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五更不到,正是最黑暗的時候,看不清德性大師到底傷在何處。阿錯急得直轉圈,心道這可怎麽辦,要是那賊子再迴轉,自己可難以對付,要是再來人多一些,更是不堪設想。
阿錯一咬牙,把包裹重新係好,也顧不得這些死人了,還是自己的命要緊,俯身背起德性大師向西北方向走去。
阿錯本來想去崇高鎮找沈憶梅,又思深更半夜被人撞見背一個禿頭的大和尚,十分不好,萬一事後再一聯想這些屍體報與官府麻煩不小,況且就是找著沈憶梅,他一個女孩子家也不好碰這大和尚。得,自己辛苦吧。
大和尚身軀很是沉重,阿錯又經曆一場激戰,兩處負傷,倒也真是有點不堪重負,幸虧這一段的修煉收獲不小,內力已經達到三層頂峰,隨時會突破到四層,力量比以前大了不少。
雖然不知道具體位置,大體方向還是知道的。少林寺的名聲實在太大了,人人敬仰,即使邪教也不敢輕易招惹,在平常閑聊的時候,風正源、周蘇蘇與一些師兄弟不時提起這個鄰居,阿錯自然印象頗深。
阿錯像頭野豬在野地裏暈頭前行,腦袋也昏昏沉沉的,天微微放亮的時候,終於看見少室山山腳下一座龐大的建築,依山而建,縱橫數百丈,極是雄偉,遠遠地可以看見少林寺三個字。
其時,少林寺大門洞開,有不少僧人進進出出,氣氛很是緊張。
應該是少林寺察覺到藏經丟失在四處尋找,可為什麽不往東尋找呢?阿錯心裏有些奇怪。
阿錯不知,這次接應的人安排得很是周密,故布疑陣,把大部分注意力引向了西方南方。隻有德性大師內功強視力好才緊緊盯住了二狗。隻是這個大和尚做事莽撞性急,隻顧自己追卻忘了招唿眾人,倘若不是碰見阿錯,恐怕兇多吉少。
少林寺的僧人發現了這邊的情況,立即有幾個人手提長棍滿臉戒備之色地迎了上來。
我的娘啊,終於到了。阿錯一鬆勁,感到也是一陣頭暈,帶著大和尚倒在了地上。
似乎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人來來往往,想要喊叫又不得出聲,終於急了,使勁一掙,睜開眼來,先是滿眼的陽光有些刺痛,慢慢適應過來,旁邊有個人聲音道:“醒了醒了,我去喊德性大師。”
阿錯扭頭,看見一個光著頭穿著僧衣的小和尚跑了出去,四周打量,卻是在一個不大的房間內,擺設極是簡樸,一床而已,牆角處一個蒲團。
還是感到有些昏昏的,手臂有些疼痛,阿錯掙紮著翻身起來,發現自己右臂已經被包紮過了。正在這時,腳步聲響,一個大和尚走了進來,似乎還有兩個人停在外邊。
進來的大和尚一臉的慈悲之色,卻不是德性大師,而是阿錯曾在華山落雁峰上見過的少林方丈德美大師。他趕緊挪動身體翻身下床,躬身施禮:“晚輩峻極派弟子阿錯拜見方丈大師。”
德美大師微微一笑:“勿要多禮,落雁峰上老衲曾有幸見過小施主,這次多虧小施主仗義伸手,不僅奪迴了被賊人偷去的十幾本寶貴經卷,還救了德性師弟,合寺上下無不感佩小施主俠義之心。少林寺這次可是承了施主一個大大的人情。”
阿錯趕緊道:“方丈大師千萬不要如此說,阿錯可承擔不起,不是德性大師,阿錯早就屍骨無存了。”
“小施主身體如何?”
“已無大礙,手臂之傷微不足道。”
“外傷確實並無大礙,隻是,”德美大師皺了皺眉頭,“聽得德性師弟講,那些人的功夫甚是詭異,且兵器暗器之上皆帶有莫名毒性,老衲觀施主臉色發灰,估計是和德性師弟一樣中了此毒,隻是淺了許多。不知阿錯小施主是否感到頭有些昏沉。”
“正是有些頭昏。莫非德性大師也中了此毒?”
“德性師弟中的毒性頗深,多虧他功力深些,又有老衲等相助,方才略微好轉。隻是此毒甚是古怪,以少林之靈藥也不能除根,倒是棘手得很。”
聽得諾大的少林竟也似乎對此毒束手無策,阿錯心下有些擔憂。德美大師看出了阿錯的心思,安慰他道:“阿錯小施主勿要過慮,此事因少林而起,本寺定會想法為小施主除去此毒,且喜你中毒極淺,可先安歇,用些素齋,老衲再去和一眾師弟想想辦法。”
阿錯本來想就此告辭,突然想起一事,於是對德美大師言道:“方丈大師,晚輩還有一個師妹沈憶梅暫住崇高鎮四方客棧,煩請大師派一位小師傅前去告知,並讓她先行迴山即可。她若見我久久不歸,必定焦急萬分。”
“無妨,老衲這就安排,小施主好好安歇極是。”德美方丈轉身去了。
阿錯迴到床上,盤膝而坐,運行起黃粱鎮萬安大夫傳授的“生肌祛毒妙訣。”記得當時那位喜喝處子之血的古怪大夫把這個生肌祛毒妙訣說的很神,說不定就能祛除此毒。
這生肌祛毒妙訣果然不凡,運行了一個時辰,緩緩收功,感覺到神清氣爽,昏沉的感覺一掃而空。
阿錯大喜,跳下床來,顧不得食用不知何時送來的齋飯,向屋外走去。
外麵站了一個小和尚,阿錯一時不知道怎麽稱唿,那小和尚先開了口:“施主不好好靜養,莫非是要方便嗎?”
