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節:第二十一章金殿求娶兄弟爭(1)
永樂帝後出牆傳奇:皇後出牆記(全文) 作者:樁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第二十一章金殿求娶兄弟爭2
第二十一章金殿求娶兄弟爭
朱元璋瞧著平素性格溫和的太子有納妃之意,且如此急迫,不覺一愣。“納魏國公長女為東宮側妃?”正在思索間,突然聽到朱棣大聲說:“父皇,兒臣想求娶的正是魏國公長女。”
朱守謙第二日帶著新王妃入宮謝恩。朱元璋與馬皇後欣慰地看著朱守謙,朱元璋溫言道:“守謙,你終於成家立室了,十日後就起程去封地吧!”
“皇上!”朱守謙眼中露出不舍,又不敢多言,低聲答應,“守謙遵旨。”
“皇上,守謙一直在身邊長大,又是你唯一的親侄孫,以親王儀可好?”馬皇後輕聲進言道。
在朱元璋封的十個親王中,朱守謙是唯一的外姓親王,隻享親王半儀,此時看到他要離開,朱元璋想起去世的侄子,眼中微濕,微笑道:“皇後所言極是,著內務府另改金冊金印,以親王儀仗出京。”
朱守謙聞言大喜,哽咽道:“皇上、娘娘待守謙如此親厚,守謙極是不舍……”
“王爺!”靖江王妃輕聲喚了他一聲。
朱守謙止住淚,伏地謝恩。兩人正欲退出,內侍傳報:“太子殿下、燕王殿下求見!”
朱元璋笑道:“讓他們進來吧。”
太子身著明黃貢錦,溫文爾雅,燕王還是一身銀白錦衣,英氣迫人,兩人走在一起,燕王雖才十七,個頭已和太子一般無二,朱元璋與皇後瞧著兩人,心裏都極為滿意生出這麽出色的兒子來。
“皇兒有何事?”
太子朱標與燕王朱棣是在殿外遇到一起,此時一起進來,聽到朱元璋問話,朱棣心裏著急,生怕太子先提親,但自己居後又不能先行開口。
朱標微笑道:“兒臣請安來的。”
朱棣心裏一鬆,開口笑道:“兒臣卻是想請父皇母後做主,為兒臣提親。”
此言一出,堂上幾人都愣了愣。
朱標心思一動,朱棣想娶何人?難道鳳陽之行他已知錦曦身份?不等朱棣開口,他搶先答道:“兒臣除了請安,正有一事與四弟相同,呂妃的父親、大哥侵吞災銀,且不知下落,呂妃因懷有身孕免於責罰,常妃身子又弱,目前東宮無主。兒臣聽聞魏國公長女性情嫻靜,知書識禮,想請父皇做主求娶為妻。”
朱元璋瞧著平素性格溫和的太子有納妃之意,且如此急迫,不覺一愣。“納魏國公長女為東宮側妃?”正在思索間,突然聽到朱棣大聲說:“父皇,兒臣想求娶的正是魏國公長女。”
馬皇後嚇了一跳,怎麽突然間兩個兒子同時看上了魏國公長女?還同時在殿前求娶?她有些不知所措地看向朱元璋。
朱守謙和王妃站在一旁也愣住了,他萬萬沒有想到還能看到這一出,瞬間便明白錦曦避到他府中還想與他一同去廣西的原因。
朱元璋慢慢平息了心裏的驚疑,看著兩個兒子默不作聲。兩個兒子同時求娶,該如何是好?
馬皇後瞧了他一眼,微笑著說:“還真是巧,怎麽都同時求娶魏國公之女呢?”
