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偉晨停頓了一下沾沾自喜地說道:“當然,我的成功也受益於中國對外貿易的開放,2001年時,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我當時就在思考,是否機會就此到來?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以及細心的調查,我認為,在江浙一帶辦外向型加工企業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所以就東拚西湊管家裏和朋友借了五萬元錢開始從生產零部件做起,讓我沒有想到的是,中國製造竟然能持續這麽久,如今,我們那批下海的商人有很多都已經成為成功的企業家了。”
楊廣聽著入神,在十年前,他沒有這樣的眼光,在那之後他沒有了這樣的機會。是啊,機會總是稍縱即逝。不得不說,在十年前,如果你在東南沿海沒有工作,沒有經濟來源,這都沒有關係,隻要你有一顆不怕失敗的心,並且肯吃苦,那麽,你便擁有了天時和地利,在那個時代,機會到處都是,沒有技術可以學,沒有資金可以借,因為市場很大,因為機會很多,成功的概率就會相對大一些。
楊廣感歎了一聲說道:“哎,還是你運氣好啊,遇上了好時候,真羨慕你啊。”
“好時候是好時候,可是那個年代的人有很多,為什麽偏偏我就邁出了這一步呢?當時,我在一個國企上班,當我想要辭職來東南沿海下海經商時,我父親堅決反對,他認為我是瘋了,放著好好的工作不要,非要跑到這裏來吃苦,還拿斷絕父子關係來威脅我。之後我與他做了一個保證,先停薪留職,來js闖二年,這二年後,如果我成功了,就按照我的方式去做。相反,如果我失敗了,就必須乖乖地迴到bj上班。剛剛來到js時,我什麽也不懂,根本不知道該從何做起。當時,東南沿海一帶有一些做外貿的企業,我為了學習就找了一份做外貿的工作,由於我有學曆,英語水平也高,因此就找得了一份在比較大的外貿公司工作的機會。那時,我工作非常用心,是我分內的工作積極努力地去做,不是我分內的工作我也熱心幫助,不為別的,就是為了能快速學到外貿知識。由於我努力好學,短短三四個月就已經能夠獨立地完成一筆訂單的全部流程了,工資也比剛開始時翻了一翻。不過,我卻毅然決然地提出了辭職,因為我知道,我來到這裏的目的是為了自己創業,即使為別人打工打地再好也不可能當上老板。辭職之後,我就自己做起了外貿生意,剛剛開始做的時候,手上一個客戶都沒有,壓力真的特別大。”方偉晨侃侃而談。
“自己做外貿?就你一個人?”方偉晨之前並沒有與楊廣提起過這段經曆,所以,當方偉晨說起時,楊廣頗感興趣。
“是啊,就我自己做。”
“你一個人能做得過來嗎?再說,做外貿生意不是得有資本嗎?”楊廣問道。
“哈哈,一看你就是外行,沒做過外貿生意。做外貿時,每個客戶出貨之前都會付三成的錢,之後就要看你與工廠的關係和周旋能力了。當時,我在這方麵可以算是一把好手,和很多工廠的關係相當不錯,他們都信任我,不過,說實話,即使這樣我也賠上過不少的單子,做外貿的環節太多,稍微一個不小心,整個單子就會被毀掉。”方偉晨解釋道。
“哦!都有什麽環節?說來聽聽。”楊廣對方偉晨的創業史相當感興趣。
