞅了一眼,然後扭頭看著徐苗,輕聲地說:
“丫頭,快吃,好吃的話一會兒給你裝點兒,給孩子們吃,嬸子做不少呢。”
“嗯,行,那我就不跟嬸子客氣了。”徐苗笑嗬嗬的說著,眼睛不住的看著那趙翠娥的二叔,買的東西大多是以女人吃的為主,什麽紅糖、雞蛋、小米啥的。
龐老板送走了老趙家的兄弟之後,折返迴來,坐在椅子上,跟媳婦兒說:
“哎,剛才老趙家的二小子說,那翠娥有了,都顯懷了。”
“啥?”龐嬸子聽到這話,先是詫異一下,隨後掰著手指算,繼續說,“這日子不對啊,六月初十有的,這才九月初,就算成親那會兒有的,才三個來月,咋就能顯懷了呢?”
龐老板撇了一下嘴,端著茶杯喝了一口之後,歎口氣,說:“誰知道呢,你說會不會……”
“別瞎說。”龐老板的話沒說完,龐嬸子直接打斷他,然後蹙著眉頭說,“怎麽可能,那趙大媳婦兒的外甥,可早就走了啊。”
徐苗聽到這話,頓時心裏有疑惑了,女人懷孕啥樣她不清楚,什麽時候顯懷她也不知道,可老宅那邊的人,對趙翠娥的肚子,一開始也是有些懷疑的。
這會兒龐老板兩口子也這麽說,一個、兩個說,或許還沒啥,但是說的人多了就不一樣了,況且趙翠娥的二叔自己都說,那這可就……
想到這兒,徐苗解決吊手裏的點心,然後站起身,拍了拍手,說:
“龐大叔、嬸子,我去趟醫館,這眼瞅入冬了,三郎身子骨不好,我讓武先生給他弄點溫補的湯藥。”
徐家三郎的身子,龐家夫婦是知道的,龐嬸子一聽徐苗這般說,自然是不攔著的,忙不迭的點頭,說:
“行,你快過去吧,買完了迴來在趕車迴村兒,不著急,啊!”
“哎,知道了。”徐苗應完,邁步離開了雜貨鋪。龐嬸子看著龐老板,皺著眉頭,又說:
“你啊你啊,說話都沒有個把門的,那苗丫頭還在這呢。”
“怕啥,她又不知道趙翠娥。”龐老板理直氣壯的說著。要說這趙家也是有意思,閨女嫁到了哪兒,愣是一句話都不透,這今兒徐苗能聽到這話,還真算是僥幸呢。
如果龐老板夫婦要是知道,徐苗那新過門的嫂子就是趙翠娥,估計剛才那些話,打死都不帶說的……
……
徐苗出了雜貨鋪,就直奔醫館,如果真的按龐家兩口子剛才的談話那麽來,上一次自己在醫館遇到他們母女,就肯定不是什麽看病,估計應該是去把脈的。
那要這麽說的話,趙翠娥肚子裏的孩子,怕是就……想到這兒,徐苗快步來到了醫館,藥童小福子看見徐苗,笑嗬嗬的打招唿,說:
“苗姐兒來了啊,一早三郎還給我們送豆角子了呢,你們種點兒菜多不容易,自己留著吃多好。”
徐苗看著小福子輕笑一下,搖搖頭,說:“也不是啥好玩意兒,眼瞅就要罷園子了,再想吃也沒有了,武先生在哪兒,我找他有點兒事。”
“哦,武先生在後院磨藥呢,你自己過去找他就是了。”小福子邊說,邊伸手指方向。
徐苗點點頭,朝後院走去,穿過迴廊,就看見武先生坐在樹下,腳踩著藥撚子,一手拿著紫砂壺,一手拿著書,慢條斯理的磨藥,好不愜意。
徐苗見到這一幕,還真是有種羨慕的感覺,如果等她上了年歲,也能這麽愜意就好了呢。小妮子來到樹下,微微屈膝行禮一下,說:
“武先生!”
原本看書、品茶、磨藥的武先生,一聽說話,抬眼瞅著來人,見是徐苗,咧著嘴笑了一下,然後說:
“嗬嗬……來了啊,快坐吧。”
“哎!”徐苗應了一聲,然後坐在小板凳上,看著藥撚裏磨得藥麵,又問,“武先生,這是什麽啊?”
