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殖
中國古代神鬼誌怪小說 作者:笑藏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殖是彭州導江人。他遇到道士薑玄辨,薑玄辨就把“六丁驅役”的法術傳授給他。
大曆年間,西川節度使崔寧,曾經有秘密緊急的事,派人騎馬奔京中奏報。
出發已經三日,忽然在桌案上的文籍當中,見所奏報的奏章謄清本還在桌案上,那函中封的是奏章的草稿而已。估計一下人馬的速度,不可能再追上了。
崔寧又愁又怕,坐臥不安,不知該怎麽辦。
他知道張殖會法術,就把他找來對他講了。
張殖說:“這很容易,不值得發愁。”於是他點燃一爐香,把謄清的奏章放在香煙上。奏章忽然飛去。一頓飯的時間,那所封的奏章草稿落到張殖麵前。
等到使者迴來一問,使者並沒發覺,遞上奏章的時候,封函上的題字和印章和原
來一樣。
崔寧深感驚異,對張殖非常敬重。
他問張殖是怎樣學會道術的。張殖說:“我的老師是薑玄辨。至德年間,老師薑玄辨在九龍觀下力氣燒了幾年香,因為拾到四五頁殘缺的經書紙片,上麵書寫的是太上的“役使六丁”法,咒語法術很完備。於是他就到深山幽穀中選了一個沒有人跡的地方,依照那上麵敘述的方法製作法壇,拿著咒語,不分晝夜地精心研
究,勤奮練習。本來經文上說要十四天才能見效,而老師薑玄辨作了九天就應驗了。忽然出現了黑風暴雨,令人害怕。一看,下雨了。但是壇場沒被澆濕。又有雷電霹靂,他也不驚慌。許久,便有奇形怪狀的鬼神圍繞著他,他也不害怕。一會兒,有幾千名鐵甲兵士,幾千名金甲兵士,向下看著,吵嚷著降落下來。他還是不怕。過了一會兒,神兵站成排,好像在等候什麽人。立即就有一位天女,穿著繡花鞋繡花衣,戴著高大的帽子,佩帶寶劍,站在那裏。她問薑玄辨說:‘既然有招唿,你有什麽要求嗎?’薑玄辨便要求教他道術。這時再看,神兵、武器,一時全都隱去了。從此,每天隻有一名兵丁侍候他,凡是有什麽要求,沒有不立刻答應的。後來他又把道術傳授給我。他對我說:‘術和道,是相輔相成的。道沒有術不能自己成功;術沒有道不能維持長久;如果得術而不得道,也就像想要到達萬裏之地而腳不走路。術,盡管它變化萬端,時隱時現,但是自己的名字還沒從死冊上除去,就一定要潛心到妙境中,一心想著煉丹,磨煉功力作為身外的輔助,修養心神作為內因的保障,內外一致,然後可以得道,可以保持長久。峨眉山中,有一萬多名神人,自有天帝統領,還設置宮府,分立官署,用來超度人們。我和你見到的道術還是微不足道的,未到達那玄妙精微的境地。在龍年和蛇年交替的時候,我和你一塊入洞府,去拜見一位真正的仙師,可以給咱們講一講長生的要旨呢!’老師薑玄辨隱去二十多年。今年正是龍蛇交會的時候,應當跟著老師登峨眉山,進洞天。不久便要去了。”
這一年是大曆十二年,丁巳歲,張殖和薑玄辨都隱去了,不再出現在人間。
【原文】張殖,彭州導江人也。遇道士薑玄辨,以六丁驅役之術授之。大曆中,西川節度使崔寧,嚐有密切之事差人走馬入奏。發已三日,忽於案上文籍之中,見所奏表淨本猶在;其函中所封,乃表草耳。計人馬之力,不可複迫,憂惶不已,莫知其計。知殖術,召而語之。殖曰:“此易耳,不足憂也。”乃炷香一爐,以所寫淨表置香煙上,忽然飛去。食頃,得所封表草墜於殖前。及使迴問之,並不覺。進表之時,封題印署如故。崔公深異之,禮敬殊常。問其所受道之由。雲:“某師薑玄辨,至德中,於九龍觀舍力焚香數歲,因拾得殘缺經四五紙,是太上役使六丁法,咒術備足,乃選深山幽穀無人跡處,依法作壇持咒,晝夜精勤。本經雲,一十四日,玄辨為九日而應。忽有黑風暴雨,驚駭於人,視之雨下,而壇場不(不原作一,據明抄本改)濕。又有雷電霹靂,亦不為驚懼。良久,見奇形異狀鬼神繞之,亦不為畏。須臾,有鐵甲兵士數千,金甲兵士數千,瞰噪而下,亦不驚怖。久之,神兵行列,如有所候。即有天女,著繡履繡衣,大冠佩劍立,向玄辨曰:‘既有唿召,有何所求。’玄辨以術數為請。六丁兵仗,一時隱去。自此每日有一丁侍之。凡所征求,無不立應,以術授殖。”謂曰:‘術之與道,相須而行。道非術無以自致,術非道無以延長。若得術而不得道,亦如欲適萬裏而足不行也。術者雖萬端隱見,未除死籙。固當棲心妙域,注念丹華,立功以助其外,煉魄以存其內,內外齊一,然後可適道,可以長存也。峨眉山中,神仙萬餘人,自皇人統領,置宮府,分曹屬,以度於人。吾與汝觀道之纖芥,未造其玄微。龍蛇之交,與汝入洞府,朝真師,庶可以講長生之旨也。’師玄辨隱去二十餘歲。此年龍蛇之交,當隨師登峨眉,入洞天,不久往矣。”是年大曆十二年丁巳,殖與玄辨隱去,不複見。(出《仙傳拾遺》)
