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村,離東平縣縣城十多裏,村邊一條小河,就是花溪。


    鄉下偏僻,沒有工廠汙染,還保持著原生態,換句話說:還保持著貧窮的傳統。


    也就是花溪裏的特產小銀魚,有點小名氣,於是經常有城裏人,大老遠來釣魚。


    李想,花溪村預備役小農民,念書到高二就輟學了,也沒啥正經工作。父母早就去世,沒有親人,就靠著家裏的三畝田,種點糧食,夠自己填肚子的。


    好歹念過書,麵朝黃土的日子,李想不願意過,又沒啥手藝,也沒有人情關係,隻能窩在花溪村當個小農民。偶爾去縣城溜達一下,沒事就跑到花溪釣魚。


    別說,釣魚這門活,他玩的很溜,從八歲釣到十八歲,經常自豪的顯擺:“關於釣魚,我有10年從業經驗,是釣魚老司機了。”


    春光正好,心情不老,李想又來花溪釣魚。


    頭戴廉價掉圈的遮陽帽,穿著吊帶有洞的大背心,髒兮兮的大褲衩,腳下海綿底的老式拖鞋,手提小桶,一根全手工打造的珍藏版魚竿,扛在肩上。


    全手工打造,就是從山上小樹林裏,純手工折一根樹枝,是竿;


    再上鄰居張嬸家,純手工要一條結實細繩,當線;


    最後純手工掰彎一根縫衣針,作鉤。


    三樣齊備,綁在一起,全手工釣竿誕生。


    走半路上才想起來,還差魚漂、魚餌。左找右找,靈機一動,從老拖鞋的海綿底兒上,純手工掰下一塊,綁在魚線上,雖然不怎麽好看,湊合用吧。


    至於魚餌嘛,最簡單,純手工挖一挖土,搞幾條蚯蚓,搞定!


    來到花溪,下好鉤,魚竿插在河邊,往樹蔭下一躺,唉聲歎氣。


    愁啊,人生愁苦如雪,愁白了少年頭!


    僅有三畝地,租給了村裏富戶王二強,年租金1100塊。當天晚上,李想懷揣著租金偷偷去了縣城,打算悄悄的結束十八年男孩生涯,結果碰上一個抱孩子的美女,哭的梨花帶雨,說孩子爹在醫院手術台上,就差錢了。


    李想心一軟,就給了她一千塊大洋,那美女拿了錢,轉眼就跑了,多半是個女騙子。


    唉……這就是做好人的代價啊!


    李想仰天長歎。


    現如今兜裏就剩下了25五塊3毛,眼看著都快吃不上飯了,隻好釣幾條花溪小銀魚,拿去縣城換點錢。李想躺在樹蔭下,覺得自己滿肚子的窮途末路。


    三分鍾以後,他腦子裏就充滿了那個女騙子……銷魂的小細腰,當時無意間碰了一下,比河邊最細的柳樹枝還要軟……


    ”唉,怎麽就拿了我的錢,一轉眼不見了呢,這女騙子。或許不是女騙子呢,哭的那小模樣,真是讓人心疼,咋就沒留個電話號碼,嘁——留號碼有毛用,我又沒手機。”


    胡思亂想著,魚漂有了動靜,李想立刻把楊柳小細腰忘了,提竿收線,流暢無比,嘿,一槍命中,釣上來一條,咦?好奇怪,這是什麽——


    不是平常的小銀魚,釣上來的,黑黑的,半月形,似乎好像是……


    大爺的,竟然是塊破石頭!


    黑不溜秋的破石頭!


    缺了一塊的黑不溜秋的破石頭!


    你咋被釣上來的,裝鱉混魚隊伍嗎!


