虯髯客傳
中國古代神鬼誌怪小說 作者:笑藏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隋煬帝到江都去的時候,命司空楊素留守西京長安。
楊素就因為顯貴而開始驕橫,又認為時局動蕩不定,若論天下權重勢大名聲顯赫的人,非他莫屬,因此生活奢侈華貴,禮儀也超出了作為人臣的界限。
每逢公卿大臣來談事情,或是賓客上門求見,他總是坐在床榻上相見,摟抱著美女,兩旁還排列著侍妾婢女,很有點逾越了他的身份,到他晚年這種情況就更嚴重,他忘了應擔負的責任,全無挽救危難防止顛覆的想法。
有一天,後來被封為衛國公的李靖以平民的身份求見他,說要貢獻奇計良策。
楊素仍然坐在床榻上接見他。
李靖上前拱手行禮說:“天下正動亂不止,英雄豪強紛紛起事。楊公是皇家重臣,應當留心收羅天下豪傑,不該這樣坐著會見賓客。”
楊素聽了,收斂傲慢的樣子站起身來,向李靖道歉,跟他談話,談得十分高興,然後接受了他獻的計策退迴後堂。
當李靖施展辯才的時候,有一個非常美麗的歌女,手裏拿著紅拂,站在楊素跟前,隻是注視著李靖。
李靖出去後,她來到窗前對府吏說:“去問問剛走的那位處士排行第幾?住在什麽地方?”
李靖都一一迴答了府吏,歌女得知後默念著離去。
李靖返迴旅店。
這天夜裏五更剛到,忽然聽見有人小聲敲門。
李靖起來開門查問。
原來是個穿紫衣戴帽子的人,用木杖挑著一隻袋子。
李靖問來人是誰。
那人迴答說:“我是楊公家那個手拿紅拂的歌女。”
李靖連忙請她進來。
她脫去衣服摘下帽子,原來是一位十**歲的美麗女子。
她不施脂粉,衣著華美,朝李靖行禮。
李靖驚訝地連連還禮。
女子說:“我伺候楊司空很久了,天下的人也見得多,沒有一個比得上你的。兔絲和鬆蘿不能獨自生長,需要依托大樹,因此我特來投奔你。”
李靖說:“楊司空在京城裏權勢極大,怎麽辦?”
女子說:“他隻比死人多一口氣了,沒有什麽好害怕的。眾歌女知道他不會有多大能耐了,離開他的人不少。他也不大去追捕。我已經思量周全,望你不要多慮。”
李靖問她姓什麽,女子迴答說:“姓張。”
又問她的排行。
迴答說:“最年長。”
李靖看她的肌膚、儀態、言談、性情,真好比天人下凡。
李靖無意中得到她,又高興又害怕,時時都在擔心時時都感到不安,因此不停地到窗戶那裏窺望外邊。
幾天過去了,也聽到楊府追查逃亡者的消息,但情形似乎並不緊急。
於是女子就換上男裝騎上馬,兩人打開店門從容而去,準備迴太原。
途中,他們在靈石的一家旅店休息。
已經鋪好了床,爐子上煮的肉也快熟了。
張氏把頭發拖在地上,站在床前梳頭。
李靖正在洗刷馬匹時,忽然有一個人,中等身材,紅色的胡須卷曲著好像虯龍的形狀,騎一頭跛足的驢子走來。
那個人把一隻皮囊扔在爐子前麵,取餅枕頭斜躺在床上,看著張氏梳頭。
李靖非常惱怒,但還沒有發作,仍然洗他的馬。
張氏仔細打量那人的相貌,一隻手握著頭發,一隻手放在身後搖著向李靖示意,叫他不要發怒。
張氏急急忙忙梳完頭,整理衣衫上前詢問那人的姓氏。
斜躺著的人迴答說:“姓張。”
張氏說:“我也姓張,應該算是妹妹。”
說著立即向那人行禮。
張氏又問那人排行第幾。
那人答道:“第三。”
並問張氏排行第幾。
張氏迴答說:“最長。”
那人於是高興地說:“今天有幸遇上一妹。”
張氏遠遠地朝李靖喊:“李郎快來見三哥!”
李靖急忙過來拜見。
接著三個人圍坐在一起。
那人問:“煮的是什麽肉?”
