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又一更了,12點了,休息了


    霍去病看劉徹很久不說話,心驚的在打鼓,自己是不是有點過了。


    聽到劉徹的笑聲,他才安心道:“陛下,稚子擅自揣測聖意,請求責罰!”


    說完,霍去病跪下,立刻磕頭認罪。


    “你這孩子,快起來,我是你姨丈,朕高興還來不及,怎麽會折怪你。”劉徹笑吟吟扶霍去病起來。


    姨丈又如何,無情不過帝王家,想當初,劉徹登位還不是在當今太後和館陶公主兩人合力才繼位,但是又如何呢。陳阿嬌還不照樣被廢。


    說到底,帝王都是極端自私的,霍去病這一聲姨丈也叫的很有學問。


    劉徹今年都二十六,登基十載,卻未得一子。這始終是他一心病,民間謠言也遍地飛騰,淮南王劉安也不會因此結交於田汾。


    劉徹心裏也感慨萬分,他是看著霍去病這孩子長大的,對他還有種父愛。


    劉徹又驀然間想到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五月,漢武帝在主導了對漢帝國的政治控製權力後,再次詔舉賢良對策。


    劉徹初次召見董仲舒時就對他說,自從受命登上帝位以來,自己日日夜夜睡不好覺。


    “今朕獲承宗廟,夙興以求,夜寐以思,若涉淵水,未知所濟。”


    “任大守重,夙夜不寧。”


    劉徹向董仲舒提出的問題是:“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業,上參堯舜,下配三王?”


    “欲聞大道之要,至論之極”。


    “子大夫其盡心,莫有所隱,朕將親覽焉。”劉徹對董仲舒的征問一共三次。


    董仲舒連上對策三篇作答。由於對策的首篇專談“天人關係”問題,因此這三問三答以“天人三策”為名而載入於史冊。


    總體而言,董仲舒在對策中提出了五項重大建議(1)建立明堂禮製,約束貴族行為;(2)建立培養官吏的國家太學,從民間選賢良,為平民知識分子開辟通仕之途;(3)提出一套天人學說,用以約束警策皇帝;4)限製豪民占田,節製土地兼並;(5)以儒家經典統一政治思想,建立國家主流意識形態


    這就是後世儒家學派董仲舒“天人三問”。


    劉徹想到此,難道自己領會天人感應學說,怪不得十歲兒童竟有如此見識,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至此,劉徹越發慈祥,輕聲笑道:“來,來,我們都是一家人,別太生分了。”


    衛家姐妹麵麵相愧,劉徹這句話絕對是他的內心話。


    其實,劉徹本來就有捧衛家之意,即使不是,他也絕不會讓一家獨大,從而威脅到他的皇權。


    現在,太後在位,劉徹對田汾萬分不滿,也不敢下手,所以劉徹從心裏上就定下灌夫死刑。


    劉徹這點心思霍去病還是知道,劉徹潤潤嗓子道:“去病沒猜錯,我正打算提拔衛長君,衛青,尤其是衛青乃將帥之才,子夫不必憂慮。”


    衛子夫聽後,臉上激動的緋紅,盈盈一拜道:“子夫不敢,這都是陛下慧眼識英才。”


    劉徹站了起來,看了看昭陽殿的四周,道:“子夫,太過謙了,我瞧,淑華殿更適合你。”


    “啊!”衛子夫麵露驚惶,輕聲顫道。


    “陛下,這不行,淑華殿乃皇後之處所,我不敢自居。”


    “好了,子夫,我心意已定,你就是朕的心中皇後。”劉徹斬盯截鐵,勿容置疑。


    衛子夫隻能答應,事完,劉徹想想也該去見太後了。


    ps:童鞋們哪去了,好書在此啊


    ??


    ??


    ??


    ??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武之殤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流浪地孩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流浪地孩子並收藏漢武之殤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