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傳來了敲門聲。
“海寧,正揚,起床了!”江海寧朦朧地聽到母親在叫她和許正揚。
江海寧睜開了有些疼痛的雙眼,大聲地迴應著,“知道了,媽!”她模索著拿起鬧鍾,才四點鍾。“啊呀,爸媽起的也太早了吧!”江海寧小聲嘟嚕著,坐起身來,順便推了推身邊的許正揚,“許正揚,到點了,快起床!”
“哎呀,鬧鍾還沒響呢!”許正揚咕嚕著翻了個身。
“快點兒,非得等鬧鍾響啊,還得迴老家過年呢!快點兒好不好,你這人咋這麽膩歪啊!”見許正揚閉著眼睛還睡,江海寧猛地掐了他耳朵一下。
“哎呀,我的耳朵!好好好,起床,我起還不行嗎!”許正揚呲牙咧嘴地爬起來。
“快點!等洗臉收拾收拾就天色不早了!”江海寧迅速地穿上衣服,把鬧鍾的鈴聲開關關掉。
“快點哈!”江海寧開門出去了。客廳裏江海寧在問候父母過年好。
許正揚速速地起床,也跟嶽父嶽母拜了年。
“寧寧,正揚,趕快迴老家吧,迴去晚了不太合適。”母親開始煮餃子。
“是啊,正揚,寧寧,迴家給你家父母、爺爺捎好,我和你媽給他們拜年了!”父親江奉國幫著母親忙裏忙外。
“我代全家人謝謝你了爸媽!”許正揚和江海寧拾掇著各自的東西。
“正揚,這是煙和糖果,迴家用得著。”母親王淑雲在酒櫃裏拿出兩條紅錫包香煙和一包糖果。
“媽,家裏有,你和我爸來個客人用唄!”許正揚客氣地說道。
“嗨,你爸也不吸煙,來人家裏還有,拿著!”母親把煙糖放進江海寧的兜子裏。
“謝謝老媽!爸,我們迴家了!”江海寧到廚房裏給父親再見。
“爸媽,我和海寧迴家拜年了,明天我們再迴來!”許正揚收拾停當。
“好,去吧!對了,寧寧,一會兒別忘了給你爺爺女乃女乃二叔一家人打個電話拜年問好!”父親囑咐道。
“知道了老爸!媽,再見!”江海寧和許正揚在門口跟父母道別。
“路上慢著開車,不用著急!”母親叮囑著。
“知道了,老媽!”江海寧和許正揚衝著父母擺手,關上了防盜門。
本田車中速行駛在延北公路上。四點半多的夜色黑乎乎的,公路上偶爾駛過一輛兩輛的轎車或麵包車,不用說,這也是趕著迴家過年的。
江海寧知道爺爺女乃女乃肯定會早起過年,就拿起手機給爺爺女乃女乃和二叔一家人拜年。之後,許正揚也拿過手機說了幾句給長輩們拜年的話。
“海寧,在你家過除夕也不輕省,我覺得這渾身酸痛。”許正揚左右聳了聳肩膀,活動了一下筋骨。
“你以為在你家過年就不累啊,過年就是這樣,累並快樂著!”江海寧望著車窗外一閃而過的樹木,感受著這一份暫時的寧靜。
“這路兩邊的歐北楊大概已經換了一茬了,我和強子上高中的時候,樹木已經成材,栽上的那一些樹早已伐掉,新栽的楊樹都碗口粗了,時間荏苒如白駒過隙啊!”許正揚不經意地談起了路兩邊的楊樹。
“都快十年了,時間過得真快啊!對了,一會兒到家吃了餃子咱們是不是跟許正強他們一塊而去拜年啊!”江海寧還真不是太明白農村裏的拜年方式。
“要在往年,我和強子及許家院院中的兄弟們一起去拜年的。今年就不一樣了,因為咱倆個結婚了,需要單獨去跟長輩們去拜年。你隻是到院中長輩那裏走一走就行了,我得幾乎跑遍大半個許家莊。”
許正揚認為要讓江海寧隨著他走遍大街小巷,唯恐落得下個炫耀媳婦的名聲。禮多人不怪,但禮過就會適得其反,讓人誤解。
