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寧,我們空有一腔熱血,可麵對遠大模具時下的困境,我們卻無能為力。”
俞資衡深度眼鏡後的雙目閃過一種憂傷,他注視著江海寧,想在江海寧杏眼之中,窺探出挽救遠大頹勢的良策。
同行是冤家。江海寧在心底有點兒慶幸現在走勢趨低的遠大模具。俞資衡今晚請他江海寧吃飯的目的就在於求得拯救遠大模具的益藥良方嗎?切!俞資衡,你也太天真了吧!可江海寧不能這麽說。
“俞資衡,遠大模具並不是你所說的困難吧!遠大模具縱橫大江南北,資產幾十個億,眼下稍微低迷的境況對根基深厚的遠大來說不過是瘙癢之疾,俞資衡你沒有必要為之杞人憂天吧!”
“算了,我們不談這些了。江海寧,今晚請你一聚並不是為了遠大模具,也不是為了和義德集團,隻是為增進個人感情。我提議,來杯王朝紅酒怎麽樣?”
俞資衡覺察到江海寧已經意識到他的意欲所為,隨即轉換了話題。第一次聚會就談起這麽敏感的問題,俞資衡感到自己的確有些唐突。
“好吧!就一杯,我喝酒不太在行的!”
江海寧防範的心鬆懈下來。喝酒就喝酒,誰怕誰啊!
兩大高腳杯的王朝葡萄酒放江海寧和俞資衡麵前,寶石紅的液體散發出幽雅清淡的香氣。
“cheers!”
“cheers!”
大概是帶有香甜葡萄酒酒精的氣味刺激了俞資衡的大腦神經,他興奮地跟江海寧隨心所欲地嘮起了家常。
“江海寧,聽說你出身於高幹家庭,家境甚為優越,而你的夫君許正揚乃一介平民子弟,地位差異如此之大的你們是怎麽走到一起的,能否坦言相告。對不起,也許這是你們的家事,我不該問的。”
“我與許正揚的相識相知早已不是秘密,沒有什麽可以保密的。地位的差異並不能阻礙我和許正揚的感情,也許同你和李曉楠的兩情相悅沒有什麽本質的區別。”
江海寧不想跟俞資衡詳談她和許正揚的戀情,於是很是巧妙地把話題引向俞資衡和李曉楠。
“我和李曉楠都是侗迦山的兒女,同飲侗迦江的水,共餐客家米,我們身上流淌著客家人的血液,算是同族同宗。”
“噢?你和李曉楠是客家族人?”
江海寧隻是聽說過南方各省有客家族的說法,沒想到眼前的俞資衡和他的女朋友李曉楠是客家族。
“江海寧你的所謂客家族的說法是不太準確的。其實隻有客家人而無客家族,客家人是因為戰亂從中原遷徙到南方的原來的中原人,是漢族在南方的一個分支。”
俞資衡對江海寧客家族的說法給予了糾正。
關於客家人的說法,江海寧最早是在小時候,在單田芳播講的評書《太平天國》裏聽說的,天王洪秀全就是客家人。自此,江海寧就對客家人的傳說感到有些神秘。
“客家人也叫‘河洛郎’,自古以來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故此有‘東方猶太人’之稱,是不是有這種說法啊,俞資衡!”
江海寧曾經查閱過有關書籍,對客家人有了大致的了解。
“是的。客家人源自中原,因為身在異鄉,對於故鄉河洛,也就是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流域的眷戀,自稱為‘河洛郎’。我們客家文化一方麵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主流特征,另一方麵又容納了所在當地民族的文化精髓,形成了多樣化的民族文化。我們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兒為榜樣,啟發教育兒孫,向事業有成的前輩們學習。有人說,‘有太陽的地方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或者說,‘哪裏有陽光,哪裏就有客家人。哪裏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裏聚族而居,艱苦創業,繁衍後代!’,用‘東方猶太人’形容客家人並不為過。”
俞資衡聲情並茂地講述了客家人的緣由緣起,說話間,流露出對於自己是客家人的驕傲。
“cheers!為客家人幹杯!”