朱標的臉色已不好看,明明他是太子,照理說他已經說了,朱棣無論如何也不該同時求娶。他看了眼朱棣,朱棣沉著一張臉和他對視著。
朱棣從小話就不多,兄弟幾個看起來都挺好,但他卻與秦王走得更近。朱標看不懂朱棣狹長鳳目中的情感,卻能感覺到朱棣的不退讓。今日為一女子不退讓,他日呢?也就是從這時,朱標對朱棣起了殺心。
過了半晌,朱元璋打破了殿內的靜寂,有點兒疲倦地擺擺手,“知道了,你們下去吧。”
朱標、朱棣、朱守謙齊聲道:“兒臣告退。”
出了乾清宮,朱標微笑道:“四弟,這事怎麽這麽巧?”
“大哥,東宮之內,美女如雲,誠如落影姑娘,雖無名分,但你也不差錦曦一個。”朱棣靜靜地說。
朱標看過去,朱棣鳳目中露出堅定之色,他微歎了口氣,道:“原來你是知道的。”
“不僅知道,而且她已與我訂下鴛盟,鳳陽之行,臣弟最大的收獲就是她,也隻有她。”朱棣一字一句地說著,此時想得到錦曦的心如此迫切,他都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開始在意了她,還敢與身為太子的大哥當著父皇母後的麵同時求娶,甚至還不惜撒謊。
“隻有她嗎?”朱標微微嘲笑道,他想起朱棣擒了呂家大公子殺迴呂家莊之事。若非一品蘭花暗中搭救,如果呂太公落在朱棣手中,不知道這太子之位是否還坐得穩?朱棣說鳳陽之行的收獲隻有錦曦,這是在暗示鳳陽之事到此完結嗎?
朱棣鳳陽之行迴來,皇上龍顏大怒,連降吏部十三司俸祿;殺了鳳陽縣令;發海捕文書緝拿呂太公一家,呂妃身懷有孕,又在深宮,才僅罰她禁足寢殿;怒斥東宮詹士府數十名官員沒有好生輔佐太子,同時又讓太子代天子祈雨祭天,以示太子地位穩固。
難道朱棣手中還有別的東西能把鳳陽之事再掀波瀾?朱標心中百轉千迴,溫潤的眼睛瞬間變得淩厲異常,“前些日子去四弟府中,她是被四弟抓去的,四弟真與她定有鴛盟嗎?”
“大皇兄,她是我帶走的,不是抓去的,她不過是不想進宮而已。”朱棣懶洋洋地迴答,嘴邊露出一絲極溫柔的笑容。
“哦?既是如此,她為何逃走呢?想來是不肯在四弟府中罷了。”難道二人真有私情?朱標想到平時錦曦對他的冷淡心中一緊,出言譏諷道。
朱棣眯起眼,想起非蘭逃走心裏就恨,看著朱標突然說了句:“聽說有個江湖組織叫一品蘭花,大哥可熟?”
朱標一愣,呂太公被拿住,“一品蘭花”已找到他,奉上了呂太公及他兒子的人頭,絕了他的後患。再怎麽說,呂太公也是他的嶽丈,若是活著,多少也無顏麵。難道朱棣連這事也知道?難道他在暗中早已布下眼線盯緊了自己?朱標氣湧上來,顧不得平時的斯文形象,恨聲道:“你難道忘記了碩妃娘娘是如何死的嗎?”
朱棣臉色瞬間變得蒼白,鳳目轉紅,狠狠地瞪著朱標。他的母妃是因不足月生下他,被皇上疑心母妃另有他染被處死。從小這個秘密就藏在他心裏,不敢吐露半句。這時被朱標提起,悲憤像石頭重重地壓在了心頭。
他啞著嗓子,慢慢道:“我從小就在母後身邊長大,聽說母妃是病故的。大哥言下似是另有隱情,請告訴臣弟,臣弟感激不盡!”
兩人之間頓時暗潮激湧。
朱標心知說錯了話,這等宮闈隱秘本來就是皇宮中的禁忌,他幹笑了一聲,看向朱守謙,“守謙,你說,錦曦會在哪兒呢?”
