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李元景的詩和曲譜,他們如果舍得賣的話,那也是穩賺不賠的。
五姓七望買了李元景的詩和曲譜,不舍得往外賣,而是異常珍貴地珍藏著,這樣正好如了李元景的意:
五姓七望把他的詩和曲譜珍藏起來,那就不會流傳到大唐社會上,那他的詩和曲譜就不會因為寫得太多而爛大街、不值錢了,他就又能多賣許多錢,對李元景來說,寫詩和曲譜賣,是最一本萬利的生意。
且說李浩然七人,把三千件瓷器拉走之後,就向李世民告辭,迴去他們七家分這三千件瓷器去了。
雖然在對付李世民,以及外人方麵,他們七家團結一心,但到了他們七家內部,那就各為其家,爭奪、計較錙銖之利了,因此,分這三千件瓷器,也要費一番爭吵。
且說翠華宮內,李浩然七人走了之後,李世民和李元景十一家合夥人也開始分瓷器。
這一窯瓷器五千件,李世民和李元景合夥人,一共分得兩成半,一千二百五十件,現在李元景又承諾給五姓七望七百五十首詩、曲譜,從五姓七望那裏換了七百五十件,這樣李世民、李元景他們就有了兩千件。
<a id="wzsy" href="http://m.156n.net">筆趣閣</a>
原本李元景並不怎麽稀罕這瓷器,在後世,瓷器隻不過是一種很平常、很廉價的日用品,根本不值得怎樣珍貴、爭搶。
但大唐之人沒有掌握燒製瓷器的技術,燒製陶器時,能不能燒出瓷器全憑運氣,很多時候,燒很多窯陶器也不會出現一件瓷器。
因為少,又非常精美,所以瓷器就顯得極其珍貴。
並且,對大唐之人來說,瓷器不但是極其珍貴的藝術品,同時也是祭祀天地、祖宗最重要的祭器,以及招待貴賓必須的餐具、茶具。
如果來的客人身份地位特別尊貴,而他們招待不能用瓷器、金器、銀器,那可能客人就不會在他們家喝茶、就餐,他們也會特別失身份、沒麵子。
當然,大唐等級製度森嚴,身份地位不夠之人,是不可能有特別尊貴之人前去拜訪的,就像身份地位不夠之人,也沒有資格去豪門貴族之家做客那樣。
大唐之人極其迷信,祭祀祖宗、天地的時候,特別講究祭器。
祭器的珍貴、精美程度,不但代表著他們祭祀、祈求的誠意、是否能夠心想事成,同時祭器的好壞也關乎他們的身份、地位、名聲、麵子,這也是大唐瓷器為什麽這麽珍貴、人們為什麽如此挖空心思,一定要弄到一些瓷器、寧肯少吃點、少穿點,縱然瓷器價格很高,也要去購買的原因。
甚至因為李元景的這瓷器,連貴為皇帝的李世民和千年大士族五姓七望,都這麽爭吵。
李元景不稀罕瓷器,所以上一窯瓷器,李元景一件都沒有要,但這一窯,因為他已經承諾了給拓跋炎、達勃魯胡商聯合會一些,虞世南、歐陽詢等一些和李元景有交往,有資格向李元景求取的人,也求了李元景給他們弄幾件這瓷器,所以,這一窯,李元景也需要留一些。
李世民詢問房玄齡、杜如晦等人,每人需要幾件瓷器,令李元景沒有想到的是,長孫無忌、趙耶利也開口說他們想要幾件。
原本長孫無忌對李元景充滿了嫉恨,不打算向李元景低頭,求李元景,欠李元景人情,捧高李元景,但這瓷器太精美了,長孫無忌非常喜歡。
並且所有人都知道長孫無忌是李世民的鐵杆心腹,最信任的人,李元景做生意沒有拉長孫無忌做合夥人,已經讓許多人感覺出了長孫無忌在李世民跟前的失寵。
再加上長孫衝的事,長孫無忌被接連降職,現在長孫無忌在朝中大臣以及京城眾人麵前的身份已經大打了折扣。
