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魚啊?”從來沒見過鰻魚的柳大寶和柳簫兩人都很驚奇,看著長成那副樣子的鰻魚,也不知道害怕。
秦滿兒則是離得遠遠的道:“那就是鰻魚,太醜了,看得我雞皮疙瘩都起了!”
柳笙也湊過去看了一眼,然後點頭,真的很醜。難怪當初河神被那鰻魚精看上之後,會直接跟那條鰻魚精過不去,就鰻魚這尊容,不要說河神就是柳笙他也是嫌棄的不行。話說,青蟹把這麽大一條鰻魚弄他家小河塘來,總感覺有一種借刀殺人的意思在裏麵啊。
事實上,柳笙還真猜對了……繼那條大鰻魚被抓上來之後,隨著小河塘裏的水越來越少,後麵被逮住的鰻魚是越來越多。
雖然後麵抓上來的鰻魚,個頭上都沒第一條大,隻是那數量,讓柳笙看得直接臉都黑了。若不是陸陸續續還要其他幾種魚包括幾條鱔魚被抓了上來,柳笙恐怕已經直接去找青蟹好好談談,當初是誰說的通曉人情世故。
秦大壯一身泥濘,抓手上抓著一條小臂粗的鰻魚扔上岸,心裏也疑惑:“笙哥兒家這小河塘感覺已經成了鰻魚窩了?”
“鰻魚可是好東西啊,隻是太不好抓了,也就是咱們這迴運氣好,這些鰻魚都被堵在了這小河塘裏,才能抓到這麽多,哈哈哈……”鐵柱阿爹倒是很高興,轉頭還招唿岸上的秦滿兒,“小滿,讓你阿娘給咱們殺上兩條燉上,中午大夥兒一起好好吃上一頓,哈哈!”
秦鐵柱無奈的看著他阿爹:“阿爹,你不會把這河塘當成咱們家的了吧?這魚可是笙哥兒他們的,你這還幫人做主了啊?”
聽著秦鐵柱提醒,鐵柱阿爹才想起來好像是這麽迴事。
秦小壯大笑:“哈哈,老哥這話沒說錯……笙哥兒,趕緊撈兩條迴去,讓嫂子幫忙殺了燉上,撿大的撈啊,要不然咱們這兒人多,可不夠吃的!”
“行,中午誰都不準走,到我家去吃飯……”柳笙自然不會小氣。
“笙哥兒,笙哥兒,我們也能去嗎?”旁邊的柳大吉迫不及待的詢問。柳大利不說話,隻是一臉期待的看著柳笙。他倆這趟迴來才知道村子裏發生了那麽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他們這兄弟三家居然和解了。
柳笙點頭:“當然可以,一起來吧,現在,幫我挑魚去!”
撿了兩條最大的鰻魚迴去,殺了之後,一條清蒸一條紅燒。另外那些雜七雜八的半桶魚也被柳笙挑挑揀揀,拿了幾條大的迴去準備燉湯。三道分量十足魚菜,另外炒上幾個素菜,再蒸上一大鍋糙米飯,足夠他們十多個人好好的吃上一頓。
秦大娘過來之後,一看那麽多的魚就趕緊忙開了。柳笙想了想,讓大寶迴去把他阿娘柳三嫂子也叫了過來幫著秦大娘一起弄,連著大寶的那個輕易不出門的姐姐柳箏一起叫了過來,再加上個秦滿兒,這下廚房裏幫手的總算夠了。
趁著午飯時間還沒到,柳笙給幾個小子分配了任務,去村子裏送魚。
村長家是第一個要送的,柳簫和柳大寶兩人哼哧哼哧的抬著裝了條大鰻魚的菜籃子過去。其次是秦老大和柳家族長他們,柳大吉和柳大利主動要求幫忙,柳笙便讓他們倆一人跑一家。路家如今的族長正是路秀才的大哥,盡管跟路秀才他們沒啥好說的,但是路老大一家可不渾,柳笙也不會將他們歸為一談,照樣給路老大一家也送了。
後麵便是村子裏的幾個長輩家,以及那一日不顧安危跟著秦大壯一起去黑熊洞的那些人,還有秦家那些來給他們幫忙的人,總之幫過他們的那絕對是一家都沒落下。
得虧得青蟹在河塘裏放的東西多,要不然,照柳笙這樣的分法哪裏能夠啊!