阿錯道:“不是不是,你快帶我去德性大師那裏,我有個方法或許可以幫他解毒。”
這小和尚本來要搖頭,一聽可以為德性大師解毒,雖然有些不信,但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想法,慌忙道:“好,小施主請跟我來。”
拐過幾條小徑,小和尚帶著阿錯到了一間禪房,這間禪房從外表看略大,阿錯也不等小和尚通報,輕輕邁步走了進去,屋內三個大和尚坐在蒲團上,方丈大師也在其內,似乎正在為中間的德性施法祛毒,反觀那德性滿麵灰黑色,頗為嚇人。
阿錯一時不敢作聲。
卻聽德美方丈大師道:“師弟,此毒一時尚不可解。師兄知你性子急躁,切記不可,心神不寧之下此毒發作更快。”
“師弟謹遵方丈師兄教誨。”麵對這德美大師,德性乖乖的,哪還有豪爽飛揚的樣子。
德美大師緩緩睜開眼來,一眼看見阿錯,驚疑之色一閃而過,站起身來,對阿錯一指:“諸位師弟,這次少林寶經失而複得,就是多虧這位阿錯小施主。”
幾位少林大師也都站起身來,微微稽首:“阿彌陀佛,多謝小施主。”
德性也想站起來,可搖晃了一下又坐了下去,傷勢竟是頗重。
阿錯慌忙還禮:“各位少林大師千萬不要這樣,晚輩承擔不起。晚輩冒昧闖了過來,是覺著有一個方法或可以解去德性大師之毒。”
少林數位高僧是何等人物,尚對德性之毒十分為難,聽得阿錯如此言語,均是心中不信,但幾位都是有道高僧,臉上自不會顯露出來。
德美大師瞧瞧阿錯,麵現詫異之色:“小施主,觀你麵色,似乎毒性果然已經消去,這是何故?”聽得方丈此話,德日、德英兩位大師不由打量阿錯。
阿錯道:“不瞞諸位大師,晚輩去年曾中絕氣針,一位醫術高超的大夫傳授給晚輩一個祛毒的方法,因為毒性不同,晚輩也不知有無效果,因此適才並未明言。”
絕氣針?德美幾位大師自然有所耳聞,也是江湖上十分有名、棘手的劇毒暗器。
“不知是哪位神醫?”
“是黃粱鎮的萬安神醫。”
“黃粱鎮的萬喝血?”德日大師不由動容,又覺此言失妥,忙雙手合十,“罪過罪過。”
“倘若真是黃粱鎮的萬安神醫,此法必定非同小可。事不宜遲,就請小施主為德性師弟救治。”德美、德日、德英幾位大師均感事情或許真的大有轉機。
“德性大師,不知還能否自行運轉內力、打通經脈。”阿錯稍一遲疑,問依舊盤坐在地上的德性大和尚。
“老衲隻是頭昏沉眩暈得厲害,心跳得厲害,內力運行雖略有影響,想來問題不大。”德性閉目答道。
“請恕小子無禮。”阿錯這話不知道對誰說的,他走近德性,附在他的耳邊,悄悄把要打通的穴道及經脈如何運行告訴了德性,此法並不複雜,貴在想人所不敢想,和《如意訣》有異曲同工之妙。
德性灰黑色的麵容很是鄭重,牢牢記下之後,開始運內力打通穴道。
阿錯站起身來:“各位大師,請恕小子剛才無禮。隻因萬神醫傳授此法時,曾叮囑一般不許外傳。此時事關德性大師性命,想來萬神醫也不會怪我,但晚輩也隻能告訴德性大師一人,請諸位大師諒解。”
德美大師高誦佛號:“小施主慈悲之心,老衲等感激還來不及,怎會生有他念。萬施主此方奇妙,自是珍貴得很,如我少林之寶經一般輕易不得外傳。小施主辛苦了,且請休息一下再說。”
阿錯道:“晚輩囉嗦,當時萬神醫給晚輩治療時,曾讓晚輩同時飲用半碗鮮血。晚輩剛才自行祛毒,沒用鮮血也十分有效。不過有一點,此法運行起來必須連續進行,中間不可停頓。”
德美大師歎道:“阿彌陀佛,老衲不敢置評萬施主這般做的用意,多半是益於潤肺生肌,本寺倒有不少此類溫補之方,料也無妨。”
德美大師果然閱聞高深,立時就明白了萬神醫喝血的用處。
“那晚輩就告辭了,恐怕家人沈小師妹他們早已等急了。”阿錯深施一禮。
“阿錯小施主宅心仁厚,此次對少林寺恩德非小,先歸寶經,後救性命。雖然我等修道之人講究四大皆空,然因果之真意斷不敢廢,以後如有用得著本寺處,本寺上下必定盡力。”
德高望重的少林方丈德美大師代表少林寺做出這個承諾,倘若是一般有閱曆的江湖人肯定驚喜非常,這個收獲可是太大了。然而年輕的阿錯隻是急著歸去,倒沒有太放在心上,他又深施一禮,轉身走出門去,自有小和尚領著他穿堂過院,出了寺門,然後作別。
離了少林寺,阿錯心裏有些忐忑,母親周蘇蘇不知道焦急成什麽樣了,此次迴去肯定要被責怪。
怎麽辦呢?