“你們農村的風俗我不太了解,迴家後聽爸媽的吧!”江海寧幹脆來個省心的做法,公婆很明白鄉下禮法,聽老人的沒錯。
自延城縣城到安吉鄉許家莊都是柏油馬路,五十多裏的路程不到四十分鍾就到了。
“爸媽過年好!”江海寧一進門就大聲向公婆問著好。
“爸媽幾點起來的?”許正揚把車上的東西拿迴屋裏。
“我爺爺沒有起床吧!”江海寧一進堂屋沒見著爺爺,問婆婆道。
“你爺爺歲數大了,早晨冷,我們就不讓他起床了,有很熟的人來拜年,就到裏屋裏說說話兒。”母親說道。
“爺爺過年好!”江海寧拉著許正揚到了裏屋,給躺在被窩裏的爺爺拜年。
“嗯,好好!寧寧、揚揚你們到了。寧寧,你爺爺女乃女乃和你爸媽過年都好吧!”爺爺上了大歲數,可腦子很清楚。“揚揚他媽說這一大早晨人來人往的,擔心我身子撐不住,就不讓我起來了。唉!這人上了大歲,精力就是不行了!”爺爺拿起手絹擦了擦眼睛。
“爺爺,你就歇著吧,一會兒咋吃餃子啊?”許正揚知道老年人很是忌諱躺著吃飯的,因為他們認為隻有得了病臥床不起的人才在床上吃飯。
“不急!你媽說把餃子溫在鍋裏,等拜年的人來的差不多了我再吃餃子也不晚。”爺爺說道。
要在往年,大年初一這天早晨,爺爺和女乃女乃都是起了個大早等著晚輩們來給他們拜年的,可今年的爺爺的確是精神頭沒有那麽大了,也許是女乃女乃過世的原因吧!許正揚很是理解老人的想法。
父母在灶屋裏已經開始下餃子了,許正揚把鞭炮在院子裏的木杆上掛好,隻等著餃子一出鍋就點燃。
熱騰騰的餃子熟了,震耳的鞭炮響起。母親先敬天地,後敬先祖。先祖的神位前擺上了三碟餃子。父母帶頭給先祖們拜年,給爺爺拜年。
許正揚和江海寧也學著父母的樣子給先祖們拜年,然後給爺爺和父母拜年。母親拿出紅包給江海寧,說這是爺爺和做父母的新年賀禮。
江海寧想推辭,被許正揚拽了一下衣服,於是趕緊笑著說謝謝爺爺和爸媽了。許正揚說,過年長輩給新過門的媳婦拜錢,是農村十分重要的禮節,意在讓子孫後代康泰福祿的。江海寧明白地點了點頭。
吃過新年的第一頓飯,許正強和許家院的年輕的小夥子小姑娘小媳婦們一群群的來拜年了,其中好幾個是在延城德克豪茲上班的,他們見了江海寧和許正揚,都搶著給江總和許總拜年。
許正揚說這是在許家莊,不是在和義德,用不著稱唿江總許總的。幾個人馬上改口,按資排輩地叫起許正揚和江海寧兄弟弟妹、哥嫂或者是叔嬸來。
許正揚跟許正強說,父母讓他和江海寧要單獨到院中長輩和要好的街坊鄰居家串門拜年。然後,許正強就和一大幫年輕人們鬧鬧哄哄地走了。
每到一家,見到老人,許正揚都會按照農村的習俗,跟他們磕頭拜年的。老人們都誇許正揚娶了個俊俏並且知書達理的好媳婦。當然,大爺大娘及叔嬸們都會拿出紅包來給江海寧,說她和揚揚都是城市裏的大老板了,這點禮錢算不得什麽,可這代表了長輩們的一片心意。江海寧接過連連道謝。
小範圍的拜年結束,江海寧迴家,許正揚立刻馬不停蹄地到沒有去過的街裏街坊家拜年說話。直到上午十點半,拜年活動才算結束。
“海寧,正揚,起床了!”江海寧朦朧地聽到母親在叫她和許正揚。
江海寧睜開了有些疼痛的雙眼,大聲地迴應著,“知道了,媽!”她模索著拿起鬧鍾,才四點鍾。“啊呀,爸媽起的也太早了吧!”江海寧小聲嘟嚕著,坐起身來,順便推了推身邊的許正揚,“許正揚,到點了,快起床!”