李靖說:“羊肉,想來已經熟了。”
客人說:“餓了。”
李靖出去買來燒餅,客人抽出腰間匕首,切了肉跟燒餅一起吃。
吃完了,剩下的肉隨便切碎送到驢子麵前讓它吃,動作很快。
客人說:“看李郎的模樣,是個貧窮的書生,怎麽會得到這樣不同一般的女子?”
李靖迴答說:“我雖然窮,但也是一個有誌向的人。如果別的人問我這事,我一定不會說,可兄長問及就不該隱瞞什麽了。”
然後就把事情全都告訴了他。
客人說:“那你們打算去哪裏?”
李靖說:“想到太原去避一避。”
客人說:“這麽說我本不是你要找的人了。”
又問:“有酒嗎?”
李靖說:“客店的西邊,就有家酒店。”
李靖就去買迴來一鬥酒。
斟了一遍酒以後,客人說:“我有一點下酒的東西,李郎能跟我一起吃嗎?”
李靖說:“不敢當。”
客人於是打開皮囊取出一個人頭以及心肝來,又把人頭放迴囊中去,用匕首切碎心肝,跟李靖一同吃了。
客人說:“這是天下最背棄情誼的人,我對他懷恨十年,今天才要了他的命。我心頭的遺憾總算解除。”
又說:“我看李郎的儀容氣度,真是個大丈夫。你可曾聽說太原有什麽不同凡響的人物嗎?”
李靖迴答:“曾經認識一個人,我想他就是真命天子。其他的,不過是將帥之材而已。”
客人問:“那人姓什麽?”
李靖說:“跟我同姓。”
又問:“多大年紀?”
李靖說:“才二十歲。”
又問:“眼下他在做什麽?”
李靖說:“他是太原守將的兒子。”
客人說:“好像是了。還要看見他才能確定。李郎能夠讓我見他一麵嗎?”
李靖說:“我的好友劉文靜,跟他來往密切。通過劉文靜可以見到他。但兄長為什麽要見他呢?”
客人說:“有位能根據雲氣來預測人事的人說,太原有奇異的雲氣,叫我查訪一下。李郎明日出發,哪天可以到太原?”
李靖計算出到達的日期。客人說:“到太原的第二天,天剛亮的時候,在汾陽橋上等我。”
說完,騎上驢子走了。
那驢子行走如飛,轉眼之間便消失不見。
李靖跟張氏又驚又喜,過了好久,才說:“俠義之士不會欺騙人,用不著害怕。”
兩人加鞭趕路,到了約定的日期,抵達太原。
果然又跟那位客人相見了。
李靖十分高興,就陪他去找劉文靜。
李靖編了假話對劉文靜說:“有個擅長看相的人想見公子,請你把公子接到這裏來。”
劉文靜向來就認為公子與眾不同,一聽說有客人擅長相麵,立即派人去請他。
派去的人剛迴來,公子跟著就到了。
他穿著隨便,皮袍上披著罩衫,但神采飛揚,相貌不同尋常。
虯髯客一聲不吭坐在末座,見到他後心如死灰,喝了幾杯酒後,叫李靖過來說道:“這人真是天子啊!”
李靖把他的話告訴劉文靜,劉文靜更加高興,為自己有眼力而得意。
兩人告辭出來後,虯髯客說:“我已經猜到十之**了,不過還須我的道兄親眼看看他。李郎最好能跟一妹重返京城,某天中午,到馬行東麵的酒樓下找我。樓下如有這頭驢和另一頭瘦驢,我跟道兄就都在樓上。你到了那裏便立刻上來。”說完後又告別而去。
李靖跟張氏又依照他的話行事。
到了約定的時間去尋找,果然看見酒樓下有兩頭驢。
李靖提起衣擺登上酒樓時,虯髯客正跟一位道士對坐喝酒,看見他來了很驚喜,連忙招唿他坐下。
大家圍桌喝了十幾杯酒後,虯髯客說:“樓下櫃裏有十萬錢,可用它找一個幽靜隱秘的地方安頓一妹,某天再到汾陽橋跟我相會。”
李靖如期而至,道士和虯髯客已經到了。
於是一起去拜訪劉文靜。
當時劉文靜正在下棋,互相行禮後就坐下談心。
劉文靜派人送信請公子過來看棋。
道士跟劉文靜對弈,虯髯客和李靖站在一邊觀看。
不久公子就到了,光彩照人,長長一輯後坐下,顯得神清氣朗,談笑風生,目光炯炯有神。
道士一見到公子立刻神情慘然,扔下棋子說:“這局棋全輸了!就在這裏失去了全局!無路可走了!還有什麽話可說!”
