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妙典
中國古代神鬼誌怪小說 作者:笑藏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九嶷山的女仙官。
生來就聰明敏捷,氣質高雅,喜歡潔淨,不吃葷腥不喝酒。
十多歲時,就對她的母親說:“從早到晚聞到食物的氣味就覺得臭濁,往往聞到腦袋都疼痛,希望不要讓我吃飯。”
全家人對她都很憐惜。
後來又學會煉氣吃藥的法術。
過了十年,她常常悶悶不樂,就對她母親說:“人的最高壽命,不過一百二十歲,喜怒哀樂每天都來傷害它;又何況是女子之身,哪能再埋沒貞性,混同於凡夫俗子呢?”
有個竹麓道士拜訪她,把大洞《黃庭外》傳授給她,對她說:“《黃庭經》是扶桑大帝君宮中的金書,誦讀一萬遍的人,能夠成為神仙;隻在於勞心不倦而已。經書上說,把它讀了上萬遍,就可以升上三天,千災已消病痊愈,不怕虎狼兇狠殘暴,又已經推遲衰老,壽命永延。住在山上獨自修煉,把它讀上一遍,如同與十個人為伴,就沒有恐怖畏懼。什麽原因呢?這是道經把你身中的眾神召集起來,澄清端正了神氣。神氣端正了,外部的邪惡就不能幹擾;眾神集中了,恐怖就不能到達你的身邊。如果形全神集、氣正心清,就可以清楚地看見千裏之外的東西,連纖細的毫毛也不能隱匿了。所擔心的是人不能夠懂得,懂得了而不能修煉,修煉了而不能精通,精通了而不能長久。半途而廢,自己拋棄前功,不僅將遭到玄法的責罰,又將使生命流蕩,痛苦的報應無窮。”
妙典遵奉玄戒接受了經書,就進入九嶷山,在岩石上居住,靜修默煉。
屢次有妖魔前來試探,而妙典道念堅貞,不為所撓。
這樣生活了達十多年,有個神人告訴她說:“這座山係大舜管轄,是天地的總司九州的宗主。古時候有個道高之人,製作了三處竹床,可以歇宿遮避風雨,保護形體、堅定道念。歲月長久竹床也都朽爛破碎了。現在我給你製作它,可以遂心安閑歇息。又過了十年,真仙降臨下來,交給她靈藥,她就白日升天了。
當初,妙典到山上去住,山峰頂上沒有水,神仙就點化一個石頭盆。這石盆大三尺,長四尺,盆中常常自然有水,用之不竭。
又有一個大鐵臼,也是神仙送給她的,不知幹什麽用。如今,這兩件東西都在山峰上。
仙壇的石頭上,清清楚楚地有仙人的鞋印;
還有一麵古鏡,大三尺;有一口鍾,形狀象仰臥的月牙。這些都是神仙送來的。上述神品與妙真升天所留之物,如今存在無為觀。
【原文】者,九嶷山女官也。生即敏慧高潔,不食葷飲酒。十餘歲,即謂其母曰:“旦夕聞食物臭濁,往往鼻腦疼痛,願求不食。”舉家憐之。複知服氣餌藥之法。居十年,常悒悒不樂。因謂母曰:“人之上壽,不過百二十年,哀樂日以相害;況女子之身,豈可複埋沒貞性,混於凡俗乎?”有麓床道士過之,授以大洞《黃庭經》,謂曰:“《黃庭經》,扶桑大帝君宮中金書,誦詠萬遍者,得為神仙;但在勞心不倦耳。《經》雲:‘詠之萬遍升三天,千災已消百病痊。不憚虎狼之兇殘,亦已卻老年永延。’居山獨處,詠之一遍,如與十人為侶,輒無怖畏。何者?此經召集身中諸神,澄正神氣。神氣正則外邪不能幹,諸神集則怖畏不能及。若形全神集,氣正心清,則徹見千裏之外,纖毫無隱矣。所患人不能知,知之而不能修,修之而不能精,精之而不能久。中道而喪,自棄前功,不惟有玄科之責,亦將洗蕩生死,苦報無窮也。”妙典奉戒受《經》,入九嶷山,岩棲靜默。累有魔試,而貞介不撓。積十餘年,有神人語之曰:“此山大舜所理,天地之總司、九州之宗主地。古有高道之士,作三處麓床,可以棲庇風雨,宅形念貞。歲月即久,旋皆朽敗。今為製之,可以遂性宴息也。”又十年,真仙下降,授以靈藥,白日升天。初,妙典居山,峰上無水。神人化一石盆,大三尺,長四尺,盆中常自然有水,用之不竭。又有大鐵臼,亦神人所送,不知何用。今並在上。仙壇石上,宛然有仙人履跡;及(及原作各。據明抄本改)古鏡一麵,大三尺;鍾一口,形如偃月。皆神人送來,並妙典升天所留之物,今在無為觀。(出《集仙錄》)
生來就聰明敏捷,氣質高雅,喜歡潔淨,不吃葷腥不喝酒。
十多歲時,就對她的母親說:“從早到晚聞到食物的氣味就覺得臭濁,往往聞到腦袋都疼痛,希望不要讓我吃飯。”
全家人對她都很憐惜。
後來又學會煉氣吃藥的法術。
過了十年,她常常悶悶不樂,就對她母親說:“人的最高壽命,不過一百二十歲,喜怒哀樂每天都來傷害它;又何況是女子之身,哪能再埋沒貞性,混同於凡夫俗子呢?”