“哎呀,鬧鍾還沒響呢!”許正揚咕嚕著翻了個身。
“快點兒,非得等鬧鍾響啊,還得迴老家過年呢!快點兒好不好,你這人咋這麽膩歪啊!”見許正揚閉著眼睛還睡,江海寧猛地掐了他耳朵一下。
“哎呀,我的耳朵!好好好,起床,我起還不行嗎!”許正揚呲牙咧嘴地爬起來。
“快點!等洗臉收拾收拾就天色不早了!”江海寧迅速地穿上衣服,把鬧鍾的鈴聲開關關掉。
“快點哈!”江海寧開門出去了。客廳裏江海寧在問候父母過年好。
許正揚速速地起床,也跟嶽父嶽母拜了年。
“寧寧,正揚,趕快迴老家吧,迴去晚了不太合適。”母親開始煮餃子。
“是啊,正揚,寧寧,迴家給你家父母、爺爺捎好,我和你媽給他們拜年了!”父親江奉國幫著母親忙裏忙外。
“我代全家人謝謝你了爸媽!”許正揚和江海寧拾掇著各自的東西。
“正揚,這是煙和糖果,迴家用得著。”母親王淑雲在酒櫃裏拿出兩條紅錫包香煙和一包糖果。
“媽,家裏有,你和我爸來個客人用唄!”許正揚客氣地說道。
“嗨,你爸也不吸煙,來人家裏還有,拿著!”母親把煙糖放進江海寧的兜子裏。
“謝謝老媽!爸,我們迴家了!”江海寧到廚房裏給父親再見。
“爸媽,我和海寧迴家拜年了,明天我們再迴來!”許正揚收拾停當。
“好,去吧!對了,寧寧,一會兒別忘了給你爺爺女乃女乃二叔一家人打個電話拜年問好!”父親囑咐道。
“知道了老爸!媽,再見!”江海寧和許正揚在門口跟父母道別。
“路上慢著開車,不用著急!”母親叮囑著。
“知道了,老媽!”江海寧和許正揚衝著父母擺手,關上了防盜門。
本田車中速行駛在延北公路上。四點半多的夜色黑乎乎的,公路上偶爾駛過一輛兩輛的轎車或麵包車,不用說,這也是趕著迴家過年的。
江海寧知道爺爺女乃女乃肯定會早起過年,就拿起手機給爺爺女乃女乃和二叔一家人拜年。之後,許正揚也拿過手機說了幾句給長輩們拜年的話。
“海寧,在你家過除夕也不輕省,我覺得這渾身酸痛。”許正揚左右聳了聳肩膀,活動了一下筋骨。
“你以為在你家過年就不累啊,過年就是這樣,累並快樂著!”江海寧望著車窗外一閃而過的樹木,感受著這一份暫時的寧靜。
“這路兩邊的歐北楊大概已經換了一茬了,我和強子上高中的時候,樹木已經成材,栽上的那一些樹早已伐掉,新栽的楊樹都碗口粗了,時間荏苒如白駒過隙啊!”許正揚不經意地談起了路兩邊的楊樹。
“都快十年了,時間過得真快啊!對了,一會兒到家吃了餃子咱們是不是跟許正強他們一塊而去拜年啊!”江海寧還真不是太明白農村裏的拜年方式。
“要在往年,我和強子及許家院院中的兄弟們一起去拜年的。今年就不一樣了,因為咱倆個結婚了,需要單獨去跟長輩們去拜年。你隻是到院中長輩那裏走一走就行了,我得幾乎跑遍大半個許家莊。”
許正揚認為要讓江海寧隨著他走遍大街小巷,唯恐落得下個炫耀媳婦的名聲。禮多人不怪,但禮過就會適得其反,讓人誤解。
“你們農村的風俗我不太了解,迴家後聽爸媽的吧!”江海寧幹脆來個省心的做法,公婆很明白鄉下禮法,聽老人的沒錯。