於是不再下棋而請求離去。
出來以後,道士對虯髯客說:“這世界不是你的世界,到別的地方去施展宏圖吧。好好努力,不要把這事放在心上。”
他要大家一同進京。
虯髯客對李靖說:“計算李郎的行程,某日才能到京城。到達後的第二天,可以跟一妹同到某坊曲巷我住的小宅來做客。李郎和一妹在一起,家徒四壁,一無所有。我想讓我妻子拜見二位,順帶隨便說說話,希望不要先就推辭。”
說完,歎息著離去。
李靖也騎馬迴去了。
李靖剛到京城,就和張氏一同去拜訪虯髯客。
他家隻是一道小小的木板門,敲了幾下,有人答應了開門出來,行禮說:“三郎命令我們恭候李郎和一娘多時了。”
兩人被請入一道道的內門,越走門戶越大。
四十名婢女排列在庭院裏迎接。
二十名奴仆引導李靖他們進入東廳。
廳內的陳設,極其珍稀奇異、巾箱、妝匣、衣帽鏡以及首飾各種各樣,似乎不是人間的東西。
等他們梳洗打扮完畢,又請他們換衣服,換上的衣服也都是珍異之物。
收拾好以後,有人傳報說:“三郎來了!”
隻見虯髯客頭戴紗帽身披皮衣走進來,也有些龍行虎步的帝王之相。
大家高興地相見。
虯髯客催促他妻子出來拜見,他的妻子也像天仙一樣。
於是把二人請入中堂,擺設的宴席非常豐美,就是王公之家也比不上。
四人對坐著吃完飯,又招來樂妓二十名,排列在堂前演奏,那些曲子好似是從天上飄下來的,而不是人間能有。接著又依次敬酒。
這時家人從東堂抬出二十床架子,分別用錦帕繡巾覆蓋著。
陳列好後,把巾帕全部揭開,原來是些賬簿和鑰匙。
虯髯客說:“這些是我全部寶物錢財的數目。我所有的東西,都贈送給你。為什麽呢?我本想在這世界上幹一番大事,也許龍爭虎鬥二三十年,才能建立一些功業。現在既然有了明主,我還留在這裏幹什麽呢?太原李氏,是真正的英明君主。三五年內,就能讓天下太平。李郎用自己非凡的才能,輔佐太平盛世的君主,竭心盡力,必定能位居眾臣之上。一妹憑借天仙般的姿容,懷著世上少有的才藝,依靠丈夫的尊貴地位,必將享盡盎貴榮華。除了一妹無人能賞識李郎,除了李郎沒有人能讓一妹得到榮耀。帝王開創基業,總值遇到輔佐他的人,好同虎嘯風生,龍吟雲集一樣,本來就不是偶然的。李郎拿著我送的財物,用以輔助真命天子,幫他成就功業,努力吧!這以後十年,東南方數千裏外會有奇異的事發生,那就是我的事業成功的時候,一妹和李郎可以灑酒朝東南方祝賀我。”
於是命令童仆列隊拜見,之後,便和他的妻子帶著一名家奴,騎馬離去。
走出幾步後,就看不見他們的蹤影了。
李靖據有了虯髯客的宅第,從此成為豪門大戶,得到幫助文皇創建帝業的資財,終於平定天下。
貞觀十年,李靖以左仆射加平章事做了宰相。
恰巧南方少數民族派人入朝奏報說:“有海船千艘,武士十萬,攻入扶餘國,殺死該國國君自立為王,國內已經安定了。”
李靖心裏知道是虯髯客的事情成功了。
迴家告訴張氏,兩人換上禮服,向東南方灑酒拜賀。
從這事可以知道真命天子的興起,並非英雄憑願望就能這樣。
何況不是英雄的人呢?臣民中那些妄想作亂的人,不過是螳臂阻擋飛奔的車輪罷了。
我大唐皇朝傳福萬世,難道是憑空說說嗎?有人說:“李衛公的兵法,一半是授的。
《》也出自《太平廣記》
