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稅收得特別快,不用一個月的時間,到六月中旬就收齊了。農民手中還有大量餘糧,幾州的糧介迅速下跌。不過市麵上糧食充足,再低的價錢也賣不出去。
這一日楊審匆匆進來,對王宵獵道:“觀察,襄陽來信說,有一個鄂州商人,聽說今年鄧州的麥子豐收,願意來買。陳參議不敢作主,派人來報。”
王宵獵道:“一個商人,能夠買這麽多麥子?”
楊審笑道:“觀察,這是商人的托詞,怎麽真會一個人?這些糧商,都是各出本錢,才能穿州過府做生意。現在兩浙路麥價高漲,誰看不出來販麥能賺錢?”
王宵獵道:“好。明日你與我一起去襄陽,看看這商人如何。多收了糧食,賣出去才有用處,放在倉裏有什麽用?過兩三個月,還有水稻,我們不缺糧食。”
楊審稱是。過了一會道:“觀察,其實我納悶得很。若說以前,沒有大災,這幾個州軍應該也收這麽多糧食,怎麽沒有聽說那時糧食難賣呢?”
王宵獵笑了笑:“因為百姓收上來的糧食,留在自己手裏的不多。不講官府和糴,單說官府之外的土豪富戶。糧食收上來之後,最大的一部分就到了他們手裏。這些人都有糧倉,管理又不好,數目也不清楚。糧食多了,就用來喂雞喂鴨。兩三年後,大部分就朽爛掉了。”
楊審哪裏肯信:“有這麽厲害?若是如此,豈不是天下大部分地方不缺糧食?”
“當然。天下大部分的地方是不缺糧的。不過有糧的吃不完,沒糧的又吃不飽,貧富不均,才顯得缺糧罷了。你想一想,便如唐州鄧州,有大量閑地,怎麽可能會缺糧呢。”
楊審笑著搖了搖頭,還是有些不信。
王宵獵也不多說,隻是問鄂州商人的情況。
北宋人口最多的時候,後人估計一億餘。到底有沒有這麽多,難說的很,反正不會超過此數。大約就是王宵獵前世十分之一的人口。此時的糧食畝產,大約是後世的六分之一。算一下就知道,平均糧食產量是不低的。按理來說,人們都應該能吃飽。有人吃不飽,主要就是分配問題了。
一般來說,後世的糧食損耗大約能到一成。在這個年代,糧食損耗占比就更高。如果官府和百姓的效率不高,大部分糧食白白損耗掉也不稀奇。便如鄧州,今年大豐收,如果不能夠及時賣出去,到了秋冬季節很大一部分就朽壞了。來年青黃不接的時候,很多人家可能還是沒有糧食吃。
社會不能進步的話,農民就是這樣。每年辛辛苦苦,隻有在收獲的季節寬鬆一些,日子總是緊巴巴的。僅僅多產糧食不夠,還要讓糧食充分利用起來。
第二天,王宵獵與楊審一起,從新野到了襄陽府。
陳與義迎進城裏,到了衙門坐定。道:“今年鄧州冬麥喜獲豐收,一個月間傳遍許多州府。便有鄂州的商人來,說是可以大量收買。此事卑職不敢做主,急報觀察。”
王宵獵道:“這幾年許多中原人南下,他們習慣吃麥,麥價漲了不少。從去年冬天開始,金軍一直肆虐淮南,那裏受了影響。現在能大量賣麥的地方,也隻有我們這裏了。鄧州有白河到襄陽,襄陽沿漢江可以進入長江,一路順流而下。這生意,著實是做的。”
陳與義道:“卑職也是這樣想。不過來的商人隻有三人,不知他們實力如何。”
王宵獵道:“隻要能給錢,其他的不去管。今日中午,我們辦一個筵席,與他們詳談。”
陳與義稱是。自去吩咐士卒,在江邊酒家設宴,請三位商人。
王宵獵在衙門處理了緊急的公文,看看天近傍晚,與陳與義和楊審到了江邊酒家。三位商人早已等在外麵,上前行禮,一起進了酒樓。
到二樓的閣子坐定,小廝上了茶了,幾人閑談。
王宵獵道:“如今金軍南下,為保家衛國,一時軍興。養兵就要花錢,可哪裏來的錢?這幾州的土地商算肥沃,去年風調雨順,隻是多收幾鬥糧。我們想著把糧賣出去,換些錢來。恰巧幾位來,正解我等的燃眉之急。如果真能換了錢來,你們算是立一大功。”
中間一個員外拱手:“在下貝興,祖上起就在鄂州做著糧行生意。這一位是餘治富,那一位是康明起。餘員外與在下一樣是做糧行,康員外則是在漢水跑船。”
王宵獵看著三人,點了點頭:“不錯。你們有販賣糧食的,還有水上跑船的,倒是齊全。若是議定了,我會派個人隨你們同去,看一看你們在鄂州的生意。”
“應該,應該!”三人一起拱手。
王宵獵道:“不知你們能收多少麥子?價錢幾何?”
