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錯示兇
中國古代神鬼誌怪小說 作者:笑藏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大曆年間,邛qiong州刺史崔勵的親外甥王諸家住在綿州。
他經常往來於秦蜀之間,對京城裏的一些事情了如指掌。
一天他來到京城,與倉部令史趙盈交上了朋友。
他常常請求趙盈為綿州的親人辦些事情,趙盈都幫忙給辦了。
王諸想迴去,趙盈卻堅持把他留下來。
半夜,趙盈對王諸說:“我大姐嫁給老陳家,隻有一個外甥女。
前年大姐去世了,拋下這個外甥女,由我留下撫養。
我見她聰明可愛,不想托給他人。我知道你的脾氣秉性,更知道你心地善良,跟著你不會受饑寒之苦。今天說這件事,不是想求你與她結為夫妻,隻是想讓她侍奉於你。如果你將來正式結婚娶妻,這孩子能夠留在你們家裏也就行了。
這是我的希望,如果你能夠接受,我們的關係就會更密切了。”
王諸迴答說:“感謝你的美意,我怎敢不接受?我該與她白頭偕老嗬!”
隨即,王諸備下彩禮迎娶陳氏。
兩年之後,王諸帶她迴到了綿州。
這時,王諸的舅父崔勵來邛州主管行商之事,王諸前去拜望。
崔勵當即就把他責罵了一頓,說他不務正業胡亂來,並擔心他將來不再結婚。
王諸便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對舅父講了。
崔勵說:“我的小女兒性格溫柔寬厚,我想把她嫁給你,來個親上加親。再說,她也一定能夠容得下陳氏女的。”
陳氏也說道:“我哪敢有別的什麽想法,有個溫飽也就滿足了。夫人不責怪,不遷怒,這便是我的所求嗬!”
不久,王諸遂與表妹崔氏女喜結良緣。
崔氏要求與陳氏同居一室,二人關係融洽,沒有產生任何不悅的事情。
崔勵讓他兒子崔鏗與王諸到江陵買房子,順便把金銀布帛順著三峽運迴去。
王諸是三月出發的。
五月,崔勵被人取替,全家人隨即向江陵而去。
王諸和崔鏗剛買一座宅院,正在修葺,午休時候,王諸忽然夢見陳氏女披散
著頭發而來,哀哀切切地對他說:“我本是他鄉一個卑賤的女人,向來對崔氏婦都很尊重,將來的事情也都談妥了。可是,萬萬沒有想到,那天我在三峽船中洗發,她指使人推了我一把,我便跌入激流中淹死了,永遠葬在了魚鱉的肚子裏。”
她邊哭邊說,淚水沾滿了衣襟。
一會兒,崔鏗去東廂房睡覺,也說夢見了陳氏訴冤道:“崔夫人不仁,在三峽害了我的性命!”
崔鏗與王諸對麵坐著,二人都感到很驚訝。
當夜,他們的夢還是這樣的。
崔鏗十分羞愧地對王諸說:“我姐姐的情性不該是這樣的呀,怎麽會有此冤呢?咱們暫且去江邊等候消息,如果聽說陳氏遇險,這事兒就一定是真的了!”
幾天之後,果然傳來信說,陳氏已經在三峽淹死了。
等到崔勵趕到王諸家,王諸哭泣向他訴說了這件事。
崔氏被她兄弟大聲責罵了一頓,有口難辯,隨即剪斷頭發,嗓子都哭啞了,最後竟一病而死。
王諸心灰意冷,浪跡天涯。
幾年之後,他在夏口水軍營裏的大門東邊,看見一個女人,那模樣酷似陳氏。
王諸盯著她看了許久,她也站住腳,向王諸矚目而視,並問他的仆人:“他是不是姓王?”