想起初衷,阿錯眼珠一轉,向崇高鎮奔去。
太陽西掛,路上不少趕完廟會迴家的人,阿錯倒也不好施展輕功,驚擾了普通百姓,隻是腳步很快,加上崇高鎮不過十數裏,很快就到了鎮上。他沿著那條唯一的東西大道邊走邊看,在一個首飾鋪子花一兩金子買了一個碧玉簪,別的他也不懂,覺著上次給師姐買的師姐很是喜歡,就照著又買了一隻;然後又尋到一個茶葉鋪,買了半斤的上好碧螺春,他記得老爹風正源愛喝茶。
阿錯心道,這下父母應該不會太過於嗬斥了吧?心中頗有些自得於自己的小聰明。
出得鎮來不久,就遇見了沈憶梅帶幾個師兄,滿麵焦急之色,正是尋找阿錯的。
沈憶梅自然問東問西,擔心的不得了,還要檢查阿錯是否受傷了,惹得一種師兄笑鬧。阿錯倒也沒有多說,有些訕訕的,一行人迴到了山上。
“兒子,你終於迴來!”周蘇蘇一見阿錯,欣喜萬分,急忙上來扯住阿錯的手,又嗬斥道:“你這小子簡直無法無天,知道不知道爹娘多擔心你。”說著幾乎掉下淚來,“竟然一夜未歸,你……”
風正源本來也在客廳裏來迴踱步,看見妻子的樣子,卻又笑道:“好了好了,阿錯又不是小孩子了,以後闖蕩江湖的時候多著呢,總不能像個小雞仔似的總被老母雞護著。”
“你竟然說我是老母雞,那你成了什麽?哼,我情願做老母雞,天天護著我的兒子。”
父子兩個也都笑起來,感覺著父母的深深關切之情,阿錯心裏一陣溫暖與感動。
有家遮風擋雨,有父母疼愛關照,這種感覺太好了,尤其對阿錯這樣一個曾經長期孤苦無依、饑寒交迫、受盡屈辱的孩子來說。
“兒子,到底怎麽迴事,給爹娘說說。”風正源鄭重起來,“憶梅這孩子說得不清不楚,隻是聽說此事和少林寺大有關聯。”
“正是。”阿錯就比較詳細地敘述了事情經過。
聽完阿錯的話,周蘇蘇更擔心了,把阿錯身上檢查個遍,差一點就要阿錯月兌下衣服來,知道確認沒有大事,才放下心來,隻是一連串的囑咐,以後盡量少管閑事,別連累自己。
阿錯自然是沒口子的答應。
阿錯又道:“爹,還有一事,很是蹊蹺。”看爹娘都看著自己,阿錯接著說道,“那幾個偷少林經典的人功夫都不錯,尤其那個首領竟然可以和德性大師不相上下。最奇怪的是,他們的招數與大師兄董憶夏的‘閻羅劍’一模一樣,隻是更高,還帶有莫名毒性。”
“確實奇怪,這一夥到底是什麽人呢?”風正源沉吟道,“憶夏這孩子又是從何處學得這些古怪招式呢?迴頭我也好好問問,說不定能發現些端倪。”
風正源接著又道:“這些事情就交給爹吧,你以後好好養傷專心修煉,很快就要舉行歸祖祭祖大典了,以後咱風家峻極一派的大業還要靠你發揚光大呢,可懈怠不得。”說著又微微一笑,“此事雖然開始做得有些莽撞,但結果極好,能讓少林寺程承兒子這麽大的情,其實也就是承我峻極派的情,以後定有大用,甚好甚好。”
“有什麽好的?峻極派能有我兒子重要嗎?萬一有個閃失怎麽辦?”周蘇蘇愛子心切,大是大非也不顧了。
“好好好,你兒子比什麽都重要。”風正源心情很好,笑著附和妻子。
“難道不也是你的兒子?”周蘇蘇白了她一樣,“不理你們爺倆了,趕緊去準備飯菜,兒子肯定早就餓了。”
“娘,你先等一下。”周蘇蘇迴過頭來,疑惑地看著阿錯。
“我在鎮上給娘買了個簪子,也不知道合適不合適。”阿錯說著從衣袋裏掏出一個深綠色的簪子來,比起給師姐豐色的那個顏色要深不少。
周蘇蘇急忙接過:“這真是給娘買的?”