貝興看看其餘兩人,小心道:“我們都是鄂州的大商人,一年收幾十萬石,不在話下。”
王宵獵聽了連連搖頭:“少了,少了。幾十萬石當得什麽事?今年唐、鄧兩州,加上襄陽府,僅麥子就有兩百萬石。過上兩三個月,等收了稻穀,估計還有一百餘萬石。”
聽了這話,三人被嚇了一跳。一開口就三百萬石,王宵獵好大的口氣。北宋時候,汴河作為重要的南北交通要道,一年也不過向開封輸糧六百萬石。僅僅這幾州,王宵獵就要賣糧三百萬石,莫不是腦子出問題了?三人麵麵相覷,一時間沒有說話。
王宵獵道:“怎麽?莫不是幾位出不起三百萬石糧的錢?”
貝興道:“觀察,三百萬石不是小數目。以前汴河漕運向京師運糧,也不過六百萬石——”
王宵獵道:“不能這麽比。汴河運糧是一路逆流而上,必須用大量纖夫。你們運糧一路都是順流而下,這就省了多少?長江直通淮南、兩浙,又可到湖南、江西,糧食運到了鄂州,並不愁賣。”
貝興道:“若觀察真有這麽多糧,小的們想盡辦法,都能買下來。隻是——幾州之地,一年能收多少糧食?賣出三百萬石,本地百姓吃什麽?”
王宵獵聽了不由笑道:“你們可以在周圍問一問,今年百姓糧食充足,不必擔心他們吃什麽。幾州地方是不多,但耕地廣有,百姓隻要出力,糧食不缺的。”
三百萬石,就是三四億斤。這個數字聽起來很嚇人,其實並不多。王宵獵前世,僅南陽一地,一年就產糧食近一百五十億斤。幾個州府加起來,三四億斤實在連零頭都算不上。
四億斤糧食就是二十萬噸,在後世根本不算什麽。在這個年代,運輸能力有限,沒有水路就很難運輸。這種生意,是必須要依靠水運的。
見王宵獵說的堅定,貝興不再懷疑。道:“觀察,這麽多糧食,不知定價幾何?”
王宵獵道:“我問過了,兩浙、江西今年的麥價大漲,不下五百文一鬥。我這裏賣五十足文,隻要你們運到地方,就有大利。你們覺得如何?”
貝興看看其餘兩人,道:“五十足文一鬥,這價錢也不低——”
王宵獵笑道:“十倍之利,可以了。貝員外,做生意不可以太貪心!”
貝興尷尬地笑了笑。道:“長途販運,許多意外。觀察莫怪。”
這一日楊審匆匆進來,對王宵獵道:“觀察,襄陽來信說,有一個鄂州商人,聽說今年鄧州的麥子豐收,願意來買。陳參議不敢作主,派人來報。”
王宵獵道:“一個商人,能夠買這麽多麥子?”
楊審笑道:“觀察,這是商人的托詞,怎麽真會一個人?這些糧商,都是各出本錢,才能穿州過府做生意。現在兩浙路麥價高漲,誰看不出來販麥能賺錢?”
王宵獵道:“好。明日你與我一起去襄陽,看看這商人如何。多收了糧食,賣出去才有用處,放在倉裏有什麽用?過兩三個月,還有水稻,我們不缺糧食。”
楊審稱是。過了一會道:“觀察,其實我納悶得很。若說以前,沒有大災,這幾個州軍應該也收這麽多糧食,怎麽沒有聽說那時糧食難賣呢?”
王宵獵笑了笑:“因為百姓收上來的糧食,留在自己手裏的不多。不講官府和糴,單說官府之外的土豪富戶。糧食收上來之後,最大的一部分就到了他們手裏。這些人都有糧倉,管理又不好,數目也不清楚。糧食多了,就用來喂雞喂鴨。兩三年後,大部分就朽爛掉了。”
楊審哪裏肯信:“有這麽厲害?若是如此,豈不是天下大部分地方不缺糧食?”
