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求支持!求推薦!求評論!


    元朔三年(公元126年,乙卯),十一月初三。


    寅時二刻,未央宮內,霍去病沿著青石鋪成的小路,緩緩地向前行走。


    天色是灰蒙蒙的,離天亮黎明還有個把子時辰。這時,霍去病無意識地駐足,舉目望去,皇宮大內,氣魄雄偉,走道長廊是縱橫交錯,人造池塘隨處可見,假山有綠樹相襯,綠葉有小河倒映,四處的宮殿錯落有致並雄偉,但大小不一。


    皇家的氣派盡收眼底,霍去病長長吐出一口氣,繼續向前走。


    金光大殿中,劉徹邁著龍行虎步的步子走向龍塌,正襟危坐於龍塌。目光銳利無比掃視全場,大手一揮,舉手投足間劉徹的王者霸氣盡現,群臣微微打顫。


    “丞相呢?怎麽連早朝也不來了?他的請辭,朕還沒準!”劉徹冷冷地掃視左側首席空蕩蕩的幾案,大喝一聲。


    劉徹的臉色十分陰沉,下首的眾臣內心一下子抽緊,沒揣摩到劉徹的意思,哪敢陳詞。


    良久,朝堂上一片寂然,沒人出來吱聲。劉徹起身離塌,踱步於案前。這幾天劉徹胸口有點沉悶,見眾大臣們個個都裝聾作啞。旋即,劉徹龍顏大怒,右手重重拍了身旁的龍案,筆墨紙硯都被震落在地。


    整個大殿隻有劉徹的咆哮聲:“都啞巴了!薛庸,你父親呢?難道他就這樣目無君上,他想幹嗎!”


    一陣陣的怒吼聲從劉徹抿緊的嘴唇迸出,龍顏大怒,天地變色。更別說下首的臣子們,一個個冷汗淋漓,雙腿發抖,猛然一跪,緊張喊道:“陛下,臣等有罪!臣等有罪!臣等有罪!——”


    薛庸,原丞相薛澤大兒子,官拜京兆尹(京師長安三輔地區的行政長官。)長得十分瘦弱,白淨臉,頷下無須,三十旬左右中年文士。此時,他輕輕的用袖子擦了擦額頭上的虛汗,穩定下內心的情緒,出列,奏道:“陛下,臣要啟奏!”


    “說!”


    薛庸深吸口涼氣,咳嗽一聲,眼淚嘩啦嘩啦的流下,放聲大哭道:“陛下,父親快不行了!”


    還沒說完,薛庸再也止不住內心的悲憤,嚎號大哭。


    劉徹聽後,健碩的身軀猛然一震,險些摔倒於地。


    一旁的中宮內侍楊得意急忙扶住劉徹的身軀,大聲驚喊道:“陛下!陛下!陛下!”


    劉徹在楊得意的攙扶下,重新在龍塌落座。右手撐起額頭,一臉失落地神情。


    良久,劉徹才忍住心裏悲痛,聲音有點嘶啞說道:“來人,諭旨:近聞愛卿薛卿病重,朕痛徹心扉。特令禦史大夫公孫愛卿攜內廷禦醫代天子探視,以表朕心,欽此!”


    劉徹念完,整個人如卸下千斤重擔,渾身感到疲憊,心裏有幾分懊悔,十分無力揮了揮手!


    薛庸見狀,趕忙退下。


    劉徹的神情十分疲倦,但他這道旨意卻給朝臣傳達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公孫弘即將出任丞相。


    公孫弘當然不是糊塗蛋,他可是靠矯飾善變得到劉徹的賞識。公孫弘神情古井無波,昂首出列,奏道:“臣有奏!”


    劉徹眼神也沒剛才那麽犀利,十分蒼白無力。薛澤的病重這噩耗似乎耗盡劉徹所有的心神,劉徹滿臉悵然,語氣很平淡道:“說吧!”


    公孫弘想了想,整理好腦中的詞匯,才道:“陛下,薛丞相自上任來,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無怨無悔的透支體力,可謂勞苦功高。陛下,薛丞相一片忠心可昭日月。以老臣之意,在京的大臣都應該去看望下丞相老人家。另外,薛丞相至今還未封侯。”


    劉徹點點頭,吸口冷氣,長聲歎道:“次卿,是朕辜負了他,都是朕的錯!來人,傳朕旨意,封薛愛卿為平津侯。今晚諸位愛卿去探望下薛相吧!”