“自然是給你娘買的,我也不懂好壞,看著漂亮就買了。不知道娘喜歡不喜歡。”
“喜歡,喜歡,兒子買的真麽不喜歡!”第一次自己的兒子給自己買東西,周蘇蘇又高興有辛酸,兒子真是長大了,“來,給娘戴上。”
阿錯接過簪子,在周蘇蘇光亮可鑒的頭發上弄來弄去,卻不知道怎麽好,風正源走過來:“阿蘇,還是我給你戴吧,我們傻兒子還沒有經驗呢。”
“就你經驗最多,偏不用你,兒子怎麽戴都好看。”周蘇蘇不領情,自己用手扶正玉簪子,徑自備飯去了。
“爹,我給你買了點茶葉,崇高鎮太小恐怕也沒什麽好茶,爹就湊合著喝吧。”阿錯將一個很古樸的小陶罐遞給風正源。
風正源一楞:“噢,還給爹買了罐茶,讓爹爹看看。”接過陶罐,解開封口,掀開蓋子,一股清香悠悠蕩出,風正源鼻子吸氣:“好香,好茶。不過兒子,爹爹很喜歡,來,咱爺倆一人泡一杯品品。”說著喜滋滋地去倒開水泡茶。
其情也切切,其樂也融融。
約莫過得十數日,少林方丈攜師弟德性大和尚又親自上得峻極峰,感謝歸經與救命之情,自是風正源夫婦親自招待,賓主相談甚歡,中間把阿錯誇得飄飄然以致於羞慚暗生。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轉眼時間到了三月初一。嵩山滿目翠綠,鬆濤如歌,草長鶯飛,一派春和景明之景象。
峻極派上下一片忙碌,清理灰塵汙穢,清掃道路,整理庭院,張燈結彩。
峻極始祖風中行以及十七八個曆代掌門的牌位被擦了又擦,風家祠堂更是打掃得一塵不染。
祭祖歸祖大典的喜帖早已發了出去,多數門派都表示屆時掌門或幫主或長老就親自光臨祝賀。
周蘇蘇給阿錯縫製了一身布料質量上好的青袍,風正源則找名匠專門鑄造了一把利劍送與阿錯。
整個嵩山太室山峻極峰被喜氣洋洋彌漫著,長老弟子都喜笑顏開,準備借此機會,一揚峻極派之浩大威勢與風光。
自然,也有人心裏有些嘀咕,嫉恨、黯然,當然不會在此時表現出來。
阿錯卻不管那麽多,隻是專心修煉,就連沈憶梅尋他也被他找借口擺月兌了。
杜家莊深夜幾乎被滅滿門,隻是而為了一個武功秘籍,全不講什麽江湖道義,阿錯心裏的確有一些疙瘩,但出於種種原因,無奈選擇有意忘記而已。
下意識之中,他對參與此事的一些人頗有看法,尤其那個一直沒有露麵的霍水。但處於他現在的位置、環境,唯有默默擱置心裏。
這件事情風正源作為掌門應該知道,說不定還是幕後主人。但他是阿錯的父親,又能怎樣?
至於沈憶梅,雖然俊美可人,但因師姐以及說不清的諸多因素,阿錯下意識不願過於親近。
從落雁峰歸來已有四個月,阿錯的內力終於有所突破,進入第四層,內力大漲。阿錯出於一貫謹慎的作法,把《玉皇心法》從頭到尾記了一遍,然後將原本換給了父親風正源。
力圖自創的《阿錯重功》進展不大,還差一點走火入魔,讓他好長時間不敢探索,這才知道想自創一門功夫談何容易,已經打算放棄了。
至於定風招式,通過落雁峰觀字體悟,阿錯認為,這不是招式,而是一種境界,練到極處,不動如山,動如閃電,一擊必中,擊破千萬重劍浪,阿錯自己取了個名字:破浪劍。他時常一個人坐到山頂上,靜觀思索,閉目體悟,從風勢、山勢、樹勢中尋找啟發,在無光的世界中感悟天地。
狂蜂十八刺、花弄影步法輕功也在逐漸提高。
此刻,他坐在峻極峰一個僻靜之處,看著鬆濤一浪接著一浪,心情也是茫然起伏。
明天就是三月三了,是十九年前自己被搶去的日子。據母親周蘇蘇含淚介紹,就是在那一天,爹爹風正源帶領幾個長老去捉拿邪教的一個大惡人,杜無前蒙麵趁夜偷偷潛入峻極峰,殺死殺傷了十幾個弟子和一個長老,打傷了周蘇蘇,另外幾個長老聞訊趕來圍住了杜無前,杜無前搶過了阿錯作為人質借機跑掉。
談起杜無前,讓自己與兒子分離了近十七年,周蘇蘇每每恨得咬牙切齒。
算一算,已經十九歲了,明年就是弱冠之年,可以成家立業了。
自己有了根了,以目前峻極派和玉皇派的恩怨情仇,也就意味著幾乎和泰山玉皇派自此無緣了,再也不能和石克巴大師兄那一幫師兄弟親熱了,魂縈夢繞的豐色師姐也將漸行漸遠。
陪伴自己十年的名字阿錯甚至也要漸漸被遺忘,而被風雙誌這個名字所替代。
有些興奮,但更多的是茫然。
“阿錯,阿錯師兄!”溫柔的聲音傳來,是師姐嗎?不對,這是在峻極峰上,師姐的聲音也沒有這麽媚。
阿錯一咬牙,把包裹重新係好,也顧不得這些死人了,還是自己的命要緊,俯身背起德性大師向西北方向走去。
