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閔
中國古代神鬼誌怪小說 作者:笑藏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閔是汝南人,晉朝時任護軍,一生信奉佛法。
蘇峻戰亂,城邑裏的人都各處遷移走了。
閔家有一部《大品般若經》,用半幅八丈白布,反複寫著,又有其他經書幾部,大品也夾在當中。
馬上就要避難而獨行,不能把它們全拿走。
尤其惋惜的是大品,不知道在哪部經中,匆忙而去,來迴行走歎息。
不知不覺大品忽然自己出來。
周閔驚喜地拿著就走了。
周家也世代把它當作寶物,至今還在。
另一個說法是周嵩婦胡母氏有白布寫著大品,那個白布寬五寸,而一部大品都寫在上麵。
又同時兼有舍利,銀瓶放在那裏,並且封閉在深箱子中。
永嘉之亂時,胡母氏當時避兵亂南逃,經書及舍利自然跳出箱子外麵,於是找到了並揣著它,及時的渡過江東。
又曾經遇到火災,沒來得及取經書。
等屋裏的火全滅了,在灰燼下找到了經書,還和原來的一樣。
會稽的王道子靠周嵩的曾孫雲求來供奉,以後常常暫住在新渚寺,劉敬叔說:“曾親眼看見這經書,字象麻子一樣,點畫分明。
新渚寺就是現在的天安,這部經書大概是得道僧慧則所寫的。”
有的說:“曾經在簡靖那,道尼轉誦。”
【原文】周閔,汝南人,晉護軍,世奉佛法。蘇峻之亂,邑人皆東西播遷,閔家有大品一部,以半幅八丈素,反複書之,又有他經數部,大品亦雜在其中。既當避難單行,不能得盡持去,尤惜大品,不知在何部中,倉卒而去,徘徊歎惋。不覺大品忽自出外,閔驚喜持去,周氏遂世寶之。至今尚在。一說雲,周嵩婦胡母氏有素書大品,其素廣五寸,而大品一部盡在焉。又並有舍利,銀罌置之,並緘於深篋中。永嘉之亂,一胡一母氏時避兵南奔,經及舍利自出篋外,因求懷之,以渡江東。又嚐遇火,不暇取經,及屋盡火滅,得之於灰燼之下,儼然如故。會稽王道子就嵩曾孫雲求以供養,後常暫在新渚寺。劉敬叔雲:“曾親見此經,字如麻子,點畫分明,新渚寺今天安是也,此經蓋得道僧慧則所寫也。”或雲:“嚐在簡靖,道尼轉誦。”(出《冥祥記》)
蘇峻戰亂,城邑裏的人都各處遷移走了。
閔家有一部《大品般若經》,用半幅八丈白布,反複寫著,又有其他經書幾部,大品也夾在當中。
馬上就要避難而獨行,不能把它們全拿走。
尤其惋惜的是大品,不知道在哪部經中,匆忙而去,來迴行走歎息。
不知不覺大品忽然自己出來。
周閔驚喜地拿著就走了。
周家也世代把它當作寶物,至今還在。
另一個說法是周嵩婦胡母氏有白布寫著大品,那個白布寬五寸,而一部大品都寫在上麵。
又同時兼有舍利,銀瓶放在那裏,並且封閉在深箱子中。
永嘉之亂時,胡母氏當時避兵亂南逃,經書及舍利自然跳出箱子外麵,於是找到了並揣著它,及時的渡過江東。
又曾經遇到火災,沒來得及取經書。
等屋裏的火全滅了,在灰燼下找到了經書,還和原來的一樣。
會稽的王道子靠周嵩的曾孫雲求來供奉,以後常常暫住在新渚寺,劉敬叔說:“曾親眼看見這經書,字象麻子一樣,點畫分明。
新渚寺就是現在的天安,這部經書大概是得道僧慧則所寫的。”
有的說:“曾經在簡靖那,道尼轉誦。”
【原文】周閔,汝南人,晉護軍,世奉佛法。蘇峻之亂,邑人皆東西播遷,閔家有大品一部,以半幅八丈素,反複書之,又有他經數部,大品亦雜在其中。既當避難單行,不能得盡持去,尤惜大品,不知在何部中,倉卒而去,徘徊歎惋。不覺大品忽自出外,閔驚喜持去,周氏遂世寶之。至今尚在。一說雲,周嵩婦胡母氏有素書大品,其素廣五寸,而大品一部盡在焉。又並有舍利,銀罌置之,並緘於深篋中。永嘉之亂,一胡一母氏時避兵南奔,經及舍利自出篋外,因求懷之,以渡江東。又嚐遇火,不暇取經,及屋盡火滅,得之於灰燼之下,儼然如故。會稽王道子就嵩曾孫雲求以供養,後常暫在新渚寺。劉敬叔雲:“曾親見此經,字如麻子,點畫分明,新渚寺今天安是也,此經蓋得道僧慧則所寫也。”或雲:“嚐在簡靖,道尼轉誦。”(出《冥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