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都快走到西大壩,村裏的孩子跑來喊她,“小北,你家來客人了。”
蘇小北瞪大眼睛看了半天才認出來包的嚴嚴實實的人是蘇秀英。“阿姨,你咋來了?”小北驚喜的跑過去,拉住蘇秀英的手扶她跳下拖拉機。
“玉林那個臭小子三天一封信催我來送木料,我這不得空來了嗎,你家住在哪兒,快把這車木料卸下來,眼瞅雪要下大了,我馬上就得迴去。”
蘇秀英摘下頭上的軍用棉帽子和大厚圍巾,看到蘇小北身後拘謹的於月梅,立刻喜笑顏開的拉住她的手,“大妹子,我是她幹媽蘇秀英。”
於月梅當場愣住,不解的看向閨女,小北尷尬的撓撓頭,“媽,這是玉林哥的媽媽蘇阿姨。這事我們迴家再說,先讓阿姨暖暖身子。”
蘇小北羞得滿臉通紅,上次迴來她並沒有把蘇秀英認幹親的事當真,所以沒有和於月梅說過。
蘇秀英邊走邊指揮拖拉機手,“你趕緊把木頭給卸下來,小北,能不能找點鄰居幫著卸?”
聽到動靜的村民都好奇蘇小北家來的是什麽親戚,於月梅是下鄉知青,聽說娘家在南方,這些年都沒見過她的娘家人。
蘇小北嘴甜人緣好,一吆喝上來好幾位村民幫著卸木頭,掀開上麵的塑料布,蘇小北嚇了一跳。
這哪是什麽木頭疙瘩啊,大部分是質地堅硬的鬆木和楊木,而且每一根都很長,做房梁或者門窗框家具的好材料。
“阿姨,你送來的木頭我不能收啊!”
蘇秀英對她還叫自己姨耿耿於懷,“叫幹媽,你再喊我姨我可生氣了。”
於月梅本來就喜愛王玉林,蘇秀英看上去就是有文化有涵養的人,沒有瞧不起她們一家,這讓她很感動,推著小北點頭示意她可以喊幹媽,弄的蘇小北別別扭扭,最後還是甜甜的叫了聲“幹媽”才讓蘇秀英笑的合不攏嘴。
蘇秀英打量著家徒四壁的屋子,鼻子一酸眼淚就上來了,“小北啊,這些年苦了你們娘三,生活過的不易,以後缺啥少啥跟幹媽說,隻要有我一口吃絕不會讓你們娘三餓著。”
“幹媽,我們都習慣這樣日子了,隻是外麵的木頭我看都能用,燒了多可惜啊!”
要是送來些普普通通的木屑邊角餘料啥的,她能接受,可這都是能蓋房子的材料,這麽大張旗鼓的送過來,不知道又會讓多少人得紅眼病。
蘇秀英性子直爽,嗔怒的看看小北,“那你就蓋房子唄,我看你們村不少都是新翻的房子,你家這都是危房了,等我迴去讓你幹爸和玉輝到城山拉些石頭,明年開春把房子扒了重新蓋。”
這越說越離譜,嚇的於月梅一個勁兒的擺手,嘴裏“啊啊”著比劃,讓蘇小北拒絕蘇秀英的好意。
蘇小北自然不敢答應她的話,笑著說道,“幹媽,蓋房子可是一輩子頭等大事,哪能說蓋就蓋,我和哥哥還小,過一兩年再蓋也不遲。”
她家一共就60多塊錢,加上這次水稻脫粒掙的公分,年底能存到80塊就不錯了。在這裏蓋三間房子,至少也得200塊吧,總不能跟人借錢蓋房,人窮不能誌短,她不想事事都依靠別人。
“有我你怕啥?早晚都得蓋,先住上大房子你媽心裏也高興,幹啥非等過兩年。”
“幹媽,你就聽我的,咱也不急這一時。走,我帶你參觀參觀我們村子,前麵的大海可是黃海,裏麵老鼻子海貨,你要吃啥盡管說。”
蘇小北好不容易岔開話題,帶著蘇秀英在村裏轉了一圈,迴到家木料全都卸好,林春山給找了些破塑料和草苫子苫在上麵防雨雪。
於月梅給第一次登門的貴客準備了一壇子醃蟹和曬幹的青皮魚,還有好多海螺幹和自己家做的蝦醬。
蘇秀英對醃蟹嘖嘖稱奇,上次王玉林迴家埋怨她不會烤青皮魚,說要去大梁村給於月梅當幹兒子,這樣就能有借口來蹭飯,說他長這麽大就沒過那麽好吃的飯菜。
外麵的拖拉機手也有一份醃蟹和青皮魚,那個年輕人倒是會來事,塞給於月梅幾張糧票才肯拿。
“幹媽,吃過飯再走吧!”