大曆年間,西川節度使崔寧,曾經有秘密緊急的事,派人騎馬奔京中奏報。
出發已經三日,忽然在桌案上的文籍當中,見所奏報的奏章謄清本還在桌案上,那函中封的是奏章的草稿而已。估計一下人馬的速度,不可能再追上了。
崔寧又愁又怕,坐臥不安,不知該怎麽辦。
他知道張殖會法術,就把他找來對他講了。
張殖說:“這很容易,不值得發愁。”於是他點燃一爐香,把謄清的奏章放在香煙上。奏章忽然飛去。一頓飯的時間,那所封的奏章草稿落到張殖麵前。
等到使者迴來一問,使者並沒發覺,遞上奏章的時候,封函上的題字和印章和原
來一樣。
崔寧深感驚異,對張殖非常敬重。
他問張殖是怎樣學會道術的。張殖說:“我的老師是薑玄辨。至德年間,老師薑玄辨在九龍觀下力氣燒了幾年香,因為拾到四五頁殘缺的經書紙片,上麵書寫的是太上的“役使六丁”法,咒語法術很完備。於是他就到深山幽穀中選了一個沒有人跡的地方,依照那上麵敘述的方法製作法壇,拿著咒語,不分晝夜地精心研
究,勤奮練習。本來經文上說要十四天才能見效,而老師薑玄辨作了九天就應驗了。忽然出現了黑風暴雨,令人害怕。一看,下雨了。但是壇場沒被澆濕。又有雷電霹靂,他也不驚慌。許久,便有奇形怪狀的鬼神圍繞著他,他也不害怕。一會兒,有幾千名鐵甲兵士,幾千名金甲兵士,向下看著,吵嚷著降落下來。他還是不怕。過了一會兒,神兵站成排,好像在等候什麽人。立即就有一位天女,穿著繡花鞋繡花衣,戴著高大的帽子,佩帶寶劍,站在那裏。她問薑玄辨說:‘既然有招唿,你有什麽要求嗎?’薑玄辨便要求教他道術。這時再看,神兵、武器,一時全都隱去了。從此,每天隻有一名兵丁侍候他,凡是有什麽要求,沒有不立刻答應的。後來他又把道術傳授給我。他對我說:‘術和道,是相輔相成的。道沒有術不能自己成功;術沒有道不能維持長久;如果得術而不得道,也就像想要到達萬裏之地而腳不走路。術,盡管它變化萬端,時隱時現,但是自己的名字還沒從死冊上除去,就一定要潛心到妙境中,一心想著煉丹,磨煉功力作為身外的輔助,修養心神作為內因的保障,內外一致,然後可以得道,可以保持長久。峨眉山中,有一萬多名神人,自有天帝統領,還設置宮府,分立官署,用來超度人們。我和你見到的道術還是微不足道的,未到達那玄妙精微的境地。在龍年和蛇年交替的時候,我和你一塊入洞府,去拜見一位真正的仙師,可以給咱們講一講長生的要旨呢!’老師薑玄辨隱去二十多年。今年正是龍蛇交會的時候,應當跟著老師登峨眉山,進洞天。不久便要去了。”
這一年是大曆十二年,丁巳歲,張殖和薑玄辨都隱去了,不再出現在人間。
【原文】張殖,彭州導江人也。遇道士薑玄辨,以六丁驅役之術授之。大曆中,西川節度使崔寧,嚐有密切之事差人走馬入奏。發已三日,忽於案上文籍之中,見所奏表淨本猶在;其函中所封,乃表草耳。計人馬之力,不可複迫,憂惶不已,莫知其計。知殖術,召而語之。殖曰:“此易耳,不足憂也。”乃炷香一爐,以所寫淨表置香煙上,忽然飛去。食頃,得所封表草墜於殖前。及使迴問之,並不覺。進表之時,封題印署如故。崔公深異之,禮敬殊常。問其所受道之由。雲:“某師薑玄辨,至德中,於九龍觀舍力焚香數歲,因拾得殘缺經四五紙,是太上役使六丁法,咒術備足,乃選深山幽穀無人跡處,依法作壇持咒,晝夜精勤。本經雲,一十四日,玄辨為九日而應。忽有黑風暴雨,驚駭於人,視之雨下,而壇場不(不原作一,據明抄本改)濕。又有雷電霹靂,亦不為驚懼。良久,見奇形異狀鬼神繞之,亦不為畏。須臾,有鐵甲兵士數千,金甲兵士數千,瞰噪而下,亦不驚怖。久之,神兵行列,如有所候。即有天女,著繡履繡衣,大冠佩劍立,向玄辨曰:‘既有唿召,有何所求。’玄辨以術數為請。六丁兵仗,一時隱去。自此每日有一丁侍之。凡所征求,無不立應,以術授殖。”謂曰:‘術之與道,相須而行。道非術無以自致,術非道無以延長。若得術而不得道,亦如欲適萬裏而足不行也。術者雖萬端隱見,未除死籙。固當棲心妙域,注念丹華,立功以助其外,煉魄以存其內,內外齊一,然後可適道,可以長存也。峨眉山中,神仙萬餘人,自皇人統領,置宮府,分曹屬,以度於人。吾與汝觀道之纖芥,未造其玄微。龍蛇之交,與汝入洞府,朝真師,庶可以講長生之旨也。’師玄辨隱去二十餘歲。此年龍蛇之交,當隨師登峨眉,入洞天,不久往矣。”是年大曆十二年丁巳,殖與玄辨隱去,不複見。(出《仙傳拾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