有個竹麓道士拜訪她,把大洞《黃庭外》傳授給她,對她說:“《黃庭經》是扶桑大帝君宮中的金書,誦讀一萬遍的人,能夠成為神仙;隻在於勞心不倦而已。經書上說,把它讀了上萬遍,就可以升上三天,千災已消病痊愈,不怕虎狼兇狠殘暴,又已經推遲衰老,壽命永延。住在山上獨自修煉,把它讀上一遍,如同與十個人為伴,就沒有恐怖畏懼。什麽原因呢?這是道經把你身中的眾神召集起來,澄清端正了神氣。神氣端正了,外部的邪惡就不能幹擾;眾神集中了,恐怖就不能到達你的身邊。如果形全神集、氣正心清,就可以清楚地看見千裏之外的東西,連纖細的毫毛也不能隱匿了。所擔心的是人不能夠懂得,懂得了而不能修煉,修煉了而不能精通,精通了而不能長久。半途而廢,自己拋棄前功,不僅將遭到玄法的責罰,又將使生命流蕩,痛苦的報應無窮。”
妙典遵奉玄戒接受了經書,就進入九嶷山,在岩石上居住,靜修默煉。
屢次有妖魔前來試探,而妙典道念堅貞,不為所撓。
這樣生活了達十多年,有個神人告訴她說:“這座山係大舜管轄,是天地的總司九州的宗主。古時候有個道高之人,製作了三處竹床,可以歇宿遮避風雨,保護形體、堅定道念。歲月長久竹床也都朽爛破碎了。現在我給你製作它,可以遂心安閑歇息。又過了十年,真仙降臨下來,交給她靈藥,她就白日升天了。
當初,妙典到山上去住,山峰頂上沒有水,神仙就點化一個石頭盆。這石盆大三尺,長四尺,盆中常常自然有水,用之不竭。
又有一個大鐵臼,也是神仙送給她的,不知幹什麽用。如今,這兩件東西都在山峰上。
仙壇的石頭上,清清楚楚地有仙人的鞋印;
還有一麵古鏡,大三尺;有一口鍾,形狀象仰臥的月牙。這些都是神仙送來的。上述神品與妙真升天所留之物,如今存在無為觀。
【原文】者,九嶷山女官也。生即敏慧高潔,不食葷飲酒。十餘歲,即謂其母曰:“旦夕聞食物臭濁,往往鼻腦疼痛,願求不食。”舉家憐之。複知服氣餌藥之法。居十年,常悒悒不樂。因謂母曰:“人之上壽,不過百二十年,哀樂日以相害;況女子之身,豈可複埋沒貞性,混於凡俗乎?”有麓床道士過之,授以大洞《黃庭經》,謂曰:“《黃庭經》,扶桑大帝君宮中金書,誦詠萬遍者,得為神仙;但在勞心不倦耳。《經》雲:‘詠之萬遍升三天,千災已消百病痊。不憚虎狼之兇殘,亦已卻老年永延。’居山獨處,詠之一遍,如與十人為侶,輒無怖畏。何者?此經召集身中諸神,澄正神氣。神氣正則外邪不能幹,諸神集則怖畏不能及。若形全神集,氣正心清,則徹見千裏之外,纖毫無隱矣。所患人不能知,知之而不能修,修之而不能精,精之而不能久。中道而喪,自棄前功,不惟有玄科之責,亦將洗蕩生死,苦報無窮也。”妙典奉戒受《經》,入九嶷山,岩棲靜默。累有魔試,而貞介不撓。積十餘年,有神人語之曰:“此山大舜所理,天地之總司、九州之宗主地。古有高道之士,作三處麓床,可以棲庇風雨,宅形念貞。歲月即久,旋皆朽敗。今為製之,可以遂性宴息也。”又十年,真仙下降,授以靈藥,白日升天。初,妙典居山,峰上無水。神人化一石盆,大三尺,長四尺,盆中常自然有水,用之不竭。又有大鐵臼,亦神人所送,不知何用。今並在上。仙壇石上,宛然有仙人履跡;及(及原作各。據明抄本改)古鏡一麵,大三尺;鍾一口,形如偃月。皆神人送來,並妙典升天所留之物,今在無為觀。(出《集仙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