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迴?


    這首詩粗獷豪放、語短情長,文采壯麗,風格遒勁,宴會盛大豪華,葡萄酒美、夜光杯閃閃發光、但還沒開始宴飲,琵琶聲突然響起,弦音急促,催人出征,氣氛緊張而熱烈,令人無限感慨。


    但不要譏笑戰士醉臥沙場,自古以來,遠赴邊庭征戰的能有幾人生還?


    戰爭激烈殘酷,但戰士們開朗達觀、坦蕩胸懷、激昂慷慨,他們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以濃厚的浪漫氣息,詩化了西北邊陲的軍旅生活,表現了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整首詩所取得的卓越的藝術成就和所表現的激昂慷慨的時代精神風貌,為唐詩藝術增添了異彩。


    這首《涼州詞》被明代王世貞推為唐代七絕的壓卷之作。


    原本李元景開始寫的時候,是李世民站在他的旁邊觀看,李浩然、房玄齡、虞世南眾人隻能遠遠地站在一邊,但第一句詩寫出來之後,李世民就被深深地迷在了詩句的豪華壯美的境界中,忘記了周圍的眾人。


    而李浩然、房玄齡、虞世南眾人因為離得遠,伸著頭看既看不很清楚、不盡興、又很辛苦,他們就不由自主地往前湊。


    然後他們也同樣被李元景這驚豔的詩句所震撼,忘了他們身邊站著的是李世民,按照君臣禮節,他們是不能這樣湊在李世民身邊的。


    <a href="http://m.aiyueshuxiang.com" id="wzsy">aiyueshuxiang.com</a>


    但他們誰都沒有覺察到他們已經湊到了李世民身邊,李世民也沒有感覺到,他的身邊突然湊過來了這麽多人。


    李元景一句一句地往下寫,雄奇豪放、積極樂觀的詩句很快就深深地迷醉了所有人!


    詩寫得太好了!


    李元景已經寫了那麽多好詩,他今天再寫,依然寫得這麽了不起,李元景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妖孽啊!


    以前,每次李元景說他寫詩,李浩然眾人都擔心,他再寫的沒有以前寫的好,但李元景每一次再寫,都寫得比以前的更好,或者說和以前的一樣好。


    李元景寫完,示意春綺把這字幅拿開,他好接著寫。


    春綺雙手把這字幅拿起來往一邊拿,李世民眾人眼睛盯著這字幅,春綺的手移動,他們的眼光也跟著移動。


    終於,李世民反應過來,他伸手從春綺的手中把字幅接過來,又匆匆看了一遍,然後他對李元景說:


    “六弟,這幅字幅我非常喜歡,我要了。”


    擔心變成了現實!


    李浩然七人今天之所以很早就來了,就是擔心如果他們不來,李元景寫出了什麽特別好的詩和曲譜,被李世民相中了,他就截留去。


    現在李世民真的開始截留了,這該怎麽辦?


    他們全都看向李元景,期待李元景能不同意李世民把這首詩截留下來,而是給他們。


    李元景聽李世民說要這首詩,他雖然覺得李世民沒有必要要,像這樣的詩,他還能寫出許多,但既然李世民開口要了,李元景隻能答應。


    李元景知道他答應把這幅字幅給李世民,李浩然七人肯定不如意,但李世民這樣一爭搶、攪合,反倒更能顯他字幅的珍貴,效果會更好。


    於是他就對李浩然說:


    “李大人,今天喝了葡萄酒,我很想多寫一些關於葡萄的詩。


    都寫關於葡萄的詩,寫多了,也就沒什麽價值、意義了,李大人肯定也不喜歡要太多關於葡萄的詩。


    接下來我再寫的,由李大人挑選,相中的,李大人就要,相不中的,我就賣給別人,或者掛到我的皇家酒樓中。


    我皇家酒樓中的字幅被陛下收走之後,我一直沒空再寫一些掛上去。”


    李浩然正滿腹不如意,又聽李元景說要寫許多關於葡萄的詩,他心中更氣惱:


    寫許多關於葡萄的詩,寫多了,內容肯定會重複、藝術水平也不一定會都很高。


    而李元景寫的這一首《涼州詞》,實在是好,他不相信李元景再寫的關於葡萄的詩,能比這首《涼州詞》更好。


    但這首《涼州詞》李世民已經開口說要了,李元景也答應了,那再想把這首詩要過來是不可能的了。


    得想個辦法,不能讓李元景寫一首好詩就被李世民截留。


    李世民如此喜歡詩和曲譜,又如此貪得無厭,那李元景寫的詩和曲譜,寫得好的,哪兒還有他們五姓七望的份兒?


    且看看李元景接下來寫的怎麽樣吧。


    反正李元景答應給他們五姓七望寫七百五十首詩和曲譜,接下來李元景寫的,他要好好挑選一番:


    李世民可以截留,但如果李元景再寫的內容重複、藝術水平也不高,不如這首《涼州詞》,那他就不要!


    李元景提筆再寫:


    古從軍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鬥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雲萬裏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李頎寫的,借批評漢武帝好大喜功,窮兵黷武,令無數邊關將士埋骨荒野,卻換來毫無用處的葡萄,來諷刺唐玄宗不顧邊關將士性命、一味開邊拓疆的窮兵黷武之舉。


    而此時,才剛剛貞觀二年,唐玄宗李隆基還沒有出生,大唐此時不說根本沒有能力窮兵黷武、開邊拓疆,甚至都被人家打到長安城邊,被迫屈辱地簽下了渭水之盟,哪裏有能力去進攻突厥?


    所以在場的所有人看了這詩,都認為這是諷刺漢武帝好大喜功、窮兵黷武的,和大唐無關,自然也沒有誰會想到這是李頎諷刺唐玄宗的。


    原詩中,“葡萄”寫成了“蒲桃”,李元景自然把“葡萄”二字改了過來。


    因為大唐沒有字典統一規範漢字,所以,許多人寫字的時候,就依據自己的喜好,或者因為失誤,寫了許多別字,這嚴重影響到後世學子們學習和對詩文的理解,李元景決定等有空了,就編撰一本字典,簡化繁體字、規範字義和字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閑散王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香草暖走河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香草暖走河東並收藏大唐閑散王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