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又想,王宵獵道:“這些日子我思考再三,對於政事,應該定一個規矩出來,不然下麵的官員很多時候不知道怎麽辦。但有一個原則,就是複雜的事情,不能簡單化。一簡單化,各種妖魔鬼怪就出來了。官員可以做得不好,但不能由上頭允許他們做得不好。做不好,可以學習,可以淘汰,一旦上麵允許就不行了。”
陳求道皺了皺眉頭:“不知宣撫的意思是什麽?總要向下麵說明白,他們才能不亂辦事。”
王宵獵道:“總的原則,州一級的官員,權力就很大了,當然能力要求也高。基本上,知州就要求能夠獨立處理政事,除非特別重大的跨州連府的事情,自己處理。縣一級受州管轄,相對能力就可以放低些。怎麽單獨處理。其實世界上的事,包括人的事,都是有規律的。隻是這個規律,總的來說是統計規律。”
陳求道苦笑:“統計學的東西,屬下不太懂。”
王宵獵誠懇地道:“參謀,統計學不懂,就應該下苦功夫學才是。又不是沒有老師,你可以常問嗎。以前,對於統計學的知識我也不太精通,隻了解些皮毛。但是,當我想明白了社會就是被統計學規律支配的,就很是下了一番苦功夫。到了現在,很精通說不上,一些基本的知識弄懂了。”
統計學是非常神奇的,神奇到人類已經能夠熟練地使用,還是搞不懂原理。
】
一個事物表現出統計規律,原理是什麽,人們其實搞不清。按說,依人們假定的獨立性,後邊的不應該被前麵影響才對。可實際上,微觀世界的粒子,宏觀世界上的人類社會,都被統計規律影響。以為自己掙脫了統計規律,終究不過是假象,到頭來發現自己沒有掙脫出來。
物質世界的統計規律,人們隻要認識到會應用就行了,社會的統計規律遠遠不是。身在其中,人們往往很難認識到,更加很少利用。
或者說,統計規律跟人類社會很象。對於統計規律來說,每個人都很重要,每個人都不重要。統計了每個人,統計規律才更加精確。而有些人,實際上不統計,也不會影響統計規律。甚至有些人,統計了他,統計規律會變得更加混亂。對於統計規律來說,我們到是處於什麽樣的社會地位,大部分人是悲觀的。
每個人看起來非常重要,細究起來又無關緊要。或許,對人類社會來說,就是這樣吧。
趙構是什麽人?一千多年裏,研究資料浩如煙海,很多人以為自己得到了答桉,其實怎麽可能呢?準確來說,是在中華民族最關鍵的時刻,他撥動了那根琴弦,使主和占了上風。但是他為什麽這樣做?沒有令人信服的答桉。
嶽飛北伐能不能成功呢?各種分析,基本不靠譜。嶽飛統十萬大軍,隻要勝利,重新占領中原,對南宋的局勢就非常利好。縱然不能勝,求和的局麵也會更好。
嶽飛的軍隊,是趙構刻意栽培的,是宋朝的正規軍。按照規劃,本來應該吞並劉光世的軍隊,完成改造,使分散獨立的各軍成為一個整體。但是在關鍵時刻,趙構變卦了。這一次變卦,可以視為先兆。
在這個時代,趙構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重要到連知道結果的王宵獵都異常的慎重。縱然有許多資料,歸結於趙構荒淫無道的有之,歸結於趙構貪生怕死的有之,總結出五花八門的原因。但沒有一個原因,讓王宵獵信服。因為趙構的地位太過於重要,王宵獵不得不重視。
見王宵獵說得鄭重,陳求道拱手:“遵宣撫吩咐,我必重新學習。”
王宵獵歎了口氣:“得之,這件事不但是自己的事,還關係到我們如何施政。常說臣子以大道左君王,但這個大道是什麽,卻沒有人說明白。我也說不明白,但知道怎麽觸摸,去接觸,從而去學習。怎麽做?利用統計學知識,詳細地知道天下是什麽樣,該怎麽做。也就是說,我認為,統計學的知識是我們求道的方法,是求道之術。”
陳求道與陳與義吃一驚。一起拱手道:“願宣撫詳細分說。”
王宵獵道:“君子六藝,其中有一項是樂。古時候的人不像我們這麽複雜,一張琴,一張瑟,樂曲不隻悅耳,而且純淨心靈。到了我們這個時代,就純是娛樂之用了。不但耳朵要聽,還要眼睛看著姑娘跳舞。由此可知,世事如浮雲蒼狗,變得多麽厲害。時代不同了,再講樂,就不能還是琴瑟了。”
音樂是宇宙的語言,遠不是讓人的身心娛樂那麽簡單。隻是時間變化,越來越庸俗,這個作用顯現不出來了。不能說這是好還是不好,因為喜歡人更多了,聽的人也就更多了。隻有走向人民大眾,才是真正的藝術。
不要聽樂評人講的這個高雅,那個低俗。實際上大多數的樂評人,分不清什麽是雅,什麽是俗。
真正的雅,不管是彈琴,還是鼓箏,不管是唱,是吼,還是狂喊亂叫。一聲出,天地動,雖九天之上也有你的迴聲,雖九泉之下也有你的聲響。你沒有聽過,隻是因為沒有聽過罷了。
王宵獵穿越到這個世界,思想自然而然地發生變化。以前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堅定的無神論者,甚至自己都沒有想過為什麽,或許中國的教育本就如此。可自己既然穿越了,唯物主義思想還怎麽堅定?