“不吃了,你跟我走,剛才我和你媽說了,讓你去我那住幾天,你有啥要拿的趕緊拿,眼瞅這雪越下越大,一會兒封路就不好走了。”
“啊?”蘇小北看看媽媽,於月梅含笑點頭答應。
“快點,別墨跡,我晚上必須迴家,宏傑那個小崽子馬上要考試了,飯要不按時做好又該發脾氣了。”
小北聽到“蘇宏傑”三個字,身子不由的僵硬起來,再看到青年時期的父親,多少讓她很激動。
於月梅簡單的給蘇小北收拾了幾件衣服,突然多了一門幹親讓她很高興。娘家人從她踏上北去的列車就把她給忘了,她沒有大本事,又是個殘疾人,有一門城裏的親戚,將來孩子有個難事,還能照應一二。
蘇小北對著站在村口大樹下的於月梅搖著手讓她迴去,拖拉機的“突突”聲完全掩蓋她的喊聲,看著落了一身白雪的於月梅,蘇小北竟然感性的想哭。
“小北,以後你們娘三搬出來住吧,這村子雖然離海邊近,風景也好,終歸出來一次不容易。將來要想有大出息,還得到大地方見世麵,我看你在村子裏的人緣不錯,就是換個地方也照樣閃閃發光,你聽幹媽的,有機會也出去闖闖。”
蘇小北何嚐不想離開小漁村到更廣闊的天地打拚一番,她不是沒有膽魄,而是舍不得於月梅和蘇蘿卜,前世淒涼的一生讓她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這些事都要慢慢來,不能一蹴而就。
“幹媽,我一個剛認識幾個漢字的小丫頭,出來能幹啥?在村裏大家都照顧我們,到外麵人心險惡,我看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呢。”
“淨瞎扯,你不賣別人就好不錯了,玉林這點沒說錯,你就是一個小人精,比他還要有膽識的巾幗。”
蘇秀英想了半天才想起來她兒子把小北比喻能征戰沙場的女將軍,那會兒卸木料的時候她就看出來,來幫工的人最小的也是二十出頭,小北指揮他們將木料按照尺寸和材質分開碼成一摞,做事有井有條,說話不慌不亂,比起城裏的大小夥子們強上百倍。
蘇小北瞪大眼睛看了半天才認出來包的嚴嚴實實的人是蘇秀英。“阿姨,你咋來了?”小北驚喜的跑過去,拉住蘇秀英的手扶她跳下拖拉機。
“玉林那個臭小子三天一封信催我來送木料,我這不得空來了嗎,你家住在哪兒,快把這車木料卸下來,眼瞅雪要下大了,我馬上就得迴去。”
蘇秀英摘下頭上的軍用棉帽子和大厚圍巾,看到蘇小北身後拘謹的於月梅,立刻喜笑顏開的拉住她的手,“大妹子,我是她幹媽蘇秀英。”
於月梅當場愣住,不解的看向閨女,小北尷尬的撓撓頭,“媽,這是玉林哥的媽媽蘇阿姨。這事我們迴家再說,先讓阿姨暖暖身子。”
蘇小北羞得滿臉通紅,上次迴來她並沒有把蘇秀英認幹親的事當真,所以沒有和於月梅說過。
蘇秀英邊走邊指揮拖拉機手,“你趕緊把木頭給卸下來,小北,能不能找點鄰居幫著卸?”
聽到動靜的村民都好奇蘇小北家來的是什麽親戚,於月梅是下鄉知青,聽說娘家在南方,這些年都沒見過她的娘家人。
蘇小北嘴甜人緣好,一吆喝上來好幾位村民幫著卸木頭,掀開上麵的塑料布,蘇小北嚇了一跳。
這哪是什麽木頭疙瘩啊,大部分是質地堅硬的鬆木和楊木,而且每一根都很長,做房梁或者門窗框家具的好材料。
“阿姨,你送來的木頭我不能收啊!”
蘇秀英對她還叫自己姨耿耿於懷,“叫幹媽,你再喊我姨我可生氣了。”
於月梅本來就喜愛王玉林,蘇秀英看上去就是有文化有涵養的人,沒有瞧不起她們一家,這讓她很感動,推著小北點頭示意她可以喊幹媽,弄的蘇小北別別扭扭,最後還是甜甜的叫了聲“幹媽”才讓蘇秀英笑的合不攏嘴。
蘇秀英打量著家徒四壁的屋子,鼻子一酸眼淚就上來了,“小北啊,這些年苦了你們娘三,生活過的不易,以後缺啥少啥跟幹媽說,隻要有我一口吃絕不會讓你們娘三餓著。”
“幹媽,我們都習慣這樣日子了,隻是外麵的木頭我看都能用,燒了多可惜啊!”
