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件事可以肯定,我們大多數人在很小的時候,都或多或少地從長輩口中聽到過一兩個有關神仙的故事。當那些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的神仙經由耳朵走進我們的腦海時,我想你一定也和我一樣,常常對這些神奇的人們充滿向往。


    於是,我們很多人都曾跟著nainai到畝裏磕頭燒香,有時還會被媽媽請來的算命先生給算上一卦,不知不覺便將這些帶進了心裏。


    長大後,雖然一再接受唯物主義的諄諄教誨,但這種自小便植根於靈魂中的意念,仍會時時天真爛漫地冒出腦袋,有意無意地把我們引向“迷信”的小樹林。因此,在業餘閑暇時節,我最愛關注那些與神仙鬼怪有牽扯的書籍影視,也喜歡看那些宗教玄學一類的論述觀點,在“迷信”的小樹林裏越走越遠。


    但我畢竟是個閑不住的人,既然接觸了這麽多神秘存在,便不能就這樣一看了之。因此,我便以“神仙”為課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經過孜孜不倦地鑽研,再加上我以一種融會貫通的視角所展開的分析,終於,一個全新而重要的問題被我發現了,那就是——所謂“神仙”根本就不是一個群體,“神”和“仙”其實是兩種概念。


    之所以說它新,是因為這個概念在此之前一直是被混淆的,而且從沒有人注意過。重要就更不用說了,這涉及到你以後要給誰燒香的問題,要知道,燒錯香了,所求之事可是不靈的。


    言歸正傳,為什麽說“神”和“仙”不是一迴事呢?他們之間的區別又在哪裏?下麵我就來給大家分析分析。


    首先從字麵上來看。


    “神”這個字由“示”和“申”組成。“示”有“先人序列”之意,“申”則有“生殖”的意思,合在一起,即表示“繁衍萬物的天靈”,代表一種力量。因此,我們印象中的神,幾乎都是強壯威猛的,比如“門神”、“巨靈神”。有時對於那些非常會打仗的人,我們也稱之為“戰神”。


    “仙”字由“人”和“山”組成,表示人登到高處,代表一種境界。因此,“仙”給人的印象基本上都是輕飄飄一塵不染,極其灑月兌的。比如嫦娥仙子、王母娘娘、太上老君,他們都是不食人間煙火,道骨仙風的。


    再從出身上看。


    “神”和“鬼”有一部分來源是相同的,就是人死後的靈魂。決定人死後變“神”還是變“鬼”的一個因素,就是生前的所作所為。假如做了很多壞事,死後就要進地獄做鬼,像秦檜、和坤他們估計走的就是這條路線。反之,要是做了一些可歌可泣的事,被世人敬仰的,死後就有可能被提拔成“神”,比方說關公就成了財神,包公就成了閻王。你看《封神榜》裏薑子牙最後在“靈台”封神時,那些成神的不都是已經死了的麽?


    “神”的另外一部分,來源不詳。比方說“上帝”,一打開聖經時他就是存在的,誰也不知道他是從哪裏來。國內有嗎?也有,像土地神、山神、河神……你知道他們都哪來的嗎?唯一的解釋就是,他們都是自然的靈氣凝聚而成的。所以“神”還有一點神秘的意思。


    “仙”呢?仙的主要來源以人為主,而且大部分都是活人。這些人在活著的時候,通過某種方式的修煉,或者被別的“仙”度化,機緣巧合就走上了成“仙”的道路。最著名的有黃帝。他鑄成了九鼎,突然就有一條大龍過來,接他到天上成“仙”了。另外就是嫦娥,吃掉了後羿的仙丹,便不由自主地飛到了月亮上,成了廣寒仙子。


    還有一部分仙是從動、植物而來的。這些動、植物因為本身資質不錯,經過長期吸取ri月jing華,再加上找到了正確的方法修煉,經過各種劫難的考驗之後,便有機會被仙界的管理部門批準,正式月兌胎換骨,加入到天仙的行列中。