或許,在某個地方,有一雙眼睛一直在看著自己。自己的一切,行動和想法,在那個地方都如此清晰。
這樣的人生,王宵獵所追求的,當然不僅僅是擋住金軍,求一個國泰民安。他所追求的,應當是在“道”這個前提之下的治國的道路。或者說,這才是天道。
道,人們苦尋不得,百思不解的東西,王宵獵感覺就在眼前。自己伸一伸手,或許就能觸碰,又怎麽會甘心放棄呢?這不是以前學到的知識,以前學的都可以忘記,又可以隨時撿起。什麽這個主義,或者那個思潮,在王宵獵這裏都可以放棄。因為自己不追求那些,也不把自己放在他們之下,更不是他們的學生。
那一雙眼睛是什麽?不是帝,不是天,不是佛,以前的什麽都不是,最少在現在是屬於自己的。有時候,王宵獵甚至感覺,正是在感受到了那一雙眼睛,不知道是什麽而強以為自己知道的情況下,才誕生了許多宗教。
沉默了一會,王宵獵道:“我們要以社會規律重新認識世界,治理世界,教化世界。政治最重要的是教化,治理好了才能教化,治理者本身符合教化的內容才能教化。不能滿口仁義道德,實際一肚子男盜女娼,怎麽能教化呢?不能一方麵要求官員大義為先,實際上自己則是溜須拍馬,怎麽能行?說著要仁義當先,實際上在官場不逢迎阿臾就當不下去,騙誰呢?所以啊,怎麽做官,怎麽做人,要分清楚。”
陳求道和陳與義都為官清謙,自己也以這點為傲。聽了王宵獵的話,深以為然。
王宵獵道:“世人常以官為父母,習以為然。我看不是。官隻能夠為父,做母親是不合格的。常說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既稱慈母,又怎麽會官法如爐呢?官既然職責是管理,做慈母大多數時候不合適。有父必有母,才算得上人生。既然有父,就應該有母。這個母親哪裏去找呢?我希望這樣,此事交給去非。前些年在襄陽,曾召集了一群官員,讓他們收集民間言論,查朝政得失。去非把這些人召集起來,多加訓練,讓他們踏實去幹。你們為每一個地方編一本地方誌,記得民間奇聞,還有官員是非,與官方主要記錄官員所言所行的地方誌分開。另外,你們再編一本專門的雜誌,拿來登錄各地的事情,供人們評論閑談。雜誌上不好標明官場職務,顯示當政官員,就另起個名字吧。雜誌的名字你們去想,裏麵地方稱子虛國,烏有鄉,如此之類。官員施政,有好有壞,你不能把百姓的口堵上,要讓人家說,要讓人家評論。不過官員嗎,還有把地方名字隱去,臉麵好看。這件事情做好了,才算是母親。這個係統一定要與官員分開,但還是官。這才像父母健全的家庭,而不是隻家的樣子。”
說完,對陳求道道:“用這些內容,再加上官府的審計司,我們再總結出規律來。以天地為臨嶽,以總結出來的規律為琴弦,我們彈奏出一首動聽的樂章來。在這個時代,但願能成為一首好曲。”
如果有人真的能用看理朝政的感覺,譜寫出一首曲子來,那就可以稱得上大雅之音。這首大雅之音,能不能感天動地,遍傳九天黃泉,就看這些官員用不用心了。
陳求道皺了皺眉頭:“不知宣撫的意思是什麽?總要向下麵說明白,他們才能不亂辦事。”
王宵獵道:“總的原則,州一級的官員,權力就很大了,當然能力要求也高。基本上,知州就要求能夠獨立處理政事,除非特別重大的跨州連府的事情,自己處理。縣一級受州管轄,相對能力就可以放低些。怎麽單獨處理。其實世界上的事,包括人的事,都是有規律的。隻是這個規律,總的來說是統計規律。”
陳求道苦笑:“統計學的東西,屬下不太懂。”
王宵獵誠懇地道:“參謀,統計學不懂,就應該下苦功夫學才是。又不是沒有老師,你可以常問嗎。以前,對於統計學的知識我也不太精通,隻了解些皮毛。但是,當我想明白了社會就是被統計學規律支配的,就很是下了一番苦功夫。到了現在,很精通說不上,一些基本的知識弄懂了。”