“從找客戶開始說起吧,首先就要選好樣品,給樣品拍圖片,做好價格表,建立網站。然後就要到收索引擎上把你產品的關鍵詞等信息進行搜索,找到國外的客商。然後向潛在客戶推薦產品,迴答客戶的問題,迴複客戶的郵件。這項工作看似簡單,但是卻相當勞精勞神,不僅要天天對著枯燥無味的電腦屏幕,而且,我們與國外客戶又有時差,弄得自己都不知道是黑天白天了,並且很多時候,你和客戶聊了好幾天,人家一個單也不下,隻有付出沒有迴報,讓人感覺很絕望。最初,做外貿的時候我找的都是一些小客戶,原因很簡單,這些小客戶大公司不願意接,我們這些個人做外貿的隻能撿別人不要的客戶養活自己。找到了客戶還隻是第一個環節,之後就要跟客戶交談,詢盤,報價,聯係工廠出樣品,因為這些小客戶的單子都是小單子,所以大工廠都不願意生產,我就得去找小工廠來加工。在工廠加工期間,我還必須得去跟單,如果稍有不慎,比如生產出來的產品不符合客戶的要求,或者加工的時間太長,耽誤了客戶的交貨日,那麽你就會麵臨損失的風險,所以跟單要勤,不能嫌麻煩,也不能急躁,有時客戶那邊催的急,而工廠那麵又排不出時間生產,我被夾在中間就得兩邊解釋、勸說。再之後就是交貨,在貨款未到之前,日子相當難熬,什麽自然災害了,恐怖分子了,隻要有災難發生,你的貨款就有可能打了水漂。當然,這中間也穿插著很多其他的工作,比如報關、提單、倉儲,說起來,做外貿瑣碎的事特別多,而且有時候還要看別人的臉色活著,尤其是大客戶,人家有實力,所以也特別霸道。很多人說我們有錢的人都特別的牛,開豪車,住豪宅,一副大爺樣,其實,我們都是從孫子熬過來的,隻是你們沒見過而已。”方偉晨一邊迴憶一邊感慨地說道。
“原來你創業之初這麽不容易啊。”
“是啊,所以後來我也在思考,單純地做外貿是否會有未來?一來,利潤太小,二來,當時有實力的外貿公司太多,我自己也很難壯大。所以我就開始辦起了工廠,一邊外貿,一邊辦廠,兩不耽誤,相互協作發展。”
“也就是現在的這個工廠嘍?”楊廣問道。
“最初的時候哪有實力辦這樣的工廠啊。當時,我隻想選擇門檻低、有市場的產品來辦廠,所以就四處觀察、打聽,最後終於選好了方向。接著就要實地考察,看看別人是怎麽生產的,對於加工生產來說,我那時還是外行。可是人家江浙一帶的人精明地很,誰會讓陌生人沒事進工廠裏麵隨便看啊。因此,當時我就打著外貿的名義到一些工廠學習工藝流程,學習各個細節,包括如何壓模,如何翻砂等等。等學的差不多了,就得找場地,買機器,找壓模師傅、打板師傅等等。等萬事具備了,我就得找客戶了,那時租了場地,買了機器的我已經沒有實力再在商貿城租店麵了,所以我就像以前那樣在網上找客戶,或者找個付費平台,如阿裏巴巴這樣的網站合作。可是畢竟我沒有實際生產經驗,而要想讓客戶訂貨還得有樣品啊,那時我就在各種夜市上像淘寶貝一樣買各種商品,淘迴來就讓師傅們打板,翻砂做樣品,然後推薦給客戶。不過,在我的工廠起步階段時很難找到大客戶,我就隻能接那些別人不想要的小客戶,他們想要什麽樣的產品,我就研究什麽樣的產品,生產什麽的產品。就這樣,一來二去我手中能生產的產品越來越多了,通過長期的積累,客戶也越來越多了,工廠也算是步入了正規。再後來,我有了實力,也能參加廣交會了。雖說創業不易,但是堅持下來之後也算是小有成就了。”說起自己成功的往事,楊廣滿臉都是喜悅、興奮與自豪。
“所以說,你一直是我的偶像嘛,總能找出正確的道路和方向。”楊廣誇道。
