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馬石髓
中國古代神鬼誌怪小說 作者:笑藏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許棲岩,是岐陽人。
他進士及第,在昊天觀學習功業。
每天的早晨和晚上,必定恭敬地看著觀內神仙肖像,叩拜祝願神靈。希望求得長生的福分。
當時南康的韋皋太尉鎮守四川,邀請接待賓客,遠近各方人士都很敬慕他的義氣,所以到四川遊覽的人很多。
許棲岩也打算進四川。他想買一匹馬,然而財力不怎麽充足。他自己進西市查訪,看見有一個蕃人牽著一匹馬,長的瘦小單薄。但價錢不高,許棲岩就買了它拉了迴來。因為它將要長途跋涉,所以許棲岩每天都給它增加草料,但是它身上的肉卻更少了。
許棲岩懷疑它到達不了前去的地方,就試著到卜卦的地方給它占卜了一卦,得到乾卦九五,是個上卦,卜卦的道士說:“這匹馬是龍馬,應該象對寶物那樣愛惜。”許棲岩進四川,登上入蜀棧道的時候,不小心,許棲岩和馬都摔到懸崖下麵去了,由於有多年積累的落葉承受他們,很幸運沒有受到損害。
但是,這裏仰視不見峰頂,四麵又沒有路。想不出一點辦法。許棲岩就解下了馬鞍,卻掉轡頭,讓馬隨便走。他在枯幹的落葉中得到一個栗子,象拳頭那樣大,許棲岩吃了它,也不餓了。
許棲岩在那崖下尋找,發現一個洞穴,進洞往前走,有時下坡,有時登高,大約走了十多裏,忽然到了平川,這裏花草樹木茂盛奇異,池沼水清如鏡。
有一個道士臥在石上,兩個玉女隨侍。
許棲岩上前求見,詢問兩個玉女,道士是誰,玉女說是太乙真君。
許棲岩就把自己所遭遇的事告訴了玉女,玉女憐憫他,把他的情況告訴給太乙真君。
太乙真君問他說:“你在人世間,也很喜好道術嗎?”
許棲岩迴答說:“不敢說喜好,讀一讀《莊子》、《老子》和《黃庭經》罷了。”太乙真君發問說:“三種書當中,你對哪幾句有心得呢?”
許棲岩迴答說:“《老子》說,那精氣很真實;《莊子》說,唿吸用腳跟;《黃庭經》說,隻想用它來延年益壽。”
太乙真君笑著說:“你離道術很近了,可以教。”
太乙真君命許棲岩坐下。用小杯斟酒給他喝,太乙真君說:“這是石髓,嵇康沒有機緣得到,你卻得到了。”
於是邀請許棲岩進了另外的房屋,裏麵有一個道士,說是穎陽尊師,給太乙真君排列算籌,進行推算,說今天晚上應當向東遊覽十萬裏。許棲岩仔細地看穎陽尊師,就是給馬卜卦的道士。這天晚上,許棲岩和穎陽尊師跟隨太乙真君,登上了東海西龍山的石橋,前去參加眾真君的集會。
座內仙客中有東黃君,看見許棲岩高興地說:“許長史的孫子,有仙相啊!”
到天亮,又跟隨太乙真君迴到太白洞中。住了半個月,許棲岩想家要求迴去。
太乙真君說:“你喝了石髓已經可以長壽千年,不要泄漏,不要荒淫,再來到這裏,再相見吧。”
用許棲岩騎的那匹馬送他,將要走,太乙真君說:“這匹馬是我洞中的龍,(仙人家的寵物都是龍!)因為發怒損傷了莊稼,貶謫他負重。你有仙骨,所以能遇到它。不然的話,這太白洞府,瑤華上宮,你憑什麽來到這裏。迴到人間以後,把它放到渭河轉彎的地方,任憑它到什麽地方去,不要再留它。”
說完就分別了。一會兒,已經到達虢縣,卻沒有他的故居了。
問鄉裏人,說已經過了六十年了。
出太白洞的時候,二玉女托他買虢縣田婆針,於是買了田婆針,把它拴在馬鞍上,解下鞍放了馬,聽隨龍馬自己走了。
許棲岩幼年在鄉裏的時候,已經見過田婆,到現在鄉裏隻有田婆容貌身形象原來一樣,大概也是仙人。許棲岩在大中末年,又進太白山去了。
