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境內,高句麗王庭之中確實忙碌著一群明顯是皇朝人的身影。
一行人風塵仆仆被接進了深宮內院裏,王忠嗣身著一身便裝親自迎接。
“安神醫一路顛簸,辛苦勞頓了,快來人安排安神醫以及諸位醫官下榻休息。”
王忠嗣看著一臉風塵仆仆的安道全,急忙迎了上去。
“王將軍這是哪的話,為侯爺分憂老朽責無旁貸,況且病人尚未診看,哪有醫者先行休息的道理。”
安道全從身邊徒弟的手中接過醫藥箱,拿出手巾匆匆的抹了一把臉。
“還是煩請王將軍派人帶路,老朽先去診看一下眠夫人的傷勢才是正事。”
“是是是,安神醫醫者仁心,王某深感敬佩,如此王某親自為安神醫與諸位醫者領路,還請諸位隨王某來。”
在王忠嗣的親自帶領下,安道全與一眾醫官順利的來到了層層保護下的內殿。
原來,早在高句麗還未傳迴順利救出司徒眠消息的時候,許少傑便已經安排安道全和他座下的一眾醫官弟子啟程,前往高句麗境內以備不測。
如今,安道全倒是也及時的趕到了高句麗,並且帶著不少女弟子。
而與安道全一起到來的,還有許少傑的親筆手令和兵符令牌。
王忠嗣拜別了安道全之後,便徑直的來到了偏殿,而包括高句麗內政主事李策,高句麗錦衣六扇門指揮使陸柄在內的不少文武官員,早已在此等候王忠嗣多時了。
“王兄,雲州方麵......主公那裏可有什麽新的指示。”
李策作為如今高句麗實際上的內政主事,是在場眾人之中唯一與王忠嗣平起平坐的人,高句麗也是一直靠著李策和王忠嗣這一文一武兩個人支撐到現在的規模。
“安神醫這次來,不僅僅是為夫人療傷,也帶來了主公親筆的命令書。”
王忠嗣說著輕咳了幾聲,從懷中掏出了那份雲州來的任命書,在眾人的麵前晃了晃。
“主公命我等,即刻從高句麗起兵......攻打新羅國!”
王忠嗣言語中那種掩蓋不住的興奮,幾乎是在一個瞬間便傳遍了房間內每一個人。
這房中眾人,此時聽到王忠嗣的這個消息之後,臉上無一不是充斥著興奮和喜悅。
“真的嗎!?那可是極好,我等將士遠走他鄉遠離故土,在這高句麗深耕多年,終於有了可以出人頭地,可以為主公效力的機會了!”
李策猛的站起,渾身充斥著一股不屬於一個文人應該有的蓬勃戰意。
自從李策受命從雲州前往高句麗之後,一直被許少傑委以重任,受命擔任高句麗的內政主事一職。
雖然在官位上確實是跟原本在雲州的時候比,那是一個不小的晉升,但是,李策的心裏其實多多少少還是有些不太好受的。
畢竟,人人都有故土情結,李策身為皇朝人士來到高句麗這個番邦小國,並且明麵上為了將高句麗獨立藩屬國的形象維持下去,李策等人還不能堂而皇之的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
並且,作為許少傑養在皇朝地盤之外的一塊飛地,李策和王忠嗣他們是不能輕易的參與皇朝內部的戰爭的。
所以,這也就導致了李策和王忠嗣,隻能在高句麗的這一畝三分地上埋頭苦幹,比起其餘的同僚在皇朝境內打的熱火朝天,他們這些人說是被雪藏起來也毫不為過。
無論是李策還是王忠嗣,亦或者是這些從皇朝來到高句麗的士卒和百姓,沒有一天不想著有一個機會,能夠證明自己。
如今,這個機會終於到了。
雖然不是以皇朝鎮北侯的名義出兵,但是也確實是為了許少傑征戰,這不就是王忠嗣和李策翹首以盼的,千載難逢的機會嗎?
