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冠真君
中國古代神鬼誌怪小說 作者:笑藏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溫璋,唐朝鹹通壬辰年任正天府府尹。
他生性貪財,敢殺人。
人們也畏懼他的嚴厲、殘酷,不敢犯罪,由於這樣,他獲得了治理有才能的名聲。舊的製度規定,京兆尹外出,要清掃四通八達的大道,要關閉鄉裏的門。
如果有在他前進的道路上喧嘩大笑的人,立即用棍棒打死。
這年秋天,溫公從天街出來,將要到達南麵五門去,一路衙役大聲嗬斥,猶如行雨生風。
有一個戴黃色帽子的人,年老並且駝背,穿著破衣服,拖拉著拐杖,將要從他們中間橫穿過去,騎馬的侍從大聲喝斥,不能阻止。
溫公命令手下人把他揪來,往背上打了二十竹板。
黃冠老人揮動衣服袖子走了,好像沒有一點苦楚。
溫公感到很奇怪,就唿喚來老的街巷小吏,讓他偷偷地偵察,聽黃冠老人說什麽。
又命街巷小吏頭上扣上黃帽子,完了,就跟著他的蹤跡,到日落時,過蘭陵裏,向南入小胡同,中間有衡門,這是黃冠老人居住的地方。
小吏跟隨著進了門。
這時有幾個戴黃帽子的人出來,很謹慎地拜見黃冠老人,並且說:“真君怎麽晚了呢?”
真君迴答說:“被兇惡的人侮辱了,可以準備一些熱水。”
戴黃帽子的人在前引路,雙鬟青衣童子也跟隨在黃冠老人後麵進去,街巷小吏也跟著進去。
過了幾道門,裏麵屋宇美麗而有光彩,修長的青竹夾路,仿佛王公大臣的住宅。
還沒走到庭院,真君迴過頭來說:“怎麽會有俗物的氣味?”
戴黃帽子的人競出來搜索,街巷小吏沒有地方隱藏,就被他們逮住了。
見到真君,街巷小吏,一五一十地述說了溫璋的意思。
真君大怒說:“這個殘酷的官吏,不知道禍患就要他家族滅了,他的死期馬上就到了,還敢放肆地毒害人,罪在不赦!”
真君大聲嗬斥街巷小吏,讓他離開。
街巷小吏拜謝完了,小步快走出了門,就跑到正天府去,請求見溫公。
當時是深夜了,溫公聽說街巷小吏到來了,受到驚擾,急忙起了床,在便室召見了他,街巷小吏詳盡地敘述了他所見到的一切,溫公大聲嗟歎惋惜。
第二天將要天黑的時候,溫公招唿來街巷小吏引路,街上的更鼓聲已經沒有了。
溫公穿著平民的衣服,和街巷小吏一起到黃冠老人居住的地方去。
看得十分清楚了,街巷小吏叩門。
答應來開門的人問是誰。
迴答說:“京兆溫尚書來拜見真君。”
不久,打開層層小門,街巷小吏先進去拜見,重複地向真君說:“京兆君溫璋求見。”
溫公小步快進去拜見。真君踞傲坐在大堂上,戴著遠遊冠,穿著九霞衣,臉色容貌很嚴峻。
溫公伏在地上敘述說:“我的責任是統領眾多的人口,使用權力隻是震懾地方嚴肅綱紀,如果稍有恐懼懦弱,就會損害聲威。昨天沒想到**迫害了大仙,自己留下罪過,所以來自首承當罪責,希望賞賜憐憫,給予同情。”
真君斥責說:“你憑殘忍殺戮樹立名聲,獨占利益不滿足,大禍將要到了,還逞兇威。”
溫公再三再四地叩頭哀求,然而真君始終是滿含怒氣不答應。