阿錯本來想去崇高鎮找沈憶梅,又思深更半夜被人撞見背一個禿頭的大和尚,十分不好,萬一事後再一聯想這些屍體報與官府麻煩不小,況且就是找著沈憶梅,他一個女孩子家也不好碰這大和尚。得,自己辛苦吧。
大和尚身軀很是沉重,阿錯又經曆一場激戰,兩處負傷,倒也真是有點不堪重負,幸虧這一段的修煉收獲不小,內力已經達到三層頂峰,隨時會突破到四層,力量比以前大了不少。
雖然不知道具體位置,大體方向還是知道的。少林寺的名聲實在太大了,人人敬仰,即使邪教也不敢輕易招惹,在平常閑聊的時候,風正源、周蘇蘇與一些師兄弟不時提起這個鄰居,阿錯自然印象頗深。
阿錯像頭野豬在野地裏暈頭前行,腦袋也昏昏沉沉的,天微微放亮的時候,終於看見少室山山腳下一座龐大的建築,依山而建,縱橫數百丈,極是雄偉,遠遠地可以看見少林寺三個字。
其時,少林寺大門洞開,有不少僧人進進出出,氣氛很是緊張。
應該是少林寺察覺到藏經丟失在四處尋找,可為什麽不往東尋找呢?阿錯心裏有些奇怪。
阿錯不知,這次接應的人安排得很是周密,故布疑陣,把大部分注意力引向了西方南方。隻有德性大師內功強視力好才緊緊盯住了二狗。隻是這個大和尚做事莽撞性急,隻顧自己追卻忘了招唿眾人,倘若不是碰見阿錯,恐怕兇多吉少。
少林寺的僧人發現了這邊的情況,立即有幾個人手提長棍滿臉戒備之色地迎了上來。
我的娘啊,終於到了。阿錯一鬆勁,感到也是一陣頭暈,帶著大和尚倒在了地上。
似乎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人來來往往,想要喊叫又不得出聲,終於急了,使勁一掙,睜開眼來,先是滿眼的陽光有些刺痛,慢慢適應過來,旁邊有個人聲音道:“醒了醒了,我去喊德性大師。”
阿錯扭頭,看見一個光著頭穿著僧衣的小和尚跑了出去,四周打量,卻是在一個不大的房間內,擺設極是簡樸,一床而已,牆角處一個蒲團。
還是感到有些昏昏的,手臂有些疼痛,阿錯掙紮著翻身起來,發現自己右臂已經被包紮過了。正在這時,腳步聲響,一個大和尚走了進來,似乎還有兩個人停在外邊。
進來的大和尚一臉的慈悲之色,卻不是德性大師,而是阿錯曾在華山落雁峰上見過的少林方丈德美大師。他趕緊挪動身體翻身下床,躬身施禮:“晚輩峻極派弟子阿錯拜見方丈大師。”
德美大師微微一笑:“勿要多禮,落雁峰上老衲曾有幸見過小施主,這次多虧小施主仗義伸手,不僅奪迴了被賊人偷去的十幾本寶貴經卷,還救了德性師弟,合寺上下無不感佩小施主俠義之心。少林寺這次可是承了施主一個大大的人情。”
阿錯趕緊道:“方丈大師千萬不要如此說,阿錯可承擔不起,不是德性大師,阿錯早就屍骨無存了。”
“小施主身體如何?”
“已無大礙,手臂之傷微不足道。”
“外傷確實並無大礙,隻是,”德美大師皺了皺眉頭,“聽得德性師弟講,那些人的功夫甚是詭異,且兵器暗器之上皆帶有莫名毒性,老衲觀施主臉色發灰,估計是和德性師弟一樣中了此毒,隻是淺了許多。不知阿錯小施主是否感到頭有些昏沉。”
“正是有些頭昏。莫非德性大師也中了此毒?”
“德性師弟中的毒性頗深,多虧他功力深些,又有老衲等相助,方才略微好轉。隻是此毒甚是古怪,以少林之靈藥也不能除根,倒是棘手得很。”
聽得諾大的少林竟也似乎對此毒束手無策,阿錯心下有些擔憂。德美大師看出了阿錯的心思,安慰他道:“阿錯小施主勿要過慮,此事因少林而起,本寺定會想法為小施主除去此毒,且喜你中毒極淺,可先安歇,用些素齋,老衲再去和一眾師弟想想辦法。”
阿錯本來想就此告辭,突然想起一事,於是對德美大師言道:“方丈大師,晚輩還有一個師妹沈憶梅暫住崇高鎮四方客棧,煩請大師派一位小師傅前去告知,並讓她先行迴山即可。她若見我久久不歸,必定焦急萬分。”
“無妨,老衲這就安排,小施主好好安歇極是。”德美方丈轉身去了。
阿錯迴到床上,盤膝而坐,運行起黃粱鎮萬安大夫傳授的“生肌祛毒妙訣。”記得當時那位喜喝處子之血的古怪大夫把這個生肌祛毒妙訣說的很神,說不定就能祛除此毒。
這生肌祛毒妙訣果然不凡,運行了一個時辰,緩緩收功,感覺到神清氣爽,昏沉的感覺一掃而空。
阿錯大喜,跳下床來,顧不得食用不知何時送來的齋飯,向屋外走去。
外麵站了一個小和尚,阿錯一時不知道怎麽稱唿,那小和尚先開了口:“施主不好好靜養,莫非是要方便嗎?”