楊素就因為顯貴而開始驕橫,又認為時局動蕩不定,若論天下權重勢大名聲顯赫的人,非他莫屬,因此生活奢侈華貴,禮儀也超出了作為人臣的界限。
每逢公卿大臣來談事情,或是賓客上門求見,他總是坐在床榻上相見,摟抱著美女,兩旁還排列著侍妾婢女,很有點逾越了他的身份,到他晚年這種情況就更嚴重,他忘了應擔負的責任,全無挽救危難防止顛覆的想法。
有一天,後來被封為衛國公的李靖以平民的身份求見他,說要貢獻奇計良策。
楊素仍然坐在床榻上接見他。
李靖上前拱手行禮說:“天下正動亂不止,英雄豪強紛紛起事。楊公是皇家重臣,應當留心收羅天下豪傑,不該這樣坐著會見賓客。”
楊素聽了,收斂傲慢的樣子站起身來,向李靖道歉,跟他談話,談得十分高興,然後接受了他獻的計策退迴後堂。
當李靖施展辯才的時候,有一個非常美麗的歌女,手裏拿著紅拂,站在楊素跟前,隻是注視著李靖。
李靖出去後,她來到窗前對府吏說:“去問問剛走的那位處士排行第幾?住在什麽地方?”
李靖都一一迴答了府吏,歌女得知後默念著離去。
李靖返迴旅店。
這天夜裏五更剛到,忽然聽見有人小聲敲門。
李靖起來開門查問。
原來是個穿紫衣戴帽子的人,用木杖挑著一隻袋子。
李靖問來人是誰。
那人迴答說:“我是楊公家那個手拿紅拂的歌女。”
李靖連忙請她進來。
她脫去衣服摘下帽子,原來是一位十**歲的美麗女子。
她不施脂粉,衣著華美,朝李靖行禮。
李靖驚訝地連連還禮。
女子說:“我伺候楊司空很久了,天下的人也見得多,沒有一個比得上你的。兔絲和鬆蘿不能獨自生長,需要依托大樹,因此我特來投奔你。”
李靖說:“楊司空在京城裏權勢極大,怎麽辦?”
女子說:“他隻比死人多一口氣了,沒有什麽好害怕的。眾歌女知道他不會有多大能耐了,離開他的人不少。他也不大去追捕。我已經思量周全,望你不要多慮。”
李靖問她姓什麽,女子迴答說:“姓張。”
又問她的排行。
迴答說:“最年長。”
李靖看她的肌膚、儀態、言談、性情,真好比天人下凡。
李靖無意中得到她,又高興又害怕,時時都在擔心時時都感到不安,因此不停地到窗戶那裏窺望外邊。
幾天過去了,也聽到楊府追查逃亡者的消息,但情形似乎並不緊急。
於是女子就換上男裝騎上馬,兩人打開店門從容而去,準備迴太原。
途中,他們在靈石的一家旅店休息。
已經鋪好了床,爐子上煮的肉也快熟了。
張氏把頭發拖在地上,站在床前梳頭。
李靖正在洗刷馬匹時,忽然有一個人,中等身材,紅色的胡須卷曲著好像虯龍的形狀,騎一頭跛足的驢子走來。
那個人把一隻皮囊扔在爐子前麵,取餅枕頭斜躺在床上,看著張氏梳頭。
李靖非常惱怒,但還沒有發作,仍然洗他的馬。
張氏仔細打量那人的相貌,一隻手握著頭發,一隻手放在身後搖著向李靖示意,叫他不要發怒。
張氏急急忙忙梳完頭,整理衣衫上前詢問那人的姓氏。
斜躺著的人迴答說:“姓張。”
張氏說:“我也姓張,應該算是妹妹。”
說著立即向那人行禮。
張氏又問那人排行第幾。
那人答道:“第三。”
並問張氏排行第幾。
張氏迴答說:“最長。”
那人於是高興地說:“今天有幸遇上一妹。”
張氏遠遠地朝李靖喊:“李郎快來見三哥!”
李靖急忙過來拜見。
接著三個人圍坐在一起。
那人問:“煮的是什麽肉?”