一會兒,有一個戴黃帽子的人從東屋來,拱手立在真君的旁邊,又跪下啟奏說:“正天府府尹雖然獲罪,亦是天子的高級官員,何況真君洞府還是在他的職務所管轄之內,應當稍微降低身分,給予禮遇。”說完,真君讓戴黃帽子的人揖請溫公上大堂,另外設置一個小的窄而低的床,讓他坐,命令斟酒幾巡。
但是真君的怒氣不化解。
戴黃帽子的人又對真君說:“正天府府尹的忤逆冒犯之罪很大,想寬恕,那實在很難,然而,真君變化服裝在塵世中遊覽,凡俗士人怎麽能認識?從前白龍不清冷之淵,化為魚,尚且被漁人豫且射中眼睛,遭受困苦。請慎重思考。”
真君悄悄地思索,過了好久,真君說:“饒恕你的家族。這裏也不是你長久停留的地方。”
溫公於是起身,在庭院中拜謝真君後就離開了,和街巷小吏急速走到府衙,這時天亮的鍾聲響了。
雖說親近之人,也保守秘密不讓說。
第二年,同昌公主薨。
懿皇感傷懷念不已,怨恨藥石的不應驗,醫師韓宗紹等四家,詔令正天府追究到底,將要殺他們。
但是溫璋賣獄緩刑。
溫璋接受韓宗紹等人的金帶和其它賄賂,總共有幾千萬。
此事被發覺,溫璋喝毒酒死了。
【原文】溫璋,唐鹹通壬辰尹正天府。性黷貨,敢殺。人亦畏其嚴殘不犯。由是治有能名。舊製,京兆尹之出,靜通衢,閉裏門,有笑其前道者,立杖殺之。是秋,溫公出自天街,將南抵五門。嗬喝風生。有黃冠老而且傴,弊衣曳杖,將橫絕其間。騶人嗬不能止。溫公命捽來,笞背二十。振袖而去,若無苦者。溫異之,唿老街吏,令潛而覘之,有何言。複命黃冠扣之,既而跡之。迨暮過蘭陵裏,南入小巷,中有衡門,止處也。吏隨入關。有黃冠數人出謁甚謹,且曰:“真君何遲也?”答曰:“為兇人所辱。可具湯水。”黃冠前引,雙鬟青童從而入,吏亦隨之。過數門,堂宇華麗,修竹夾道,擬王公之甲第。未及庭,真君顧曰:“何得有俗物氣。”黃冠爭出索之。吏無所隱,乃為所錄,見真君。吏叩頭拜伏,具述溫意。真君盛怒曰:“酷吏不知禍將覆族,死且將至,猶敢肆毒於人。罪在無赦!”叱街吏令去。吏拜謝了,趨出。遂走詣府,請見溫,時則深夜矣。溫聞吏至,驚起,於便室召之。吏悉陳所見。溫大嗟惋。明日將暮,召吏引之。街鼓既絕,溫微服,與吏同詣黃冠所居。至明,吏款扉。應門者問誰。曰:“京兆溫尚書來謁真君。”既辟重閨,吏先入拜。仍白曰:“京兆君溫璋。”溫趨入拜。真君踞坐堂上,戴遠遊冠,衣九霞之衣,色貌甚峻。溫伏而敘曰:“某任惣浩穰,權唯震肅;若稍畏懦,則損威聲。昨日不謂淩迫大仙,自貽罪戾,故來首服,幸賜矜哀。”真君責曰:“君忍殺立名,專利不厭。禍將行及,猶逞兇威。”溫拜首求哀者數四,而真君終蓄怒不許。少頃,有黃冠自東序來,拱立於真君側,乃跪啟曰:尹雖得罪,亦天子亞卿;況真君洞其職所統,宜少降禮。”言訖,真君令黃冠揖溫升堂,別設小榻,令坐。命酒數行,而真君怒色不解。黃冠複答曰:“尹之忤犯,弘宥誠難;然則真君變服塵遊,俗士焉識。白龍魚服,見困豫且。審思之。”真君悄然。良久曰:“恕爾家族。此間亦非淹久之所。”溫遂起,於庭中拜謝而去,與街吏疾行至府,動曉鍾矣。雖語親近,亦秘不令言。明年同昌主薨,懿皇傷念不已,忿藥石之不徵也。醫韓宗紹等四家詔府窮竟,將誅之。而溫鬻獄緩刑,納宗紹等金帶及餘貨,凡數千萬,事覺,飲鴆而死。(出《三水小牘》)