王忠嗣和李策在高句麗默默發展的這些年,已經將高句麗發展的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了。
不僅是那些,跟隨王忠嗣從皇朝前往高句麗駐防的皇朝部隊,甚至王忠嗣還經過許少傑的同意,征調了一批高句麗本土的將官和部隊。
這些高句麗的武將和部隊,在建製上還是屬於高句麗王庭的部隊,但是實際的指揮權卻都牢牢的控製在皇朝武將的手裏。
不僅是如此,王忠嗣甚至還從高句麗本土的軍隊中,篩選出一批相對戰鬥力更加卓越的精銳部隊,複原了原本高句麗的王牌部隊白毛兵。
這些白毛兵經過高句麗等皇朝武將係統性的訓練,從原本那個吉祥物一樣的樣子貨,最終成為了高句麗本土真正意義上的精銳部隊。
如今的王忠嗣麾下,皇朝的本部兵馬在加上高句麗王庭的各級兵馬,在兵力上甚至完全不亞於雲州集團內部一些州郡。
這自然也都是仰仗於李策和王忠嗣那傑出的能力。
為的就是,能夠有朝一日一鳴驚人,證明自己。
如今,隻要漂亮的拿下新羅國,王忠嗣便終於能在雲州集團的同僚們麵前抬起頭來,不會再有人說他是靠著妹妹上位的關係戶,是一個大舅哥將軍了。
“本將軍決定,即刻點兵出征,大軍壓境兵發新羅,還請諸位群策群力各司其職。”
王忠嗣說著,將手中的命令書向桌案上一拍,隨後拿起一塊令牌說道。
“李大人,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還請李大人先行調配足夠的糧草,輜重。”
“得令。”
李策拱手接令。
雖然在平日的時候,王忠嗣和李策一直都是以同僚相稱,就算是硬說級別也都是屬於平級。
但是一旦到了戰時,王忠嗣這個高句麗鎮撫使,便有著整個高句麗級別最高的指揮權,就算是李策這個高句麗內政主事,也都必須聽從王忠嗣這個高句麗鎮撫使的命令。
“陸柄陸大人,主公但有一份命令書給你,關於其中內容本將軍並未曾知曉,也還請陸大人接令之後,配合我軍行事。”
王忠嗣一邊說一邊將手中,那臘封完好的竹筒交給了陸柄。
“主公軍令,陸某責無旁貸,還請王將軍放心,一應安排陸某定盡力而為。”
陸柄作為錦衣六扇門在高句麗的分舵總指揮使,明麵上的身份其實是高句麗府衙的督察使。
而在陸柄私下裏看過臘封中的內容之後,也開始著手按照許少傑的安排將手下的錦衣衛暗樁和密諜全都散了出去。
一行人風塵仆仆被接進了深宮內院裏,王忠嗣身著一身便裝親自迎接。
“安神醫一路顛簸,辛苦勞頓了,快來人安排安神醫以及諸位醫官下榻休息。”
王忠嗣看著一臉風塵仆仆的安道全,急忙迎了上去。
“王將軍這是哪的話,為侯爺分憂老朽責無旁貸,況且病人尚未診看,哪有醫者先行休息的道理。”
安道全從身邊徒弟的手中接過醫藥箱,拿出手巾匆匆的抹了一把臉。
“還是煩請王將軍派人帶路,老朽先去診看一下眠夫人的傷勢才是正事。”
“是是是,安神醫醫者仁心,王某深感敬佩,如此王某親自為安神醫與諸位醫者領路,還請諸位隨王某來。”
在王忠嗣的親自帶領下,安道全與一眾醫官順利的來到了層層保護下的內殿。
原來,早在高句麗還未傳迴順利救出司徒眠消息的時候,許少傑便已經安排安道全和他座下的一眾醫官弟子啟程,前往高句麗境內以備不測。
如今,安道全倒是也及時的趕到了高句麗,並且帶著不少女弟子。
而與安道全一起到來的,還有許少傑的親筆手令和兵符令牌。
王忠嗣拜別了安道全之後,便徑直的來到了偏殿,而包括高句麗內政主事李策,高句麗錦衣六扇門指揮使陸柄在內的不少文武官員,早已在此等候王忠嗣多時了。
“王兄,雲州方麵......主公那裏可有什麽新的指示。”
李策作為如今高句麗實際上的內政主事,是在場眾人之中唯一與王忠嗣平起平坐的人,高句麗也是一直靠著李策和王忠嗣這一文一武兩個人支撐到現在的規模。
“安神醫這次來,不僅僅是為夫人療傷,也帶來了主公親筆的命令書。”
王忠嗣說著輕咳了幾聲,從懷中掏出了那份雲州來的任命書,在眾人的麵前晃了晃。
“主公命我等,即刻從高句麗起兵......攻打新羅國!”