    但不管是人還是動、植物,仙的一個共同點就是:都要通過自己的辛苦修煉。


    然後我們再從所擔負的職責上看。


    據我了解,凡是稱為“神”的,手中都或多或少有點權利。比如管錢的叫“財神”,管廚房的叫“灶神”,打雷的有“雷神”,下雨的有“雨神”、“龍神”……就連廁所裏也有神,而且還不止一個,有叫“紫姑”的,有叫“後帝”的,有叫“郭登”的,另外還有“三霄娘娘”,就是“財神”趙公明的三個妹妹——雲霄、瓊霄、碧霄。也就是說,“神”是某一領域的管理者,凡人想要發財、想要健康、想要平安,就得向這些管理者們致敬,要有所“表示”。


    “仙”則是不管事的。你看,太上老君天天就是做科研,製造仙丹;王母娘娘最大的愛好就是開party;還有嫦娥,生活中基本就是歌舞藝術,是個典型的文藝女青年。


    這裏我猜有人應該要問了:那福、祿、壽三仙不也在管具體事麽?


    其實你仔細一想就明白了。祿是什麽?不就是工資嘛,也就是錢啊。真正管錢的是誰?“財神”嘛。壽呢?就是壽命,那管壽命的又是誰呢?你說對了,閻王!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喲!福呢?有錢又長壽,不就是福嗎?說到底,福祿壽三仙隻不過是一個象征xing的符號,代表了一種理想,就好像現在的紅十字代表公益、救助一樣,你看看就行了,不必當真;如果你要真向他們伸手要東西:對不起,沒有!


    通過以上分析,各位大概應該可以理解我這個重大發現的原理及其意義了吧。


    所以說如果你以後想發財、想找個好對象、想升官,燒香磕頭時就要去找“神”;要是想修煉、想飛升、想追求jing神境界的解月兌,就得和“仙”家們好好交流交流。


    說到這裏,我終於鬆了口氣。如此複雜的問題,想要在這麽短的時間裏用這麽少的文字表示清楚,真的是需要瞬間調動全身細胞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的。若不是剛才已經吃了幾塊牛肉,又兌了一杯蜜水飲下,想必此時早已癱倒在地了。


    既然已經區分清了“神”和“仙”的來龍去脈,利用現在喘氣的時段,咱們再掰扯一個輕鬆而又常常被世人誤解的話題: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到底是不是兩口子?


    在這裏我嚴正地聲明一下:以下言論僅限於學術研究範疇,不包含任何八卦、謠言、誹謗成分,請觀者自覺站在第三方角度客觀評論,本人將不負任何道德及法律責任。


    現在我要說了:當然不是!


    王母娘娘是屬於仙係的,乃是先天yin氣凝結而成的一個jing靈,是所有女仙的首領,辦公室設在昆侖山的瑤池。


    據極有限的資料記載,當年,王母娘娘曾在瑤池接見過專程來訪的周朝元首周穆王。當時周穆王坐著六匹馬拉的車子來到瑤池,受到王母的熱情接待。大家在一起吃飯飲酒,還互相作詩贈答,十分盡興。


    按照當時的國際禮儀,有國家元首來訪,除了主人迎接外,家屬也是要出來陪同的,這樣才顯得熱情。但記錄中卻隻字不提王母娘娘的家屬,可見王母當時是單身;而那時玉帝早已經在天庭就職了。


    再說玉帝,他是神係中的boss,是普天下最大的一個神祇。而且,玉帝與佛主出身差不多,都是國王生下的孩子,比起早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經存在的王母娘娘來說,年齡不知道要相差多少歲哩!


    更何況,玉帝、王母乃是神界與女仙中的首領,是萬人景仰的道法之尊。而修道者最講究的就是清心寡yu,斷絕凡情。你想,他們又怎麽會像世間的人王帝後一樣三宮六院、兒女成群呢?


    通過以上這些嚴謹的分析,完全可以斷定:說玉帝與王母是夫妻的,純屬無聊八卦。


    至於那些說玉帝有妹妹、女兒的,就更是無稽之談了。修道成仙是要看個人機緣的,哪裏有一個得道,全家人都跟著成仙的?所謂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乃是凡俗間一個含有貶義的比喻,豈能套用在神仙的身上?