朱守謙在一旁打了個寒戰,他再粗枝大葉也看得出這兩人之間已起了爭鬥之心。聽到朱標問起,忙幹笑兩聲道:“守謙不知。”
“若是她知道我與四弟都很想見她,不知道她更會想見誰呢?”
“這個……守謙還要迴府收拾行裝,二位皇叔,失陪!”他扶著王妃趕緊離開。
朱守謙一走,兩人之間的空氣又凝固了。
“四弟肖似碩妃娘娘,拿定主意便是不改了,大哥素來很喜歡你這點兒。”
朱標想說什麽?他知道是誰進了讒言讓父皇處死母妃的?朱棣的眉心皺了一下,還未來得及形成的一道深痕瞬間消散了,他嘴角輕輕扯開,笑容如陽光般頓現,“是啊,從小母妃便道我性子倔,大哥、二哥性情溫和,也總是讓著我。”
朱標想起錦曦的樣子,心裏總是舍不下,可是因此與四弟結仇……他的目光落在自己的明黃錦衣上,上麵繡的金龍貴氣異常,他便笑了,“這事真是碰巧了,自郊外比箭遇到她,我就認定是她了。”
“臣弟與大哥一樣。”朱棣平平地道。
朱標迴頭看了看奉先殿,彈了彈衣袍,傲然笑了笑,“既然如此,那就聽天由命吧!”
朱棣神色轉黯,片刻後抬起頭來,目光堅定,“大哥日後九五至尊,臣弟隻想在封地平安過一世。”
朱標沉默了。
風吹起兩人的衣襟,吹散了許多東西。朱標想起小時候朱棣不愛說話,是自己一直陪著他,逗著他玩,才慢慢打破隔閡。聽到朱棣這樣說,他心裏也歎息一聲,轉過身走下白玉石階,“北平不錯,四弟以後好好在那裏過一生也很好。”
若是能以錦曦換來朱棣一生順從戍守北邊的承諾,朱標想,那就放棄吧。
朱元璋有點兒頭疼,他負手在殿內走了幾步,突然迴頭問道:“上迴棣兒生辰,你不是見過天德的長女,說無婦德且嬌縱嗎?”
第二十一章金殿求娶兄弟爭
朱元璋瞧著平素性格溫和的太子有納妃之意,且如此急迫,不覺一愣。“納魏國公長女為東宮側妃?”正在思索間,突然聽到朱棣大聲說:“父皇,兒臣想求娶的正是魏國公長女。”
朱守謙第二日帶著新王妃入宮謝恩。朱元璋與馬皇後欣慰地看著朱守謙,朱元璋溫言道:“守謙,你終於成家立室了,十日後就起程去封地吧!”
“皇上!”朱守謙眼中露出不舍,又不敢多言,低聲答應,“守謙遵旨。”
“皇上,守謙一直在身邊長大,又是你唯一的親侄孫,以親王儀可好?”馬皇後輕聲進言道。
在朱元璋封的十個親王中,朱守謙是唯一的外姓親王,隻享親王半儀,此時看到他要離開,朱元璋想起去世的侄子,眼中微濕,微笑道:“皇後所言極是,著內務府另改金冊金印,以親王儀仗出京。”
朱守謙聞言大喜,哽咽道:“皇上、娘娘待守謙如此親厚,守謙極是不舍……”
“王爺!”靖江王妃輕聲喚了他一聲。
朱守謙止住淚,伏地謝恩。兩人正欲退出,內侍傳報:“太子殿下、燕王殿下求見!”
朱元璋笑道:“讓他們進來吧。”
太子身著明黃貢錦,溫文爾雅,燕王還是一身銀白錦衣,英氣迫人,兩人走在一起,燕王雖才十七,個頭已和太子一般無二,朱元璋與皇後瞧著兩人,心裏都極為滿意生出這麽出色的兒子來。
“皇兒有何事?”