柳笙讓幾個小子幫忙跑腿,來來迴迴往村子裏送魚,幾個在河塘裏幫忙抓魚的全都看到了。知道柳笙這是什麽打算,秦大壯他們也沒攔著。甚至就連柳簫這個以往最護食的熊孩子,都沒對柳笙的做法提出任何意見。
倒是柳大利還有點反應不過來,跑了幾趟之後問了一句:“笙哥兒,你怎麽把自家的魚都白白送人了啊,要是直接送去碼頭那兒賣了,能得不少銀兩呢?”
柳笙還沒迴答,柳大寶就搶著幫他解釋:“我知道,這就是笙哥兒說過的,知恩圖報!”
“對啊……”旁邊的柳簫也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村子裏好多人都幫過我們,有機會我們當然也得迴報人家。”
還在河塘裏抓魚的鐵柱阿爹聽著這話笑了起來,拿他們倆個逗樂:“大寶和大簫都知道知恩圖報的道理了,看來我這一段時間沒迴村,你們兩個學了不少東西啊!”
“那是當然,笙哥兒說了,那個,那個,士別……就是那個士,嗯,反正就是說隔了三天沒見,就會有很大的變化!”柳大寶本來還想繼續賣弄一下自己學到的東西,結果怎麽也沒想起來那話是怎麽說的。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是這個嗎?”進過學堂的柳大吉他們雖然都混過來的多,但總算還是知道幾句文縐縐的常用語。
柳大寶連連點頭:“對對對,就是這句,大吉哥,你好厲害啊!”
柳大吉得意的仰著頭:“哪裏哪裏,一般一般……”
“這麽簡單的話,隻要是進過學堂的人都知道!”柳大利附和著說了一句。
“哇,哥,那你給我們講幾句不簡單的唄……”柳大寶一臉羨慕的看著柳大利,“我特別想聽那個《論語》,我跟大簫都去問過了,村子裏的夫子都不講《論語》,要去鎮子上的學堂才能學。你就給我們背上一段,好不好,好不好嗎?”
柳簫也跟著連連點頭:“我也想知道,大利哥,你快來念上一段,念一段!”
這下子,柳大利有點兒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旁邊的柳大吉偷偷往後退了幾步,生怕被柳大寶他們給纏上。他們在鎮子上的學堂可都是混過來的,壓根就沒好好念過書。《論語》什麽的,雖然夫子教過,可除了一個書名,他根本就不大清楚裏麵講的是什麽,能背得出來才怪。
難得大寶這小子有讀書上進的心思,柳老三覺得挺好:“大寶上迴還迴來問我呢,可惜我這個阿爹少年時候念過的書,如今又全都還給了夫子。大利,你就給大寶大簫他們念上一小段,也讓他們倆小的聽著過個癮……”
柳笙很意外,原本他隻是偶爾給兩個熊孩子說過幾句《論語》的內容,沒想到他們倆居然這麽上心,還跑去打聽了過了,也算是有心。
柳大利急得額頭上開始冒汗,腦筋一轉,找了個理由想要搪塞過去:“那個,《論語》內容太多了,我從哪念起啊,還是算了吧……”
“不能算,不能算,就從那句‘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開始……”
柳簫也跟著喊:“還有那句,‘子曰,德不孤,必有鄰。’那句我覺得挺有道理噠!”
柳大利自己都不清楚這些內容,哪背的出來,隻能轉頭看縮在後麵的柳大吉。柳大吉比柳大利還不如,此刻哪敢出頭。
柳笙看他們倆這個樣子還能不知道他們是怎麽迴事,這兩個在書院肯定沒好好念書。
看看兩個熊孩子一臉求知欲的樣子,柳笙還真怕他倆知道真相之後再跟那兩個大的學壞,隻能開口幫著圓場:“大簫大寶,看你們兩個今天的表現不錯,我再教你們一句,聽好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哥,這句又是什麽意思?”
