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沉默了一會。三人都默默喝茶,沒有說話。
陳與義見場麵有些尷尬,道:“禪師,防禦留住度牒不發,自然有其道理,不必多想。荊門一戰犧牲的將士不少,百姓欲做一場法會,超度這些英靈。還望禪師移步下山。”
法燈禪師道:“此事陳運使專門來請,我已經答應了。當時見山門冷落,有心弘揚佛法,是以要了二十道度牒。隻是不想襄陽沒有,度牒全在製置手中,有些誤會了。縱然沒有度牒,我也不會拒絕。”
陳與義忙道:“如此多謝禪師!”
王宵獵道:“為何度牒在我這裏,禪師就不要了呢?”
法燈禪師微笑:“官人,我何嚐說過不要?若官人願給,我自然謝過。”
王宵獵道:“原來是你算定我不會給嗎?”
法燈禪師道:“我說過,官人是非常之人,當做非常之事。隻是,於我佛門來說,不是幸事。”
王宵獵道:“為何?我也沒有做過損壞佛法的事,也不打算毀壞山門。”
法燈禪師歎了口氣:“佛法弘揚,靠的是佛心慈悲,普渡世人。是知世間皆苦,欲渡眾生往那無邊妙境而去。官人來到這世間,救民於疾苦,欲成不世之功業。這樣的世間,還有幾人願信佛法?若今生不苦,又何必祈願於來世?官人或有大功於世人,卻不是佛門之福。”
王宵獵想了一會道:“禪師是說,佛修來世,若今世人人安樂,便沒有人入佛門了嗎?”
法燈禪師道:“也不盡然。佛不隻修來世,還願今世明了諸般佛法,看見真性,以成佛陀。所謂人人有心,人人成佛。隻是若世間安樂,世人被物欲迷了雙眼,再見真性何其難也。”
“被物欲迷了雙眼,便就成不了佛了?”王宵獵看著法燈,緩緩說道。
法燈神色不變,淡淡地道:“世間自然有天生慧根者,不管貧窮還是富貴,不管受苦還是安樂,其心自明,任什麽都遮不住雙眼。隻是這種人,是天生佛法,何必人去渡?佛法渡的,是在世俗欲海中掙紮而不自知者。世間安樂,此事就難了。”
王宵獵低頭想了一會,慢慢搖頭:“禪師這番話,卻說服不了我。你說的諸般種種,慢說我能不能做到,做到了也與弘揚佛法無關。禪師,你說的亂了。”
法燈禪師一時不語。過了一會,才道:“官人當立不世之功,與非我佛門之福,原來是兩件事?是我混淆了?官人一說,我也覺得說服不了自己。”
一邊的陳與義聽得雲裏霧裏。趁這個機會問道:“敢問禪師,因何說防禦是非常之人?”
法燈禪師道:“因為他就是非常之人。本來如此,又哪裏有為什麽?”
陳與義聽了一怔,不知道法燈禪師是什麽意思。以前法燈禪師並沒有與王宵獵見過,哪怕是這兩年見王宵獵不管是治理地方還是治軍都井井有條,也不應該如此說。
王宵獵看著法燈,心裏千迴百轉,不知道是一種什麽感覺。可以說,自己小看了這個禪師。他不但不是自己先前認為的騙人的和尚,隻怕還真知道些什麽。
過了一會,王宵獵道:“敢問禪師,為什麽認為我是非常之人?憑什麽認為我當立不世之功?”
這句話與陳與義問的差不多。法燈禪師卻道:“知道便是知道,有的時候說不明白為什麽知道。我未見官人時,聽你名字,心中突然明悟,你是非常之人。今日見官人的時候,隻覺天上一雙大眼,看著世間萬物。那雙眼裏,隻見官人的影子。為什麽?沒有為什麽!”
王宵獵看著法燈,麵上不悲不喜,也不說話。一時之間,方丈室又陷入了沉默之中。
一邊的陳與義隻覺得額頭出汗,心跳加速,口幹舌燥。他沒有想到,今日與王宵獵來鹿門寺,竟然會有這種詭異的事情。和尚口出狂言沒有什麽,這種事情實在不少。王宵獵的反應波瀾不驚,才真正嚇到了陳與義。這說明,法燈禪師所說的話不是沒有根據。
法燈禪師神色平靜。拿起茶壺,給兩人又倒滿了茶。
王宵獵突然拿起茶碗,仰頭一飲而盡。放下茶碗,沉聲道:“禪師可知,在下雖然讀書不多,見識不廣,心誌卻堅定。這世間的事總有一個道理在,卻惟獨不信仙佛鬼神!”