“這個啊,裏麵有白芍、何首烏……我給三郎配的,這不眼瞅著入冬了嘛,那孩子身子骨不咋地,我尋思弄點兒溫補的藥,到時候拿迴去,你也能給他燉了,喝上一些。”
武先生說完,繼續磨著藥,然後喝了一口茶水。徐苗聽聞這話站起身,側身再次行禮,道:
“多謝武先生惦記。”
本文來自看書惘
九月初,這風就刮了起來,老宅那邊的風,吹得就更加的“肆虐”,這個風自然不是指的大風,而是徐家的長孫徐漢楊,居然考中了童生。
雖然拍了第五十名,可人家就是考上了,為了這個童生,老宅那邊還真是下了血本,居然放了二十桌的八碟、八碗席。
這一次,老宅那邊可沒再讓徐苗他們幾個去,人家也看不上徐苗他們送的東西了,這徐正江是秀才,徐漢楊是童生,爺倆前景一片大好,這來賀喜的人,自然都自詡有身份的。
什麽秀才、童生,還真是請了不老少,村裏的到場吃飯的,也就那幾個平常去別人家主事的,剩下的根本想都別想,道喜了把東西留下,給你點兒瓜子、糖塊也就那麽地了。
為這兒,村裏人對老宅的意見還真是不老少,可你有意見也沒用,人家現在門檻兒高了,管你樂意不樂意呢。老宅因為徐漢楊考中童生,這秋收倒是耽誤了。
不過其他村裏,倒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把糧食搶了出來,今年是個豐收年,刨除交的稅糧,自己手裏剩下的那都是吃不完的吃。
徐苗家六畝地收了不少的糧食,這收完之後又種了六畝冬小麥,幾乎小八家子村兒的人全都觀望著,隻等來年看效果。
家裏粗糧不少,而且徐苗姐弟幾人也會過,這誰家秋收完事兒之後,小孩子就可以拎著籃子去拾荒,這個荒,可不是指荒地的意思,具體為什麽這麽說,徐苗也不清楚,反正跟著說就是了。
這幾日還真是不少弄,穀子、玉米、花生、黍子……雖然每次看著不多,可這一天好幾趟的拾荒,也弄了不少糧食,不過家裏的細糧,卻沒有多少。
徐苗也是能折騰,這要是買了糧食再買細糧,說到底還是要虧損一部分錢的,隨口跟龐老板的大兒子提了一下,沒想到隔天龐老板就來了。
主動要求跟徐苗換糧食,這雜貨鋪都是收糧食的,然後倒賣到府城其他地方,今年新下來的糧食,那是極為搶手,有的時候想買都買不到。
爺倆商量了一下,最後決定一斤玉米麵換七兩的白麵,或者六兩的大米,這就不少了,而且給的也是一個良心價,徐苗心裏明白,人家是照顧他們的,自然心裏感激。
晚上跟徐芽、三郎他們幾個商量了一下,決定換八百斤的玉米麵,這樣能換兩百八十斤的白麵,還能換兩百四十斤的大米。
雖然不多,可足夠他們一年到頭,隔三差五吃細糧,改善生活的了。轉天吃過早飯,徐苗就趕著騾子車,拉著糧食去了鎮上。
在雜貨鋪後院,折騰了將近一個時辰,終於算是換完了,龐老板的媳婦兒,端著一些好吃的糕點過來,招唿徐苗吃東西,娘倆閑話家常。
“……這糕點是嬸子親手做的,怎麽樣,還行吧。”龐嬸子邀功是的說著,徐苗聽了自然是忙不迭的點頭,笑嗬嗬的咬了一口。
味道嘛,說實在的,就比平日裏吃饅頭要好點兒,不過想想也能理解,這糖、雞蛋啥的,都是要花錢的,別看這龐老板家開雜貨鋪,人家過日子也可省細了呢。
“嬸子,你這糕點自己在家做的嗎?”徐苗故作感興趣的問著,反正迴家也沒啥事兒,今兒豆腐坊不忙,倒不如在這邊說會兒話。
“不是,咱家哪有烤爐啊。”龐嬸子說完,拿著茶壺倒了兩杯熱茶。一旁的龐老板,笑嗬嗬的坐在椅子上,老神在在的開口道:
“才不是呢,你嬸子啊,能折騰。跟老趙家二小那口子,兩個人去的槽子糕那地方,他們那裏可以提供地方,然後讓你自己做,等做好了之後,給人家用烤爐的錢就行,便宜。”
徐苗聽到這裏,明白的點頭,就跟現代有些家裏有烤箱的差不多,你拿原料啥的,然後做出來東西,給人家一個手工的銀錢。
這事兒倒是沒啥大不了的,不過徐苗聽到那個烤爐,還真是挺有想法的,喝了一口茶,然後看著龐嬸子,說:
“那烤爐啥樣啊,跟咱們家裏的爐子一樣嗎?”