“哈哈,你客氣了,其實運氣也占了相當大的一部分。如果不是遇到了好的時代,我也不會有今天的成就的。”方偉晨樂嗬嗬地說道。
“這也不全是因為運氣,至少你眼光長遠,有遠見,敢於在穩定的時候下海冒險。我想,如果沒有這樣的眼光,也不會有今天的成績的。”楊廣說道。
“哈哈,說到我有遠見,這還是真的。”聽見楊廣誇自己,方偉晨也相當開心。
楊廣聽著入神,在十年前,他沒有這樣的眼光,在那之後他沒有了這樣的機會。是啊,機會總是稍縱即逝。不得不說,在十年前,如果你在東南沿海沒有工作,沒有經濟來源,這都沒有關係,隻要你有一顆不怕失敗的心,並且肯吃苦,那麽,你便擁有了天時和地利,在那個時代,機會到處都是,沒有技術可以學,沒有資金可以借,因為市場很大,因為機會很多,成功的概率就會相對大一些。
楊廣感歎了一聲說道:“哎,還是你運氣好啊,遇上了好時候,真羨慕你啊。”
“好時候是好時候,可是那個年代的人有很多,為什麽偏偏我就邁出了這一步呢?當時,我在一個國企上班,當我想要辭職來東南沿海下海經商時,我父親堅決反對,他認為我是瘋了,放著好好的工作不要,非要跑到這裏來吃苦,還拿斷絕父子關係來威脅我。之後我與他做了一個保證,先停薪留職,來js闖二年,這二年後,如果我成功了,就按照我的方式去做。相反,如果我失敗了,就必須乖乖地迴到bj上班。剛剛來到js時,我什麽也不懂,根本不知道該從何做起。當時,東南沿海一帶有一些做外貿的企業,我為了學習就找了一份做外貿的工作,由於我有學曆,英語水平也高,因此就找得了一份在比較大的外貿公司工作的機會。那時,我工作非常用心,是我分內的工作積極努力地去做,不是我分內的工作我也熱心幫助,不為別的,就是為了能快速學到外貿知識。由於我努力好學,短短三四個月就已經能夠獨立地完成一筆訂單的全部流程了,工資也比剛開始時翻了一翻。不過,我卻毅然決然地提出了辭職,因為我知道,我來到這裏的目的是為了自己創業,即使為別人打工打地再好也不可能當上老板。辭職之後,我就自己做起了外貿生意,剛剛開始做的時候,手上一個客戶都沒有,壓力真的特別大。”方偉晨侃侃而談。
“自己做外貿?就你一個人?”方偉晨之前並沒有與楊廣提起過這段經曆,所以,當方偉晨說起時,楊廣頗感興趣。
“是啊,就我自己做。”
“你一個人能做得過來嗎?再說,做外貿生意不是得有資本嗎?”楊廣問道。
“哈哈,一看你就是外行,沒做過外貿生意。做外貿時,每個客戶出貨之前都會付三成的錢,之後就要看你與工廠的關係和周旋能力了。當時,我在這方麵可以算是一把好手,和很多工廠的關係相當不錯,他們都信任我,不過,說實話,即使這樣我也賠上過不少的單子,做外貿的環節太多,稍微一個不小心,整個單子就會被毀掉。”方偉晨解釋道。
“哦!都有什麽環節?說來聽聽。”楊廣對方偉晨的創業史相當感興趣。
“從找客戶開始說起吧,首先就要選好樣品,給樣品拍圖片,做好價格表,建立網站。然後就要到收索引擎上把你產品的關鍵詞等信息進行搜索,找到國外的客商。然後向潛在客戶推薦產品,迴答客戶的問題,迴複客戶的郵件。這項工作看似簡單,但是卻相當勞精勞神,不僅要天天對著枯燥無味的電腦屏幕,而且,我們與國外客戶又有時差,弄得自己都不知道是黑天白天了,並且很多時候,你和客戶聊了好幾天,人家一個單也不下,隻有付出沒有迴報,讓人感覺很絕望。