王忠嗣言語中那種掩蓋不住的興奮,幾乎是在一個瞬間便傳遍了房間內每一個人。
這房中眾人,此時聽到王忠嗣的這個消息之後,臉上無一不是充斥著興奮和喜悅。
“真的嗎!?那可是極好,我等將士遠走他鄉遠離故土,在這高句麗深耕多年,終於有了可以出人頭地,可以為主公效力的機會了!”
李策猛的站起,渾身充斥著一股不屬於一個文人應該有的蓬勃戰意。
自從李策受命從雲州前往高句麗之後,一直被許少傑委以重任,受命擔任高句麗的內政主事一職。
雖然在官位上確實是跟原本在雲州的時候比,那是一個不小的晉升,但是,李策的心裏其實多多少少還是有些不太好受的。
畢竟,人人都有故土情結,李策身為皇朝人士來到高句麗這個番邦小國,並且明麵上為了將高句麗獨立藩屬國的形象維持下去,李策等人還不能堂而皇之的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
並且,作為許少傑養在皇朝地盤之外的一塊飛地,李策和王忠嗣他們是不能輕易的參與皇朝內部的戰爭的。
所以,這也就導致了李策和王忠嗣,隻能在高句麗的這一畝三分地上埋頭苦幹,比起其餘的同僚在皇朝境內打的熱火朝天,他們這些人說是被雪藏起來也毫不為過。
無論是李策還是王忠嗣,亦或者是這些從皇朝來到高句麗的士卒和百姓,沒有一天不想著有一個機會,能夠證明自己。
如今,這個機會終於到了。
雖然不是以皇朝鎮北侯的名義出兵,但是也確實是為了許少傑征戰,這不就是王忠嗣和李策翹首以盼的,千載難逢的機會嗎?
王忠嗣和李策在高句麗默默發展的這些年,已經將高句麗發展的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了。
不僅是那些,跟隨王忠嗣從皇朝前往高句麗駐防的皇朝部隊,甚至王忠嗣還經過許少傑的同意,征調了一批高句麗本土的將官和部隊。
這些高句麗的武將和部隊,在建製上還是屬於高句麗王庭的部隊,但是實際的指揮權卻都牢牢的控製在皇朝武將的手裏。
不僅是如此,王忠嗣甚至還從高句麗本土的軍隊中,篩選出一批相對戰鬥力更加卓越的精銳部隊,複原了原本高句麗的王牌部隊白毛兵。
這些白毛兵經過高句麗等皇朝武將係統性的訓練,從原本那個吉祥物一樣的樣子貨,最終成為了高句麗本土真正意義上的精銳部隊。
如今的王忠嗣麾下,皇朝的本部兵馬在加上高句麗王庭的各級兵馬,在兵力上甚至完全不亞於雲州集團內部一些州郡。
這自然也都是仰仗於李策和王忠嗣那傑出的能力。
為的就是,能夠有朝一日一鳴驚人,證明自己。
如今,隻要漂亮的拿下新羅國,王忠嗣便終於能在雲州集團的同僚們麵前抬起頭來,不會再有人說他是靠著妹妹上位的關係戶,是一個大舅哥將軍了。
“本將軍決定,即刻點兵出征,大軍壓境兵發新羅,還請諸位群策群力各司其職。”
王忠嗣說著,將手中的命令書向桌案上一拍,隨後拿起一塊令牌說道。
“李大人,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還請李大人先行調配足夠的糧草,輜重。”
“得令。”
李策拱手接令。
雖然在平日的時候,王忠嗣和李策一直都是以同僚相稱,就算是硬說級別也都是屬於平級。
但是一旦到了戰時,王忠嗣這個高句麗鎮撫使,便有著整個高句麗級別最高的指揮權,就算是李策這個高句麗內政主事,也都必須聽從王忠嗣這個高句麗鎮撫使的命令。
“陸柄陸大人,主公但有一份命令書給你,關於其中內容本將軍並未曾知曉,也還請陸大人接令之後,配合我軍行事。”
王忠嗣一邊說一邊將手中,那臘封完好的竹筒交給了陸柄。
“主公軍令,陸某責無旁貸,還請王將軍放心,一應安排陸某定盡力而為。”
陸柄作為錦衣六扇門在高句麗的分舵總指揮使,明麵上的身份其實是高句麗府衙的督察使。
而在陸柄私下裏看過臘封中的內容之後,也開始著手按照許少傑的安排將手下的錦衣衛暗樁和密諜全都散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