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偉晨接著說道:“目前所有的中小企業都麵臨著融資難的困境。當然,這還得追述到2008年,當時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國家為了不讓中國經濟受到國外環境的影響而出現下滑,便采取了大規模放寬銀根的政策,並且,推出了四萬億的投資計劃。這便導致了如今的通貨膨脹,物價越來越高,房地產市場過熱,房價大幅上漲,各種農副產品一個接著一個地被炒起來。直到今年年初,國家為了遏製通貨膨脹又開始緊縮銀根,到現在為止,央行已經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三次上調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而且,這還隻是剛剛的開始,未來誰也不知道還要再上調多少次。這種上調對於我們這些中小企業的打擊是致命的,本來我們很難在銀行中貸到款,過去還可以利用給銀行領導好處的‘邪路’貸到部分錢,可是,現在這種事幾乎也不可能了。然而,為了生存,我們就必須要有流動性,所以,很多企業不得不借高利貸,向民間借款。但是,伴隨著銀行利率的提高,以及缺錢企業的增多,目前麵臨僧多粥少的局麵,民間高利貸也在水漲船高。”


    “是啊,這個我也聽說了,我聽說部分地區的民間借貸已經高達五分利了。”楊廣插話道。


    “五分?嗬嗬,能借到五分的企業算是幸運的了,你知道我所知道的最高利率是多少嗎?”方偉晨不屑地說道。


    “多少?”


    “五毛。”方偉晨伸出五根手指說道。


    “五毛?那豈不是兩個月的利息就趕上本金了?一個企業的利潤能達到那麽高嗎?”楊廣驚訝地問道。


    “企業的利潤能不能達到那麽高我不知道,不過這樣高的利息確實存在。你想想看,一個企業包括工資、材料款、銀行貸款、舊的民間借貸等等,很多錢必須馬上就得付,而賣出的貨款還沒有收迴來,手上又沒有現金,也沒有迅速貸款的渠道,就隻能求助於民間的高利貸了,拆了東牆補西牆,先解決眼前的問題,餘下的困境等收迴了資金再說。”談到資金問題,方偉晨頗有幾分無奈,因為他的企業現在也麵臨著資金困境,雖然沒有達到要拆東牆補西牆的地步,但是融資難仍然是他麵臨的棘手難題之一。


    “那這不就相當於用企業未來的利益換今天的生存嗎,這樣辦企業怎麽可能長久呢?”


    “嗬嗬,你以為辦企業是多麽簡單的事情呢。所以我說我羨慕你嘛,雖然錢沒有我多,但是生活也算安逸,隻要不犯什麽大錯誤就行,可是像我們這些企業家呢,在別人眼裏可能是風風光光的,住著豪宅,開著豪車,摟著美女,但是,也許早已經深陷債務的泥潭了,沒準過了今天就一下從天上掉落到了地獄。不僅僅如此,我們操的心也是你們無法比的。給別人打工,隻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可以了,其他的,與己無關,便可高高掛起。可是當老板卻不一樣,沒有事是與你無關的,很多事情必須你親力親為,一個產品從原材料的采購到生產加工,再到銷售和售後,哪一個環節出現了差錯都有可能導致企業功虧一簣。過去利潤高的時候還好,如今利潤低了,真有種掙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的心的感覺。”方偉晨感慨地說道。


    知道老朋友現在的煩惱多,楊廣拿起手中的酒杯與方偉晨的杯子碰了一下,說道:“至少在經濟上你是成功的啊。”


    “那倒是,如果經濟上再不成功,誰還會選擇這條路啊。”方偉晨一邊喝酒一邊說道,他緊接著又說:“說道原材料,這也是民營生產加工企業目前麵臨的重要困境之一。”


    “這個我知道,現在原材料的價格大幅上漲,企業生產成本大幅增高。”楊廣接話道。


    “是啊,四萬億的投資計劃和央行的寬鬆貨幣政策終於在去年顯現出了負麵效應,現在的通貨膨脹已經相當嚴重,很多原材料大幅上漲。我們這些企業之前的利潤本來就不高,許多訂單都是早早就簽訂下來的,沒有議價的可能,原材料這麽一上漲,已經把這本來就不高的利潤壓縮的所剩無幾了,如果原材料再這樣漲下去,以後即使再有訂單,我們也不敢接了。不單單是原材料,就連人工成本也在大幅上漲,現在很多企業平均每月每人的人力成本就在600美元以上,甚至還有更高的,中國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已經悄然地發生了改變,靠低勞動成本打天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了。而更麻煩的是,對於很多的企業來說,即使能給出高工資也不見得能招到工人,用工荒也成為了企業目前麵臨的一個重大難題。”方偉晨越發無奈地說道。


