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覺得現在中國籃球還有沒有什麽進步的空間呢?”
隨行記者對鄧鴻飛的看法很有興趣,因為他知道,後者嘴裏說出的這些話,都能給節目的內容增添許多爆點。
鄧鴻飛也的確是年輕,願意說一些心理的想法。
像鄭誌這種老炮,就算是心理有想法,他也不見得願意敞開心扉的和你說。
鄧鴻飛並未避諱,“我們的籃球尚未成為世界最佳,當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那你認為應該從哪些地方入手呢?”
“我覺得首先,基數就是個問題。”
“其實這一點,籃球和足球應該是一樣的吧,我們國家其實業餘打籃球和業餘踢球的也挺多的,不過就在於沒有人願意往這方麵發展,因為風險太大,我之前也提到過,實際上職業球員注冊人數太少。”
“關於這一點,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職業門檻太高,一般人沒有機會。”
“足球具體的我倒不是很清楚,我說說籃球。”
“在我們國家,一般的大學生是沒有機會跨入職業籃壇的大門的,一和他們的訓練方法有關,二也和職業門檻太高有關。”
“實際上完全可以建立一套半職業化的大學生籃球聯賽體製,讓那些懷揣著籃球夢想,熱愛打球的人能有一個進入職業籃壇的機會。”
“目前在這方麵的工作還做的不是很夠。”
“而且我們的球探也必須要從體工隊和俱樂部梯隊的大本營裏麵走出來,將目光放得更廣闊,比方說那些小孩子,實際上一個人在這項運動有沒有天賦,在他狠下的時候就能看出。”
“如果能從小孩子便抓起,我想中國會出很多人才。”
隨拍導演一邊聽他說,一邊讓人把這些話原封不動的記錄了下來。
他已經可以料想到,節目播出之後,鄧鴻飛的這些話,肯定會引起一定程度的討論。
要是能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那就更好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節目組安排的就是到之前選定的那些孩子家裏去做工作。
到達橙衣10號小孩兒家裏的時候。
隻有他媽媽一個人。
這次會麵,是學校作為中間人負責聯係才得以完成。
可想而知,如果讓節目組去聯係,這樣一個全職太太還真不一定敢相信他們是好人。
當然,有學校出麵,那就好辦太多。
從這位母親的嘴裏得知,橙衣10號少年從來沒接受過專業訓練。
她知道鄭誌是中國國家隊隊長,有意讓她孩子接受專業訓練的時候,這位母親直接就微笑婉拒了,“我認為孩子當下的重心還是應該放在學習上。”
接下來的進程,和鄧鴻飛之前預料的幾乎一樣。
直到最後鄭誌說隻會占用孩子一部分時間。
這位母親才答應和老公商量商量。
至於結果,當時也未應承下來。
意外的是,第二天她老公主動打來電話,表示願意讓孩子接受一下專業的訓練。
他的口吻還透漏著熱忱,三番五次地確認是不是鄭誌本人。
通過揚聲器聽完整個過程,鄧鴻飛不禁感到有些好笑,“誌哥,你應該是遇到你的粉絲了。”
“哈哈,孩子他爸這態度完全和昨天判若雲泥啊。”
“還好,還好,有這孩子的加入,節目後期會變得有意思。”
和足球不同的是,鄧鴻飛沒能在籃球方麵發現太好的苗子。
隻是挑選到一些可以培養的小家夥。
他在自己的那幾期節目裏把所有人都聚集起來打了一場簡單的五對五比賽。
通過這場比賽,他倒是發現了一個大局觀不錯的苗子,但也不算太過於驚喜。
全程麵無表情,淡然到網球一姐李那看了都忍不住調侃:“鄧鴻飛心裏肯定在想,怎麽都不如他?”
