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了李峰的介紹後,李建明並沒有馬上表態,他安靜地坐在沙發上,慢慢地品味著杯中的美酒,幾分鍾後,李建明開口了:“我覺得你們的產品很一般,或者說,以我的經驗來看,你們的產品更本就不可能成功,即使成功了,也是短暫的,不會長遠。”李建明給出了自己的結論。
“為什麽?”李建明的這句話讓李峰非常意外,在他眼中非常不錯的產品,竟然成為了父親口中的“垃圾”。
“因為你們團隊的所有成員都是第一次創業,而你們的產品必須是有足夠創業經驗的人才有可能設計成功。想一想,如果就連你們自己都不知道創業需要些什麽技能,需要些什麽經驗,又如何去教會別人呢?”
李建明的這句話無疑像一盆冷水,它瞬間潑在了李峰的心頭,讓他頓時感到心涼。是啊,如果就連自己都不懂得怎樣去創業,那麽又如何去教別人呢?
李建明接著說道:“任何一款成功的產品都不可能單靠想象就可以研發成功,好的產品需要有經驗的技術人員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試錯,一次又一次的琢磨才有可能開發成功,可是你們的團隊呢?沒有一個人真真正正地懂得創業,甚至沒有一個人曾經創過業,就靠你們的想象力就想要成功地開發出一款幫助別人創業的產品,這成功的概率太低太低了。即使你們研發成功了,我想,也一定會出現許多問題。在我看來,你們現在失敗要比成功好得多。”
“這話是什麽意思?”李峰有些沒有弄懂父親最後的那個結論。
“作為一個想要創業的人,你知道你要學會的第一條技能是什麽嗎?”李建明靠在沙發上,麵部非常嚴肅。
“是什麽?”
“是輸。”
“輸?”李峰相當不解。
“是的,輸,在你年輕的時候,你應該學會如何去輸。”李建明點著頭。
“為什麽?”
“因為輸才是人生的常態。你們這個年代出生的人,都是生活在陽光下的,沒有經曆過什麽苦日子,所以你們的性格中是有缺陷的。當你們做一件事時,一旦失敗了就會一蹶不振,因為你們從來都沒有學會過如何去輸。可以說,對於一個人來說,輸是一生中無法避免的經曆,而且,輸也是人生取得成功的重要經驗。隻有經曆過慘痛失敗的人才會體會到輸的感覺,這種感覺如此痛苦,它甚至可以讓人懷疑人生,懷疑自己的生命;隻有經曆過慘痛失敗的人才能認認真真地反省過去所犯下的錯誤,才能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避免那些錯誤;也隻有經曆過慘痛失敗的人,才會懂得機會與努力的珍貴。可以說,輸,讓你的承受能力增強了,給了你提供了豐富的經驗,讓你懂得了努力和機會的重要。一個沒有真正輸過的人永遠都不會知道這些。創業也是如此,所有成功的創業者們,第一次的創業一定都是失敗的,如果有人能夠一次就創造偉大的企業,那麽要麽他是天才,要麽他的運氣太好太好。我想告訴你的是,你們這次輸的很好,如果沒有這次輸,你們將永遠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您跟我說這些做什麽?是想讓我從新振作,繼續創業?”李峰有些不解,為何父親要給予自己鼓勵。
“這要看你的信心了,我隻是告訴你輸的重要性。”李建明慢慢地喝了一口酒。
“為什麽?為什麽你過去那麽反對我創業,而現在卻改變了態度?”這是李峰一直想要詢問的問題。
“嗬嗬。”李建明淡淡地笑了笑,然後說道:“你真的以為我會那麽反對你創業嗎?”