【原文】許棲岩,岐陽人也。舉進士,習業於昊天觀。每晨夕,必瞻仰真像,朝祝靈仙,以希長生之福。時南康韋皋太尉鎮蜀,延接賓客,遠近慕義,遊蜀者甚多。岩將為入蜀之計,欲市一馬而力不甚豐,自入西市訪之。有蕃人牽一馬,瘦削而價不高,因市之而歸。以其將遠涉道途,日加芻秣,而肌膚益削,疑其不達前所。試詣卜肆筮之,得乾卦九五,道流曰:“此龍馬也,宜善寶之。”洎登蜀道危棧,棲岩與馬,俱墜崖下,積葉承之,幸無所損。仰不見頂,四麵路絕。計無所出,乃解鞍去衛,任馬所往。於槁葉中得栗如拳,棲岩食之,亦不饑矣。尋其崖下,見一洞穴,行而乘之,或下或高,約十餘裏,忽爾及平川。花木秀異,池沼澄澈。有一道士臥於石上,二女侍之。岩進而求見,問二玉女,雲是太乙真君。岩即以行止告玉女。玉女憐之。白於真君。曰:“爾於人世。亦好道乎?”曰:“讀《莊》《老》《黃庭》而已。”曰:“三景之中,得何句也。”答曰:《老子》雲:“其精甚真。”《莊子》雲:“息之以踵。”《黃庭》雲:“但思以卻壽無窮。”笑曰:“去道近矣,可教也。”命坐,酌小杯以飲之曰:“此石髓也,嵇康不能得近,爾得之矣。”乃邀入別室。有道士,雲是穎陽尊師,為真君布算,言今夕當東遊十萬裏。岩熟視之,乃卜馬道士也。是夕,岩與穎陽從太乙君登東海西龍山石橋之上,以赴群真之會。座內仙容有東黃君,見棲岩喜曰:“許長史孫也,有仙相矣。”及明,複從太乙君歸太白洞中,居半月,思家求還。太乙曰:“汝飲石髓,已壽千歲,無輸泄,無荒淫,複此來再相見也。”以所乘馬送之。將行,謂曰:“此馬吾洞中龍也,以作怒傷稼,謫其負荷。子有仙骨,故得值之;不然,此太白洞天,瑤華上宮,何由而至也?到人間,放之渭曲,任其所適,勿複留之。既別,逡巡已達虢縣,則無複故居矣。問鄉人,年代已六十年。出洞時,二玉女托買虢縣田婆針。乃市之,杖係馬鞍上,解鞍放之,任龍而去。棲岩幼在鄉裏,已見田婆,至此惟田婆容狀如舊,蓋亦仙人也。棲岩大中末年,複入太白山去。(出《傳奇》)
他進士及第,在昊天觀學習功業。
每天的早晨和晚上,必定恭敬地看著觀內神仙肖像,叩拜祝願神靈。希望求得長生的福分。
當時南康的韋皋太尉鎮守四川,邀請接待賓客,遠近各方人士都很敬慕他的義氣,所以到四川遊覽的人很多。
許棲岩也打算進四川。他想買一匹馬,然而財力不怎麽充足。他自己進西市查訪,看見有一個蕃人牽著一匹馬,長的瘦小單薄。但價錢不高,許棲岩就買了它拉了迴來。因為它將要長途跋涉,所以許棲岩每天都給它增加草料,但是它身上的肉卻更少了。
許棲岩懷疑它到達不了前去的地方,就試著到卜卦的地方給它占卜了一卦,得到乾卦九五,是個上卦,卜卦的道士說:“這匹馬是龍馬,應該象對寶物那樣愛惜。”許棲岩進四川,登上入蜀棧道的時候,不小心,許棲岩和馬都摔到懸崖下麵去了,由於有多年積累的落葉承受他們,很幸運沒有受到損害。
但是,這裏仰視不見峰頂,四麵又沒有路。想不出一點辦法。許棲岩就解下了馬鞍,卻掉轡頭,讓馬隨便走。他在枯幹的落葉中得到一個栗子,象拳頭那樣大,許棲岩吃了它,也不餓了。
許棲岩在那崖下尋找,發現一個洞穴,進洞往前走,有時下坡,有時登高,大約走了十多裏,忽然到了平川,這裏花草樹木茂盛奇異,池沼水清如鏡。
有一個道士臥在石上,兩個玉女隨侍。
許棲岩上前求見,詢問兩個玉女,道士是誰,玉女說是太乙真君。
許棲岩就把自己所遭遇的事告訴了玉女,玉女憐憫他,把他的情況告訴給太乙真君。
太乙真君問他說:“你在人世間,也很喜好道術嗎?”
許棲岩迴答說:“不敢說喜好,讀一讀《莊子》、《老子》和《黃庭經》罷了。”太乙真君發問說:“三種書當中,你對哪幾句有心得呢?”