法燈禪師淡然道:“世間事有道理,總不該是錯。仙佛鬼神在也不在,卻不關官人信與不信。”
王宵獵冷笑:“若世間有佛,禪師請一個出來見一見。空口虛言,哪個信你!”
法燈禪師道:“施主,世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佛法傳入中土千年,成佛者不知凡幾。隻是此佛非彼佛,不是尋常百姓認為的那種神通廣大的人物就是了。”
王宵獵點了點頭:“我明白,佛法與其他教法不同,佛也與其他神仙不同。明了真性,得見如來者皆可成佛。隻是禪師剛才所說,卻不是這樣的佛。”
法燈禪師道:“我也沒說那是佛。”
一時之間,方丈室內再次陷入了沉默。陳與義端起茶杯,小口喝著,壓下心裏的震驚。
王宵獵知道自己的事,並不覺得十分驚異。一個人穿越千年,有一些端倪被人發現沒有什麽。大丈夫行事,不能全靠這也別人不知道,那也別人不知道,隻有自己一個人知道。半點本事沒有,全靠著比別人多知道些一鱗半爪的知識,就想著無人能及。隻是沒有想到,是從一個和尚口裏說出來。
穿越這麽荒謬的事情都發生了,再出現什麽妖魔鬼怪也不奇怪。法燈禪師說的沒錯,仙佛神鬼並不靠王宵獵信不信。存在就是存在,不存在就是不存在。
過了許久,王宵獵緩緩地道:“是我不相信禪師,逼你太緊了。”
法燈禪師微笑:“我說我知道的,是施主在想。施主怎麽想,不是貧僧能左右。”
王宵獵道:“因禪師所說,事涉神怪,在下偏不信神怪!得罪!”
法燈禪師歎了口氣:“施主為何就認為事涉神怪呢?人生在天地間,渺小如螻蟻,有許多事情說不明白。說不明白就說不明白,何必強求?”
何必強求?王宵獵不由皺起了眉頭。是啊,人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又何必去強求呢?多少年後,轉過頭來看,現在自己做的或許微不足道,或者錯漏百出,又怎麽樣呢?兩世為人,王宵獵無論如何不信神怪。世上真有神怪,曆史怎麽會是那個樣子呢?世上怎麽會有忠誠勤勞的人不得不辛苦勞作,偷奸耍滑的人坐享富貴呢?
可世上沒有神怪,法燈禪師為何有奇怪的感覺?怎麽會覺得天上有一雙大眼?難道是佛法高深?
世界就像一個舞台,我們被安排在這個舞台上演一個一個的角色,生旦淨末醜,樣樣皆有。有的人是主角,有的人是配角,還有的人在扮演觀眾。走出這個舞台,會覺得自己在舞台上的樣子好怪異。但隻要在舞台上,就不知道我們在演戲,我們隻要演好戲。
想了許久,王宵獵隻覺得頭亂如麻。飲了一杯茶,對法燈禪師道:“如此說,我隻能相信禪師佛法高深。今日既有緣見麵,可有教我?”
法燈禪師道:“佛法又有何教人的地方?人人皆有佛性,佛法隻是喚起佛性而已。”
王宵獵道:“如此說,佛法豈不是跟儒家許多相同的地方?儒家說,人人皆有仁心,人人皆可為聖人。一個人人可成佛,一個人人可成聖,聽來相差不多。”
法燈禪師道:“一字之別,天差地遠!佛不是聖人,不區別於眾人,隻是一種境界而已。儒家的聖人卻不是如此。聖人之為聖人,必是跟平常人大不同!”