““cheers!我代表客家人謝謝江海寧同學!”
江海寧和俞資衡輕輕地碰了一下酒杯,優雅地喝了一口紅酒。
“我隻知道客家名人有太平天國的天王洪秀全,我們國家的開國元帥朱德、葉劍英,嗯——,著名人物還有那些啊?”江海寧突然對客家名人感起興趣來。
“除了以上三位,近代的有‘江西二雄’之一的陳寶箴,華僑資本家張弼士。現代的還有新四軍的葉挺軍長,曆史學家陳寅恪。當代的有國家領導人胡耀邦,新加坡資政李光耀。娛樂影視圈的有張國榮,範文芳也是客家人呢!”
俞資衡舉例說明了曆代的有關客家名人,自豪之情溢於言表。通過俞資衡的一番介紹,江海寧開始對做為客家人的他有了些許的好感。
“諸偉騰是客家人嗎?”江海寧認為有必要了解一下遠大的諸氏家族。
“服務生,來兩份牛排!”俞資衡越喝興致越高,認為這點甜點做為下酒菜有點兒寒酸,招手把服務生叫過來。
“算了,我吃得差不多了,如果要的話一份就行,吃不了剩下浪費掉怪可惜的。”江海寧阻止了俞資衡大方的舉動。
“好,恭敬不如從命,沙朗牛排怎麽樣?江海寧!”
“隨便吧!”江海寧隨意地擺了一下手。
“好,服務生,一份沙朗牛排!”
“俞資衡,你還沒有迴答我的問題呢,別光記著吃啊!”江海寧瞅著麵色有些微紅的俞資衡,心想他一定常上這兒來吃飯,要不咋這麽熟悉呢!
“哦,我們諸總啊,他們諸氏家族是漢族,祖上聽說是三國時期蜀國諸葛亮的後裔。清代時,諸總的曾祖是浙江巡撫馬心貽屬下幕僚,因馬心貽在任浙江總督期間,十分重視當地的水利設施的維護與建設,諸總的曾祖為之出力最大,故而仕途一路坦蕩,成為馬心貽的得力幹將。於是後來被馬心貽提拔為江浙織造,創建了當時江浙有名的諸氏絲織大作坊,成為一方富甲。晚清時,諸總的祖父遠洋海外留學日本,學得了當時先進的機械製造技術,迴國後在‘洋務運動’中為民族的基礎工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解放後,諸總的父親到南粵一帶打工,初涉模具界,逐步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工廠。可以這麽說,諸氏家族自遠祖就盛行企業實體經商,經過三代人的艱苦奮鬥,構建了根基深厚的遠大模具。遠大模具在江浙閩福一帶是很有名氣的,特別是在造福為利一方百姓上博得了極好的口碑。”
俞資衡不愧是諸偉騰選中的忠誠節士,他對諸氏家族了解地極為透徹。
江海寧正想發表一下對俞資衡所敬仰的諸氏家族由衷的感歎,手機響了,九點鍾剛過,許正揚打來了電話,他已開車到了紡院大門口,來接江海寧迴家。
“俞資衡,天色不早了,今晚就到這裏吧,許正揚來接我了。我們共同喝了這杯王朝紅酒吧,謝謝你的邀請,謝謝你讓我對你和諸氏家族有了更多的了解。cheers!”
“牛排剛上來還未動呢!”俞資衡覺得聚會結束的太突然了。
“打包,拿迴去跟李曉楠一塊吃!俞資衡,難道不接受我的謝意嗎?”
“哪能呢!今晚我們的聊天意猶未盡,改日續聊。cheers!”