統計學是非常神奇的,神奇到人類已經能夠熟練地使用,還是搞不懂原理。
】
一個事物表現出統計規律,原理是什麽,人們其實搞不清。按說,依人們假定的獨立性,後邊的不應該被前麵影響才對。可實際上,微觀世界的粒子,宏觀世界上的人類社會,都被統計規律影響。以為自己掙脫了統計規律,終究不過是假象,到頭來發現自己沒有掙脫出來。
物質世界的統計規律,人們隻要認識到會應用就行了,社會的統計規律遠遠不是。身在其中,人們往往很難認識到,更加很少利用。
或者說,統計規律跟人類社會很象。對於統計規律來說,每個人都很重要,每個人都不重要。統計了每個人,統計規律才更加精確。而有些人,實際上不統計,也不會影響統計規律。甚至有些人,統計了他,統計規律會變得更加混亂。對於統計規律來說,我們到是處於什麽樣的社會地位,大部分人是悲觀的。
每個人看起來非常重要,細究起來又無關緊要。或許,對人類社會來說,就是這樣吧。
趙構是什麽人?一千多年裏,研究資料浩如煙海,很多人以為自己得到了答桉,其實怎麽可能呢?準確來說,是在中華民族最關鍵的時刻,他撥動了那根琴弦,使主和占了上風。但是他為什麽這樣做?沒有令人信服的答桉。
嶽飛北伐能不能成功呢?各種分析,基本不靠譜。嶽飛統十萬大軍,隻要勝利,重新占領中原,對南宋的局勢就非常利好。縱然不能勝,求和的局麵也會更好。
嶽飛的軍隊,是趙構刻意栽培的,是宋朝的正規軍。按照規劃,本來應該吞並劉光世的軍隊,完成改造,使分散獨立的各軍成為一個整體。但是在關鍵時刻,趙構變卦了。這一次變卦,可以視為先兆。
在這個時代,趙構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重要到連知道結果的王宵獵都異常的慎重。縱然有許多資料,歸結於趙構荒淫無道的有之,歸結於趙構貪生怕死的有之,總結出五花八門的原因。但沒有一個原因,讓王宵獵信服。因為趙構的地位太過於重要,王宵獵不得不重視。
見王宵獵說得鄭重,陳求道拱手:“遵宣撫吩咐,我必重新學習。”
王宵獵歎了口氣:“得之,這件事不但是自己的事,還關係到我們如何施政。常說臣子以大道左君王,但這個大道是什麽,卻沒有人說明白。我也說不明白,但知道怎麽觸摸,去接觸,從而去學習。怎麽做?利用統計學知識,詳細地知道天下是什麽樣,該怎麽做。也就是說,我認為,統計學的知識是我們求道的方法,是求道之術。”
陳求道與陳與義吃一驚。一起拱手道:“願宣撫詳細分說。”
王宵獵道:“君子六藝,其中有一項是樂。古時候的人不像我們這麽複雜,一張琴,一張瑟,樂曲不隻悅耳,而且純淨心靈。到了我們這個時代,就純是娛樂之用了。不但耳朵要聽,還要眼睛看著姑娘跳舞。由此可知,世事如浮雲蒼狗,變得多麽厲害。時代不同了,再講樂,就不能還是琴瑟了。”
音樂是宇宙的語言,遠不是讓人的身心娛樂那麽簡單。隻是時間變化,越來越庸俗,這個作用顯現不出來了。不能說這是好還是不好,因為喜歡人更多了,聽的人也就更多了。隻有走向人民大眾,才是真正的藝術。
不要聽樂評人講的這個高雅,那個低俗。實際上大多數的樂評人,分不清什麽是雅,什麽是俗。
真正的雅,不管是彈琴,還是鼓箏,不管是唱,是吼,還是狂喊亂叫。一聲出,天地動,雖九天之上也有你的迴聲,雖九泉之下也有你的聲響。你沒有聽過,隻是因為沒有聽過罷了。
王宵獵穿越到這個世界,思想自然而然地發生變化。以前是堅定的唯物主義者,堅定的無神論者,甚至自己都沒有想過為什麽,或許中國的教育本就如此。可自己既然穿越了,唯物主義思想還怎麽堅定?