“這句話意思是,孔子說,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地方學習,看到別人的缺點則要反省自己身上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要加以改正。”
柳大寶恍然大悟一般點點頭:“說的好有道理啊……”
“哥,你再念一遍剛剛那句,再念一遍!”柳簫急著大喊。
柳笙無奈的看著他又念了一遍。結果,內容太長,兩個熊孩子沒能記住,抓著柳笙讓他再念。柳笙一連念了五遍,兩個熊孩子才一字不落的全部記下,心滿意足的不再纏著柳笙,兩個人跑到一邊互相嘀咕去了。
柳老大和柳老三也不傻,瞧著柳大吉柳大利他們的樣子,也知道這兩個小子平日裏在學堂裏到底有沒有學到東西。兄弟倆互相看了看,又各自扭過頭去。這柳大吉和柳大利關係好是好事,但兩小子互相影響不好好讀書那可就不是什麽好事。如今是在外麵,柳老大他們也不好當著這麽多人的麵直接教訓他倆,隻能等著一會兒迴去之後再說。
柳大利和柳大吉雖然逃過了這一劫,但是看到兩個弟弟比他們小卻比他們好學,懂得似乎也多,兩個人都有點兒害躁。隻是他們倆以為這迴蒙混過關了,但事實是柳老大他們已經準備迴去之後找他們倆算賬。
而另一邊已經跑迴家裏去的柳簫和柳大寶卻是幸災樂禍。
“我就說,我哥跟大吉哥他倆肯定沒有好好念書,早就跟我阿娘說了她還不相信。這迴可好,被我們隨便一試就露了餡,讓我阿爹他們瞧著了吧?”柳大寶一臉得意道。
柳簫在旁邊連連點頭:“嗯嗯……我哥也好笑,他看到大利哥跟大吉哥背不出《論語》,還想幫他們解圍,教了咱們那麽一句。別以為我沒聽出來,他那是想教育我們別學習大吉哥他們身上的缺點!”
“笙哥兒大概以為我們倆還是啥都不懂,怕我倆被帶壞了吧?”
秦滿兒則是離得遠遠的道:“那就是鰻魚,太醜了,看得我雞皮疙瘩都起了!”
柳笙也湊過去看了一眼,然後點頭,真的很醜。難怪當初河神被那鰻魚精看上之後,會直接跟那條鰻魚精過不去,就鰻魚這尊容,不要說河神就是柳笙他也是嫌棄的不行。話說,青蟹把這麽大一條鰻魚弄他家小河塘來,總感覺有一種借刀殺人的意思在裏麵啊。
事實上,柳笙還真猜對了……繼那條大鰻魚被抓上來之後,隨著小河塘裏的水越來越少,後麵被逮住的鰻魚是越來越多。
雖然後麵抓上來的鰻魚,個頭上都沒第一條大,隻是那數量,讓柳笙看得直接臉都黑了。若不是陸陸續續還要其他幾種魚包括幾條鱔魚被抓了上來,柳笙恐怕已經直接去找青蟹好好談談,當初是誰說的通曉人情世故。
秦大壯一身泥濘,抓手上抓著一條小臂粗的鰻魚扔上岸,心裏也疑惑:“笙哥兒家這小河塘感覺已經成了鰻魚窩了?”
“鰻魚可是好東西啊,隻是太不好抓了,也就是咱們這迴運氣好,這些鰻魚都被堵在了這小河塘裏,才能抓到這麽多,哈哈哈……”鐵柱阿爹倒是很高興,轉頭還招唿岸上的秦滿兒,“小滿,讓你阿娘給咱們殺上兩條燉上,中午大夥兒一起好好吃上一頓,哈哈!”
秦鐵柱無奈的看著他阿爹:“阿爹,你不會把這河塘當成咱們家的了吧?這魚可是笙哥兒他們的,你這還幫人做主了啊?”
聽著秦鐵柱提醒,鐵柱阿爹才想起來好像是這麽迴事。
秦小壯大笑:“哈哈,老哥這話沒說錯……笙哥兒,趕緊撈兩條迴去,讓嫂子幫忙殺了燉上,撿大的撈啊,要不然咱們這兒人多,可不夠吃的!”