“難道不是嗎?”李峰不解。
“你是我的兒子,我當然知道你的細胞裏麵都遺傳著什麽基因了。我知道你永遠不可能安安分分地守在一個穩定的單位碌碌無為一輩子,所以我給你安排了那裏,目的就是為了讓你的內心激發出反抗的精神。過去,我之所以堅決反對創業,就是想看一看你到底有多大的決心和勇氣去反抗,那就意味著你內心會有多麽堅定的信念去相信自己認為是正確的事情。”
“爸。”聽到這裏,李峰突然有些心塞,原來,過去的自己一直錯怪父親了。
“事實上,過去的我一直都在壓製著你,不讓你成功。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不想讓你成功得太早。”
“為什麽?”李峰又一次有些不解。
“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有太多的缺點,沒有經曆過失敗,沒有經曆過慘痛的教訓,你就永遠都意識不到你身上的這些缺點和不足,你也永遠不可能改正它們,不可能蝶變。而帶著毛病的成功永遠都是最危險的,一旦從成功的神壇上掉下來,你將會摔地很慘很慘。”李建明喝了一口酒接著說道:“失敗的確可以讓一個人發生蝶變?原因很簡單,失敗會給人慘痛的經曆,這種慘痛的經曆會讓你身心受到嚴重的衝擊,進而讓你反思那些錯誤的習慣,這些習慣可能是深入到你的骨髓之中的,隻有當內心與肉體煎熬到一定程度時,你才能鼓起勇氣改正它們,因為你再也不想迴味這樣‘疼痛’的感覺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在數學十進製加減法中1+1=2的命題,這可謂是真理了,他已經深入到了每個人的內心。但是,如果有人問你1+1等於幾的時候,你每迴答一次等於2,你就會喪失一個最愛的人或者被人暴打一次,那麽當多次之後,這種慘痛的經曆一定會讓你害怕,再有同樣問題出現的時候,你就一定會改變原有的已經成為習慣了的答案,你會認真地思考該怎樣迴答這樣的問題,總之你再也不會迴答2這個答案了。久而久之,你改變了你曾經堅信的答案。這就是失敗的作用。當然這個例子是十分極端。但是,它卻充分地告訴了我們失敗有多麽的‘恐怖’,它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習慣。”話音落下,李建明拍了拍李峰的肩膀。
聽到了父親的話,李峰點了點頭,他似乎明白了什麽,不過,又好似並沒有完全明白,他的心中還是有一個疑問。
思考了一段時間,李峰問道:“可是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很多人從未經曆過失敗,年紀輕輕就輕而易舉地獲得了成功。他們難道不是反例嗎?”
李建明放下了酒杯,慢慢地迴答說:“你們這一代人的環境優勢就是獲得信息的方式太便利了,而不好的地方恰恰也是獲得信息的便利。因為能夠便利地知道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發生的任何一件事情,所以你們太容易浮躁。這種浮躁導致了你們總希望和同樣年齡段中最成功的那個人作比較,這樣的比較其實並不是什麽好事。”李建明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因為總有一個人在這個年紀是最成功的,但是,那並不代表他的未來也一定最成功。18歲就成為了億萬富翁並不代表40歲依然有錢。一個18歲就非常成功的人一定會認為成功是非常容易的,他的經驗會告訴他,隻要簡簡單單地做一做就會取得很大的收獲,然而,這樣的經驗是完全錯誤的,這種經驗如果在他的心中根深蒂固就會相當危險,因為未來的某一天,這個經驗會給他帶到深淵。給你說一個我員工的例子吧。他是一個相當聰明的孩子,學習東西非常快,然而,他的學生生涯卻相當失敗。記得那時他對我說過,他一生中最失敗的經曆就是那次中考,初中考高中之前,他是一個學習中等的孩子,不上不下,從來沒得到過老師的重視。然而,當他還有半年就要中考的時候,他突然不想再那樣碌碌無為了,於是,從初三下學期,他開始刻苦學習,每天後半夜才睡,4、5點鍾就要起來學習,即使在入睡的時候,他夢到的也都是學習。就這樣努力了半年,在中考那天他發揮得相當出色,大榜出來,他在全校排名第十,當然,他也如願地考入了全市重點高中。從那以後,他的心中就有了這樣的思想,平時並不需要多少努力,隻要在最後半年的時間刻苦學習就會擁有同樣的成功,於是,高中的前兩年半,他逃課、睡覺、不努力,等到了高三下學期時,他又開始了初三一樣的生活,每天後半夜睡,4、5點鍾就起來學習,他相信,這次也一定會有同樣的結果。然而,到了高考結束後,他傻了,同樣的事情並沒有再次出現,他甚至連本科線都沒有過。那時,他始終都不明白為什麽會這樣,直到多年以後,他才清楚,中考的那次成功不僅僅是因為他這半年的努力,其中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考試的難易程度,所出題目與他掌握知識點的恰巧相遇,以及蒙題時的運氣成分。可以說,中考的成功害了他,讓他誤以為短短6個月的努力就可以超過別人三年的努力。他並不知道,當其他條件改變了之後,他的成功也就沒有了。
“為什麽?”李建明的這句話讓李峰非常意外,在他眼中非常不錯的產品,竟然成為了父親口中的“垃圾”。
“因為你們團隊的所有成員都是第一次創業,而你們的產品必須是有足夠創業經驗的人才有可能設計成功。想一想,如果就連你們自己都不知道創業需要些什麽技能,需要些什麽經驗,又如何去教會別人呢?”