    朝堂頓時響起一片應聲:“諾!”


    公孫弘似乎不想退下,接著說道:“臣還有奏!”


    劉徹愣了愣,不過很快露出微笑,聲音十分柔和道:“次卿,還有何事?”


    劉徹這番舉動,落在公孫弘的眼裏,是多麽地平易近人,是他公孫弘盼望了幾輩子的恩寵。公孫弘紅光滿麵,大聲說道:“陛下,今昭至德,開大明,配天地,本人倫,勸學興禮,崇化厲賢,以風四方,太平之原也。古者政教未洽,不備其禮,請因舊官而興焉。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複其身。太常**年十八以上儀狀端正者,補博士弟子。郡國縣官有好文學,敬長上,肅政教,順鄉裏,出入不悖,所聞,令相長丞上屬所二千石,二千石謹察可者,常與計偕,詣太常,得受業如弟子。一歲皆輒課,能通一藝以上,補文學掌故缺;其高第可以為郎中,太常籍奏。即有秀才異等,輒以名聞。”(原文大意是:提出興學、置博士弟子、任儒生為官。)


    劉徹蹙了下眉,旋即,眉頭又舒展開,滿臉喜悅道:“善!”


    公孫弘見狀,心裏大喜,立馬問道:“陛下,那給予這些儒生什麽官職呢?”


    劉徹沉思一下,片刻說道:“次卿,這樣吧,二千石以下的官職!”


    公孫弘聽了,卻搖了搖頭說道:“陛下,臣有個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


    劉徹皺了下眉頭道:“講!”


    “諾!”


    公孫弘喘口氣,便迴道:“這些儒生不能一概而論,學業不同,悟性資質也不同。因此,他們其身學問更不同,老臣建議複其身和以學業狀況任職。至於那些劣等儒生,可入太學繼續攻讀。”


    劉徹模了模下巴,臉上露出欣慰的神情,大聲讚道:“公孫愛卿,所言甚妥,你下去擬個折子呈上來吧。”


    公孫弘聞音,大聲應道:“諾!”


    謝禮一番,公孫弘這才滿意躬身退下。


    果然,公孫弘邁出滾滾曆史洪流中一大步,曆史車輪的進程也為此整整提前了兩年,儒生開始入仕。


    朝堂上的大臣們的心裏個個都雪亮著,公孫弘即將上位,這已經十分確定,不容置疑。大臣們都開始各自打著小算盤,如何進一步加深公孫弘的友誼。


    劉徹感到身子骨十分疲憊,見其餘大臣們無事再奏,便大手一揮,中宮楊得意那尖子嗓子又響起:“退朝!”


    群臣聞聲,又是一番跪謝。


    劉徹起身離開龍塌,快走下台階時,迴頭,似乎想起什麽,大聲笑道:“公孫愛卿,以後朝中的事你多擔待點!”說完,大踏步離去。


    “老臣遵旨!”公孫弘聽後,激動立馬跪下叩謝隆恩,大聲喊道。


    等到公孫弘老夫子抬起頭時,殿門外隻剩下那淡淡黃色龍袍的身影。


    公孫弘這個小人終於上位了,霍去病感到全身乏力,後脊骨發涼,心裏悶的慌。


    昨天,自己拒絕公孫弘的提親,霍去病心想公孫弘這老匹夫一定懷恨在心,肯定會找自己的麻煩,給自己挖坑穿小鞋。


    眼前這一切,冥冥中,上天似乎早已注定,自己不想得罪公孫弘這個偽君子,卻深深地得罪了這個老匹夫。早知今日,還不如不去赴這個鴻門宴,省得惹禍上身。眼下,到了這般田地,自己也隻能長歎一聲,打起精神和這個老匹夫周旋。得罪了就得罪了吧,懊悔又能如何,該來還是要來,我霍去病又有何懼。


    公孫弘,你要是不識抬舉,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我霍大爺要你好看。


    霍去病心裏想到此,剛才有點陰鬱的心情一掃而空,突然心中一緊,眼前出現那張楚楚可人,精致細巧的臉蛋,一縷縷幽怨的目光緊緊圍繞著自己。


    公孫飛燕,想起這個女孩,霍去病隻能無力地長歎一聲,蒼天不公,她為什麽要生在公孫家?我好恨!這無情的蒼天!


    ps:求支持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武之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浪地孩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浪地孩子並收藏漢武之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