要是送來些普普通通的木屑邊角餘料啥的,她能接受,可這都是能蓋房子的材料,這麽大張旗鼓的送過來,不知道又會讓多少人得紅眼病。
蘇秀英性子直爽,嗔怒的看看小北,“那你就蓋房子唄,我看你們村不少都是新翻的房子,你家這都是危房了,等我迴去讓你幹爸和玉輝到城山拉些石頭,明年開春把房子扒了重新蓋。”
這越說越離譜,嚇的於月梅一個勁兒的擺手,嘴裏“啊啊”著比劃,讓蘇小北拒絕蘇秀英的好意。
蘇小北自然不敢答應她的話,笑著說道,“幹媽,蓋房子可是一輩子頭等大事,哪能說蓋就蓋,我和哥哥還小,過一兩年再蓋也不遲。”
她家一共就60多塊錢,加上這次水稻脫粒掙的公分,年底能存到80塊就不錯了。在這裏蓋三間房子,至少也得200塊吧,總不能跟人借錢蓋房,人窮不能誌短,她不想事事都依靠別人。
“有我你怕啥?早晚都得蓋,先住上大房子你媽心裏也高興,幹啥非等過兩年。”
“幹媽,你就聽我的,咱也不急這一時。走,我帶你參觀參觀我們村子,前麵的大海可是黃海,裏麵老鼻子海貨,你要吃啥盡管說。”
蘇小北好不容易岔開話題,帶著蘇秀英在村裏轉了一圈,迴到家木料全都卸好,林春山給找了些破塑料和草苫子苫在上麵防雨雪。
於月梅給第一次登門的貴客準備了一壇子醃蟹和曬幹的青皮魚,還有好多海螺幹和自己家做的蝦醬。
蘇秀英對醃蟹嘖嘖稱奇,上次王玉林迴家埋怨她不會烤青皮魚,說要去大梁村給於月梅當幹兒子,這樣就能有借口來蹭飯,說他長這麽大就沒過那麽好吃的飯菜。
外麵的拖拉機手也有一份醃蟹和青皮魚,那個年輕人倒是會來事,塞給於月梅幾張糧票才肯拿。
“幹媽,吃過飯再走吧!”
“不吃了,你跟我走,剛才我和你媽說了,讓你去我那住幾天,你有啥要拿的趕緊拿,眼瞅這雪越下越大,一會兒封路就不好走了。”
“啊?”蘇小北看看媽媽,於月梅含笑點頭答應。
“快點,別墨跡,我晚上必須迴家,宏傑那個小崽子馬上要考試了,飯要不按時做好又該發脾氣了。”
小北聽到“蘇宏傑”三個字,身子不由的僵硬起來,再看到青年時期的父親,多少讓她很激動。
於月梅簡單的給蘇小北收拾了幾件衣服,突然多了一門幹親讓她很高興。娘家人從她踏上北去的列車就把她給忘了,她沒有大本事,又是個殘疾人,有一門城裏的親戚,將來孩子有個難事,還能照應一二。
蘇小北對著站在村口大樹下的於月梅搖著手讓她迴去,拖拉機的“突突”聲完全掩蓋她的喊聲,看著落了一身白雪的於月梅,蘇小北竟然感性的想哭。
“小北,以後你們娘三搬出來住吧,這村子雖然離海邊近,風景也好,終歸出來一次不容易。將來要想有大出息,還得到大地方見世麵,我看你在村子裏的人緣不錯,就是換個地方也照樣閃閃發光,你聽幹媽的,有機會也出去闖闖。”
蘇小北何嚐不想離開小漁村到更廣闊的天地打拚一番,她不是沒有膽魄,而是舍不得於月梅和蘇蘿卜,前世淒涼的一生讓她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這些事都要慢慢來,不能一蹴而就。
“幹媽,我一個剛認識幾個漢字的小丫頭,出來能幹啥?在村裏大家都照顧我們,到外麵人心險惡,我看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呢。”
“淨瞎扯,你不賣別人就好不錯了,玉林這點沒說錯,你就是一個小人精,比他還要有膽識的巾幗。”
蘇秀英想了半天才想起來她兒子把小北比喻能征戰沙場的女將軍,那會兒卸木料的時候她就看出來,來幫工的人最小的也是二十出頭,小北指揮他們將木料按照尺寸和材質分開碼成一摞,做事有井有條,說話不慌不亂,比起城裏的大小夥子們強上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