太子朱標與燕王朱棣是在殿外遇到一起,此時一起進來,聽到朱元璋問話,朱棣心裏著急,生怕太子先提親,但自己居後又不能先行開口。
朱標微笑道:“兒臣請安來的。”
朱棣心裏一鬆,開口笑道:“兒臣卻是想請父皇母後做主,為兒臣提親。”
此言一出,堂上幾人都愣了愣。
朱標心思一動,朱棣想娶何人?難道鳳陽之行他已知錦曦身份?不等朱棣開口,他搶先答道:“兒臣除了請安,正有一事與四弟相同,呂妃的父親、大哥侵吞災銀,且不知下落,呂妃因懷有身孕免於責罰,常妃身子又弱,目前東宮無主。兒臣聽聞魏國公長女性情嫻靜,知書識禮,想請父皇做主求娶為妻。”
朱元璋瞧著平素性格溫和的太子有納妃之意,且如此急迫,不覺一愣。“納魏國公長女為東宮側妃?”正在思索間,突然聽到朱棣大聲說:“父皇,兒臣想求娶的正是魏國公長女。”
馬皇後嚇了一跳,怎麽突然間兩個兒子同時看上了魏國公長女?還同時在殿前求娶?她有些不知所措地看向朱元璋。
朱守謙和王妃站在一旁也愣住了,他萬萬沒有想到還能看到這一出,瞬間便明白錦曦避到他府中還想與他一同去廣西的原因。
朱元璋慢慢平息了心裏的驚疑,看著兩個兒子默不作聲。兩個兒子同時求娶,該如何是好?
馬皇後瞧了他一眼,微笑著說:“還真是巧,怎麽都同時求娶魏國公之女呢?”
朱標的臉色已不好看,明明他是太子,照理說他已經說了,朱棣無論如何也不該同時求娶。他看了眼朱棣,朱棣沉著一張臉和他對視著。
朱棣從小話就不多,兄弟幾個看起來都挺好,但他卻與秦王走得更近。朱標看不懂朱棣狹長鳳目中的情感,卻能感覺到朱棣的不退讓。今日為一女子不退讓,他日呢?也就是從這時,朱標對朱棣起了殺心。
過了半晌,朱元璋打破了殿內的靜寂,有點兒疲倦地擺擺手,“知道了,你們下去吧。”
朱標、朱棣、朱守謙齊聲道:“兒臣告退。”
出了乾清宮,朱標微笑道:“四弟,這事怎麽這麽巧?”
“大哥,東宮之內,美女如雲,誠如落影姑娘,雖無名分,但你也不差錦曦一個。”朱棣靜靜地說。
朱標看過去,朱棣鳳目中露出堅定之色,他微歎了口氣,道:“原來你是知道的。”
“不僅知道,而且她已與我訂下鴛盟,鳳陽之行,臣弟最大的收獲就是她,也隻有她。”朱棣一字一句地說著,此時想得到錦曦的心如此迫切,他都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開始在意了她,還敢與身為太子的大哥當著父皇母後的麵同時求娶,甚至還不惜撒謊。
“隻有她嗎?”朱標微微嘲笑道,他想起朱棣擒了呂家大公子殺迴呂家莊之事。若非一品蘭花暗中搭救,如果呂太公落在朱棣手中,不知道這太子之位是否還坐得穩?朱棣說鳳陽之行的收獲隻有錦曦,這是在暗示鳳陽之事到此完結嗎?
朱棣鳳陽之行迴來,皇上龍顏大怒,連降吏部十三司俸祿;殺了鳳陽縣令;發海捕文書緝拿呂太公一家,呂妃身懷有孕,又在深宮,才僅罰她禁足寢殿;怒斥東宮詹士府數十名官員沒有好生輔佐太子,同時又讓太子代天子祈雨祭天,以示太子地位穩固。
難道朱棣手中還有別的東西能把鳳陽之事再掀波瀾?朱標心中百轉千迴,溫潤的眼睛瞬間變得淩厲異常,“前些日子去四弟府中,她是被四弟抓去的,四弟真與她定有鴛盟嗎?”