鄧鴻飛也向鄭誌坦誠,“這些孩子的基本功太差了,暫時看不出球感方麵的東西,隻能看到大局觀。”
“在球場上的跑位和傳球。”
讓他感慨的是,這些孩子裏麵,知道傳球的都很少。
大多數跑著球就不會吐出來了,就算是被緊緊包夾也不願意傳球。
這充分體現出了骨子裏麵自私自利的秉性。
沒有接受過係統的訓練,在家長期養尊處優,讓這些小家夥缺乏分享意識,所以不喜歡傳球,都想要得到更多。
沒有辦法,他隻能矮子裏麵拔高,選了幾個大局意識還不錯的。
本以為這檔節目將會以無聊而告終。
卻沒想到在晚上迎來變數。
這是江陵市的一個小巷子。
鄧鴻飛被鄭誌強行拖出來覓食。
聽說這個小巷子裏有家烤串挺好吃。
於是兩個人帶著墨鏡,沐浴著夜晚的瑟瑟寒風,低著頭夾著尾巴悄然潛行,生怕被發現引起麻煩。
好在夜色下,雖有華燈照耀,卻也不像白晝那樣顯然。
倒是在進入巷子拐來拐去,折了不知道多少條岔道,鄧鴻飛突然聽到了一陣急促的“篤篤篤篤”聲音。
很快,像是急促的鼓點。
他挑了挑眉頭,拉住鄭誌,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拐去。
“幹啥?”
“籃球的聲音。”
“呃?你怎麽知道這是籃球的聲音?”鄭誌仔細聽了聽,他倒是感覺有些模糊,不太清晰。
鄧鴻飛肯定地說,“我對籃球的聲音很敏感,很遠就能聽到。”
“以前有時候去球場上沒帶球,總會豎著耳朵,期待遠方能有籃球聲響起,可能久而久之,就練就了這樣一通本事吧?”
“挺好。”
鄭誌點點頭,跟著他並肩而行。
沒有走多遠。
鄧鴻飛就看到拐角盡頭有家還亮著燈的副食店,副食店門口有個小男孩兒正拿著個不算太好的籃球,嫻熟自如地變換著各種姿勢拍球。
雖然地方不大,巷子很窄,但好像絲毫沒有影響他沉醉在籃球的世界裏。
他極為專注,甚至是沒有感覺到有兩個怪蜀黍的出現。
後撤步、雙變向、熟稔的雙胯下,急促的快節奏換手交替。
甚至還有環繞式運球等動作。
鄧鴻飛越看越驚訝,眼睛也是越瞪越大,“這球感。”
“是個好苗子。”
鄭誌不太懂籃球,但也看了個大概。
鄧鴻飛確信地點了下頭,“走,我們過去。”
。妙書屋
隨行記者對鄧鴻飛的看法很有興趣,因為他知道,後者嘴裏說出的這些話,都能給節目的內容增添許多爆點。
鄧鴻飛也的確是年輕,願意說一些心理的想法。
像鄭誌這種老炮,就算是心理有想法,他也不見得願意敞開心扉的和你說。
鄧鴻飛並未避諱,“我們的籃球尚未成為世界最佳,當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那你認為應該從哪些地方入手呢?”
“我覺得首先,基數就是個問題。”
“其實這一點,籃球和足球應該是一樣的吧,我們國家其實業餘打籃球和業餘踢球的也挺多的,不過就在於沒有人願意往這方麵發展,因為風險太大,我之前也提到過,實際上職業球員注冊人數太少。”
“關於這一點,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職業門檻太高,一般人沒有機會。”
“足球具體的我倒不是很清楚,我說說籃球。”
“在我們國家,一般的大學生是沒有機會跨入職業籃壇的大門的,一和他們的訓練方法有關,二也和職業門檻太高有關。”
“實際上完全可以建立一套半職業化的大學生籃球聯賽體製,讓那些懷揣著籃球夢想,熱愛打球的人能有一個進入職業籃壇的機會。”
“目前在這方麵的工作還做的不是很夠。”
“而且我們的球探也必須要從體工隊和俱樂部梯隊的大本營裏麵走出來,將目光放得更廣闊,比方說那些小孩子,實際上一個人在這項運動有沒有天賦,在他狠下的時候就能看出。”
“如果能從小孩子便抓起,我想中國會出很多人才。”
隨拍導演一邊聽他說,一邊讓人把這些話原封不動的記錄了下來。
他已經可以料想到,節目播出之後,鄧鴻飛的這些話,肯定會引起一定程度的討論。
