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通過第二關的弟子,都會被放進一個有四個門的屋子。這四個門中間隻有一個是生門,其餘三個都是死門。進入生門的人在經曆一些小小的磨難後都可以順利通過考驗。但進入死門的人,會迎來死門內最嚴峻的考驗,表現優異者可通過。當然,進入生門的人也不一定會全部過關。


    當天問從房屋頂上的方洞“送入”這個四個門的屋子裏麵的時候,被摔了個七葷八素。


    天問揉了揉摔痛的**,心裏一遍又一遍的問候了把他扔進來的那個人的十八代祖宗。就不能放個梯子嗎?真是可惡至極。


    迴過神來,天問打量了一下四周。這是個方方正正的大屋子,每麵牆上都有著一個相同的門。每個門的旁邊都有一個長明燈,這四盞燈忽閃忽閃的,讓地上的自己出現了四個影子。既然這屋子裏什麽線索也沒有,為了珍惜時間,先隨便選個門吧。


    想到這裏,天問走到其中一個門前,剛想推門,忽然想起點什麽事情,低下頭在地麵上用手描了一個向著門的箭頭。隨後分別來到其他三個門前,依次做了一個不同的標記。做完這些,天問返迴到剛剛畫了箭頭的門前,推門就走了進去。


    遠處,一盞油燈似鬼火般閃來閃去,在這鬼火微弱的火光“照耀”下天問隻依稀看得到腳下的石板路。天問踏上去,涼絲絲,濕漉漉的。這什麽鬼地方,天問罵了一句。


    過了一會,天問眼睛漸漸適應了周圍的環境。看得出來,這是一個人工修葺過的隧道,四周砌得整整齊齊,可能是由於時間久遠的原因,頂棚滲漏的水珠不時的滴落下來,發出滴答滴答的聲音。這聲音在這空洞的隧道裏,顯得十分的刺耳。


    向前看去,一條石階路通向遠方,再遠處就是黑乎乎的一片了。看來隻有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咯。天問沒有別的選擇,抬腿邁了下去,小心翼翼的走到燈光處,發現這裏是個拐彎,再迴頭望去,入口的地方已經在頭的上方了。


    天問仔細觀察左右的牆,牆麵和入口處的一樣,並沒有想象中的機關按鈕。順著台階,天問一步一步的往下走,不一會,唯一的“鬼火”也已經消失在身後,四周黑漆漆的,隻有那滴答滴答的水滴聲伴隨著他。


    走了大約一盞茶的時間,向下的石階不見了,腳下的路已經是平的了。情況發生了變化,天問再次提起神來,趕緊向右邊的石牆模,靠著牆走會感覺踏實一點,誰知道這裏會發生什麽事情。


    前麵兩場武比讓天問成了驚弓之鳥,一有點風吹草動就變得緊張不已。又走了一段時間,仍然什麽也沒有發生。隻是路麵有發生了變化,台階又出現了,隻不過這次是向上的。走起來雖然沒有第一場那麽困難,可這畢竟是向上的台階,走了幾十個台階,天問已經累的滿頭大汗。如果在有燈光的地方看,一定已經是個小水人了。


    天問坐了下來,這到底是什麽地方?什麽時候才能走到頭啊。剛這麽想著,那種冰涼的感覺又出現在胸口並且穿過胸口進入體內。瞬間,天問感覺到無比的舒暢,疲勞一掃而光。天問低頭向冰靈石的位置看去,漆黑的洞中,冰靈石發著瑩瑩的綠光。綠光忽明忽暗,似乎在冰靈石裏麵轉動。


    不管這些了,我又沒有主動使用“聚陰錄”,這不算違規,天問再次為自己辯解。恢複了體力的天問同時恢複了信心,不管這洞有多長,隻要有終點,就一定能夠走到。


    抬腿再往上走,台階又不見了。文字首發。天問趕緊加快了腳步,很快,台階又出現了,這迴是向下的台階。這是怎麽迴事,走來走去都隻是上上下下的台階。天問不相信,再次加快了步伐。當天問再次向下走到平地的時候,天問發現,這個台階的規律,先是向下,然後平路,繼而向上,然後又是平路,最後又是向下,就這麽周而複始的循環。照這樣,這個隧道是個梯形隧道,難道天一門的人無聊到建這麽個折磨人的東西?


    不對,這似乎又是個圈,一個循環的怪圈,難道自己陷入了傳說中永遠走不出去的鬼洞?照這樣下去,自己是永遠也走不出去了。因為據天問自己推算,自己起碼已經走了四五個這樣的循環了。這要是在平地上已經走出十幾裏路了吧。就算是一座山,也已經翻了過去。


    天問不打算再走下去了,他覺得走下去也不會成功,隻會白白浪費時間,與其那樣,還不如在這裏坐到時間,等待人來尋找自己。天問想通了,迴過身,走上台階,一**坐了下來。


    “哎呦”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本就走不出這個怪洞,坐下來還被石頭咯**,氣的天問抓起這個磚頭大小石頭就向黑暗中扔去。


    “咚…咕嚕…咚…咕嚕…咚…咕嚕…”被天問大力扔出去的石頭順著台階滾了下去,滾落的聲音在洞中形成迴音震動著天問的耳膜,好長時間,聲音才漸漸消失。天問可沒時間去聽那讓自己煩躁的聲音,坐在台階上想著自己這一路走來的過程。就這麽放棄了麽?真是個沒用的東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絕世天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沐淩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沐淩晗並收藏絕世天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