王宵獵低頭思索,咀嚼法燈的話,心中慢慢有些明悟。許多事情,不能因為說的話像,就認為他們本身就很像。佛家和儒家,還是有重大區別的。雖然這個時代佛家在引儒入佛,儒家在引佛入儒,兩家還是有根本的差別。這種差別,使兩家在認識世界、認識人世上天差地遠。
王宵獵對佛法所學不多,也不想把心力花在這上麵。世間還有很多事需要自己去做,每一件都要花費無數心力,哪裏來的時間坐禪參佛?
想了許久,王宵獵道:“曹洞宗是天下佛學大宗,必有其過人之處。在下愚鈍,心力用於政事已覺不足,哪裏來的精力去參佛呢?今日有緣,還請禪師隨便教我幾句,不虛此行。”
法燈禪師道:“施主是非常之人,當有非常之功德。這功德在世間,在萬千世人心中,又豈在一佛門?我也沒有什麽教施主,取《參同契》幾句話,以贈施主吧。”
“靈源明皎潔,支派暗流注。執事原是迷,契理也非悟。門門一切境,迴互不迴互。”
王宵獵默念這幾句話,咀嚼其中意思。意思並不複雜,無非是事與理的關係,事是存在的,理也是存在的。佛家講一切皆空,理與事最終要統一於佛性。這幾句話的特殊,在於指出執著於外物是不對,但理與事有迴互關係。不理解這迴互關係,哪怕是契同於理,也不能說已了悟。
默念許久,王宵獵一拍手:“佛家最忌一個執字,我在這裏想這幾句話的意思,豈不是執?世間高僧大德,聖人賢者,孜孜不倦所求的,無非還是理與事而已。理與事何分?世上本來如此!”
說完,向法燈禪師合十:“禪師所說佛法,與我沒有多少緣分。在我想來,世間一切法,推不過天道二字!何為天道?世界本來如此,世界本該如此,世界就是如此!何以求法?道法自然。道教雖稱起自道家,卻學不來道法自然四個字。天道何必去求?法自然而已!這四個字,以贈禪師!”
法燈禪師看著王宵獵,淡然道:“我自佛門弟子,有自家佛法,何必別處學去?施主聽講佛法,覺得索然無味。我聽施主所講天道,又何嚐不是如此?”
王宵獵聽了大笑:“明白了。禪師為何講我非常之人,此時便有明悟!”
陳與義見場麵有些尷尬,道:“禪師,防禦留住度牒不發,自然有其道理,不必多想。荊門一戰犧牲的將士不少,百姓欲做一場法會,超度這些英靈。還望禪師移步下山。”
法燈禪師道:“此事陳運使專門來請,我已經答應了。當時見山門冷落,有心弘揚佛法,是以要了二十道度牒。隻是不想襄陽沒有,度牒全在製置手中,有些誤會了。縱然沒有度牒,我也不會拒絕。”
陳與義忙道:“如此多謝禪師!”
王宵獵道:“為何度牒在我這裏,禪師就不要了呢?”
法燈禪師微笑:“官人,我何嚐說過不要?若官人願給,我自然謝過。”
王宵獵道:“原來是你算定我不會給嗎?”
法燈禪師道:“我說過,官人是非常之人,當做非常之事。隻是,於我佛門來說,不是幸事。”
王宵獵道:“為何?我也沒有做過損壞佛法的事,也不打算毀壞山門。”
法燈禪師歎了口氣:“佛法弘揚,靠的是佛心慈悲,普渡世人。是知世間皆苦,欲渡眾生往那無邊妙境而去。官人來到這世間,救民於疾苦,欲成不世之功業。這樣的世間,還有幾人願信佛法?若今生不苦,又何必祈願於來世?官人或有大功於世人,卻不是佛門之福。”
王宵獵想了一會道:“禪師是說,佛修來世,若今世人人安樂,便沒有人入佛門了嗎?”