仆人急忙告訴了王諸及崔鏗,他們向陳氏詢問究竟。
陳氏說:“實際上,那天並不是崔氏指使人幹的,而是我失足墜入三峽水中。
過了一夜,我的屍體於第二天漂在淺水的沙石上。
這時,幸遇鄂州迴易小將梁璨。
開始,他想將我收葬;後來我吐出了大量的水,忽然蘇醒過來了。
我為感謝梁的厚恩,便嫁給他作了妻子。
現在,我們已經生下兩個孩子了。
王諸由於錯怪了崔氏而覺得有負於她,便進了羅浮山做了一個頭陀和尚。
【原文】大曆中,邛州刺史崔勵親外甥王諸,家寄綿州,往來秦蜀,頗諳京中事。因至京,與倉部令史趙盈相得。每齎左(齎左原作霽在。據明抄本改。)綿等事,盈並為主之。諸欲還,盈固留之。中夜,盈謂諸曰:“某長姊適陳氏,唯有一笄女。前年,長姊喪逝。外甥女子,某留撫養。所惜聰惠,不欲托他人。知君子秉心,可保歲寒。非求於伉儷,所貴得侍巾櫛。如君他日禮娶,此子但安存,不失所,即某之望也!成此親者,結他年之好耳。”諸對曰:“感君厚意,敢不從命?固當期於偕老耳!”諸遂備纁幣迎之。後二年,遂挈陳氏歸於左綿。是時勵方典邛商,諸往覲焉。勵遂責諸浪跡,又恐年長不婚,諸具以情白舅。勵曰:“吾小女寬柔,欲與汝重親,必容汝舊納者。”陳氏亦曰:“豈敢他心哉,但得衣食粗充,夫人不至怪怒,是某本意。”諸遂就表妹之親。既成婚,崔氏女便令取陳氏同居,相得,更無分毫失所。勵令其子鏗與諸江陵卜居,兼將金帛下峽而去。三月諸發。五月。勵受替,遂盡室江陵而行。諸與鏗方買一宅,修葺。停午,諸忽夢陳氏被發來。哀告諸曰:“某,他鄉一賤人。崔氏夫人,本許終始,奈何三峽舟中沐發,使人聳某,令於崩湍中而卒,永葬魚鱉腹中!”哀泣沾襟。俄而鏗於東廂寐,亦夢陳氏訴冤:“崔夫人不仁,致我性命三峽。”鏗與諸偶坐,方訝其事,其夜,二人夢複如前。鏗甚慚,謂諸曰:“某娘情性不當如是,何有此冤!且今日江頭望信,若聞陳氏不平安,此則必矣!”後數日,果有信,說陳氏溺三峽。及勵到諸家,諸泣說前事。崔氏為其兄所責,不能自明,遂斷發暗嗚而卒,諸亦蕩遊他處。數年間,忽於夏口,見水軍營之中東門廂,見一女人,姿狀即陳氏也。諸流眄久之。其婦又殷勤瞻矚,問僮仆雲:“郎君豈不姓王?”僮走告諸。及白姨弟,令詢其本末。陳氏曰:“實不為崔氏所擠,某失足墜於三峽,經再宿,泊屍於磧,遇鄂州迴易小將梁璨。初欲收葬,後因吐無限水,忽然而蘇。某感梁之厚恩,遂妻梁璨,今已誕二子矣。”諸由是疑負崔氏之冤,入羅浮山而為頭陀僧矣!(出《乾鐉子》)
他經常往來於秦蜀之間,對京城裏的一些事情了如指掌。
一天他來到京城,與倉部令史趙盈交上了朋友。
他常常請求趙盈為綿州的親人辦些事情,趙盈都幫忙給辦了。
王諸想迴去,趙盈卻堅持把他留下來。
半夜,趙盈對王諸說:“我大姐嫁給老陳家,隻有一個外甥女。
前年大姐去世了,拋下這個外甥女,由我留下撫養。
我見她聰明可愛,不想托給他人。我知道你的脾氣秉性,更知道你心地善良,跟著你不會受饑寒之苦。今天說這件事,不是想求你與她結為夫妻,隻是想讓她侍奉於你。如果你將來正式結婚娶妻,這孩子能夠留在你們家裏也就行了。
這是我的希望,如果你能夠接受,我們的關係就會更密切了。”
王諸迴答說:“感謝你的美意,我怎敢不接受?我該與她白頭偕老嗬!”
隨即,王諸備下彩禮迎娶陳氏。
兩年之後,王諸帶她迴到了綿州。
這時,王諸的舅父崔勵來邛州主管行商之事,王諸前去拜望。
崔勵當即就把他責罵了一頓,說他不務正業胡亂來,並擔心他將來不再結婚。
王諸便將事情的來龍去脈對舅父講了。
崔勵說:“我的小女兒性格溫柔寬厚,我想把她嫁給你,來個親上加親。再說,她也一定能夠容得下陳氏女的。”
陳氏也說道:“我哪敢有別的什麽想法,有個溫飽也就滿足了。夫人不責怪,不遷怒,這便是我的所求嗬!”
不久,王諸遂與表妹崔氏女喜結良緣。
崔氏要求與陳氏同居一室,二人關係融洽,沒有產生任何不悅的事情。
崔勵讓他兒子崔鏗與王諸到江陵買房子,順便把金銀布帛順著三峽運迴去。
王諸是三月出發的。
五月,崔勵被人取替,全家人隨即向江陵而去。
王諸和崔鏗剛買一座宅院,正在修葺,午休時候,王諸忽然夢見陳氏女披散
著頭發而來,哀哀切切地對他說:“我本是他鄉一個卑賤的女人,向來對崔氏婦都很尊重,將來的事情也都談妥了。可是,萬萬沒有想到,那天我在三峽船中洗發,她指使人推了我一把,我便跌入激流中淹死了,永遠葬在了魚鱉的肚子裏。”
她邊哭邊說,淚水沾滿了衣襟。
一會兒,崔鏗去東廂房睡覺,也說夢見了陳氏訴冤道:“崔夫人不仁,在三峽害了我的性命!”