    拿起這塊小石頭,李想鼻子都氣歪了,使勁捏了捏,嗯,沒有大力金剛指的功力,沒捏動。隨手一丟,去它的,哎喲,手劃破了,這該死的破石頭,還挺鋒利,都出血了。


    扔掉小石頭,李想把劃破的大拇指,含進嘴裏去。


    他絲毫沒注意到,地上的小石頭,發出了一點奇異的光芒,把李想的一滴血,吸了進去。


    接下來,李想就開始走運,小銀魚一條接一條的上鉤,很快釣上20多條。花溪小銀魚熬成湯,色白味鮮,據說還能養顏美容,滋陰壯陽。


    傳說:魚湯養女人,魚骨壯男根。


    拿去縣城一百塊一斤,都有人搶,這一桶魚,最少能賣500多。


    提著魚往家走,李想感歎:今天運氣真好,難道是那塊石頭,給自己帶來點好運氣?想到這裏,李想立馬掉頭,迴到河邊,把裝鱉混魚隊伍的小石頭撿了迴來,擦幹淨還挺漂亮,像個白白的月牙。


    隨手揣在大褲衩兜裏,繼續往家走,準備睡個午覺,下午進城賣魚換錢,順便看看能不能找到那女騙子,要是真的找到她,自己是把錢要迴來呢,還是……


    要……或者要……是個問題!


    走過張嬸家的時候,李想停下,推門進去喊:“張,張嬸——給你送魚來了。”


    張嬸叫張玉琪,其實比李想大不了幾歲,按村裏輩分才叫張嬸,李想的心裏一直很抵觸這個稱唿,覺得叫張姐更好。因為是鄰居,張嬸又心善,看李想自己過得難,經常幫他。李想覺得不好意思,每次釣了小銀魚,都會送一些過來。


    屋門打開,張嬸走了出來。


    小碎花襯衫,款式過時的牛仔褲,幹淨溫柔的少婦風情。最醒目的是胸前的風景,絕對雙峰傲立,尺寸過人,有點肥大的花襯衫都快撐破了。


    李想瞅了一眼,趕緊偏過頭,雙峰太過耀眼,每次看到,就不由自主的臉紅,有時候還會夢到些羞澀的畫麵。


    “李想,又釣魚去了,喲——今天釣了這麽多。”


    李想撓了撓頭,不敢平視,嘿嘿傻笑著說:“今天運氣好。張嬸,我給你留一半,你熬湯喝,養顏美容。”


    張嬸眼光暗淡了下去,歎口氣:“美給誰看,家裏常年我一個人,有啥好美的。”


    張嬸的老公早就進城打工,據說去了省城,整年不迴來。村裏人傳言,他在省城又找了個女人,徹底不管張嬸。張嬸自己在家收點黃豆、青菜啥的,往縣城集市去賣,過得也不是很好。


    李想偷偷瞟了一眼張嬸兒,尺寸傲人,配上少婦特有的哀怨,讓他心跳加速,胸口跟敲鼓似的,口幹舌燥。


    不敢再看,趕緊把小銀魚分了一半,慌張的往家走。


    剛走幾步,張嬸追上來,往他手裏塞了一小口袋炒黃豆。張嬸還把李想當孩子看,總給他一些農村的零嘴吃。


    迴家躺在床上,李想還是有點心跳過快,張嬸的眼睛真溫柔,嗯,那件花襯衫有點縮水,都撐的鼓鼓的……


    想著想著就睡了過去。


    剛睡著李想就做夢了:花襯衫在眼前飄來飄去,伸手去抓,總抓不到,最後終於抓到了,摟到懷裏,那滋味……好燙!


    一下子被燙醒了,李想慘叫著蹦起來,胸口火辣辣的,像揣了火炭。趕緊脫了大背心去看,胸口正中心,多了個半月形的小凸起,瞅著眼熟,這不是那塊小破石頭嗎。


    整個中午,李想都用來搞清楚發生了什麽,最後,不得不承認,自己遇到了神異事件,小破石頭竟然是一件法寶,來自遠古那個神仙遍地走的封神時代。


    裏麵有著一位低級仙人的傳承,吸收了李想的血,滴血認主了。


    夢中的火燙,就是小石頭認主,住進李想身體的過程,另外還往他腦子裏留了一個仙術榜,上麵有一些仙術道法。


    這個仙人早就魂飛魄散了,留下了一個名字:一修。就是一心修道的意思,他留下的仙術道法,統稱為“一修訣”。


    這名字不好聽,歌訣——不如叫《一修歌》。李想的仙術,改名成功。


    心念一動,李想腦子裏蹦出一幅金黃色的卷軸,上麵有十幾個仙術,大部分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隻有排在第一的勉強能認出來。


    《一修歌》仙術榜第一名:撒豆成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農夫當神仙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養心鴨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養心鴨梨並收藏小農夫當神仙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