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和前幾日一樣,趙軍中先是無數箭矢,朝著牆頭飛去。
然後是投石車上場,接著攻城車開始朝城門移動。
典韋帶著五千人,距離城門一裏外等著。
城頭上,隻有稀稀疏疏的箭矢落下,大多守軍都是龜縮在牆垛下,也不冒頭。
想著過一會,趙軍就會撤走了。
每天都是這樣,那些冒頭的,才容易被射殺。
他們就躲著,隻要不露頭,基本都不會有事。
他們還沒有意識到,今天和之前幾次並不一樣。
距離遼東城十裏外的趙軍營寨,此刻已經空了。
典韋的五千人,距離南門一裏。
但是東西兩門外,此刻也是各出現一支人馬,距離城門也不過就兩裏。
咚!
攻城車狠狠的撞在城門上,發出一聲巨大的悶聲。
“殺!”
典韋率領五千人,開始發起衝鋒。
“殺啊!”
五千人黑壓壓的朝著城牆衝了過去。
雖然在數量上,和前幾日沒有區別。可是在氣勢上,已然完全不同。
但是躲在牆垛後麵的遼東守軍,卻沒有看到。
他們還以為,趙軍還是和之前一樣,衝到城牆下呐喊一番,然後就會撤走。
不過他們很快就反應過來了。
一架架雲梯已經駕到城牆上。
城下的趙軍開始沿著雲梯爬了上去。
還有一根根的繩索,被扔到牆頭,勾爪緊緊抓住牆垛。
“這是?”
“不好,敵軍真的要攻城了。”
本來就沒有什麽士氣,也以為趙軍不會真的進攻。
現在發現錯了,他們想要反抗,可是有的人,手中竟然沒有兵器。
“報,敵軍攻城!”
馬上有人去向公孫淵稟報。
原本以為和前幾日一樣,沒有在意。
但是現在,他們害怕了。
昨夜公孫恭鬧了一場,公孫淵今早卻是起的有些晚了。
此刻收到消息的公孫淵,還不覺得是大事。
但是見士卒慌亂,心中有些疑惑,急忙穿上甲胄,匆匆來到城牆上。
而在來的路上,公孫淵又收到了消息,東西兩邊也有趙軍在攻城。
這和前幾日都不一樣。
前幾日趙徽每日攻城,但是卻隻攻打南門。
可是現在,隻有北門沒有戰事。
公孫淵到達城牆的時候,典韋也已經登上城牆了。
南門!
已經守不住了。
看著典韋在牆頭上大殺四方,公孫淵也不敢靠近。
他雖然自認自己的武力也不錯,可是又怎麽可能是典韋對手。
“主公,東門,西門已經失守了。”
公孫淵才到城牆上,又收到了東西兩邊的消息。
這些時日,公孫淵主要的兵力,都集中在南門這邊。
另外三麵城牆,卻是有些空虛。
連南門這邊的守軍,都沒有料到,更不要說東西兩麵了。
而且也沒有強力的將領坐鎮,輕易就被攻破了。
就算趙徽在東西兩麵,沒有安排投石車和攻城車,可是程遠誌等將領,也是輕鬆就登上城牆。
“報,公孫恭打開北門逃走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
一連串的消息,砸的公孫淵暈頭轉向,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現在該怎麽辦?
隨著公孫恭從北門逃走,當時就有很多士卒跟著一起跑了。
遼東城已經守不住了。
公孫淵隻是稍微愣神片刻,典韋已經殺到他麵前,手中的戰戟一揮而下。
眼看公孫淵就要人頭落地,典韋卻是在最後一刻,改劈會拍,巨大的戟麵拍在公孫淵的頭上,將公孫淵拍暈過去。
隨著公孫淵暈倒,遼東城內剩下的兩萬士卒,也都投降了。
遼東城北,逃去的公孫恭,被趙徽給堵住了。
全都被帶迴遼東。
公孫家這對叔侄,一個都沒得跑。
公孫家的其他人,也都是一個沒跑,全都被看押起來。
城內的百姓,夾道歡唿。
他們一點都不怕趙徽的大軍進城。
雖然趙徽的名聲,在遼東來說要弱一點。
但是劉虞在遼東幾年,給遼東帶來的變化,這些百姓卻是實實在在看在眼裏。
而且也都知道,趙徽這個州牧,是劉虞讓出來的。
如果當時劉虞就死了,或者劉虞離開了幽州。
那麽趙徽可能還有一個逼迫劉虞的名聲。
但是劉虞後麵留在幽州,而且又成了遼東太守。
加上幽州這幾年越來越好。
劉虞讓幽州,也就成為了美名。
雖然遼東這邊,趙徽的影響力要小,可是因為劉虞的原因,還有幽州民報,這邊的百姓對趙徽也是很了解。
如今早就對趙徽非常認可。
而且這幾日,賈詡的那些流言,不斷的出現在這些百姓耳中。
對於公孫家他們也是更加沒有好感。
滿城百姓,在聽聞城門被攻破後,沒有人一人驚慌,沒有人拿著錢財跑路,反而是來到街道上歡唿,為趙徽高唿,會軍士歡唿。
甚至有人拿出酒水,邀請進城的士卒喝上一杯。
隻是這些將士,在沒有趙徽的命令前,沒有人會喝百姓的一碗水。
軍紀!