崔鏗與王諸對麵坐著,二人都感到很驚訝。
當夜,他們的夢還是這樣的。
崔鏗十分羞愧地對王諸說:“我姐姐的情性不該是這樣的呀,怎麽會有此冤呢?咱們暫且去江邊等候消息,如果聽說陳氏遇險,這事兒就一定是真的了!”
幾天之後,果然傳來信說,陳氏已經在三峽淹死了。
等到崔勵趕到王諸家,王諸哭泣向他訴說了這件事。
崔氏被她兄弟大聲責罵了一頓,有口難辯,隨即剪斷頭發,嗓子都哭啞了,最後竟一病而死。
王諸心灰意冷,浪跡天涯。
幾年之後,他在夏口水軍營裏的大門東邊,看見一個女人,那模樣酷似陳氏。
王諸盯著她看了許久,她也站住腳,向王諸矚目而視,並問他的仆人:“他是不是姓王?”
仆人急忙告訴了王諸及崔鏗,他們向陳氏詢問究竟。
陳氏說:“實際上,那天並不是崔氏指使人幹的,而是我失足墜入三峽水中。
過了一夜,我的屍體於第二天漂在淺水的沙石上。
這時,幸遇鄂州迴易小將梁璨。
開始,他想將我收葬;後來我吐出了大量的水,忽然蘇醒過來了。
我為感謝梁的厚恩,便嫁給他作了妻子。
現在,我們已經生下兩個孩子了。
王諸由於錯怪了崔氏而覺得有負於她,便進了羅浮山做了一個頭陀和尚。
【原文】大曆中,邛州刺史崔勵親外甥王諸,家寄綿州,往來秦蜀,頗諳京中事。因至京,與倉部令史趙盈相得。每齎左(齎左原作霽在。據明抄本改。)綿等事,盈並為主之。諸欲還,盈固留之。中夜,盈謂諸曰:“某長姊適陳氏,唯有一笄女。前年,長姊喪逝。外甥女子,某留撫養。所惜聰惠,不欲托他人。知君子秉心,可保歲寒。非求於伉儷,所貴得侍巾櫛。如君他日禮娶,此子但安存,不失所,即某之望也!成此親者,結他年之好耳。”諸對曰:“感君厚意,敢不從命?固當期於偕老耳!”諸遂備纁幣迎之。後二年,遂挈陳氏歸於左綿。是時勵方典邛商,諸往覲焉。勵遂責諸浪跡,又恐年長不婚,諸具以情白舅。勵曰:“吾小女寬柔,欲與汝重親,必容汝舊納者。”陳氏亦曰:“豈敢他心哉,但得衣食粗充,夫人不至怪怒,是某本意。”諸遂就表妹之親。既成婚,崔氏女便令取陳氏同居,相得,更無分毫失所。勵令其子鏗與諸江陵卜居,兼將金帛下峽而去。三月諸發。五月。勵受替,遂盡室江陵而行。諸與鏗方買一宅,修葺。停午,諸忽夢陳氏被發來。哀告諸曰:“某,他鄉一賤人。崔氏夫人,本許終始,奈何三峽舟中沐發,使人聳某,令於崩湍中而卒,永葬魚鱉腹中!”哀泣沾襟。俄而鏗於東廂寐,亦夢陳氏訴冤:“崔夫人不仁,致我性命三峽。”鏗與諸偶坐,方訝其事,其夜,二人夢複如前。鏗甚慚,謂諸曰:“某娘情性不當如是,何有此冤!且今日江頭望信,若聞陳氏不平安,此則必矣!”後數日,果有信,說陳氏溺三峽。及勵到諸家,諸泣說前事。崔氏為其兄所責,不能自明,遂斷發暗嗚而卒,諸亦蕩遊他處。數年間,忽於夏口,見水軍營之中東門廂,見一女人,姿狀即陳氏也。諸流眄久之。其婦又殷勤瞻矚,問僮仆雲:“郎君豈不姓王?”僮走告諸。及白姨弟,令詢其本末。陳氏曰:“實不為崔氏所擠,某失足墜於三峽,經再宿,泊屍於磧,遇鄂州迴易小將梁璨。初欲收葬,後因吐無限水,忽然而蘇。某感梁之厚恩,遂妻梁璨,今已誕二子矣。”諸由是疑負崔氏之冤,入羅浮山而為頭陀僧矣!(出《乾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