李建明的這句話無疑像一盆冷水,它瞬間潑在了李峰的心頭,讓他頓時感到心涼。是啊,如果就連自己都不懂得怎樣去創業,那麽又如何去教別人呢?
李建明接著說道:“任何一款成功的產品都不可能單靠想象就可以研發成功,好的產品需要有經驗的技術人員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試錯,一次又一次的琢磨才有可能開發成功,可是你們的團隊呢?沒有一個人真真正正地懂得創業,甚至沒有一個人曾經創過業,就靠你們的想象力就想要成功地開發出一款幫助別人創業的產品,這成功的概率太低太低了。即使你們研發成功了,我想,也一定會出現許多問題。在我看來,你們現在失敗要比成功好得多。”
“這話是什麽意思?”李峰有些沒有弄懂父親最後的那個結論。
“作為一個想要創業的人,你知道你要學會的第一條技能是什麽嗎?”李建明靠在沙發上,麵部非常嚴肅。
“是什麽?”
“是輸。”
“輸?”李峰相當不解。
“是的,輸,在你年輕的時候,你應該學會如何去輸。”李建明點著頭。
“為什麽?”
“因為輸才是人生的常態。你們這個年代出生的人,都是生活在陽光下的,沒有經曆過什麽苦日子,所以你們的性格中是有缺陷的。當你們做一件事時,一旦失敗了就會一蹶不振,因為你們從來都沒有學會過如何去輸。可以說,對於一個人來說,輸是一生中無法避免的經曆,而且,輸也是人生取得成功的重要經驗。隻有經曆過慘痛失敗的人才會體會到輸的感覺,這種感覺如此痛苦,它甚至可以讓人懷疑人生,懷疑自己的生命;隻有經曆過慘痛失敗的人才能認認真真地反省過去所犯下的錯誤,才能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避免那些錯誤;也隻有經曆過慘痛失敗的人,才會懂得機會與努力的珍貴。可以說,輸,讓你的承受能力增強了,給了你提供了豐富的經驗,讓你懂得了努力和機會的重要。一個沒有真正輸過的人永遠都不會知道這些。創業也是如此,所有成功的創業者們,第一次的創業一定都是失敗的,如果有人能夠一次就創造偉大的企業,那麽要麽他是天才,要麽他的運氣太好太好。我想告訴你的是,你們這次輸的很好,如果沒有這次輸,你們將永遠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您跟我說這些做什麽?是想讓我從新振作,繼續創業?”李峰有些不解,為何父親要給予自己鼓勵。
“這要看你的信心了,我隻是告訴你輸的重要性。”李建明慢慢地喝了一口酒。
“為什麽?為什麽你過去那麽反對我創業,而現在卻改變了態度?”這是李峰一直想要詢問的問題。
“嗬嗬。”李建明淡淡地笑了笑,然後說道:“你真的以為我會那麽反對你創業嗎?”