阿錯道:“不是不是,你快帶我去德性大師那裏,我有個方法或許可以幫他解毒。”
這小和尚本來要搖頭,一聽可以為德性大師解毒,雖然有些不信,但抱著寧可信其有的想法,慌忙道:“好,小施主請跟我來。”
拐過幾條小徑,小和尚帶著阿錯到了一間禪房,這間禪房從外表看略大,阿錯也不等小和尚通報,輕輕邁步走了進去,屋內三個大和尚坐在蒲團上,方丈大師也在其內,似乎正在為中間的德性施法祛毒,反觀那德性滿麵灰黑色,頗為嚇人。
阿錯一時不敢作聲。
卻聽德美方丈大師道:“師弟,此毒一時尚不可解。師兄知你性子急躁,切記不可,心神不寧之下此毒發作更快。”
“師弟謹遵方丈師兄教誨。”麵對這德美大師,德性乖乖的,哪還有豪爽飛揚的樣子。
德美大師緩緩睜開眼來,一眼看見阿錯,驚疑之色一閃而過,站起身來,對阿錯一指:“諸位師弟,這次少林寶經失而複得,就是多虧這位阿錯小施主。”
幾位少林大師也都站起身來,微微稽首:“阿彌陀佛,多謝小施主。”
德性也想站起來,可搖晃了一下又坐了下去,傷勢竟是頗重。
阿錯慌忙還禮:“各位少林大師千萬不要這樣,晚輩承擔不起。晚輩冒昧闖了過來,是覺著有一個方法或可以解去德性大師之毒。”
少林數位高僧是何等人物,尚對德性之毒十分為難,聽得阿錯如此言語,均是心中不信,但幾位都是有道高僧,臉上自不會顯露出來。
德美大師瞧瞧阿錯,麵現詫異之色:“小施主,觀你麵色,似乎毒性果然已經消去,這是何故?”聽得方丈此話,德日、德英兩位大師不由打量阿錯。
阿錯道:“不瞞諸位大師,晚輩去年曾中絕氣針,一位醫術高超的大夫傳授給晚輩一個祛毒的方法,因為毒性不同,晚輩也不知有無效果,因此適才並未明言。”
絕氣針?德美幾位大師自然有所耳聞,也是江湖上十分有名、棘手的劇毒暗器。
“不知是哪位神醫?”
“是黃粱鎮的萬安神醫。”
“黃粱鎮的萬喝血?”德日大師不由動容,又覺此言失妥,忙雙手合十,“罪過罪過。”
“倘若真是黃粱鎮的萬安神醫,此法必定非同小可。事不宜遲,就請小施主為德性師弟救治。”德美、德日、德英幾位大師均感事情或許真的大有轉機。
“德性大師,不知還能否自行運轉內力、打通經脈。”阿錯稍一遲疑,問依舊盤坐在地上的德性大和尚。
“老衲隻是頭昏沉眩暈得厲害,心跳得厲害,內力運行雖略有影響,想來問題不大。”德性閉目答道。
“請恕小子無禮。”阿錯這話不知道對誰說的,他走近德性,附在他的耳邊,悄悄把要打通的穴道及經脈如何運行告訴了德性,此法並不複雜,貴在想人所不敢想,和《如意訣》有異曲同工之妙。
德性灰黑色的麵容很是鄭重,牢牢記下之後,開始運內力打通穴道。
阿錯站起身來:“各位大師,請恕小子剛才無禮。隻因萬神醫傳授此法時,曾叮囑一般不許外傳。此時事關德性大師性命,想來萬神醫也不會怪我,但晚輩也隻能告訴德性大師一人,請諸位大師諒解。”
德美大師高誦佛號:“小施主慈悲之心,老衲等感激還來不及,怎會生有他念。萬施主此方奇妙,自是珍貴得很,如我少林之寶經一般輕易不得外傳。小施主辛苦了,且請休息一下再說。”
阿錯道:“晚輩囉嗦,當時萬神醫給晚輩治療時,曾讓晚輩同時飲用半碗鮮血。晚輩剛才自行祛毒,沒用鮮血也十分有效。不過有一點,此法運行起來必須連續進行,中間不可停頓。”
德美大師歎道:“阿彌陀佛,老衲不敢置評萬施主這般做的用意,多半是益於潤肺生肌,本寺倒有不少此類溫補之方,料也無妨。”
德美大師果然閱聞高深,立時就明白了萬神醫喝血的用處。
“那晚輩就告辭了,恐怕家人沈小師妹他們早已等急了。”阿錯深施一禮。
“阿錯小施主宅心仁厚,此次對少林寺恩德非小,先歸寶經,後救性命。雖然我等修道之人講究四大皆空,然因果之真意斷不敢廢,以後如有用得著本寺處,本寺上下必定盡力。”
德高望重的少林方丈德美大師代表少林寺做出這個承諾,倘若是一般有閱曆的江湖人肯定驚喜非常,這個收獲可是太大了。然而年輕的阿錯隻是急著歸去,倒沒有太放在心上,他又深施一禮,轉身走出門去,自有小和尚領著他穿堂過院,出了寺門,然後作別。
離了少林寺,阿錯心裏有些忐忑,母親周蘇蘇不知道焦急成什麽樣了,此次迴去肯定要被責怪。
怎麽辦呢?