最初,做外貿的時候我找的都是一些小客戶,原因很簡單,這些小客戶大公司不願意接,我們這些個人做外貿的隻能撿別人不要的客戶養活自己。找到了客戶還隻是第一個環節,之後就要跟客戶交談,詢盤,報價,聯係工廠出樣品,因為這些小客戶的單子都是小單子,所以大工廠都不願意生產,我就得去找小工廠來加工。在工廠加工期間,我還必須得去跟單,如果稍有不慎,比如生產出來的產品不符合客戶的要求,或者加工的時間太長,耽誤了客戶的交貨日,那麽你就會麵臨損失的風險,所以跟單要勤,不能嫌麻煩,也不能急躁,有時客戶那邊催的急,而工廠那麵又排不出時間生產,我被夾在中間就得兩邊解釋、勸說。再之後就是交貨,在貨款未到之前,日子相當難熬,什麽自然災害了,恐怖分子了,隻要有災難發生,你的貨款就有可能打了水漂。當然,這中間也穿插著很多其他的工作,比如報關、提單、倉儲,說起來,做外貿瑣碎的事特別多,而且有時候還要看別人的臉色活著,尤其是大客戶,人家有實力,所以也特別霸道。很多人說我們有錢的人都特別的牛,開豪車,住豪宅,一副大爺樣,其實,我們都是從孫子熬過來的,隻是你們沒見過而已。”方偉晨一邊迴憶一邊感慨地說道。
“原來你創業之初這麽不容易啊。”
“是啊,所以後來我也在思考,單純地做外貿是否會有未來?一來,利潤太小,二來,當時有實力的外貿公司太多,我自己也很難壯大。所以我就開始辦起了工廠,一邊外貿,一邊辦廠,兩不耽誤,相互協作發展。”
“也就是現在的這個工廠嘍?”楊廣問道。
“最初的時候哪有實力辦這樣的工廠啊。當時,我隻想選擇門檻低、有市場的產品來辦廠,所以就四處觀察、打聽,最後終於選好了方向。接著就要實地考察,看看別人是怎麽生產的,對於加工生產來說,我那時還是外行。可是人家江浙一帶的人精明地很,誰會讓陌生人沒事進工廠裏麵隨便看啊。因此,當時我就打著外貿的名義到一些工廠學習工藝流程,學習各個細節,包括如何壓模,如何翻砂等等。等學的差不多了,就得找場地,買機器,找壓模師傅、打板師傅等等。等萬事具備了,我就得找客戶了,那時租了場地,買了機器的我已經沒有實力再在商貿城租店麵了,所以我就像以前那樣在網上找客戶,或者找個付費平台,如阿裏巴巴這樣的網站合作。可是畢竟我沒有實際生產經驗,而要想讓客戶訂貨還得有樣品啊,那時我就在各種夜市上像淘寶貝一樣買各種商品,淘迴來就讓師傅們打板,翻砂做樣品,然後推薦給客戶。不過,在我的工廠起步階段時很難找到大客戶,我就隻能接那些別人不想要的小客戶,他們想要什麽樣的產品,我就研究什麽樣的產品,生產什麽的產品。就這樣,一來二去我手中能生產的產品越來越多了,通過長期的積累,客戶也越來越多了,工廠也算是步入了正規。再後來,我有了實力,也能參加廣交會了。雖說創業不易,但是堅持下來之後也算是小有成就了。”說起自己成功的往事,楊廣滿臉都是喜悅、興奮與自豪。
“所以說,你一直是我的偶像嘛,總能找出正確的道路和方向。”楊廣誇道。
“哈哈,你客氣了,其實運氣也占了相當大的一部分。如果不是遇到了好的時代,我也不會有今天的成就的。”方偉晨樂嗬嗬地說道。
“這也不全是因為運氣,至少你眼光長遠,有遠見,敢於在穩定的時候下海冒險。我想,如果沒有這樣的眼光,也不會有今天的成績的。”楊廣說道。
“哈哈,說到我有遠見,這還是真的。”聽見楊廣誇自己,方偉晨也相當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