“不一樣,那肯定不一樣啦。”龐嬸子笑嗬嗬的伸手,輕捏了下徐苗的臉頰之後又說,“那烤爐啊,挺麻煩的,它是……”
龐嬸子大致描述了一下烤爐,徐苗聽了緩緩地點頭,其實差不多就跟現代的烤箱差不多,隻不過這個烤爐是要燒柴禾的,而且還得注意火候。
幾個人聊得正火熱時,外麵進來了一個男人,徐苗認識他,就是上次她過來,然後龐老板跟其聊天,說他侄女出嫁的事情,是趙翠娥的二叔。
“哎喲老趙兄弟來了,要買點兒啥啊?”龐老板笑嗬嗬的迎客去了,龐嬸子瞅了一眼,然後扭頭看著徐苗,輕聲地說:
“丫頭,快吃,好吃的話一會兒給你裝點兒,給孩子們吃,嬸子做不少呢。”
“嗯,行,那我就不跟嬸子客氣了。”徐苗笑嗬嗬的說著,眼睛不住的看著那趙翠娥的二叔,買的東西大多是以女人吃的為主,什麽紅糖、雞蛋、小米啥的。
龐老板送走了老趙家的兄弟之後,折返迴來,坐在椅子上,跟媳婦兒說:
“哎,剛才老趙家的二小子說,那翠娥有了,都顯懷了。”
“啥?”龐嬸子聽到這話,先是詫異一下,隨後掰著手指算,繼續說,“這日子不對啊,六月初十有的,這才九月初,就算成親那會兒有的,才三個來月,咋就能顯懷了呢?”
龐老板撇了一下嘴,端著茶杯喝了一口之後,歎口氣,說:“誰知道呢,你說會不會……”
“別瞎說。”龐老板的話沒說完,龐嬸子直接打斷他,然後蹙著眉頭說,“怎麽可能,那趙大媳婦兒的外甥,可早就走了啊。”
徐苗聽到這話,頓時心裏有疑惑了,女人懷孕啥樣她不清楚,什麽時候顯懷她也不知道,可老宅那邊的人,對趙翠娥的肚子,一開始也是有些懷疑的。
這會兒龐老板兩口子也這麽說,一個、兩個說,或許還沒啥,但是說的人多了就不一樣了,況且趙翠娥的二叔自己都說,那這可就……
想到這兒,徐苗解決吊手裏的點心,然後站起身,拍了拍手,說:
“龐大叔、嬸子,我去趟醫館,這眼瞅入冬了,三郎身子骨不好,我讓武先生給他弄點溫補的湯藥。”
徐家三郎的身子,龐家夫婦是知道的,龐嬸子一聽徐苗這般說,自然是不攔著的,忙不迭的點頭,說:
“行,你快過去吧,買完了迴來在趕車迴村兒,不著急,啊!”
“哎,知道了。”徐苗應完,邁步離開了雜貨鋪。龐嬸子看著龐老板,皺著眉頭,又說:
“你啊你啊,說話都沒有個把門的,那苗丫頭還在這呢。”
“怕啥,她又不知道趙翠娥。”龐老板理直氣壯的說著。要說這趙家也是有意思,閨女嫁到了哪兒,愣是一句話都不透,這今兒徐苗能聽到這話,還真算是僥幸呢。
如果龐老板夫婦要是知道,徐苗那新過門的嫂子就是趙翠娥,估計剛才那些話,打死都不帶說的……
……
徐苗出了雜貨鋪,就直奔醫館,如果真的按龐家兩口子剛才的談話那麽來,上一次自己在醫館遇到他們母女,就肯定不是什麽看病,估計應該是去把脈的。
那要這麽說的話,趙翠娥肚子裏的孩子,怕是就……想到這兒,徐苗快步來到了醫館,藥童小福子看見徐苗,笑嗬嗬的打招唿,說:
“苗姐兒來了啊,一早三郎還給我們送豆角子了呢,你們種點兒菜多不容易,自己留著吃多好。”
徐苗看著小福子輕笑一下,搖搖頭,說:“也不是啥好玩意兒,眼瞅就要罷園子了,再想吃也沒有了,武先生在哪兒,我找他有點兒事。”
“哦,武先生在後院磨藥呢,你自己過去找他就是了。”小福子邊說,邊伸手指方向。
徐苗點點頭,朝後院走去,穿過迴廊,就看見武先生坐在樹下,腳踩著藥撚子,一手拿著紫砂壺,一手拿著書,慢條斯理的磨藥,好不愜意。
徐苗見到這一幕,還真是有種羨慕的感覺,如果等她上了年歲,也能這麽愜意就好了呢。小妮子來到樹下,微微屈膝行禮一下,說:
“武先生!”
原本看書、品茶、磨藥的武先生,一聽說話,抬眼瞅著來人,見是徐苗,咧著嘴笑了一下,然後說:
“嗬嗬……來了啊,快坐吧。”
“哎!”徐苗應了一聲,然後坐在小板凳上,看著藥撚裏磨得藥麵,又問,“武先生,這是什麽啊?”
“這個啊,裏麵有白芍、何首烏……我給三郎配的,這不眼瞅著入冬了嘛,那孩子身子骨不咋地,我尋思弄點兒溫補的藥,到時候拿迴去,你也能給他燉了,喝上一些。”
武先生說完,繼續磨著藥,然後喝了一口茶水。徐苗聽聞這話站起身,側身再次行禮,道:
“多謝武先生惦記。”
本文來自看書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