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9日,nba總決賽第六場,聖安東尼奧馬刺隊手握賽點,在最後時刻,他們還領先著對手,所有人都以為那年的冠軍已經有了主人,邁阿密熱火主場的一些球迷已經失望地提前走出了球館,可是沒有人想到,熱火隊竟然在逆境之中連中兩計三分球,把比賽硬生生地拖入到了加時。最終,邁阿密熱火憑借出色的發揮,贏得了那一年的總冠軍。而那一次的失利也成為所有馬刺成員心中最痛的傷疤,幾個核心球員甚至從來都不敢觀看那場比賽的錄像迴放,因為,再種再次親眼目睹從山頂跌落到穀底的滋味,真的很難很難。


    難到即使是那些心態最好的球員也不敢輕易去觸碰,甚至想要永遠地逃避。


    可是,主教練波波維奇卻在訓練營剛開始的第一天就把這場比賽的錄像拿給了他的球員們觀看,因為他要讓他們直麵失敗,即使這一次的失敗是讓每一個人痛苦到了極點的記憶。也許,波波維奇知道,失敗並不可怕,而沒有一顆勇敢麵對失敗的心,才是真正的可怕,他要讓自己的弟子勇敢起來,他要讓他們從失敗中學習到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教訓與勇氣。


    當夏暮晨等人看到紀錄片中講訴這一段經曆的時候,他們似乎找到了自己身上的影子,尤其是夏暮晨、李峰、鄧子涵、薑琦宇四個人,在上一次的失利過後,他們從來沒有真正地聊過這一話題,因為他們的心中都藏著一個疤,沒有人敢去觸碰。而看過這個紀錄片之後,四個人有了新的認識,他們不再害怕直麵過去的失敗了,因為他們受到了馬刺隊的啟迪,他們明白,不敢直麵過去的團隊也永遠沒有資格得到未來。


    1997年,馬刺以狀元簽選中了蒂姆.鄧肯,在那之後,波波維奇與鄧肯單獨相處了很長時間,他們一起遊泳,一起聊天,因為波波維奇想要通過交流的方式去了解這個年輕人到底適不適合在自己的團隊中生存,或者說,他們的籃球價值觀是否相同。這是波波維奇的建隊哲學,同時,也是每一個創業團隊應該學習的東西,一個人才的能力是否出眾固然重要,但是,一個人才是否能和團隊有著相同的“性格”也至關重要,茅台與拉菲混合在一起的飲料並不一定可口,即使它們都是上等酒品,團隊建設也是一樣,兩個三觀不和的人才一起合作不但不會給公司打帶來繁榮,而且還很有可能導致團隊的解散,即使他們都是各自領域裏頂尖的人才。看過這個片子之後,夏暮晨等人學習到了馬刺隊的建隊理念,在創業初期,每當有一個員工加入到公司的時候,夏暮晨等人都會找機會與他推心置腹地聊一聊,通過這種交流,公司的管理層不但了解了新人的性格特點、人生理想,同時,剛加入到公司的員工也在某種程度上感覺到了公司對自己的重視,讓他們的心裏產生了某種歸屬感。


    當鄧肯加入到馬刺的時候,球隊的超級明星大衛.羅賓遜甘願為這個“黃毛小子”做起配角來,作為一支球隊的老大,他知道應該把更多的機會留給後人,正是因為大衛.羅賓遜的胸懷和成全讓這支球隊學會了奉獻,在未來的十幾年裏,球隊中的每一位球員都為了整個團隊的利益而犧牲了自己的利益,這也是他們可以長青的關鍵。這段視頻讓喜歡馬刺隊的所有員工產生了共鳴,因為他們喜歡馬刺的風格,也就喜歡上了馬刺的精神,進而讓創夢四海團隊中的每一個人學習到了什麽是奉獻。


    紀錄片中呈現的內容還有很多,比如,球隊的最大明星鄧肯在被主教練波波維奇責罵的時候從來沒有擺出過任何球星的架子,所以其他球員也如他一樣學著接受教練的批評。比如,波波維奇竟然打破陳規,讓吉諾比利不按照他的打球原則去進攻,因為他知道,吉諾比利的打球方式可以創造奇跡,因為波波維奇也在從自己的弟子身上學習他未知的籃球哲學。


    通過這個簡短的紀錄片,創夢四海的員工們真的發生了一些改變,他們在那之後越來越像是一個真正的集體了。


    不過,這些都是後來發生的事情。而此時的夏暮晨還不知道這些,他隻是憑著自己的感覺認為應該給員工們發這份獎金。這種感覺並不是理性的分析,也不是對未來有把握的預測,而是來自一個企業家天生的直覺。當一個機會出現的時候,一般人往往很難察覺到其中的機遇,但是,擁有天賦的企業家們卻可以感覺到;事實上,企業家們也不敢百分之百的確定,即使相當理性的他們也不能清楚地知道到底是什麽原因驅使他們非要這麽做不可;不過,直覺卻告訴他們必須如此行事。也許,這就是天賦,大腦非常複雜,它不可能每一次都給予思維完完全全理性的解釋,但是,過去的經驗以及先天的天賦卻給了大腦某種感覺,這種感覺說不清也道不明,它隻是告訴大腦的主人,應該這麽去做,至於原因是什麽並不重要。也許,這也是為何當機會出現的時候,隻有那些擁有天賦的少數人才能抓住它的原因所在吧。


    而此時,身為創夢四海財政大臣的張曉鵬對夏暮晨的這一做法則持保留意見,一向對財務的使用持謹慎態度的他並不支持夏暮晨亂發獎金的做法。


    不過,剛剛加入到公司的張曉鵬暫時選擇了沉默,這並非是因為他不敢提出反對的意見,而是由於他對夏暮晨的管理邏輯還在摸索之中。另外,在張曉鵬看來,暫時的沉默對於自己在公司的長遠發展有利而無害。


    如果獎金的發放的確對員工們的工作熱情以及企業的文化建設起到了促進作用,那麽其中的好處不言而喻;相反,即使獎金發放之後沒有起到任何作用,那麽這一萬八千元的使用案例也完全可以做為張曉鵬嚴管財務的一個引子,未來,如果再發生老總亂用公司財務資金的時候,張曉鵬便可以以這次的例子為由,斷然拒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創業謎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曉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曉樹並收藏創業謎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