“大皇兄,她是我帶走的,不是抓去的,她不過是不想進宮而已。”朱棣懶洋洋地迴答,嘴邊露出一絲極溫柔的笑容。
“哦?既是如此,她為何逃走呢?想來是不肯在四弟府中罷了。”難道二人真有私情?朱標想到平時錦曦對他的冷淡心中一緊,出言譏諷道。
朱棣眯起眼,想起非蘭逃走心裏就恨,看著朱標突然說了句:“聽說有個江湖組織叫一品蘭花,大哥可熟?”
朱標一愣,呂太公被拿住,“一品蘭花”已找到他,奉上了呂太公及他兒子的人頭,絕了他的後患。再怎麽說,呂太公也是他的嶽丈,若是活著,多少也無顏麵。難道朱棣連這事也知道?難道他在暗中早已布下眼線盯緊了自己?朱標氣湧上來,顧不得平時的斯文形象,恨聲道:“你難道忘記了碩妃娘娘是如何死的嗎?”
朱棣臉色瞬間變得蒼白,鳳目轉紅,狠狠地瞪著朱標。他的母妃是因不足月生下他,被皇上疑心母妃另有他染被處死。從小這個秘密就藏在他心裏,不敢吐露半句。這時被朱標提起,悲憤像石頭重重地壓在了心頭。
他啞著嗓子,慢慢道:“我從小就在母後身邊長大,聽說母妃是病故的。大哥言下似是另有隱情,請告訴臣弟,臣弟感激不盡!”
兩人之間頓時暗潮激湧。
朱標心知說錯了話,這等宮闈隱秘本來就是皇宮中的禁忌,他幹笑了一聲,看向朱守謙,“守謙,你說,錦曦會在哪兒呢?”
朱守謙在一旁打了個寒戰,他再粗枝大葉也看得出這兩人之間已起了爭鬥之心。聽到朱標問起,忙幹笑兩聲道:“守謙不知。”
“若是她知道我與四弟都很想見她,不知道她更會想見誰呢?”
“這個……守謙還要迴府收拾行裝,二位皇叔,失陪!”他扶著王妃趕緊離開。
朱守謙一走,兩人之間的空氣又凝固了。
“四弟肖似碩妃娘娘,拿定主意便是不改了,大哥素來很喜歡你這點兒。”
朱標想說什麽?他知道是誰進了讒言讓父皇處死母妃的?朱棣的眉心皺了一下,還未來得及形成的一道深痕瞬間消散了,他嘴角輕輕扯開,笑容如陽光般頓現,“是啊,從小母妃便道我性子倔,大哥、二哥性情溫和,也總是讓著我。”
朱標想起錦曦的樣子,心裏總是舍不下,可是因此與四弟結仇……他的目光落在自己的明黃錦衣上,上麵繡的金龍貴氣異常,他便笑了,“這事真是碰巧了,自郊外比箭遇到她,我就認定是她了。”
“臣弟與大哥一樣。”朱棣平平地道。
朱標迴頭看了看奉先殿,彈了彈衣袍,傲然笑了笑,“既然如此,那就聽天由命吧!”
朱棣神色轉黯,片刻後抬起頭來,目光堅定,“大哥日後九五至尊,臣弟隻想在封地平安過一世。”
朱標沉默了。
風吹起兩人的衣襟,吹散了許多東西。朱標想起小時候朱棣不愛說話,是自己一直陪著他,逗著他玩,才慢慢打破隔閡。聽到朱棣這樣說,他心裏也歎息一聲,轉過身走下白玉石階,“北平不錯,四弟以後好好在那裏過一生也很好。”
若是能以錦曦換來朱棣一生順從戍守北邊的承諾,朱標想,那就放棄吧。
朱元璋有點兒頭疼,他負手在殿內走了幾步,突然迴頭問道:“上迴棣兒生辰,你不是見過天德的長女,說無婦德且嬌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