“難道不是嗎?”李峰不解。
“你是我的兒子,我當然知道你的細胞裏麵都遺傳著什麽基因了。我知道你永遠不可能安安分分地守在一個穩定的單位碌碌無為一輩子,所以我給你安排了那裏,目的就是為了讓你的內心激發出反抗的精神。過去,我之所以堅決反對創業,就是想看一看你到底有多大的決心和勇氣去反抗,那就意味著你內心會有多麽堅定的信念去相信自己認為是正確的事情。”
“爸。”聽到這裏,李峰突然有些心塞,原來,過去的自己一直錯怪父親了。
“事實上,過去的我一直都在壓製著你,不讓你成功。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不想讓你成功得太早。”
“為什麽?”李峰又一次有些不解。
“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有太多的缺點,沒有經曆過失敗,沒有經曆過慘痛的教訓,你就永遠都意識不到你身上的這些缺點和不足,你也永遠不可能改正它們,不可能蝶變。而帶著毛病的成功永遠都是最危險的,一旦從成功的神壇上掉下來,你將會摔地很慘很慘。”李建明喝了一口酒接著說道:“失敗的確可以讓一個人發生蝶變?原因很簡單,失敗會給人慘痛的經曆,這種慘痛的經曆會讓你身心受到嚴重的衝擊,進而讓你反思那些錯誤的習慣,這些習慣可能是深入到你的骨髓之中的,隻有當內心與肉體煎熬到一定程度時,你才能鼓起勇氣改正它們,因為你再也不想迴味這樣‘疼痛’的感覺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在數學十進製加減法中1+1=2的命題,這可謂是真理了,他已經深入到了每個人的內心。但是,如果有人問你1+1等於幾的時候,你每迴答一次等於2,你就會喪失一個最愛的人或者被人暴打一次,那麽當多次之後,這種慘痛的經曆一定會讓你害怕,再有同樣問題出現的時候,你就一定會改變原有的已經成為習慣了的答案,你會認真地思考該怎樣迴答這樣的問題,總之你再也不會迴答2這個答案了。久而久之,你改變了你曾經堅信的答案。這就是失敗的作用。當然這個例子是十分極端。但是,它卻充分地告訴了我們失敗有多麽的‘恐怖’,它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習慣。”話音落下,李建明拍了拍李峰的肩膀。
聽到了父親的話,李峰點了點頭,他似乎明白了什麽,不過,又好似並沒有完全明白,他的心中還是有一個疑問。
思考了一段時間,李峰問道:“可是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很多人從未經曆過失敗,年紀輕輕就輕而易舉地獲得了成功。他們難道不是反例嗎?”
李建明放下了酒杯,慢慢地迴答說:“你們這一代人的環境優勢就是獲得信息的方式太便利了,而不好的地方恰恰也是獲得信息的便利。因為能夠便利地知道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發生的任何一件事情,所以你們太容易浮躁。這種浮躁導致了你們總希望和同樣年齡段中最成功的那個人作比較,這樣的比較其實並不是什麽好事。”李建明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因為總有一個人在這個年紀是最成功的,但是,那並不代表他的未來也一定最成功。18歲就成為了億萬富翁並不代表40歲依然有錢。一個18歲就非常成功的人一定會認為成功是非常容易的,他的經驗會告訴他,隻要簡簡單單地做一做就會取得很大的收獲,然而,這樣的經驗是完全錯誤的,這種經驗如果在他的心中根深蒂固就會相當危險,因為未來的某一天,這個經驗會給他帶到深淵。給你說一個我員工的例子吧。他是一個相當聰明的孩子,學習東西非常快,然而,他的學生生涯卻相當失敗。記得那時他對我說過,他一生中最失敗的經曆就是那次中考,初中考高中之前,他是一個學習中等的孩子,不上不下,從來沒得到過老師的重視。然而,當他還有半年就要中考的時候,他突然不想再那樣碌碌無為了,於是,從初三下學期,他開始刻苦學習,每天後半夜才睡,4、5點鍾就要起來學習,即使在入睡的時候,他夢到的也都是學習。就這樣努力了半年,在中考那天他發揮得相當出色,大榜出來,他在全校排名第十,當然,他也如願地考入了全市重點高中。從那以後,他的心中就有了這樣的思想,平時並不需要多少努力,隻要在最後半年的時間刻苦學習就會擁有同樣的成功,於是,高中的前兩年半,他逃課、睡覺、不努力,等到了高三下學期時,他又開始了初三一樣的生活,每天後半夜睡,4、5點鍾就起來學習,他相信,這次也一定會有同樣的結果。然而,到了高考結束後,他傻了,同樣的事情並沒有再次出現,他甚至連本科線都沒有過。那時,他始終都不明白為什麽會這樣,直到多年以後,他才清楚,中考的那次成功不僅僅是因為他這半年的努力,其中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考試的難易程度,所出題目與他掌握知識點的恰巧相遇,以及蒙題時的運氣成分。可以說,中考的成功害了他,讓他誤以為短短6個月的努力就可以超過別人三年的努力。他並不知道,當其他條件改變了之後,他的成功也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