趙徽的軍隊,每天都在強調的。
那些會違紀的人,早就還在訓練的時候,就被踢除出去。
隨後賈詡前來稟告,劉虞確實是被公孫晃給弄死的。
這是公孫恭親口承認。
“主公,公孫恭公孫淵要如何處置?”賈詡道。
不管是公孫恭,還是公孫淵,在被俘虜之後,趙徽都沒有去見他們。
趙徽並沒有想要收服他們。
“帶迴薊城。”趙徽道。
若是兩人還有異心,到時候在殺了他們,把屍體安葬在薊城外,和公孫瓚公孫晃作伴。
趙徽並沒有馬上返迴薊城。
因為在遼東城破後,高句麗就派出了使者,來向趙徽覲見。
上一次雙方騎兵交戰,是高句麗第一次和趙徽手中的兵馬交手。
一萬騎兵,對戰趙徽手中的兩千騎兵。
結果不過一盞茶的時間,他們就潰敗了。
這一戰,就足以讓高句麗人惶恐不安,不敢和趙徽為敵。
隻是高句麗人的貢品卻是沒什麽值錢的東西。讓趙徽提不起興趣。
當下隻是敲打了一番高句麗的使者。
至於賞賜,那是一分都沒有。
高句麗使者在遼東的幾日,趙徽也不過就是給他們安排了幾頓粗茶淡飯。
然後是投石車上場,接著攻城車開始朝城門移動。
典韋帶著五千人,距離城門一裏外等著。
城頭上,隻有稀稀疏疏的箭矢落下,大多守軍都是龜縮在牆垛下,也不冒頭。
想著過一會,趙軍就會撤走了。
每天都是這樣,那些冒頭的,才容易被射殺。
他們就躲著,隻要不露頭,基本都不會有事。
他們還沒有意識到,今天和之前幾次並不一樣。
距離遼東城十裏外的趙軍營寨,此刻已經空了。
典韋的五千人,距離南門一裏。
但是東西兩門外,此刻也是各出現一支人馬,距離城門也不過就兩裏。
咚!
攻城車狠狠的撞在城門上,發出一聲巨大的悶聲。
“殺!”
典韋率領五千人,開始發起衝鋒。
“殺啊!”
五千人黑壓壓的朝著城牆衝了過去。
雖然在數量上,和前幾日沒有區別。可是在氣勢上,已然完全不同。
但是躲在牆垛後麵的遼東守軍,卻沒有看到。
他們還以為,趙軍還是和之前一樣,衝到城牆下呐喊一番,然後就會撤走。
不過他們很快就反應過來了。
一架架雲梯已經駕到城牆上。
城下的趙軍開始沿著雲梯爬了上去。
還有一根根的繩索,被扔到牆頭,勾爪緊緊抓住牆垛。
“這是?”
“不好,敵軍真的要攻城了。”
本來就沒有什麽士氣,也以為趙軍不會真的進攻。
現在發現錯了,他們想要反抗,可是有的人,手中竟然沒有兵器。
“報,敵軍攻城!”
馬上有人去向公孫淵稟報。
原本以為和前幾日一樣,沒有在意。
但是現在,他們害怕了。
昨夜公孫恭鬧了一場,公孫淵今早卻是起的有些晚了。
此刻收到消息的公孫淵,還不覺得是大事。
但是見士卒慌亂,心中有些疑惑,急忙穿上甲胄,匆匆來到城牆上。
而在來的路上,公孫淵又收到了消息,東西兩邊也有趙軍在攻城。
這和前幾日都不一樣。
前幾日趙徽每日攻城,但是卻隻攻打南門。
可是現在,隻有北門沒有戰事。
公孫淵到達城牆的時候,典韋也已經登上城牆了。
南門!