    “哎,真的沒想到,中小企業麵臨的難題竟然會有這麽多。”楊廣也無奈地歎了口氣。聽到方偉晨的介紹,他顯然對自己的計劃有些泄氣了。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態並不理想,那麽他準備細分市場,在全國各地建立分公司的計劃就很難實現,所以此時的他也是真為中小企業的慘淡經營感到無助。


    “是啊,不單單是如此,我這說的還隻是中小企業所麵臨的困境,對於我這種外向型加工企業來說還有一個重大的難題。”方偉晨接著說道。


    “什麽難題。”楊廣問道,他沒想到中小企業遭遇的困境還會有這麽多。


    “人民幣問題。”方偉晨喝了一口酒說道。


    “人民幣?”


    “是啊,人民幣。因為我們外向型加工企業的產品大多數是采取用美元計價的,所以人民幣升值對我們的影響非常大。舉個例子,假如我現在與國外的某個商家簽訂了一個訂單,他在我這裏訂了100件產品,一件產品一美元,此時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比是1:8,那麽我交貨的時候就能得到800塊人民幣。可是,當我把產品生產完準備交貨的時候,人民幣升值了,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比變成了1:6,可是訂單已經簽好了,人家按照訂單隻會給我一百美元,這時我就隻能得到600塊人民幣了。如果我生產這批貨的成本是700塊人民幣的話,那麽,我不但沒有賺到錢,反而還賠了100塊,你說,這樣的損失大不大?”方偉晨給楊廣解釋道。


    楊廣點了點頭,這個困境他是了解的,他知道外向型加工企業會麵臨匯率的風險。


    “在穩定的年份還好,因為我們長期做外貿,知道匯率風險,所以也能采取相應的措施手段規避風險。可是現在,人民幣持續升值了好幾年,去年下半年和今年更是瘋狂上漲,從今年年初到現在,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幅度已達到3.5%以上了。而且美聯儲又在不斷地推出量化寬鬆政策,人民幣匯率仍在屢創新高。在中小企利潤率如此低的今天,很多企業已經無法堅持下去了,倒閉也就在所難免了。”方偉晨無奈地說道


    “那就沒有什麽辦法解決這些困境嗎?”楊廣問道。


    “解決?嗬嗬,怎麽解決啊?我們隻是小小的企業,大環境,大時代的一個小小的改變就可以讓我活,也可以讓我們死,一個小破公司怎麽可能扭轉整個世界的發展走向呢。說到底,人的力量是永遠無法和時代對抗的。”說著方偉晨靠在了沙發上,深表無助。


    “那企業自身呢,不能做出改變嗎?以應對大環境的變化。”楊廣接著問道。


    “哎,這些都是外向型企業多年以來的陋習,說到底,東南沿海地區的中小企業隻是簡單的來料加工,沒有自己的營銷渠道,沒有自己完善的結構鏈,更沒有自主品牌,尤其沒有風險意識。改革開放時,第一批敢於拚搏的企業家賺第一桶金時用的就是這樣簡單粗放的方式,如今,我們也隻是單純地複製他們的生產經營方式,可是這樣的方式門檻準入太低,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利潤自然不如過去了。”方偉晨說道。


    “那企業就不能轉型嗎?”楊廣問道。


    “企業轉型?怎麽可能那麽簡單,再說了,就算我們願意轉型,往什麽方向轉,采用什麽辦法轉,這些都是未知數。很多人都說,中國的中小企業要轉型。可是,這種事隻是說說簡單,真的要行動起來,誰都不知道該怎麽辦了。”方偉晨搖了搖頭。


    “哎,這幾年國外的經濟形勢一直不好,而中國仍然保持增長,之前我對中國的經濟還充滿希望呢,可是被你這麽一說,我瞬間泄氣了。感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了這麽長時間,也許就此衰退了?”楊廣泄氣地說道。他一方麵是對中國的經濟感到失望,另一方麵也是對自己的改革計劃感到泄氣。


    “現在確實有這方麵的言論,說中國的高速增長可能就此走向衰退。這些年,中國的經濟增長一直是以出口為核心的,如今出口企業麵臨危機,中國經濟很有可能就此一蹶不振,唱衰中國經濟的人也越來越多了。”


    “你也是這麽想的嗎?”楊廣看到方偉晨沮喪的表情問道。


    “當然不。”方偉晨搖了搖頭笑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創業謎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曉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曉樹並收藏創業謎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