他生性貪財,敢殺人。
人們也畏懼他的嚴厲、殘酷,不敢犯罪,由於這樣,他獲得了治理有才能的名聲。舊的製度規定,京兆尹外出,要清掃四通八達的大道,要關閉鄉裏的門。
如果有在他前進的道路上喧嘩大笑的人,立即用棍棒打死。
這年秋天,溫公從天街出來,將要到達南麵五門去,一路衙役大聲嗬斥,猶如行雨生風。
有一個戴黃色帽子的人,年老並且駝背,穿著破衣服,拖拉著拐杖,將要從他們中間橫穿過去,騎馬的侍從大聲喝斥,不能阻止。
溫公命令手下人把他揪來,往背上打了二十竹板。
黃冠老人揮動衣服袖子走了,好像沒有一點苦楚。
溫公感到很奇怪,就唿喚來老的街巷小吏,讓他偷偷地偵察,聽黃冠老人說什麽。
又命街巷小吏頭上扣上黃帽子,完了,就跟著他的蹤跡,到日落時,過蘭陵裏,向南入小胡同,中間有衡門,這是黃冠老人居住的地方。
小吏跟隨著進了門。
這時有幾個戴黃帽子的人出來,很謹慎地拜見黃冠老人,並且說:“真君怎麽晚了呢?”
真君迴答說:“被兇惡的人侮辱了,可以準備一些熱水。”
戴黃帽子的人在前引路,雙鬟青衣童子也跟隨在黃冠老人後麵進去,街巷小吏也跟著進去。
過了幾道門,裏麵屋宇美麗而有光彩,修長的青竹夾路,仿佛王公大臣的住宅。
還沒走到庭院,真君迴過頭來說:“怎麽會有俗物的氣味?”
戴黃帽子的人競出來搜索,街巷小吏沒有地方隱藏,就被他們逮住了。
見到真君,街巷小吏,一五一十地述說了溫璋的意思。
真君大怒說:“這個殘酷的官吏,不知道禍患就要他家族滅了,他的死期馬上就到了,還敢放肆地毒害人,罪在不赦!”
真君大聲嗬斥街巷小吏,讓他離開。
街巷小吏拜謝完了,小步快走出了門,就跑到正天府去,請求見溫公。
當時是深夜了,溫公聽說街巷小吏到來了,受到驚擾,急忙起了床,在便室召見了他,街巷小吏詳盡地敘述了他所見到的一切,溫公大聲嗟歎惋惜。
第二天將要天黑的時候,溫公招唿來街巷小吏引路,街上的更鼓聲已經沒有了。
溫公穿著平民的衣服,和街巷小吏一起到黃冠老人居住的地方去。
看得十分清楚了,街巷小吏叩門。
答應來開門的人問是誰。
迴答說:“京兆溫尚書來拜見真君。”
不久,打開層層小門,街巷小吏先進去拜見,重複地向真君說:“京兆君溫璋求見。”
溫公小步快進去拜見。真君踞傲坐在大堂上,戴著遠遊冠,穿著九霞衣,臉色容貌很嚴峻。
溫公伏在地上敘述說:“我的責任是統領眾多的人口,使用權力隻是震懾地方嚴肅綱紀,如果稍有恐懼懦弱,就會損害聲威。昨天沒想到**迫害了大仙,自己留下罪過,所以來自首承當罪責,希望賞賜憐憫,給予同情。”
真君斥責說:“你憑殘忍殺戮樹立名聲,獨占利益不滿足,大禍將要到了,還逞兇威。”
溫公再三再四地叩頭哀求,然而真君始終是滿含怒氣不答應。
一會兒,有一個戴黃帽子的人從東屋來,拱手立在真君的旁邊,又跪下啟奏說:“正天府府尹雖然獲罪,亦是天子的高級官員,何況真君洞府還是在他的職務所管轄之內,應當稍微降低身分,給予禮遇。”說完,真君讓戴黃帽子的人揖請溫公上大堂,另外設置一個小的窄而低的床,讓他坐,命令斟酒幾巡。
