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翹
中國古代神鬼誌怪小說 作者:笑藏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黃梅縣女道士這個人,在**歲的時候,經常拿著瓶子到井中去打水。
有一天,她忽然看到井中有蓮花,像小盤子那麽大,漸漸升出井口。
她伸手去摘花,它就縮迴去,不去取它,它又出來。
象這樣出出迴迴的很多次,連翹就跳進井中。
家裏人因為連翹時間長了沒迴去,覺得奇怪,就到井台去看,見連翹站在井水之上。
等到出來,連翹忽然得了笑疾。問她原因,她說有人從她身後用手撓她腋窩,癢得忍不住。
父母以為是鬼魅所施加的,就在半夜悄悄地把連翹送到她舅舅家,連翹這才不笑了。
過了一些日子,連翹又迴到自己家裏,說是餓了要吃的,每天能吃幾鬥米的飯,即使在夜裏也要在她睡覺的地方放上吃的,醒來就吃。
象這樣一直過了六七天,竟然聞到食物的味道就覺得臭,從此不再吃飯,過年過節時偶爾吃三四顆棗,父母就讓她出家當道士。
十八歲那年,大白天在觀中獨坐,看見天上掉下來兩個錢,連翹就起身去拾它。
鄰居的女人竟然把籬笆推倒,也來爭著拾錢,連翹就把身體壓在錢上。
天上又掉下三丸黃藥,連翹急忙取藥。那個女人扒開連翹的手,奪去了一丸,連翹就把兩丸藥吞下。
不一會兒,兩個人都死了。連翹過一陣就醒來了,就覺得精力旺盛神清氣爽爽,比平常更強。
那個女人吞了一丸,過一整天才蘇醒,飲食還象過去一樣。
天寶末年,連翹在道觀裏,忽然想念父母而悲傷,好象有要到哪兒去的意思。
這天,百姓和縣官都看見五色雲擁著一輛寶車從天上下來,人們認為連翹已經走了,都爭著來看。
連翹根本沒有覺察什麽,雲也消散了。
明白的人說:“因為看的人多,所以她沒去。”連翹至今還在,兩肋相合,形體枯幹憔悴,什麽東西也不吃。
【原文】黃梅縣女道士者,年**歲。常持瓶汲水,忽見井中有蓮花如小盤,漸漸出井口。往取便縮,不取又出。如是數四,遂入井。家人怪久不迴,往視,見連翹立井水上。及出,忽得笑疾。問其故,雲有人自後以手觸其腋,癢不可忍。父母以為鬼魅所加,中夜潛移之舅族,方不笑。頃之,又還其家,雲饑,求食,日食數鬥米飯,雖夜置菹肴於臥所,覺即食之。如是六七日,乃聞食臭,自爾不複食,歲時或進三四顆棗,父母因命出家為道士。年十八,晝日於觀中獨坐,見天上墜兩錢,連翹起就拾之。鄰家婦人乃推籬倒,亦爭拾,連翹以身據錢上。又與黃藥三丸,遽起取之。婦人擘手,奪一丸去,因吞二丸,俄而皆死。連翹頃之醒,便覺力強神清,倍於常日。其婦人吞一丸,經日方蘇,飲食如故。天寶末,連翹在觀,忽悲思父母,如有所適之意。百姓邑官,皆見五色雲擁一寶輿,自天而下。人謂連翹已去,爭來看視。連翹初無所覺,雲亦消散。諭者雲:“人眾故不去。”連翹至今猶在,兩肋相合,形體枯悴,而無所食矣。(出《廣異記》)
有一天,她忽然看到井中有蓮花,像小盤子那麽大,漸漸升出井口。
她伸手去摘花,它就縮迴去,不去取它,它又出來。
象這樣出出迴迴的很多次,連翹就跳進井中。
家裏人因為連翹時間長了沒迴去,覺得奇怪,就到井台去看,見連翹站在井水之上。
等到出來,連翹忽然得了笑疾。問她原因,她說有人從她身後用手撓她腋窩,癢得忍不住。
父母以為是鬼魅所施加的,就在半夜悄悄地把連翹送到她舅舅家,連翹這才不笑了。
過了一些日子,連翹又迴到自己家裏,說是餓了要吃的,每天能吃幾鬥米的飯,即使在夜裏也要在她睡覺的地方放上吃的,醒來就吃。
象這樣一直過了六七天,竟然聞到食物的味道就覺得臭,從此不再吃飯,過年過節時偶爾吃三四顆棗,父母就讓她出家當道士。
十八歲那年,大白天在觀中獨坐,看見天上掉下來兩個錢,連翹就起身去拾它。
鄰居的女人竟然把籬笆推倒,也來爭著拾錢,連翹就把身體壓在錢上。
天上又掉下三丸黃藥,連翹急忙取藥。那個女人扒開連翹的手,奪去了一丸,連翹就把兩丸藥吞下。
不一會兒,兩個人都死了。連翹過一陣就醒來了,就覺得精力旺盛神清氣爽爽,比平常更強。
那個女人吞了一丸,過一整天才蘇醒,飲食還象過去一樣。
天寶末年,連翹在道觀裏,忽然想念父母而悲傷,好象有要到哪兒去的意思。
這天,百姓和縣官都看見五色雲擁著一輛寶車從天上下來,人們認為連翹已經走了,都爭著來看。
連翹根本沒有覺察什麽,雲也消散了。
明白的人說:“因為看的人多,所以她沒去。”連翹至今還在,兩肋相合,形體枯幹憔悴,什麽東西也不吃。
【原文】黃梅縣女道士者,年**歲。常持瓶汲水,忽見井中有蓮花如小盤,漸漸出井口。往取便縮,不取又出。如是數四,遂入井。家人怪久不迴,往視,見連翹立井水上。及出,忽得笑疾。問其故,雲有人自後以手觸其腋,癢不可忍。父母以為鬼魅所加,中夜潛移之舅族,方不笑。頃之,又還其家,雲饑,求食,日食數鬥米飯,雖夜置菹肴於臥所,覺即食之。如是六七日,乃聞食臭,自爾不複食,歲時或進三四顆棗,父母因命出家為道士。年十八,晝日於觀中獨坐,見天上墜兩錢,連翹起就拾之。鄰家婦人乃推籬倒,亦爭拾,連翹以身據錢上。又與黃藥三丸,遽起取之。婦人擘手,奪一丸去,因吞二丸,俄而皆死。連翹頃之醒,便覺力強神清,倍於常日。其婦人吞一丸,經日方蘇,飲食如故。天寶末,連翹在觀,忽悲思父母,如有所適之意。百姓邑官,皆見五色雲擁一寶輿,自天而下。人謂連翹已去,爭來看視。連翹初無所覺,雲亦消散。諭者雲:“人眾故不去。”連翹至今猶在,兩肋相合,形體枯悴,而無所食矣。(出《廣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