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虔潛心於詩而又嗜酒,性格非常閑散豪放。


    唐玄宗喜愛他的曠達,想讓他到官署裏作郎中主持一個部門的工作,又因他不善於管理事務,所以就把他安置在廣文館,授給他博士銜,他的名聲和職銜十分昭著。


    門庭上來往出入的車馬,座上客都是當時的才子學者。


    有個叫的,是滄州人,參加選拔進士的考試來到京城,聽說鄭虔的赫赫大名,便以同宗同姓的名義去拜見他,鄭虔因此與他以叔侄相稱,見他老氣橫秋,並不怎麽敬重他。


    過了幾天相如又來拜見鄭虔,鄭虔一個人與他對坐,問他學的是哪門學問,相如笑著對他說:“叔並不了解相如,故用平常眼光看待我;然而,一個人確實不容易被別人了解。既然問我,怎敢不把話說透徹呢?相如如果是孔門弟子,就該處在四科之列,居於遊、夏之上;如果叔是孔門弟子,就不能列入四科。我現在是因為生不逢時才應付這種科舉考試的流行方式,為的是讓自己的真相銷聲匿跡而已。”


    鄭虔聽了非常驚異,便請他繼續說下去。


    相如說:“孔子自稱有誰繼承周朝大業,即使一百年後的事他也知道;如今相如也知道這件事情。我看大唐國家到開元三十年就會改變年號,再往後十五年,國家當有災難,至此,天下戰爭興起,賊臣篡奪皇位。到那時,叔就會被任為叛賊政權的官員,排列在朝廷省署之中,後來仍然為此事受到拖累,盡管您願意恪守為臣的節操,得以免除重罰。從今以後,黎民百姓將無休止地遭受塗炭踐踏。相如今年能夠考中進士,五選被授為衢州信安尉,到了三考,死於衢州。官祿命中就是這樣,不能強求呀!”


    那年相如果然考中了進士,辭別鄭虔返迴故鄉,到了考期時又參加選拔,在京師見到鄭虔,在吏部注冊為信安尉,相如麵帶喜色,於是辭別鄭虔前去赴任。


    第一考時,鄭虔詢問衢州考官道:“怎麽樣?”


    答道:“非常好。”


    問其政績,答道:“跟古人一樣。”


    第二考時又參加了,說是身體尚好,第三考時鄭虔又打聽他的情況,考官說:“相如考試之後,暴病不起。”


    鄭虔大為驚歎,於是想起相如原先說的話。


    天寶十五年安祿山造反,派兵進入京城,收羅朝廷官吏送到了洛陽。


    鄭虔當時是著作郎,被強行授予水部郎中職位。


    安史之亂被平定之後,鄭虔被貶為衢州司戶,到了任上就死了。


    這些情況竟然都像相如原先所說的一樣。


    【原文】鄭虔工詩嗜酒,性甚閑放。玄宗愛其曠達,欲致之郎署,又以其不事事,故特置廣文館,命虔為博士,名籍甚著。門庭車馬,無非才俊。有者,滄州人,應進士舉入京,聞虔重名,以宗姓因謁,虔因之敘叔侄,見其老倒,未甚敬之,後數日謁,虔獨與坐,問其藝業,相如笑謂虔曰:“叔未知相如,應以凡人遇,然人未易知。既見問,敢不盡其詞,相如若在孔門,當處四科,猶居遊、夏之右,若叔在孔門,不得列為四科。今生不遇時而應此常調,但銷聲晦跡而已。”虔聞之甚驚,請窮其說。相如曰:“孔子稱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之也,今相如亦知之。然國家至開元三十年,當改年號,後十五年,當有難。天下至此,兵革興焉,賊臣篡位。當此時,叔應授偽官,列在朝省,仍為其累。願守臣節,可以免焉。此後蒼生塗炭未已。相如今年進士及第,五選得授衢州信安尉,至三考,死於衢州。官祿如此,不可強致也。”其年果進士及第,辭虔歸鄉,及期而選,見虔京師,為吏部一注信安尉,相如有喜色,於是辭虔赴任。初一考,問衢州考吏曰:“何。”曰:“甚善。”問其政,曰:“如古人。”二考又考之,曰,無恙。三考又問之,考吏曰:“相如校考後,暴疾不起。”虔甚驚歎,方思其言。又天寶十五年,祿山反,遣兵入京城,收諸官吏赴洛陽。虔時為著作郎,抑授水部郎中。及克複,貶衢州司戶,至任而終。竟一如相如之言也。(原缺出處,明抄本作出《廣異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古代神鬼誌怪小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笑藏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笑藏刀並收藏中國古代神鬼誌怪小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