    不信你看黃帝,他乘龍升天時,身旁那些家屬、臣子們也想沾光,便使勁兒抓住龍的胡須,想讓龍把他們也帶上去。最後怎麽樣呢?龍用力一甩腦袋,就把這些螻蟻一樣的人全都甩到了地上,一個個都摔得鼻青臉腫。


    我們終於理清了一個被人混淆的難題,以後你要聽到誰說“二郎神是玉帝的外甥”之類的話,盡管用手批他的臉頰,然後用我這套理論予以駁斥——如果你能確定打得過他的話!


    不過,那些習慣於置疑的人一定不會善罷甘休,必定會站出來提難題,而且這個問題很可能就是:那你說哪吒是神,還是仙?


    這個問題確實挺難迴答的。說他是神吧,他師父是仙;說他是仙吧,他爹是神。


    既然這樣,那我們就先不從他的出身問題上辯論,先看看他是幹什麽的吧。


    他之前是個無憂無慮的官二代,後來犯了案子,以命償命;後來走關係又月兌胎換骨複活過來,跑到周武王軍前效力,在武王伐紂的戰鬥中立了大功。功成名就後他沒有接受周朝的封賞,繼續迴山修煉,後來因為兩個哥哥都在外工作長年不迴家,他便迴去擔負起了贍養父母的責任。雖然他父親是天庭中的高層,但他本人在天庭卻是沒有任何職務的,偶爾會因為父親工作的緣故出手幫一下忙,但那也完全是出於心疼父親,並不是為了給天庭做事。


    從這個事實來看,首先就可以排除了“神”的可能。既然不是神,又不是佛主那邊的,那就隻能是仙了。所以結論就是哪吒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仙人。


    終於又理清了一個問題,我已經對自己開始崇拜了。不過按照咱們中國人二元思維的傳統,我感覺還有一個問題可能很多人還是想再問一問的,那就是:“神”與“仙”誰更大?


    咳咳!這個問題的麵目好眼熟啊!我記得經常會看到有人在網頁上發出疑問,比如“三國時期哪位武將戰鬥力最強”、“李白和杜甫誰寫的詩更好”、“上海和廣州哪個更發達”……而且還真的有人站出來煞有介事地做一通分析,最後得出結論說某某更強。


    每每看到這個,我都會從心底裏升騰起一股濃濃地悲涼。曆史演進到現在,我們大部分人不都已經擁有了至少高中的學曆嗎?可大腦為什麽還會這樣貧瘠得讓人可憐!就拿咱們國人最熟悉的“吃”來說吧,同一道菜,多放點鹽味就重,少放點味就輕;放點糖就甜,放點醋就酸;放點花椒就麻,放點香油就香……根據佐料的比例,我們能製造出各種各樣的口味來。可是一涉及到別的領域,為什麽我們的大腦裏就隻剩下兩種選擇——非好即壞、非黑即白——了呢?要知道,強者隻是在某一方麵強,弱者也隻是在某一方麵弱,豈能以偏概全、一概而論?


    神有神的做事方式,仙也有仙的修煉法門,二者之間壓根兒就不存在比賽、競爭,又哪裏來的大小強弱的比較?隻能說,他們之間是互相尊敬的道友,是相互依存的近親,是千絲萬縷的裙帶,是唇亡齒寒的聯盟。


    好了,講到這裏,我已經開始感到口幹舌燥了。讓我喝口水潤潤喉,就開始言歸正傳吧。既然理清了“神”與“仙”的區別,那麽下麵咱們就先講一講“仙”。


    提到仙,就離不開“道”;講到“道”,第一個必須要說的,就是太上老君。


    可是我又考慮到,太上老君畢竟是個老頭子,按照現代人的口味,誰又會有興趣去了解一個老頭子的雞毛蒜皮呢?但是又不能不說他,索xing咱們就打個折衷,把老李排在第二,這第一的位置,就讓給天庭第一名媛——嫦娥仙子吧!


    lt;/agt;lt;agt;lt;/agt;;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仙家逸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澤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澤西並收藏仙家逸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