法燈禪師道:“也不盡然。佛不隻修來世,還願今世明了諸般佛法,看見真性,以成佛陀。所謂人人有心,人人成佛。隻是若世間安樂,世人被物欲迷了雙眼,再見真性何其難也。”
“被物欲迷了雙眼,便就成不了佛了?”王宵獵看著法燈,緩緩說道。
法燈神色不變,淡淡地道:“世間自然有天生慧根者,不管貧窮還是富貴,不管受苦還是安樂,其心自明,任什麽都遮不住雙眼。隻是這種人,是天生佛法,何必人去渡?佛法渡的,是在世俗欲海中掙紮而不自知者。世間安樂,此事就難了。”
王宵獵低頭想了一會,慢慢搖頭:“禪師這番話,卻說服不了我。你說的諸般種種,慢說我能不能做到,做到了也與弘揚佛法無關。禪師,你說的亂了。”
法燈禪師一時不語。過了一會,才道:“官人當立不世之功,與非我佛門之福,原來是兩件事?是我混淆了?官人一說,我也覺得說服不了自己。”
一邊的陳與義聽得雲裏霧裏。趁這個機會問道:“敢問禪師,因何說防禦是非常之人?”
法燈禪師道:“因為他就是非常之人。本來如此,又哪裏有為什麽?”
陳與義聽了一怔,不知道法燈禪師是什麽意思。以前法燈禪師並沒有與王宵獵見過,哪怕是這兩年見王宵獵不管是治理地方還是治軍都井井有條,也不應該如此說。
王宵獵看著法燈,心裏千迴百轉,不知道是一種什麽感覺。可以說,自己小看了這個禪師。他不但不是自己先前認為的騙人的和尚,隻怕還真知道些什麽。
過了一會,王宵獵道:“敢問禪師,為什麽認為我是非常之人?憑什麽認為我當立不世之功?”
這句話與陳與義問的差不多。法燈禪師卻道:“知道便是知道,有的時候說不明白為什麽知道。我未見官人時,聽你名字,心中突然明悟,你是非常之人。今日見官人的時候,隻覺天上一雙大眼,看著世間萬物。那雙眼裏,隻見官人的影子。為什麽?沒有為什麽!”
王宵獵看著法燈,麵上不悲不喜,也不說話。一時之間,方丈室又陷入了沉默之中。
一邊的陳與義隻覺得額頭出汗,心跳加速,口幹舌燥。他沒有想到,今日與王宵獵來鹿門寺,竟然會有這種詭異的事情。和尚口出狂言沒有什麽,這種事情實在不少。王宵獵的反應波瀾不驚,才真正嚇到了陳與義。這說明,法燈禪師所說的話不是沒有根據。
法燈禪師神色平靜。拿起茶壺,給兩人又倒滿了茶。
王宵獵突然拿起茶碗,仰頭一飲而盡。放下茶碗,沉聲道:“禪師可知,在下雖然讀書不多,見識不廣,心誌卻堅定。這世間的事總有一個道理在,卻惟獨不信仙佛鬼神!”
法燈禪師淡然道:“世間事有道理,總不該是錯。仙佛鬼神在也不在,卻不關官人信與不信。”
王宵獵冷笑:“若世間有佛,禪師請一個出來見一見。空口虛言,哪個信你!”
法燈禪師道:“施主,世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佛法傳入中土千年,成佛者不知凡幾。隻是此佛非彼佛,不是尋常百姓認為的那種神通廣大的人物就是了。”
王宵獵點了點頭:“我明白,佛法與其他教法不同,佛也與其他神仙不同。明了真性,得見如來者皆可成佛。隻是禪師剛才所說,卻不是這樣的佛。”
法燈禪師道:“我也沒說那是佛。”
一時之間,方丈室內再次陷入了沉默。陳與義端起茶杯,小口喝著,壓下心裏的震驚。
王宵獵知道自己的事,並不覺得十分驚異。一個人穿越千年,有一些端倪被人發現沒有什麽。大丈夫行事,不能全靠這也別人不知道,那也別人不知道,隻有自己一個人知道。半點本事沒有,全靠著比別人多知道些一鱗半爪的知識,就想著無人能及。隻是沒有想到,是從一個和尚口裏說出來。
穿越這麽荒謬的事情都發生了,再出現什麽妖魔鬼怪也不奇怪。法燈禪師說的沒錯,仙佛神鬼並不靠王宵獵信不信。存在就是存在,不存在就是不存在。
過了許久,王宵獵緩緩地道:“是我不相信禪師,逼你太緊了。”
法燈禪師微笑:“我說我知道的,是施主在想。施主怎麽想,不是貧僧能左右。”
王宵獵道:“因禪師所說,事涉神怪,在下偏不信神怪!得罪!”