李靖說:“羊肉,想來已經熟了。”
客人說:“餓了。”
李靖出去買來燒餅,客人抽出腰間匕首,切了肉跟燒餅一起吃。
吃完了,剩下的肉隨便切碎送到驢子麵前讓它吃,動作很快。
客人說:“看李郎的模樣,是個貧窮的書生,怎麽會得到這樣不同一般的女子?”
李靖迴答說:“我雖然窮,但也是一個有誌向的人。如果別的人問我這事,我一定不會說,可兄長問及就不該隱瞞什麽了。”
然後就把事情全都告訴了他。
客人說:“那你們打算去哪裏?”
李靖說:“想到太原去避一避。”
客人說:“這麽說我本不是你要找的人了。”
又問:“有酒嗎?”
李靖說:“客店的西邊,就有家酒店。”
李靖就去買迴來一鬥酒。
斟了一遍酒以後,客人說:“我有一點下酒的東西,李郎能跟我一起吃嗎?”
李靖說:“不敢當。”
客人於是打開皮囊取出一個人頭以及心肝來,又把人頭放迴囊中去,用匕首切碎心肝,跟李靖一同吃了。
客人說:“這是天下最背棄情誼的人,我對他懷恨十年,今天才要了他的命。我心頭的遺憾總算解除。”
又說:“我看李郎的儀容氣度,真是個大丈夫。你可曾聽說太原有什麽不同凡響的人物嗎?”
李靖迴答:“曾經認識一個人,我想他就是真命天子。其他的,不過是將帥之材而已。”
客人問:“那人姓什麽?”
李靖說:“跟我同姓。”
又問:“多大年紀?”
李靖說:“才二十歲。”
又問:“眼下他在做什麽?”
李靖說:“他是太原守將的兒子。”
客人說:“好像是了。還要看見他才能確定。李郎能夠讓我見他一麵嗎?”
李靖說:“我的好友劉文靜,跟他來往密切。通過劉文靜可以見到他。但兄長為什麽要見他呢?”
客人說:“有位能根據雲氣來預測人事的人說,太原有奇異的雲氣,叫我查訪一下。李郎明日出發,哪天可以到太原?”
李靖計算出到達的日期。客人說:“到太原的第二天,天剛亮的時候,在汾陽橋上等我。”
說完,騎上驢子走了。
那驢子行走如飛,轉眼之間便消失不見。
李靖跟張氏又驚又喜,過了好久,才說:“俠義之士不會欺騙人,用不著害怕。”
兩人加鞭趕路,到了約定的日期,抵達太原。
果然又跟那位客人相見了。
李靖十分高興,就陪他去找劉文靜。
李靖編了假話對劉文靜說:“有個擅長看相的人想見公子,請你把公子接到這裏來。”
劉文靜向來就認為公子與眾不同,一聽說有客人擅長相麵,立即派人去請他。
派去的人剛迴來,公子跟著就到了。
他穿著隨便,皮袍上披著罩衫,但神采飛揚,相貌不同尋常。
虯髯客一聲不吭坐在末座,見到他後心如死灰,喝了幾杯酒後,叫李靖過來說道:“這人真是天子啊!”
李靖把他的話告訴劉文靜,劉文靜更加高興,為自己有眼力而得意。
兩人告辭出來後,虯髯客說:“我已經猜到十之**了,不過還須我的道兄親眼看看他。李郎最好能跟一妹重返京城,某天中午,到馬行東麵的酒樓下找我。樓下如有這頭驢和另一頭瘦驢,我跟道兄就都在樓上。你到了那裏便立刻上來。”說完後又告別而去。
李靖跟張氏又依照他的話行事。
到了約定的時間去尋找,果然看見酒樓下有兩頭驢。
李靖提起衣擺登上酒樓時,虯髯客正跟一位道士對坐喝酒,看見他來了很驚喜,連忙招唿他坐下。
大家圍桌喝了十幾杯酒後,虯髯客說:“樓下櫃裏有十萬錢,可用它找一個幽靜隱秘的地方安頓一妹,某天再到汾陽橋跟我相會。”
李靖如期而至,道士和虯髯客已經到了。
於是一起去拜訪劉文靜。
當時劉文靜正在下棋,互相行禮後就坐下談心。
劉文靜派人送信請公子過來看棋。
道士跟劉文靜對弈,虯髯客和李靖站在一邊觀看。
不久公子就到了,光彩照人,長長一輯後坐下,顯得神清氣朗,談笑風生,目光炯炯有神。
道士一見到公子立刻神情慘然,扔下棋子說:“這局棋全輸了!就在這裏失去了全局!無路可走了!還有什麽話可說!”