但是真君的怒氣不化解。
戴黃帽子的人又對真君說:“正天府府尹的忤逆冒犯之罪很大,想寬恕,那實在很難,然而,真君變化服裝在塵世中遊覽,凡俗士人怎麽能認識?從前白龍不清冷之淵,化為魚,尚且被漁人豫且射中眼睛,遭受困苦。請慎重思考。”
真君悄悄地思索,過了好久,真君說:“饒恕你的家族。這裏也不是你長久停留的地方。”
溫公於是起身,在庭院中拜謝真君後就離開了,和街巷小吏急速走到府衙,這時天亮的鍾聲響了。
雖說親近之人,也保守秘密不讓說。
第二年,同昌公主薨。
懿皇感傷懷念不已,怨恨藥石的不應驗,醫師韓宗紹等四家,詔令正天府追究到底,將要殺他們。
但是溫璋賣獄緩刑。
溫璋接受韓宗紹等人的金帶和其它賄賂,總共有幾千萬。
此事被發覺,溫璋喝毒酒死了。
【原文】溫璋,唐鹹通壬辰尹正天府。性黷貨,敢殺。人亦畏其嚴殘不犯。由是治有能名。舊製,京兆尹之出,靜通衢,閉裏門,有笑其前道者,立杖殺之。是秋,溫公出自天街,將南抵五門。嗬喝風生。有黃冠老而且傴,弊衣曳杖,將橫絕其間。騶人嗬不能止。溫公命捽來,笞背二十。振袖而去,若無苦者。溫異之,唿老街吏,令潛而覘之,有何言。複命黃冠扣之,既而跡之。迨暮過蘭陵裏,南入小巷,中有衡門,止處也。吏隨入關。有黃冠數人出謁甚謹,且曰:“真君何遲也?”答曰:“為兇人所辱。可具湯水。”黃冠前引,雙鬟青童從而入,吏亦隨之。過數門,堂宇華麗,修竹夾道,擬王公之甲第。未及庭,真君顧曰:“何得有俗物氣。”黃冠爭出索之。吏無所隱,乃為所錄,見真君。吏叩頭拜伏,具述溫意。真君盛怒曰:“酷吏不知禍將覆族,死且將至,猶敢肆毒於人。罪在無赦!”叱街吏令去。吏拜謝了,趨出。遂走詣府,請見溫,時則深夜矣。溫聞吏至,驚起,於便室召之。吏悉陳所見。溫大嗟惋。明日將暮,召吏引之。街鼓既絕,溫微服,與吏同詣黃冠所居。至明,吏款扉。應門者問誰。曰:“京兆溫尚書來謁真君。”既辟重閨,吏先入拜。仍白曰:“京兆君溫璋。”溫趨入拜。真君踞坐堂上,戴遠遊冠,衣九霞之衣,色貌甚峻。溫伏而敘曰:“某任惣浩穰,權唯震肅;若稍畏懦,則損威聲。昨日不謂淩迫大仙,自貽罪戾,故來首服,幸賜矜哀。”真君責曰:“君忍殺立名,專利不厭。禍將行及,猶逞兇威。”溫拜首求哀者數四,而真君終蓄怒不許。少頃,有黃冠自東序來,拱立於真君側,乃跪啟曰:尹雖得罪,亦天子亞卿;況真君洞其職所統,宜少降禮。”言訖,真君令黃冠揖溫升堂,別設小榻,令坐。命酒數行,而真君怒色不解。黃冠複答曰:“尹之忤犯,弘宥誠難;然則真君變服塵遊,俗士焉識。白龍魚服,見困豫且。審思之。”真君悄然。良久曰:“恕爾家族。此間亦非淹久之所。”溫遂起,於庭中拜謝而去,與街吏疾行至府,動曉鍾矣。雖語親近,亦秘不令言。明年同昌主薨,懿皇傷念不已,忿藥石之不徵也。醫韓宗紹等四家詔府窮竟,將誅之。而溫鬻獄緩刑,納宗紹等金帶及餘貨,凡數千萬,事覺,飲鴆而死。(出《三水小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