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丙午、丁未年間,有外地流民討飯路過崔莊,其中一對夫婦雙雙得了傳染病。


    臨終之前,他們手持賣女契約在街上哀唿,願把幼女賣身為婢,以身價購買兩口木棺。


    先祖母張太夫人葬了這對夫婦,收養了他們的幼女,給她起名叫連貴。


    契約上署著她父親的姓名叫張立,母親稱黃氏,沒有注明籍貫住址,因為問他們的時候他們就已經不能言語了。


    據連貴自己說,她家在山東,門臨驛路,時常有大官的車馬往來,離崔莊大約要走一個多月,但她說不出縣名。


    連貴還說,去年父母把她許配了對門胡家,已經受了聘禮,可是胡家也到外地討飯,不知去了何方。


    過了十多年,因為沒有親戚來找連貴,於是就把她許配了喂馬人劉登。


    劉登自稱是山東新泰人,本來姓胡,因父母雙亡,有位劉氏收養了他,因此從了劉姓。


    他小時候聽說父母為他訂了一門親事,可是不知道女方的姓氏。


    既然劉登原來姓胡,新泰又是驛路必經之地,計算流民討飯的路程也大約需用一個多月,這與連貴提供的情況完全吻合。


    因此,人們很懷疑他倆的結合就像樂昌公主破鏡重圓,隻是缺乏明顯的證據而已。


    先叔粟甫公說:“這事如果稍微點綴一下,竟可以成為傳奇小說了。可惜這個女子蠢笨的像豬一樣,隻知道吃飽了悶頭酣睡,不配點綴,真可恨也。”


    邊隨園徵君說:“‘秦人不死,信符生之受誣;蜀老猶存,知葛亮之多枉。’(四語乃劉知《史通》之文。符生事見《洛陽伽藍記》,葛亮事見《魏書毛修之傳》。浦二田注《史通》以為未詳,蓋偶失考。)連史書傳記都不免點綴緣飾,更何況是傳奇小說呢?


    《西樓記》稱穆素暉貌若天仙,吳林塘說他的祖父幼年時期曾經見過穆素暉,又矮又脬,隻是一個尋常女子而已。由此可見,傳奇小說中的所謂佳人,一半是虛構出來的。


    這個婢女雖然粗蠢,倘若好事者按譜填詞,登場度曲,他日戲台的紅地毯上,何以見得不是一個鶯嬌花媚,傾城傾國的絕代佳人呢?先生所論,也不免是’盡信書,了。”


    《閱微草堂筆記》


    (https:////)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古代神鬼誌怪小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藏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藏刀並收藏中國古代神鬼誌怪小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