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靜山禦史家有個仆人忽然發狂,一邊打自己的嘴巴,一邊說胡話道:“我雖潦倒不得誌而死,畢竟還是個讀書人。你是什麽東西,敢不給我讓路?今天要好好懲罰你一下,讓你明白點。”


    靜山親自跑來探望,問那鬼魂說:“您是在白天顯形嗎?陰間與陽間有別,您這樣做恐怕不合適;您是口著形嗎?那麽您能看見這些仆人,而這些仆人卻看不見您,他們又怎麽知道迴避您呢?”


    他的仆人隨即變成昏睡的樣子,不久便醒過來,恢複正常了。


    我有個學生叫耿守愚,是桐城人,很注意自己的操守,而喜歡與人爭禮節。


    我曾經與他談論此事,說:“讀書人往往盛氣淩人,想讓別人尊敬自己,以為這就是自重。而不知道自己究竟是重還是不重,需取決於本人的作為。如果自己的品德與聖賢相比也沒有什麽好慚愧的,那麽雖然王侯拿著掃把掃地來迎接自己,也不能增添榮耀;雖然自己作以土壘牆的苦力,也不算什麽恥辱。可貴的東西在我自身,外在的東西根本不值得計較。如果一定要根據別人的態度來衡量自己的輕重,那就要靠別人尊敬,自己才感到榮耀;別人不尊敬,自己就感到屈辱。這樣,男女奴仆們就都可操縱我的榮辱,這不是把自己看得太輕了嗎?”


    守愚說:“您生來富貴,所以才持這種看法。貧寒的讀書人如果因貧賤而失去傲氣,就見不出讀書人的尊嚴,也就更會被人看不起了。”


    我說:“這是田子方的觀點,朱熹已經批駁過了。這是一種重外而不重內的態度,不必再辯了。即就這科說法本身而論,它的意思也不過是說要以道德為重,不應該因為貧賤而自己輕視自己,而並不是說可以毫無道德,隻是因為貧賤就可以在別人麵前傲氣十足。如果真像你所說的,那麽乞丐比你更貧窮,奴仆比你更低賤,他們都在你麵前傲氣十足,你能說這是他們在樹立自己的品格嗎?我已去世的老師陳自崖先生曾在書房中題寫一副對聯:‘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這才是真正說到了根本上,這七個字真可以千古流傳了。“


    《閱微草堂筆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古代神鬼誌怪小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藏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藏刀並收藏中國古代神鬼誌怪小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