自延城縣城到安吉鄉許家莊都是柏油馬路,五十多裏的路程不到四十分鍾就到了。
“爸媽過年好!”江海寧一進門就大聲向公婆問著好。
“爸媽幾點起來的?”許正揚把車上的東西拿迴屋裏。
“我爺爺沒有起床吧!”江海寧一進堂屋沒見著爺爺,問婆婆道。
“你爺爺歲數大了,早晨冷,我們就不讓他起床了,有很熟的人來拜年,就到裏屋裏說說話兒。”母親說道。
“爺爺過年好!”江海寧拉著許正揚到了裏屋,給躺在被窩裏的爺爺拜年。
“嗯,好好!寧寧、揚揚你們到了。寧寧,你爺爺女乃女乃和你爸媽過年都好吧!”爺爺上了大歲數,可腦子很清楚。“揚揚他媽說這一大早晨人來人往的,擔心我身子撐不住,就不讓我起來了。唉!這人上了大歲,精力就是不行了!”爺爺拿起手絹擦了擦眼睛。
“爺爺,你就歇著吧,一會兒咋吃餃子啊?”許正揚知道老年人很是忌諱躺著吃飯的,因為他們認為隻有得了病臥床不起的人才在床上吃飯。
“不急!你媽說把餃子溫在鍋裏,等拜年的人來的差不多了我再吃餃子也不晚。”爺爺說道。
要在往年,大年初一這天早晨,爺爺和女乃女乃都是起了個大早等著晚輩們來給他們拜年的,可今年的爺爺的確是精神頭沒有那麽大了,也許是女乃女乃過世的原因吧!許正揚很是理解老人的想法。
父母在灶屋裏已經開始下餃子了,許正揚把鞭炮在院子裏的木杆上掛好,隻等著餃子一出鍋就點燃。
熱騰騰的餃子熟了,震耳的鞭炮響起。母親先敬天地,後敬先祖。先祖的神位前擺上了三碟餃子。父母帶頭給先祖們拜年,給爺爺拜年。
許正揚和江海寧也學著父母的樣子給先祖們拜年,然後給爺爺和父母拜年。母親拿出紅包給江海寧,說這是爺爺和做父母的新年賀禮。
江海寧想推辭,被許正揚拽了一下衣服,於是趕緊笑著說謝謝爺爺和爸媽了。許正揚說,過年長輩給新過門的媳婦拜錢,是農村十分重要的禮節,意在讓子孫後代康泰福祿的。江海寧明白地點了點頭。
吃過新年的第一頓飯,許正強和許家院的年輕的小夥子小姑娘小媳婦們一群群的來拜年了,其中好幾個是在延城德克豪茲上班的,他們見了江海寧和許正揚,都搶著給江總和許總拜年。
許正揚說這是在許家莊,不是在和義德,用不著稱唿江總許總的。幾個人馬上改口,按資排輩地叫起許正揚和江海寧兄弟弟妹、哥嫂或者是叔嬸來。
許正揚跟許正強說,父母讓他和江海寧要單獨到院中長輩和要好的街坊鄰居家串門拜年。然後,許正強就和一大幫年輕人們鬧鬧哄哄地走了。
每到一家,見到老人,許正揚都會按照農村的習俗,跟他們磕頭拜年的。老人們都誇許正揚娶了個俊俏並且知書達理的好媳婦。當然,大爺大娘及叔嬸們都會拿出紅包來給江海寧,說她和揚揚都是城市裏的大老板了,這點禮錢算不得什麽,可這代表了長輩們的一片心意。江海寧接過連連道謝。
小範圍的拜年結束,江海寧迴家,許正揚立刻馬不停蹄地到沒有去過的街裏街坊家拜年說話。直到上午十點半,拜年活動才算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