法燈禪師歎了口氣:“施主為何就認為事涉神怪呢?人生在天地間,渺小如螻蟻,有許多事情說不明白。說不明白就說不明白,何必強求?”
何必強求?王宵獵不由皺起了眉頭。是啊,人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又何必去強求呢?多少年後,轉過頭來看,現在自己做的或許微不足道,或者錯漏百出,又怎麽樣呢?兩世為人,王宵獵無論如何不信神怪。世上真有神怪,曆史怎麽會是那個樣子呢?世上怎麽會有忠誠勤勞的人不得不辛苦勞作,偷奸耍滑的人坐享富貴呢?
可世上沒有神怪,法燈禪師為何有奇怪的感覺?怎麽會覺得天上有一雙大眼?難道是佛法高深?
世界就像一個舞台,我們被安排在這個舞台上演一個一個的角色,生旦淨末醜,樣樣皆有。有的人是主角,有的人是配角,還有的人在扮演觀眾。走出這個舞台,會覺得自己在舞台上的樣子好怪異。但隻要在舞台上,就不知道我們在演戲,我們隻要演好戲。
想了許久,王宵獵隻覺得頭亂如麻。飲了一杯茶,對法燈禪師道:“如此說,我隻能相信禪師佛法高深。今日既有緣見麵,可有教我?”
法燈禪師道:“佛法又有何教人的地方?人人皆有佛性,佛法隻是喚起佛性而已。”
王宵獵道:“如此說,佛法豈不是跟儒家許多相同的地方?儒家說,人人皆有仁心,人人皆可為聖人。一個人人可成佛,一個人人可成聖,聽來相差不多。”
法燈禪師道:“一字之別,天差地遠!佛不是聖人,不區別於眾人,隻是一種境界而已。儒家的聖人卻不是如此。聖人之為聖人,必是跟平常人大不同!”
王宵獵低頭思索,咀嚼法燈的話,心中慢慢有些明悟。許多事情,不能因為說的話像,就認為他們本身就很像。佛家和儒家,還是有重大區別的。雖然這個時代佛家在引儒入佛,儒家在引佛入儒,兩家還是有根本的差別。這種差別,使兩家在認識世界、認識人世上天差地遠。
王宵獵對佛法所學不多,也不想把心力花在這上麵。世間還有很多事需要自己去做,每一件都要花費無數心力,哪裏來的時間坐禪參佛?
想了許久,王宵獵道:“曹洞宗是天下佛學大宗,必有其過人之處。在下愚鈍,心力用於政事已覺不足,哪裏來的精力去參佛呢?今日有緣,還請禪師隨便教我幾句,不虛此行。”
法燈禪師道:“施主是非常之人,當有非常之功德。這功德在世間,在萬千世人心中,又豈在一佛門?我也沒有什麽教施主,取《參同契》幾句話,以贈施主吧。”
“靈源明皎潔,支派暗流注。執事原是迷,契理也非悟。門門一切境,迴互不迴互。”
王宵獵默念這幾句話,咀嚼其中意思。意思並不複雜,無非是事與理的關係,事是存在的,理也是存在的。佛家講一切皆空,理與事最終要統一於佛性。這幾句話的特殊,在於指出執著於外物是不對,但理與事有迴互關係。不理解這迴互關係,哪怕是契同於理,也不能說已了悟。
默念許久,王宵獵一拍手:“佛家最忌一個執字,我在這裏想這幾句話的意思,豈不是執?世間高僧大德,聖人賢者,孜孜不倦所求的,無非還是理與事而已。理與事何分?世上本來如此!”
說完,向法燈禪師合十:“禪師所說佛法,與我沒有多少緣分。在我想來,世間一切法,推不過天道二字!何為天道?世界本來如此,世界本該如此,世界就是如此!何以求法?道法自然。道教雖稱起自道家,卻學不來道法自然四個字。天道何必去求?法自然而已!這四個字,以贈禪師!”
法燈禪師看著王宵獵,淡然道:“我自佛門弟子,有自家佛法,何必別處學去?施主聽講佛法,覺得索然無味。我聽施主所講天道,又何嚐不是如此?”
王宵獵聽了大笑:“明白了。禪師為何講我非常之人,此時便有明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