想起初衷,阿錯眼珠一轉,向崇高鎮奔去。
太陽西掛,路上不少趕完廟會迴家的人,阿錯倒也不好施展輕功,驚擾了普通百姓,隻是腳步很快,加上崇高鎮不過十數裏,很快就到了鎮上。他沿著那條唯一的東西大道邊走邊看,在一個首飾鋪子花一兩金子買了一個碧玉簪,別的他也不懂,覺著上次給師姐買的師姐很是喜歡,就照著又買了一隻;然後又尋到一個茶葉鋪,買了半斤的上好碧螺春,他記得老爹風正源愛喝茶。
阿錯心道,這下父母應該不會太過於嗬斥了吧?心中頗有些自得於自己的小聰明。
出得鎮來不久,就遇見了沈憶梅帶幾個師兄,滿麵焦急之色,正是尋找阿錯的。
沈憶梅自然問東問西,擔心的不得了,還要檢查阿錯是否受傷了,惹得一種師兄笑鬧。阿錯倒也沒有多說,有些訕訕的,一行人迴到了山上。
“兒子,你終於迴來!”周蘇蘇一見阿錯,欣喜萬分,急忙上來扯住阿錯的手,又嗬斥道:“你這小子簡直無法無天,知道不知道爹娘多擔心你。”說著幾乎掉下淚來,“竟然一夜未歸,你……”
風正源本來也在客廳裏來迴踱步,看見妻子的樣子,卻又笑道:“好了好了,阿錯又不是小孩子了,以後闖蕩江湖的時候多著呢,總不能像個小雞仔似的總被老母雞護著。”
“你竟然說我是老母雞,那你成了什麽?哼,我情願做老母雞,天天護著我的兒子。”
父子兩個也都笑起來,感覺著父母的深深關切之情,阿錯心裏一陣溫暖與感動。
有家遮風擋雨,有父母疼愛關照,這種感覺太好了,尤其對阿錯這樣一個曾經長期孤苦無依、饑寒交迫、受盡屈辱的孩子來說。
“兒子,到底怎麽迴事,給爹娘說說。”風正源鄭重起來,“憶梅這孩子說得不清不楚,隻是聽說此事和少林寺大有關聯。”
“正是。”阿錯就比較詳細地敘述了事情經過。
聽完阿錯的話,周蘇蘇更擔心了,把阿錯身上檢查個遍,差一點就要阿錯月兌下衣服來,知道確認沒有大事,才放下心來,隻是一連串的囑咐,以後盡量少管閑事,別連累自己。
阿錯自然是沒口子的答應。
阿錯又道:“爹,還有一事,很是蹊蹺。”看爹娘都看著自己,阿錯接著說道,“那幾個偷少林經典的人功夫都不錯,尤其那個首領竟然可以和德性大師不相上下。最奇怪的是,他們的招數與大師兄董憶夏的‘閻羅劍’一模一樣,隻是更高,還帶有莫名毒性。”
“確實奇怪,這一夥到底是什麽人呢?”風正源沉吟道,“憶夏這孩子又是從何處學得這些古怪招式呢?迴頭我也好好問問,說不定能發現些端倪。”
風正源接著又道:“這些事情就交給爹吧,你以後好好養傷專心修煉,很快就要舉行歸祖祭祖大典了,以後咱風家峻極一派的大業還要靠你發揚光大呢,可懈怠不得。”說著又微微一笑,“此事雖然開始做得有些莽撞,但結果極好,能讓少林寺程承兒子這麽大的情,其實也就是承我峻極派的情,以後定有大用,甚好甚好。”
“有什麽好的?峻極派能有我兒子重要嗎?萬一有個閃失怎麽辦?”周蘇蘇愛子心切,大是大非也不顧了。
“好好好,你兒子比什麽都重要。”風正源心情很好,笑著附和妻子。
“難道不也是你的兒子?”周蘇蘇白了她一樣,“不理你們爺倆了,趕緊去準備飯菜,兒子肯定早就餓了。”
“娘,你先等一下。”周蘇蘇迴過頭來,疑惑地看著阿錯。
“我在鎮上給娘買了個簪子,也不知道合適不合適。”阿錯說著從衣袋裏掏出一個深綠色的簪子來,比起給師姐豐色的那個顏色要深不少。
周蘇蘇急忙接過:“這真是給娘買的?”