許棲岩迴答說:“《老子》說,那精氣很真實;《莊子》說,唿吸用腳跟;《黃庭經》說,隻想用它來延年益壽。”
太乙真君笑著說:“你離道術很近了,可以教。”
太乙真君命許棲岩坐下。用小杯斟酒給他喝,太乙真君說:“這是石髓,嵇康沒有機緣得到,你卻得到了。”
於是邀請許棲岩進了另外的房屋,裏麵有一個道士,說是穎陽尊師,給太乙真君排列算籌,進行推算,說今天晚上應當向東遊覽十萬裏。許棲岩仔細地看穎陽尊師,就是給馬卜卦的道士。這天晚上,許棲岩和穎陽尊師跟隨太乙真君,登上了東海西龍山的石橋,前去參加眾真君的集會。
座內仙客中有東黃君,看見許棲岩高興地說:“許長史的孫子,有仙相啊!”
到天亮,又跟隨太乙真君迴到太白洞中。住了半個月,許棲岩想家要求迴去。
太乙真君說:“你喝了石髓已經可以長壽千年,不要泄漏,不要荒淫,再來到這裏,再相見吧。”
用許棲岩騎的那匹馬送他,將要走,太乙真君說:“這匹馬是我洞中的龍,(仙人家的寵物都是龍!)因為發怒損傷了莊稼,貶謫他負重。你有仙骨,所以能遇到它。不然的話,這太白洞府,瑤華上宮,你憑什麽來到這裏。迴到人間以後,把它放到渭河轉彎的地方,任憑它到什麽地方去,不要再留它。”
說完就分別了。一會兒,已經到達虢縣,卻沒有他的故居了。
問鄉裏人,說已經過了六十年了。
出太白洞的時候,二玉女托他買虢縣田婆針,於是買了田婆針,把它拴在馬鞍上,解下鞍放了馬,聽隨龍馬自己走了。
許棲岩幼年在鄉裏的時候,已經見過田婆,到現在鄉裏隻有田婆容貌身形象原來一樣,大概也是仙人。許棲岩在大中末年,又進太白山去了。
【原文】許棲岩,岐陽人也。舉進士,習業於昊天觀。每晨夕,必瞻仰真像,朝祝靈仙,以希長生之福。時南康韋皋太尉鎮蜀,延接賓客,遠近慕義,遊蜀者甚多。岩將為入蜀之計,欲市一馬而力不甚豐,自入西市訪之。有蕃人牽一馬,瘦削而價不高,因市之而歸。以其將遠涉道途,日加芻秣,而肌膚益削,疑其不達前所。試詣卜肆筮之,得乾卦九五,道流曰:“此龍馬也,宜善寶之。”洎登蜀道危棧,棲岩與馬,俱墜崖下,積葉承之,幸無所損。仰不見頂,四麵路絕。計無所出,乃解鞍去衛,任馬所往。於槁葉中得栗如拳,棲岩食之,亦不饑矣。尋其崖下,見一洞穴,行而乘之,或下或高,約十餘裏,忽爾及平川。花木秀異,池沼澄澈。有一道士臥於石上,二女侍之。岩進而求見,問二玉女,雲是太乙真君。岩即以行止告玉女。玉女憐之。白於真君。曰:“爾於人世。亦好道乎?”曰:“讀《莊》《老》《黃庭》而已。”曰:“三景之中,得何句也。”答曰:《老子》雲:“其精甚真。”《莊子》雲:“息之以踵。”《黃庭》雲:“但思以卻壽無窮。”笑曰:“去道近矣,可教也。”命坐,酌小杯以飲之曰:“此石髓也,嵇康不能得近,爾得之矣。”乃邀入別室。有道士,雲是穎陽尊師,為真君布算,言今夕當東遊十萬裏。岩熟視之,乃卜馬道士也。是夕,岩與穎陽從太乙君登東海西龍山石橋之上,以赴群真之會。座內仙容有東黃君,見棲岩喜曰:“許長史孫也,有仙相矣。”及明,複從太乙君歸太白洞中,居半月,思家求還。太乙曰:“汝飲石髓,已壽千歲,無輸泄,無荒淫,複此來再相見也。”以所乘馬送之。將行,謂曰:“此馬吾洞中龍也,以作怒傷稼,謫其負荷。子有仙骨,故得值之;不然,此太白洞天,瑤華上宮,何由而至也?到人間,放之渭曲,任其所適,勿複留之。既別,逡巡已達虢縣,則無複故居矣。問鄉人,年代已六十年。出洞時,二玉女托買虢縣田婆針。乃市之,杖係馬鞍上,解鞍放之,任龍而去。棲岩幼在鄉裏,已見田婆,至此惟田婆容狀如舊,蓋亦仙人也。棲岩大中末年,複入太白山去。(出《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