要是能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那就更好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節目組安排的就是到之前選定的那些孩子家裏去做工作。
到達橙衣10號小孩兒家裏的時候。
隻有他媽媽一個人。
這次會麵,是學校作為中間人負責聯係才得以完成。
可想而知,如果讓節目組去聯係,這樣一個全職太太還真不一定敢相信他們是好人。
當然,有學校出麵,那就好辦太多。
從這位母親的嘴裏得知,橙衣10號少年從來沒接受過專業訓練。
她知道鄭誌是中國國家隊隊長,有意讓她孩子接受專業訓練的時候,這位母親直接就微笑婉拒了,“我認為孩子當下的重心還是應該放在學習上。”
接下來的進程,和鄧鴻飛之前預料的幾乎一樣。
直到最後鄭誌說隻會占用孩子一部分時間。
這位母親才答應和老公商量商量。
至於結果,當時也未應承下來。
意外的是,第二天她老公主動打來電話,表示願意讓孩子接受一下專業的訓練。
他的口吻還透漏著熱忱,三番五次地確認是不是鄭誌本人。
通過揚聲器聽完整個過程,鄧鴻飛不禁感到有些好笑,“誌哥,你應該是遇到你的粉絲了。”
“哈哈,孩子他爸這態度完全和昨天判若雲泥啊。”
“還好,還好,有這孩子的加入,節目後期會變得有意思。”
和足球不同的是,鄧鴻飛沒能在籃球方麵發現太好的苗子。
隻是挑選到一些可以培養的小家夥。
他在自己的那幾期節目裏把所有人都聚集起來打了一場簡單的五對五比賽。
通過這場比賽,他倒是發現了一個大局觀不錯的苗子,但也不算太過於驚喜。
全程麵無表情,淡然到網球一姐李那看了都忍不住調侃:“鄧鴻飛心裏肯定在想,怎麽都不如他?”
鄧鴻飛也向鄭誌坦誠,“這些孩子的基本功太差了,暫時看不出球感方麵的東西,隻能看到大局觀。”
“在球場上的跑位和傳球。”
讓他感慨的是,這些孩子裏麵,知道傳球的都很少。
大多數跑著球就不會吐出來了,就算是被緊緊包夾也不願意傳球。
這充分體現出了骨子裏麵自私自利的秉性。
沒有接受過係統的訓練,在家長期養尊處優,讓這些小家夥缺乏分享意識,所以不喜歡傳球,都想要得到更多。
沒有辦法,他隻能矮子裏麵拔高,選了幾個大局意識還不錯的。
本以為這檔節目將會以無聊而告終。
卻沒想到在晚上迎來變數。
這是江陵市的一個小巷子。
鄧鴻飛被鄭誌強行拖出來覓食。
聽說這個小巷子裏有家烤串挺好吃。
於是兩個人帶著墨鏡,沐浴著夜晚的瑟瑟寒風,低著頭夾著尾巴悄然潛行,生怕被發現引起麻煩。
好在夜色下,雖有華燈照耀,卻也不像白晝那樣顯然。
倒是在進入巷子拐來拐去,折了不知道多少條岔道,鄧鴻飛突然聽到了一陣急促的“篤篤篤篤”聲音。
很快,像是急促的鼓點。
他挑了挑眉頭,拉住鄭誌,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拐去。
“幹啥?”
“籃球的聲音。”
“呃?你怎麽知道這是籃球的聲音?”鄭誌仔細聽了聽,他倒是感覺有些模糊,不太清晰。
鄧鴻飛肯定地說,“我對籃球的聲音很敏感,很遠就能聽到。”
“以前有時候去球場上沒帶球,總會豎著耳朵,期待遠方能有籃球聲響起,可能久而久之,就練就了這樣一通本事吧?”
“挺好。”
鄭誌點點頭,跟著他並肩而行。
沒有走多遠。
鄧鴻飛就看到拐角盡頭有家還亮著燈的副食店,副食店門口有個小男孩兒正拿著個不算太好的籃球,嫻熟自如地變換著各種姿勢拍球。
雖然地方不大,巷子很窄,但好像絲毫沒有影響他沉醉在籃球的世界裏。
他極為專注,甚至是沒有感覺到有兩個怪蜀黍的出現。
後撤步、雙變向、熟稔的雙胯下,急促的快節奏換手交替。
甚至還有環繞式運球等動作。
鄧鴻飛越看越驚訝,眼睛也是越瞪越大,“這球感。”
“是個好苗子。”
鄭誌不太懂籃球,但也看了個大概。
鄧鴻飛確信地點了下頭,“走,我們過去。”
。妙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