“行,中午誰都不準走,到我家去吃飯……”柳笙自然不會小氣。
“笙哥兒,笙哥兒,我們也能去嗎?”旁邊的柳大吉迫不及待的詢問。柳大利不說話,隻是一臉期待的看著柳笙。他倆這趟迴來才知道村子裏發生了那麽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他們這兄弟三家居然和解了。
柳笙點頭:“當然可以,一起來吧,現在,幫我挑魚去!”
撿了兩條最大的鰻魚迴去,殺了之後,一條清蒸一條紅燒。另外那些雜七雜八的半桶魚也被柳笙挑挑揀揀,拿了幾條大的迴去準備燉湯。三道分量十足魚菜,另外炒上幾個素菜,再蒸上一大鍋糙米飯,足夠他們十多個人好好的吃上一頓。
秦大娘過來之後,一看那麽多的魚就趕緊忙開了。柳笙想了想,讓大寶迴去把他阿娘柳三嫂子也叫了過來幫著秦大娘一起弄,連著大寶的那個輕易不出門的姐姐柳箏一起叫了過來,再加上個秦滿兒,這下廚房裏幫手的總算夠了。
趁著午飯時間還沒到,柳笙給幾個小子分配了任務,去村子裏送魚。
村長家是第一個要送的,柳簫和柳大寶兩人哼哧哼哧的抬著裝了條大鰻魚的菜籃子過去。其次是秦老大和柳家族長他們,柳大吉和柳大利主動要求幫忙,柳笙便讓他們倆一人跑一家。路家如今的族長正是路秀才的大哥,盡管跟路秀才他們沒啥好說的,但是路老大一家可不渾,柳笙也不會將他們歸為一談,照樣給路老大一家也送了。
後麵便是村子裏的幾個長輩家,以及那一日不顧安危跟著秦大壯一起去黑熊洞的那些人,還有秦家那些來給他們幫忙的人,總之幫過他們的那絕對是一家都沒落下。
得虧得青蟹在河塘裏放的東西多,要不然,照柳笙這樣的分法哪裏能夠啊!
柳笙讓幾個小子幫忙跑腿,來來迴迴往村子裏送魚,幾個在河塘裏幫忙抓魚的全都看到了。知道柳笙這是什麽打算,秦大壯他們也沒攔著。甚至就連柳簫這個以往最護食的熊孩子,都沒對柳笙的做法提出任何意見。
倒是柳大利還有點反應不過來,跑了幾趟之後問了一句:“笙哥兒,你怎麽把自家的魚都白白送人了啊,要是直接送去碼頭那兒賣了,能得不少銀兩呢?”
柳笙還沒迴答,柳大寶就搶著幫他解釋:“我知道,這就是笙哥兒說過的,知恩圖報!”
“對啊……”旁邊的柳簫也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村子裏好多人都幫過我們,有機會我們當然也得迴報人家。”
還在河塘裏抓魚的鐵柱阿爹聽著這話笑了起來,拿他們倆個逗樂:“大寶和大簫都知道知恩圖報的道理了,看來我這一段時間沒迴村,你們兩個學了不少東西啊!”
“那是當然,笙哥兒說了,那個,那個,士別……就是那個士,嗯,反正就是說隔了三天沒見,就會有很大的變化!”柳大寶本來還想繼續賣弄一下自己學到的東西,結果怎麽也沒想起來那話是怎麽說的。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是這個嗎?”進過學堂的柳大吉他們雖然都混過來的多,但總算還是知道幾句文縐縐的常用語。
柳大寶連連點頭:“對對對,就是這句,大吉哥,你好厲害啊!”
柳大吉得意的仰著頭:“哪裏哪裏,一般一般……”
“這麽簡單的話,隻要是進過學堂的人都知道!”柳大利附和著說了一句。
“哇,哥,那你給我們講幾句不簡單的唄……”柳大寶一臉羨慕的看著柳大利,“我特別想聽那個《論語》,我跟大簫都去問過了,村子裏的夫子都不講《論語》,要去鎮子上的學堂才能學。你就給我們背上一段,好不好,好不好嗎?”