“自然是給你娘買的,我也不懂好壞,看著漂亮就買了。不知道娘喜歡不喜歡。”
“喜歡,喜歡,兒子買的真麽不喜歡!”第一次自己的兒子給自己買東西,周蘇蘇又高興有辛酸,兒子真是長大了,“來,給娘戴上。”
阿錯接過簪子,在周蘇蘇光亮可鑒的頭發上弄來弄去,卻不知道怎麽好,風正源走過來:“阿蘇,還是我給你戴吧,我們傻兒子還沒有經驗呢。”
“就你經驗最多,偏不用你,兒子怎麽戴都好看。”周蘇蘇不領情,自己用手扶正玉簪子,徑自備飯去了。
“爹,我給你買了點茶葉,崇高鎮太小恐怕也沒什麽好茶,爹就湊合著喝吧。”阿錯將一個很古樸的小陶罐遞給風正源。
風正源一楞:“噢,還給爹買了罐茶,讓爹爹看看。”接過陶罐,解開封口,掀開蓋子,一股清香悠悠蕩出,風正源鼻子吸氣:“好香,好茶。不過兒子,爹爹很喜歡,來,咱爺倆一人泡一杯品品。”說著喜滋滋地去倒開水泡茶。
其情也切切,其樂也融融。
約莫過得十數日,少林方丈攜師弟德性大和尚又親自上得峻極峰,感謝歸經與救命之情,自是風正源夫婦親自招待,賓主相談甚歡,中間把阿錯誇得飄飄然以致於羞慚暗生。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轉眼時間到了三月初一。嵩山滿目翠綠,鬆濤如歌,草長鶯飛,一派春和景明之景象。
峻極派上下一片忙碌,清理灰塵汙穢,清掃道路,整理庭院,張燈結彩。
峻極始祖風中行以及十七八個曆代掌門的牌位被擦了又擦,風家祠堂更是打掃得一塵不染。
祭祖歸祖大典的喜帖早已發了出去,多數門派都表示屆時掌門或幫主或長老就親自光臨祝賀。
周蘇蘇給阿錯縫製了一身布料質量上好的青袍,風正源則找名匠專門鑄造了一把利劍送與阿錯。
整個嵩山太室山峻極峰被喜氣洋洋彌漫著,長老弟子都喜笑顏開,準備借此機會,一揚峻極派之浩大威勢與風光。
自然,也有人心裏有些嘀咕,嫉恨、黯然,當然不會在此時表現出來。
阿錯卻不管那麽多,隻是專心修煉,就連沈憶梅尋他也被他找借口擺月兌了。
杜家莊深夜幾乎被滅滿門,隻是而為了一個武功秘籍,全不講什麽江湖道義,阿錯心裏的確有一些疙瘩,但出於種種原因,無奈選擇有意忘記而已。
下意識之中,他對參與此事的一些人頗有看法,尤其那個一直沒有露麵的霍水。但處於他現在的位置、環境,唯有默默擱置心裏。
這件事情風正源作為掌門應該知道,說不定還是幕後主人。但他是阿錯的父親,又能怎樣?
至於沈憶梅,雖然俊美可人,但因師姐以及說不清的諸多因素,阿錯下意識不願過於親近。
從落雁峰歸來已有四個月,阿錯的內力終於有所突破,進入第四層,內力大漲。阿錯出於一貫謹慎的作法,把《玉皇心法》從頭到尾記了一遍,然後將原本換給了父親風正源。
力圖自創的《阿錯重功》進展不大,還差一點走火入魔,讓他好長時間不敢探索,這才知道想自創一門功夫談何容易,已經打算放棄了。
至於定風招式,通過落雁峰觀字體悟,阿錯認為,這不是招式,而是一種境界,練到極處,不動如山,動如閃電,一擊必中,擊破千萬重劍浪,阿錯自己取了個名字:破浪劍。他時常一個人坐到山頂上,靜觀思索,閉目體悟,從風勢、山勢、樹勢中尋找啟發,在無光的世界中感悟天地。
狂蜂十八刺、花弄影步法輕功也在逐漸提高。
此刻,他坐在峻極峰一個僻靜之處,看著鬆濤一浪接著一浪,心情也是茫然起伏。
明天就是三月三了,是十九年前自己被搶去的日子。據母親周蘇蘇含淚介紹,就是在那一天,爹爹風正源帶領幾個長老去捉拿邪教的一個大惡人,杜無前蒙麵趁夜偷偷潛入峻極峰,殺死殺傷了十幾個弟子和一個長老,打傷了周蘇蘇,另外幾個長老聞訊趕來圍住了杜無前,杜無前搶過了阿錯作為人質借機跑掉。
談起杜無前,讓自己與兒子分離了近十七年,周蘇蘇每每恨得咬牙切齒。
算一算,已經十九歲了,明年就是弱冠之年,可以成家立業了。
自己有了根了,以目前峻極派和玉皇派的恩怨情仇,也就意味著幾乎和泰山玉皇派自此無緣了,再也不能和石克巴大師兄那一幫師兄弟親熱了,魂縈夢繞的豐色師姐也將漸行漸遠。
陪伴自己十年的名字阿錯甚至也要漸漸被遺忘,而被風雙誌這個名字所替代。
有些興奮,但更多的是茫然。
“阿錯,阿錯師兄!”溫柔的聲音傳來,是師姐嗎?不對,這是在峻極峰上,師姐的聲音也沒有這麽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