“當然。天下大部分的地方是不缺糧的。不過有糧的吃不完,沒糧的又吃不飽,貧富不均,才顯得缺糧罷了。你想一想,便如唐州鄧州,有大量閑地,怎麽可能會缺糧呢。”
楊審笑著搖了搖頭,還是有些不信。
王宵獵也不多說,隻是問鄂州商人的情況。
北宋人口最多的時候,後人估計一億餘。到底有沒有這麽多,難說的很,反正不會超過此數。大約就是王宵獵前世十分之一的人口。此時的糧食畝產,大約是後世的六分之一。算一下就知道,平均糧食產量是不低的。按理來說,人們都應該能吃飽。有人吃不飽,主要就是分配問題了。
一般來說,後世的糧食損耗大約能到一成。在這個年代,糧食損耗占比就更高。如果官府和百姓的效率不高,大部分糧食白白損耗掉也不稀奇。便如鄧州,今年大豐收,如果不能夠及時賣出去,到了秋冬季節很大一部分就朽壞了。來年青黃不接的時候,很多人家可能還是沒有糧食吃。
社會不能進步的話,農民就是這樣。每年辛辛苦苦,隻有在收獲的季節寬鬆一些,日子總是緊巴巴的。僅僅多產糧食不夠,還要讓糧食充分利用起來。
第二天,王宵獵與楊審一起,從新野到了襄陽府。
陳與義迎進城裏,到了衙門坐定。道:“今年鄧州冬麥喜獲豐收,一個月間傳遍許多州府。便有鄂州的商人來,說是可以大量收買。此事卑職不敢做主,急報觀察。”
王宵獵道:“這幾年許多中原人南下,他們習慣吃麥,麥價漲了不少。從去年冬天開始,金軍一直肆虐淮南,那裏受了影響。現在能大量賣麥的地方,也隻有我們這裏了。鄧州有白河到襄陽,襄陽沿漢江可以進入長江,一路順流而下。這生意,著實是做的。”
陳與義道:“卑職也是這樣想。不過來的商人隻有三人,不知他們實力如何。”
王宵獵道:“隻要能給錢,其他的不去管。今日中午,我們辦一個筵席,與他們詳談。”
陳與義稱是。自去吩咐士卒,在江邊酒家設宴,請三位商人。
王宵獵在衙門處理了緊急的公文,看看天近傍晚,與陳與義和楊審到了江邊酒家。三位商人早已等在外麵,上前行禮,一起進了酒樓。
到二樓的閣子坐定,小廝上了茶了,幾人閑談。
王宵獵道:“如今金軍南下,為保家衛國,一時軍興。養兵就要花錢,可哪裏來的錢?這幾州的土地商算肥沃,去年風調雨順,隻是多收幾鬥糧。我們想著把糧賣出去,換些錢來。恰巧幾位來,正解我等的燃眉之急。如果真能換了錢來,你們算是立一大功。”
中間一個員外拱手:“在下貝興,祖上起就在鄂州做著糧行生意。這一位是餘治富,那一位是康明起。餘員外與在下一樣是做糧行,康員外則是在漢水跑船。”
王宵獵看著三人,點了點頭:“不錯。你們有販賣糧食的,還有水上跑船的,倒是齊全。若是議定了,我會派個人隨你們同去,看一看你們在鄂州的生意。”
“應該,應該!”三人一起拱手。
王宵獵道:“不知你們能收多少麥子?價錢幾何?”
貝興看看其餘兩人,小心道:“我們都是鄂州的大商人,一年收幾十萬石,不在話下。”
王宵獵聽了連連搖頭:“少了,少了。幾十萬石當得什麽事?今年唐、鄧兩州,加上襄陽府,僅麥子就有兩百萬石。過上兩三個月,等收了稻穀,估計還有一百餘萬石。”
聽了這話,三人被嚇了一跳。一開口就三百萬石,王宵獵好大的口氣。北宋時候,汴河作為重要的南北交通要道,一年也不過向開封輸糧六百萬石。僅僅這幾州,王宵獵就要賣糧三百萬石,莫不是腦子出問題了?三人麵麵相覷,一時間沒有說話。
王宵獵道:“怎麽?莫不是幾位出不起三百萬石糧的錢?”
貝興道:“觀察,三百萬石不是小數目。以前汴河漕運向京師運糧,也不過六百萬石——”
王宵獵道:“不能這麽比。汴河運糧是一路逆流而上,必須用大量纖夫。你們運糧一路都是順流而下,這就省了多少?長江直通淮南、兩浙,又可到湖南、江西,糧食運到了鄂州,並不愁賣。”
貝興道:“若觀察真有這麽多糧,小的們想盡辦法,都能買下來。隻是——幾州之地,一年能收多少糧食?賣出三百萬石,本地百姓吃什麽?”
王宵獵聽了不由笑道:“你們可以在周圍問一問,今年百姓糧食充足,不必擔心他們吃什麽。幾州地方是不多,但耕地廣有,百姓隻要出力,糧食不缺的。”
三百萬石,就是三四億斤。這個數字聽起來很嚇人,其實並不多。王宵獵前世,僅南陽一地,一年就產糧食近一百五十億斤。幾個州府加起來,三四億斤實在連零頭都算不上。
四億斤糧食就是二十萬噸,在後世根本不算什麽。在這個年代,運輸能力有限,沒有水路就很難運輸。這種生意,是必須要依靠水運的。
見王宵獵說的堅定,貝興不再懷疑。道:“觀察,這麽多糧食,不知定價幾何?”
王宵獵道:“我問過了,兩浙、江西今年的麥價大漲,不下五百文一鬥。我這裏賣五十足文,隻要你們運到地方,就有大利。你們覺得如何?”
貝興看看其餘兩人,道:“五十足文一鬥,這價錢也不低——”
王宵獵笑道:“十倍之利,可以了。貝員外,做生意不可以太貪心!”
貝興尷尬地笑了笑。道:“長途販運,許多意外。觀察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