柳簫也跟著連連點頭:“我也想知道,大利哥,你快來念上一段,念一段!”
這下子,柳大利有點兒不知道說什麽才好。
旁邊的柳大吉偷偷往後退了幾步,生怕被柳大寶他們給纏上。他們在鎮子上的學堂可都是混過來的,壓根就沒好好念過書。《論語》什麽的,雖然夫子教過,可除了一個書名,他根本就不大清楚裏麵講的是什麽,能背得出來才怪。
難得大寶這小子有讀書上進的心思,柳老三覺得挺好:“大寶上迴還迴來問我呢,可惜我這個阿爹少年時候念過的書,如今又全都還給了夫子。大利,你就給大寶大簫他們念上一小段,也讓他們倆小的聽著過個癮……”
柳笙很意外,原本他隻是偶爾給兩個熊孩子說過幾句《論語》的內容,沒想到他們倆居然這麽上心,還跑去打聽了過了,也算是有心。
柳大利急得額頭上開始冒汗,腦筋一轉,找了個理由想要搪塞過去:“那個,《論語》內容太多了,我從哪念起啊,還是算了吧……”
“不能算,不能算,就從那句‘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開始……”
柳簫也跟著喊:“還有那句,‘子曰,德不孤,必有鄰。’那句我覺得挺有道理噠!”
柳大利自己都不清楚這些內容,哪背的出來,隻能轉頭看縮在後麵的柳大吉。柳大吉比柳大利還不如,此刻哪敢出頭。
柳笙看他們倆這個樣子還能不知道他們是怎麽迴事,這兩個在書院肯定沒好好念書。
看看兩個熊孩子一臉求知欲的樣子,柳笙還真怕他倆知道真相之後再跟那兩個大的學壞,隻能開口幫著圓場:“大簫大寶,看你們兩個今天的表現不錯,我再教你們一句,聽好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哥,這句又是什麽意思?”
“這句話意思是,孔子說,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地方學習,看到別人的缺點則要反省自己身上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如果有,要加以改正。”
柳大寶恍然大悟一般點點頭:“說的好有道理啊……”
“哥,你再念一遍剛剛那句,再念一遍!”柳簫急著大喊。
柳笙無奈的看著他又念了一遍。結果,內容太長,兩個熊孩子沒能記住,抓著柳笙讓他再念。柳笙一連念了五遍,兩個熊孩子才一字不落的全部記下,心滿意足的不再纏著柳笙,兩個人跑到一邊互相嘀咕去了。
柳老大和柳老三也不傻,瞧著柳大吉柳大利他們的樣子,也知道這兩個小子平日裏在學堂裏到底有沒有學到東西。兄弟倆互相看了看,又各自扭過頭去。這柳大吉和柳大利關係好是好事,但兩小子互相影響不好好讀書那可就不是什麽好事。如今是在外麵,柳老大他們也不好當著這麽多人的麵直接教訓他倆,隻能等著一會兒迴去之後再說。
柳大利和柳大吉雖然逃過了這一劫,但是看到兩個弟弟比他們小卻比他們好學,懂得似乎也多,兩個人都有點兒害躁。隻是他們倆以為這迴蒙混過關了,但事實是柳老大他們已經準備迴去之後找他們倆算賬。
而另一邊已經跑迴家裏去的柳簫和柳大寶卻是幸災樂禍。
“我就說,我哥跟大吉哥他倆肯定沒有好好念書,早就跟我阿娘說了她還不相信。這迴可好,被我們隨便一試就露了餡,讓我阿爹他們瞧著了吧?”柳大寶一臉得意道。
柳簫在旁邊連連點頭:“嗯嗯……我哥也好笑,他看到大利哥跟大吉哥背不出《論語》,還想幫他們解圍,教了咱們那麽一句。別以為我沒聽出來,他那是想教育我們別學習大吉哥他們身上的缺點!”
“笙哥兒大概以為我們倆還是啥都不懂,怕我倆被帶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