於是不再下棋而請求離去。
出來以後,道士對虯髯客說:“這世界不是你的世界,到別的地方去施展宏圖吧。好好努力,不要把這事放在心上。”
他要大家一同進京。
虯髯客對李靖說:“計算李郎的行程,某日才能到京城。到達後的第二天,可以跟一妹同到某坊曲巷我住的小宅來做客。李郎和一妹在一起,家徒四壁,一無所有。我想讓我妻子拜見二位,順帶隨便說說話,希望不要先就推辭。”
說完,歎息著離去。
李靖也騎馬迴去了。
李靖剛到京城,就和張氏一同去拜訪虯髯客。
他家隻是一道小小的木板門,敲了幾下,有人答應了開門出來,行禮說:“三郎命令我們恭候李郎和一娘多時了。”
兩人被請入一道道的內門,越走門戶越大。
四十名婢女排列在庭院裏迎接。
二十名奴仆引導李靖他們進入東廳。
廳內的陳設,極其珍稀奇異、巾箱、妝匣、衣帽鏡以及首飾各種各樣,似乎不是人間的東西。
等他們梳洗打扮完畢,又請他們換衣服,換上的衣服也都是珍異之物。
收拾好以後,有人傳報說:“三郎來了!”
隻見虯髯客頭戴紗帽身披皮衣走進來,也有些龍行虎步的帝王之相。
大家高興地相見。
虯髯客催促他妻子出來拜見,他的妻子也像天仙一樣。
於是把二人請入中堂,擺設的宴席非常豐美,就是王公之家也比不上。
四人對坐著吃完飯,又招來樂妓二十名,排列在堂前演奏,那些曲子好似是從天上飄下來的,而不是人間能有。接著又依次敬酒。
這時家人從東堂抬出二十床架子,分別用錦帕繡巾覆蓋著。
陳列好後,把巾帕全部揭開,原來是些賬簿和鑰匙。
虯髯客說:“這些是我全部寶物錢財的數目。我所有的東西,都贈送給你。為什麽呢?我本想在這世界上幹一番大事,也許龍爭虎鬥二三十年,才能建立一些功業。現在既然有了明主,我還留在這裏幹什麽呢?太原李氏,是真正的英明君主。三五年內,就能讓天下太平。李郎用自己非凡的才能,輔佐太平盛世的君主,竭心盡力,必定能位居眾臣之上。一妹憑借天仙般的姿容,懷著世上少有的才藝,依靠丈夫的尊貴地位,必將享盡盎貴榮華。除了一妹無人能賞識李郎,除了李郎沒有人能讓一妹得到榮耀。帝王開創基業,總值遇到輔佐他的人,好同虎嘯風生,龍吟雲集一樣,本來就不是偶然的。李郎拿著我送的財物,用以輔助真命天子,幫他成就功業,努力吧!這以後十年,東南方數千裏外會有奇異的事發生,那就是我的事業成功的時候,一妹和李郎可以灑酒朝東南方祝賀我。”
於是命令童仆列隊拜見,之後,便和他的妻子帶著一名家奴,騎馬離去。
走出幾步後,就看不見他們的蹤影了。
李靖據有了虯髯客的宅第,從此成為豪門大戶,得到幫助文皇創建帝業的資財,終於平定天下。
貞觀十年,李靖以左仆射加平章事做了宰相。
恰巧南方少數民族派人入朝奏報說:“有海船千艘,武士十萬,攻入扶餘國,殺死該國國君自立為王,國內已經安定了。”
李靖心裏知道是虯髯客的事情成功了。
迴家告訴張氏,兩人換上禮服,向東南方灑酒拜賀。
從這事可以知道真命天子的興起,並非英雄憑願望就能這樣。
何況不是英雄的人呢?臣民中那些妄想作亂的人,不過是螳臂阻擋飛奔的車輪罷了。
我大唐皇朝傳福萬世,難道是憑空說說嗎?有人說:“李衛公的兵法,一半是授的。
《》也出自《太平廣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