當然,縱然打了一些折扣,所有人也都知道,作為長孫皇後的哥哥,李世民對長孫無忌還是非常信任的,因而一些和長孫無忌關係較好、有資格求到長孫無忌、以及長孫無忌必須結交之人,也都求長孫無忌給他們弄幾件瓷器。
再加上現在大唐之人都眼睜睜地盯著李元景燒製出來的瓷器,現在,誰能弄到瓷器,不但能彰顯身份、地位、權勢、能力、麵子,也能表現出他在皇帝李世民跟前的地位、受寵程度,所以長孫無忌不得不拉下麵子,求李世民也給他幾件。
而趙耶利更多的原因是真心喜歡這些瓷器,也需要用瓷器做祭器。
李世民是知道李元景準備把這瓷器給胡商一些的,所以他一看房玄齡、杜如晦、程咬金、尉遲恭眾人兩眼放光看著瓷器,長孫無忌和趙耶利也想要,而他現在所有的,加上李元景用詩詞換的,也一共隻有兩千件,他就很擔心瓷器不夠了。
於是他就告訴在場的眾人,這瓷器李元景有大用,所以不能給每個人太多,他們在場的人,隻把自己必須的數量說出來,由他計劃。
因此,眾人的那些關係戶中,不是很必須結交、必須給的,能推就先推辭掉,因為李元景現在有成熟的燒瓷器的技術,以後這瓷器就能一窯一窯成功地燒製出來,很快就能燒出來很多,等燒製出來多了,再給他們關係戶。
李世民這樣說,令房玄齡、杜如晦、程咬金、尉遲恭等人都很為難,對他們來說,每一家即使給一千件也不算多,但他們自己也明白,想要一千件是不可能的。
他們更明白,他們這些所謂李元景生意合夥人,既沒有出本錢,也沒有出多少力,李元景請他們做合夥人,更多的是因為看得起他們、照顧他們!
因此,即使李世民不說瓷器不夠分,他們也不好意思獅子大開口要很多。
但他們十家合夥人幾乎同時在心裏決定,迴去之後,即使找親戚、朋友借錢,也要趕快湊出一些錢來,交給李元景,算做合夥的本錢。
不出一點本錢,算什麽合夥人?
不出一點兒本錢,他們既慚愧、不好意思、同時說話也沒有底氣。
五姓七望買了李元景的詩和曲譜,不舍得往外賣,而是異常珍貴地珍藏著,這樣正好如了李元景的意:
五姓七望把他的詩和曲譜珍藏起來,那就不會流傳到大唐社會上,那他的詩和曲譜就不會因為寫得太多而爛大街、不值錢了,他就又能多賣許多錢,對李元景來說,寫詩和曲譜賣,是最一本萬利的生意。
且說李浩然七人,把三千件瓷器拉走之後,就向李世民告辭,迴去他們七家分這三千件瓷器去了。
雖然在對付李世民,以及外人方麵,他們七家團結一心,但到了他們七家內部,那就各為其家,爭奪、計較錙銖之利了,因此,分這三千件瓷器,也要費一番爭吵。
且說翠華宮內,李浩然七人走了之後,李世民和李元景十一家合夥人也開始分瓷器。
這一窯瓷器五千件,李世民和李元景合夥人,一共分得兩成半,一千二百五十件,現在李元景又承諾給五姓七望七百五十首詩、曲譜,從五姓七望那裏換了七百五十件,這樣李世民、李元景他們就有了兩千件。
<a id="wzsy" href="http://m.156n.net">筆趣閣</a>
原本李元景並不怎麽稀罕這瓷器,在後世,瓷器隻不過是一種很平常、很廉價的日用品,根本不值得怎樣珍貴、爭搶。
但大唐之人沒有掌握燒製瓷器的技術,燒製陶器時,能不能燒出瓷器全憑運氣,很多時候,燒很多窯陶器也不會出現一件瓷器。
因為少,又非常精美,所以瓷器就顯得極其珍貴。
並且,對大唐之人來說,瓷器不但是極其珍貴的藝術品,同時也是祭祀天地、祖宗最重要的祭器,以及招待貴賓必須的餐具、茶具。
如果來的客人身份地位特別尊貴,而他們招待不能用瓷器、金器、銀器,那可能客人就不會在他們家喝茶、就餐,他們也會特別失身份、沒麵子。
