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簫和歎了一口氣,雖然她說的完全在理,可是自己也沒法答應她的要求。


    “世子如若不答應我,我便從此迴了梅花穀,再也不去京城。”她抬眉正視她,眼神堅定。她心知,威脅對於他是最管用的,小的時候賴著他讓他帶自己出去玩的時候,用的也是這招。


    江梅越想著,腦海裏那個身影與眼前這個男子重合到一起,瞬間眼中滿是悲傷,心痛不已,她怎能讓他有半點損傷,隻有九竹在他的身邊,她才能真正放心。


    沐簫和怔怔地看著她眼中的悲傷,神情又開始恍惚起來,每次,無一例外地,隻要與她對視,便是這種感覺,便是覺得莫名的心痛。


    他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


    江梅唇角帶著一抹苦澀,笑道:“好!那世子多多保重,就此作別!”隨後轉身吩咐九竹和印心道:“印心,照顧好世子的起居。”她斂容看著九竹,低聲道:“九竹,就如同保護我一樣保護他,不得有任何閃失。”


    九竹神色痛苦地應了一聲,隨即牽著馬匹跟隨在沐簫和身後。


    江梅最後目含微笑地看了一眼沐簫和,隨後被若雪扶上馬,四人策馬奔騰而去。


    沐簫和隨即也不再猶疑,轉身上馬,與九竹和印心一道往鄖城方向馳去。


    經過一天的策馬疾行,沐簫和一行在傍晚時分抵達了鄖城。


    九竹拿著沐簫和的聖賜令牌出示給城門守衛,守衛得知了沐簫和的身份,便領著他前往淩恆的居處。淩恆占據鄖城後,便將城內一寬闊的宅院辟為軍營議事處。


    淩恆已經得知沐世子前來的消息,於是已經等候在府外。他遠遠望見一襲白冠青袍的男子駕著高馬朝府上緩步駛來,那俊逸清雅的麵容以及卓然絕倫的風采讓淩恆立即便識出了來人。


    淩恆見沐簫和下馬後,便朝他走去。


    “淩恆見過沐世子,不知世子駕臨,未曾遠迎,還望恕罪!”淩恆拱手拜道。


    沐簫和早已見到一身戎裝的淩恆,見他麵和神定。英姿逼人。便知傳言不虛,於是笑道:“淩將軍客氣了,將軍攻城月餘。勞苦功高,陛下感念不已。”


    “淩恆何德何能,隻恐叨擾聖聽,還望能戴罪立功。報效朝廷。”淩恆聞言有絲惶恐。


    “將軍多慮了,聖上並未怪罪將軍。這隻是袁氏兄弟二人犯上作亂,將軍能懸崖勒馬,歸順朝廷,陛下喜不自禁。”沐簫和見他如此謙遜。便寬慰道。


    “淩恆一定竭盡全力攻破江夏,以報陛下隆恩。”淩恆感激道。


    “哈哈…如此甚好,陛下命我我協助將軍攻打江夏。”沐簫和笑道。


    淩恆於是領著沐簫和進府。“世子,請…”邊走便說道:“鄖城是偏僻小城。不比京城和夏口,讓世子屈居於此,淩恆慚愧。”


    沐簫和見院內古樸大方,倒也歡喜,“哪裏,哪裏,軍旅之人,還能挑剔不成,何況此地樸雅大方,已屬難得。”


    這是淩恆初次見到沐簫和,隻是短暫的相處便覺得這位沐世子謙和儒雅、心胸豁達,內心甚為佩服。


    隨後淩恆領他在堂中坐下,吩咐侍衛奉酒備菜。


    “孤野小城,簡陋樸實,望世子海涵!”淩恆客氣道。


    “將軍莫要如此客氣,倒是勞煩將軍與我說說這江夏的軍情。”沐簫和坐下喝了一口酒,便問道。


    一提到戰事,淩恆便屏息斂容起來,他即刻讓侍衛把地圖攤開,向沐簫和介紹道:“鄖城在江夏的上遊,占據了有利的地勢,江夏的守將是袁恕,後來袁楷又派了一年輕將領來增援,名喚連城安,這個連城安雖然年紀輕輕,卻是個用兵的好手,我在江夏吃得唯一一次敗仗便是在他手裏。他善突襲,而袁恕善守城,因而一直僵持至今。”


    沐簫和點了點頭,“如今裴相已經著徐亮領了一萬人馬朝江夏駛來,我已收到他們的消息,約莫明日晌午便可到達江夏南側。”


    淩恆見有援兵,高興不已,“如此甚好,那今日我們便整頓人馬,明日一早順江而下,與徐亮來個南北夾擊。”


    “正是,不過我們需做兩手準備,一來要防許孝元乘機突襲鄖城,二來先用一部分兵力引連城安出城,隨後再和徐亮兩相夾擊。”沐簫和思慮道。


    一提到竟陵的許孝元,淩恆就歎了一口氣,“要不是一直堤防著他,我早就拿下江夏了,世子,現如今,雖然裴將軍與袁楷在夏口附近膠著,而我與袁恕在江夏僵持,其實都是因為竟陵的緣故啊!竟陵實則是荊州處境最為微妙的地方。”


    他仰頭喝了一口酒,接著說道:“聽聞大燕已屯兵數萬在襄陽,正虎視眈眈地盯著竟陵。”


    沐簫和聞言一驚,“什麽?”他盯著淩恆緊張道:“你說大燕有意南下?”他一想起孤身前往竟陵的江梅,不由提心吊膽起來。


    “正是,不過他們不會輕舉妄動,一者許孝元一直鎮守竟陵,二者鄖城上遊的隨郡由邱少平將軍把守,邱老將軍是一名老將,在軍中威望甚高,我與他打過幾次交道,此人為人正直但也孤傲,他安守隨郡,一心一意防著燕賊,他從不參與也不過問大桓的內爭,因而袁氏兄弟請不動他。”


    說起邱少平,淩恆滿眼裏敬佩,自己早該像他一樣死守竟陵,不然也不會有如今的尷尬處境了。


    沐簫和聽後心裏稍稍放心,“如果我們攻打江夏,許孝元一定會出手相救,那大燕會不會興兵南下呢?”沐簫和此刻有些猶疑,竟陵已經稱為最大的掣肘。


    沐簫和也在猶豫,萬一引狼入室可就貽害遠矣。


    正當二人長籲短歎時,九竹冷冷地插了一句話,“世子放心地攻打江夏吧,我家小姐自有安排。”


    沐簫和聞言抬頭迎視他,見他一臉淡定和清和,才更加明白江梅讓他跟著自己的緣由了。既然九竹這麽說了,可見江梅留有後手,如果不動反受牽製,所以也得冒險一迴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歸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簫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簫和並收藏歸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