或許,在某個地方,有一雙眼睛一直在看著自己。自己的一切,行動和想法,在那個地方都如此清晰。
這樣的人生,王宵獵所追求的,當然不僅僅是擋住金軍,求一個國泰民安。他所追求的,應當是在“道”這個前提之下的治國的道路。或者說,這才是天道。
道,人們苦尋不得,百思不解的東西,王宵獵感覺就在眼前。自己伸一伸手,或許就能觸碰,又怎麽會甘心放棄呢?這不是以前學到的知識,以前學的都可以忘記,又可以隨時撿起。什麽這個主義,或者那個思潮,在王宵獵這裏都可以放棄。因為自己不追求那些,也不把自己放在他們之下,更不是他們的學生。
那一雙眼睛是什麽?不是帝,不是天,不是佛,以前的什麽都不是,最少在現在是屬於自己的。有時候,王宵獵甚至感覺,正是在感受到了那一雙眼睛,不知道是什麽而強以為自己知道的情況下,才誕生了許多宗教。
沉默了一會,王宵獵道:“我們要以社會規律重新認識世界,治理世界,教化世界。政治最重要的是教化,治理好了才能教化,治理者本身符合教化的內容才能教化。不能滿口仁義道德,實際一肚子男盜女娼,怎麽能教化呢?不能一方麵要求官員大義為先,實際上自己則是溜須拍馬,怎麽能行?說著要仁義當先,實際上在官場不逢迎阿臾就當不下去,騙誰呢?所以啊,怎麽做官,怎麽做人,要分清楚。”
陳求道和陳與義都為官清謙,自己也以這點為傲。聽了王宵獵的話,深以為然。
王宵獵道:“世人常以官為父母,習以為然。我看不是。官隻能夠為父,做母親是不合格的。常說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既稱慈母,又怎麽會官法如爐呢?官既然職責是管理,做慈母大多數時候不合適。有父必有母,才算得上人生。既然有父,就應該有母。這個母親哪裏去找呢?我希望這樣,此事交給去非。前些年在襄陽,曾召集了一群官員,讓他們收集民間言論,查朝政得失。去非把這些人召集起來,多加訓練,讓他們踏實去幹。你們為每一個地方編一本地方誌,記得民間奇聞,還有官員是非,與官方主要記錄官員所言所行的地方誌分開。另外,你們再編一本專門的雜誌,拿來登錄各地的事情,供人們評論閑談。雜誌上不好標明官場職務,顯示當政官員,就另起個名字吧。雜誌的名字你們去想,裏麵地方稱子虛國,烏有鄉,如此之類。官員施政,有好有壞,你不能把百姓的口堵上,要讓人家說,要讓人家評論。不過官員嗎,還有把地方名字隱去,臉麵好看。這件事情做好了,才算是母親。這個係統一定要與官員分開,但還是官。這才像父母健全的家庭,而不是隻家的樣子。”
說完,對陳求道道:“用這些內容,再加上官府的審計司,我們再總結出規律來。以天地為臨嶽,以總結出來的規律為琴弦,我們彈奏出一首動聽的樂章來。在這個時代,但願能成為一首好曲。”
如果有人真的能用看理朝政的感覺,譜寫出一首曲子來,那就可以稱得上大雅之音。這首大雅之音,能不能感天動地,遍傳九天黃泉,就看這些官員用不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