俞資衡同江海寧碰了碰酒杯,喝幹了高腳杯裏的紅酒。
俞資衡把江海寧送出咖啡屋。望著江海寧遠去的身影,俞資衡覺得總算完成了使命的一部分,最起碼看上去,江海寧對自己及諸氏家族的遠大模具產生了興趣。
俞資衡深度眼鏡後的雙目閃過一種憂傷,他注視著江海寧,想在江海寧杏眼之中,窺探出挽救遠大頹勢的良策。
同行是冤家。江海寧在心底有點兒慶幸現在走勢趨低的遠大模具。俞資衡今晚請他江海寧吃飯的目的就在於求得拯救遠大模具的益藥良方嗎?切!俞資衡,你也太天真了吧!可江海寧不能這麽說。
“俞資衡,遠大模具並不是你所說的困難吧!遠大模具縱橫大江南北,資產幾十個億,眼下稍微低迷的境況對根基深厚的遠大來說不過是瘙癢之疾,俞資衡你沒有必要為之杞人憂天吧!”
“算了,我們不談這些了。江海寧,今晚請你一聚並不是為了遠大模具,也不是為了和義德集團,隻是為增進個人感情。我提議,來杯王朝紅酒怎麽樣?”
俞資衡覺察到江海寧已經意識到他的意欲所為,隨即轉換了話題。第一次聚會就談起這麽敏感的問題,俞資衡感到自己的確有些唐突。
“好吧!就一杯,我喝酒不太在行的!”
江海寧防範的心鬆懈下來。喝酒就喝酒,誰怕誰啊!
兩大高腳杯的王朝葡萄酒放江海寧和俞資衡麵前,寶石紅的液體散發出幽雅清淡的香氣。
“cheers!”
“cheers!”
大概是帶有香甜葡萄酒酒精的氣味刺激了俞資衡的大腦神經,他興奮地跟江海寧隨心所欲地嘮起了家常。
“江海寧,聽說你出身於高幹家庭,家境甚為優越,而你的夫君許正揚乃一介平民子弟,地位差異如此之大的你們是怎麽走到一起的,能否坦言相告。對不起,也許這是你們的家事,我不該問的。”
“我與許正揚的相識相知早已不是秘密,沒有什麽可以保密的。地位的差異並不能阻礙我和許正揚的感情,也許同你和李曉楠的兩情相悅沒有什麽本質的區別。”
江海寧不想跟俞資衡詳談她和許正揚的戀情,於是很是巧妙地把話題引向俞資衡和李曉楠。
“我和李曉楠都是侗迦山的兒女,同飲侗迦江的水,共餐客家米,我們身上流淌著客家人的血液,算是同族同宗。”
“噢?你和李曉楠是客家族人?”
江海寧隻是聽說過南方各省有客家族的說法,沒想到眼前的俞資衡和他的女朋友李曉楠是客家族。
“江海寧你的所謂客家族的說法是不太準確的。其實隻有客家人而無客家族,客家人是因為戰亂從中原遷徙到南方的原來的中原人,是漢族在南方的一個分支。”
俞資衡對江海寧客家族的說法給予了糾正。
關於客家人的說法,江海寧最早是在小時候,在單田芳播講的評書《太平天國》裏聽說的,天王洪秀全就是客家人。自此,江海寧就對客家人的傳說感到有些神秘。
“客家人也叫‘河洛郎’,自古以來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故此有‘東方猶太人’之稱,是不是有這種說法啊,俞資衡!”
江海寧曾經查閱過有關書籍,對客家人有了大致的了解。
“是的。客家人源自中原,因為身在異鄉,對於故鄉河洛,也就是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流域的眷戀,自稱為‘河洛郎’。我們客家文化一方麵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主流特征,另一方麵又容納了所在當地民族的文化精髓,形成了多樣化的民族文化。我們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兒為榜樣,啟發教育兒孫,向事業有成的前輩們學習。有人說,‘有太陽的地方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或者說,‘哪裏有陽光,哪裏就有客家人。哪裏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裏聚族而居,艱苦創業,繁衍後代!’,用‘東方猶太人’形容客家人並不為過。”
俞資衡聲情並茂地講述了客家人的緣由緣起,說話間,流露出對於自己是客家人的驕傲。
“cheers!為客家人幹杯!”