已經守不住了。
看著典韋在牆頭上大殺四方,公孫淵也不敢靠近。
他雖然自認自己的武力也不錯,可是又怎麽可能是典韋對手。
“主公,東門,西門已經失守了。”
公孫淵才到城牆上,又收到了東西兩邊的消息。
這些時日,公孫淵主要的兵力,都集中在南門這邊。
另外三麵城牆,卻是有些空虛。
連南門這邊的守軍,都沒有料到,更不要說東西兩麵了。
而且也沒有強力的將領坐鎮,輕易就被攻破了。
就算趙徽在東西兩麵,沒有安排投石車和攻城車,可是程遠誌等將領,也是輕鬆就登上城牆。
“報,公孫恭打開北門逃走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
一連串的消息,砸的公孫淵暈頭轉向,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現在該怎麽辦?
隨著公孫恭從北門逃走,當時就有很多士卒跟著一起跑了。
遼東城已經守不住了。
公孫淵隻是稍微愣神片刻,典韋已經殺到他麵前,手中的戰戟一揮而下。
眼看公孫淵就要人頭落地,典韋卻是在最後一刻,改劈會拍,巨大的戟麵拍在公孫淵的頭上,將公孫淵拍暈過去。
隨著公孫淵暈倒,遼東城內剩下的兩萬士卒,也都投降了。
遼東城北,逃去的公孫恭,被趙徽給堵住了。
全都被帶迴遼東。
公孫家這對叔侄,一個都沒得跑。
公孫家的其他人,也都是一個沒跑,全都被看押起來。
城內的百姓,夾道歡唿。
他們一點都不怕趙徽的大軍進城。
雖然趙徽的名聲,在遼東來說要弱一點。
但是劉虞在遼東幾年,給遼東帶來的變化,這些百姓卻是實實在在看在眼裏。
而且也都知道,趙徽這個州牧,是劉虞讓出來的。
如果當時劉虞就死了,或者劉虞離開了幽州。
那麽趙徽可能還有一個逼迫劉虞的名聲。
但是劉虞後麵留在幽州,而且又成了遼東太守。
加上幽州這幾年越來越好。
劉虞讓幽州,也就成為了美名。
雖然遼東這邊,趙徽的影響力要小,可是因為劉虞的原因,還有幽州民報,這邊的百姓對趙徽也是很了解。
如今早就對趙徽非常認可。
而且這幾日,賈詡的那些流言,不斷的出現在這些百姓耳中。
對於公孫家他們也是更加沒有好感。
滿城百姓,在聽聞城門被攻破後,沒有人一人驚慌,沒有人拿著錢財跑路,反而是來到街道上歡唿,為趙徽高唿,會軍士歡唿。
甚至有人拿出酒水,邀請進城的士卒喝上一杯。
隻是這些將士,在沒有趙徽的命令前,沒有人會喝百姓的一碗水。
軍紀!
趙徽的軍隊,每天都在強調的。
那些會違紀的人,早就還在訓練的時候,就被踢除出去。
隨後賈詡前來稟告,劉虞確實是被公孫晃給弄死的。
這是公孫恭親口承認。
“主公,公孫恭公孫淵要如何處置?”賈詡道。
不管是公孫恭,還是公孫淵,在被俘虜之後,趙徽都沒有去見他們。
趙徽並沒有想要收服他們。
“帶迴薊城。”趙徽道。
若是兩人還有異心,到時候在殺了他們,把屍體安葬在薊城外,和公孫瓚公孫晃作伴。
趙徽並沒有馬上返迴薊城。
因為在遼東城破後,高句麗就派出了使者,來向趙徽覲見。
上一次雙方騎兵交戰,是高句麗第一次和趙徽手中的兵馬交手。
一萬騎兵,對戰趙徽手中的兩千騎兵。
結果不過一盞茶的時間,他們就潰敗了。
這一戰,就足以讓高句麗人惶恐不安,不敢和趙徽為敵。
隻是高句麗人的貢品卻是沒什麽值錢的東西。讓趙徽提不起興趣。
當下隻是敲打了一番高句麗的使者。
至於賞賜,那是一分都沒有。
高句麗使者在遼東的幾日,趙徽也不過就是給他們安排了幾頓粗茶淡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