當然,大唐等級製度森嚴,身份地位不夠之人,是不可能有特別尊貴之人前去拜訪的,就像身份地位不夠之人,也沒有資格去豪門貴族之家做客那樣。
大唐之人極其迷信,祭祀祖宗、天地的時候,特別講究祭器。
祭器的珍貴、精美程度,不但代表著他們祭祀、祈求的誠意、是否能夠心想事成,同時祭器的好壞也關乎他們的身份、地位、名聲、麵子,這也是大唐瓷器為什麽這麽珍貴、人們為什麽如此挖空心思,一定要弄到一些瓷器、寧肯少吃點、少穿點,縱然瓷器價格很高,也要去購買的原因。
甚至因為李元景的這瓷器,連貴為皇帝的李世民和千年大士族五姓七望,都這麽爭吵。
李元景不稀罕瓷器,所以上一窯瓷器,李元景一件都沒有要,但這一窯,因為他已經承諾了給拓跋炎、達勃魯胡商聯合會一些,虞世南、歐陽詢等一些和李元景有交往,有資格向李元景求取的人,也求了李元景給他們弄幾件這瓷器,所以,這一窯,李元景也需要留一些。
李世民詢問房玄齡、杜如晦等人,每人需要幾件瓷器,令李元景沒有想到的是,長孫無忌、趙耶利也開口說他們想要幾件。
原本長孫無忌對李元景充滿了嫉恨,不打算向李元景低頭,求李元景,欠李元景人情,捧高李元景,但這瓷器太精美了,長孫無忌非常喜歡。
並且所有人都知道長孫無忌是李世民的鐵杆心腹,最信任的人,李元景做生意沒有拉長孫無忌做合夥人,已經讓許多人感覺出了長孫無忌在李世民跟前的失寵。
再加上長孫衝的事,長孫無忌被接連降職,現在長孫無忌在朝中大臣以及京城眾人麵前的身份已經大打了折扣。
當然,縱然打了一些折扣,所有人也都知道,作為長孫皇後的哥哥,李世民對長孫無忌還是非常信任的,因而一些和長孫無忌關係較好、有資格求到長孫無忌、以及長孫無忌必須結交之人,也都求長孫無忌給他們弄幾件瓷器。
再加上現在大唐之人都眼睜睜地盯著李元景燒製出來的瓷器,現在,誰能弄到瓷器,不但能彰顯身份、地位、權勢、能力、麵子,也能表現出他在皇帝李世民跟前的地位、受寵程度,所以長孫無忌不得不拉下麵子,求李世民也給他幾件。
而趙耶利更多的原因是真心喜歡這些瓷器,也需要用瓷器做祭器。
李世民是知道李元景準備把這瓷器給胡商一些的,所以他一看房玄齡、杜如晦、程咬金、尉遲恭眾人兩眼放光看著瓷器,長孫無忌和趙耶利也想要,而他現在所有的,加上李元景用詩詞換的,也一共隻有兩千件,他就很擔心瓷器不夠了。
於是他就告訴在場的眾人,這瓷器李元景有大用,所以不能給每個人太多,他們在場的人,隻把自己必須的數量說出來,由他計劃。
因此,眾人的那些關係戶中,不是很必須結交、必須給的,能推就先推辭掉,因為李元景現在有成熟的燒瓷器的技術,以後這瓷器就能一窯一窯成功地燒製出來,很快就能燒出來很多,等燒製出來多了,再給他們關係戶。
李世民這樣說,令房玄齡、杜如晦、程咬金、尉遲恭等人都很為難,對他們來說,每一家即使給一千件也不算多,但他們自己也明白,想要一千件是不可能的。
他們更明白,他們這些所謂李元景生意合夥人,既沒有出本錢,也沒有出多少力,李元景請他們做合夥人,更多的是因為看得起他們、照顧他們!
因此,即使李世民不說瓷器不夠分,他們也不好意思獅子大開口要很多。
但他們十家合夥人幾乎同時在心裏決定,迴去之後,即使找親戚、朋友借錢,也要趕快湊出一些錢來,交給李元景,算做合夥的本錢。
不出一點本錢,算什麽合夥人?
不出一點兒本錢,他們既慚愧、不好意思、同時說話也沒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