““cheers!我代表客家人謝謝江海寧同學!”
江海寧和俞資衡輕輕地碰了一下酒杯,優雅地喝了一口紅酒。
“我隻知道客家名人有太平天國的天王洪秀全,我們國家的開國元帥朱德、葉劍英,嗯——,著名人物還有那些啊?”江海寧突然對客家名人感起興趣來。
“除了以上三位,近代的有‘江西二雄’之一的陳寶箴,華僑資本家張弼士。現代的還有新四軍的葉挺軍長,曆史學家陳寅恪。當代的有國家領導人胡耀邦,新加坡資政李光耀。娛樂影視圈的有張國榮,範文芳也是客家人呢!”
俞資衡舉例說明了曆代的有關客家名人,自豪之情溢於言表。通過俞資衡的一番介紹,江海寧開始對做為客家人的他有了些許的好感。
“諸偉騰是客家人嗎?”江海寧認為有必要了解一下遠大的諸氏家族。
“服務生,來兩份牛排!”俞資衡越喝興致越高,認為這點甜點做為下酒菜有點兒寒酸,招手把服務生叫過來。
“算了,我吃得差不多了,如果要的話一份就行,吃不了剩下浪費掉怪可惜的。”江海寧阻止了俞資衡大方的舉動。
“好,恭敬不如從命,沙朗牛排怎麽樣?江海寧!”
“隨便吧!”江海寧隨意地擺了一下手。
“好,服務生,一份沙朗牛排!”
“俞資衡,你還沒有迴答我的問題呢,別光記著吃啊!”江海寧瞅著麵色有些微紅的俞資衡,心想他一定常上這兒來吃飯,要不咋這麽熟悉呢!
“哦,我們諸總啊,他們諸氏家族是漢族,祖上聽說是三國時期蜀國諸葛亮的後裔。清代時,諸總的曾祖是浙江巡撫馬心貽屬下幕僚,因馬心貽在任浙江總督期間,十分重視當地的水利設施的維護與建設,諸總的曾祖為之出力最大,故而仕途一路坦蕩,成為馬心貽的得力幹將。於是後來被馬心貽提拔為江浙織造,創建了當時江浙有名的諸氏絲織大作坊,成為一方富甲。晚清時,諸總的祖父遠洋海外留學日本,學得了當時先進的機械製造技術,迴國後在‘洋務運動’中為民族的基礎工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解放後,諸總的父親到南粵一帶打工,初涉模具界,逐步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工廠。可以這麽說,諸氏家族自遠祖就盛行企業實體經商,經過三代人的艱苦奮鬥,構建了根基深厚的遠大模具。遠大模具在江浙閩福一帶是很有名氣的,特別是在造福為利一方百姓上博得了極好的口碑。”
俞資衡不愧是諸偉騰選中的忠誠節士,他對諸氏家族了解地極為透徹。
江海寧正想發表一下對俞資衡所敬仰的諸氏家族由衷的感歎,手機響了,九點鍾剛過,許正揚打來了電話,他已開車到了紡院大門口,來接江海寧迴家。
“俞資衡,天色不早了,今晚就到這裏吧,許正揚來接我了。我們共同喝了這杯王朝紅酒吧,謝謝你的邀請,謝謝你讓我對你和諸氏家族有了更多的了解。cheers!”
“牛排剛上來還未動呢!”俞資衡覺得聚會結束的太突然了。
“打包,拿迴去跟李曉楠一塊吃!俞資衡,難道不接受我的謝意嗎?”
“哪能呢!今晚我們的聊天意猶未盡,改日續聊。cheers!”
俞資衡同江海寧碰了碰酒杯,喝幹了高腳杯裏的紅酒。
俞資衡把江海寧送出咖啡屋。望著江海寧遠去的身影,俞資衡覺得總算完成了使命的一部分,最起碼看上去,江海寧對自己及諸氏家族的遠大模具產生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