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
在田豐從幽州迴來之前,袁譚心中一直都很敬重田豐。
而且每天都在盼著田豐迴來幫助他。
在出戰的時候,袁譚心中也還在感激田豐。
但是到了前線,到了郾城,袁譚的心思已經改變了。
聽著其他人喊他州牧,在聽著田豐沮授荀諶喊他大公子,尤為覺得刺耳。
大公子,大公子!
袁譚再也不想聽到這三個字。
他現在是冀州牧,是州牧,他喜歡聽別人喊他袁冀州,喜歡聽州牧大人。
身為無數光環在身的袁紹的長子,袁譚外表看似高貴,但是內心其實是自卑的。
因為他知道,他永遠都不可能超越他的父親。
不要說超越,他連保持都不行。
那些對他父親俯首帖耳的世家,如今對他卻是陽奉陰違,完全不把他放在眼裏,而他卻沒有絲毫辦法。
如今,他甚至連想要出府邸都不行。
他堂堂冀州牧,如今大門都出不去,誰敢信?
當初他嘲笑天子劉協,而如今他感覺自己和劉協一樣。
沒有什麽不同。
剛剛前來稟報的城門兵士,眼中隻有田豐,卻沒有他這個州牧。
他拜田豐為師,但是如今卻已經對田豐不滿。
他完全感受不到自己州牧。
他現在想去城頭,都要經過田豐的同意。
啪的一聲,袁譚將桌上的花瓶摔碎。
即使如此,也無法將心中的怒火宣泄出去。
他抓著拳頭,砰的一聲,砸在桌子上。
即使心中怒火中燒,可是袁譚現在也隻能忍著。
他還需要依靠田豐和沮授,才有可能擋住趙雲典韋。
沒了這兩人,即使還有三月的糧草,袁譚連堅守一個月的信心都沒有。
心中與田豐之間的師生之情,在郾城這一係列的事情中,越來越淡。
田豐並不知道袁譚在他離去之後,摔碎了一個花瓶。
他疾步來到城牆上,已經看到如水的士卒,已經蔓延到城下。
雲梯已經推到城牆邊。
田豐掃視了一眼城牆上的袁軍,因為主將不在,麵對敵人進攻,大多都很慌亂。
文醜雖然是大將,但是他現在卻是在北城門。
無法影響到南城門這邊。
不過隨著田豐的到來,南城門這邊的袁軍也是漸漸穩定下來。
在田豐的指揮下,開是有序的進行戰鬥。
弓箭手在後麵彎弓射箭壓製城下的趙軍。
刀斧手躲在城牆後麵,攻擊雲梯。
戰鬥不到半個時辰,城下的趙軍就退了。
這次的攻擊,不過是一次試探性的攻擊。
郭嘉在城下,看著城頭上的士兵數量,以及反擊力度,進行估算城內的守軍力量。
雖然有探子打聽到袁軍的軍事力量,但是真實性也需要驗證。
第一天是趙雲在南門發起進攻。
第二天典韋在北門發起進攻。
第三天,趙雲親自披掛上陣,一度登上城牆。
不過後麵還是退了下來。
經過三次的試探進攻,郭嘉已經收集到足夠多的數據。
趙雲和典韋也是親自體驗過,郾城袁軍的守備力量。
如果強攻,兩人都有信心可以破城。
隻是以現在試探的進攻進行估算,強攻的話,他們手中的士卒,傷亡也要超過一半。
對於攻城來說,一比一的傷亡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主要還是有趙雲和典韋這兩位絕世猛將在,對於破城變得簡單了。
如果隻一人在,有文醜牽製,還真的不一定能強行攻打下郾城。
郾城雖然不是大城,但是城牆也有兩丈多高。
現在典韋和趙雲聯手,一人麵對文醜佯攻,一人從另一麵強攻,可以減少很多傷亡。
雖然田豐沮授很不錯,可是兩人畢竟隻是謀臣。麵對強攻,兩人能發揮的餘地就很小了,最多就是鼓舞士氣,避免出現逃兵。
“軍師,可有計策,讓我們輕鬆拿下郾城?”
營帳內,趙雲直接問道。
在城北安營的典韋,此刻也是在這裏。
郭嘉道:“有田豐沮授在,想要引誘城內敵軍出城,恐怕不能做到。”
“若是保持下去,五個月內,城內袁軍就會自行潰敗。”
典韋道:“軍師,還有其他辦法嗎?五個月時間太長了。”
他等不及,他想要在一個月內,不,典韋要在半個月內就攻破郾城。
然後在一個月內,攻破鄴城。
“想要短時間內攻破郾城,又要考慮傷亡?那就隻有一個辦法了。”郭嘉道。
“什麽辦法?”
“燒掉袁軍的糧草。”
冀州的很多信息,都已經記在郭嘉的腦海中。
他能算出袁軍的糧草大概數量。
他剛剛估算的五個月時間,就是算準袁軍最多隻有五個月的糧草,糧草消耗完之後,袁軍必然崩潰。
如今郾城內,袁軍的糧草隻夠三個月。
並不是郭嘉的估算有較大的差距。
而是郭嘉將田豐後麵,可以從世家手裏再度要來的糧草,也都估算進去了。
五個月的時間,差不多就是這五萬袁軍,能夠堅持的最長時間了。
而如果現在燒掉郾城內的糧草,袁軍三天內就會潰敗。
“袁軍的糧草在哪裏?”典韋道。
……
“找到他們的糧草囤積點。”沮授道。
在郭嘉打算燒掉袁軍糧草的時候,城內的田豐沮授,也在考慮燒掉趙雲典韋的糧草。
糧草作為最重要的物資,不管是誰,優勢有多大的,當糧草出現問題後,再大的優勢,也會瞬化為烏有。
就算是袁譚,也知道要保護好糧草,糧倉所在的位置,一直都有重兵把守,閑雜人等根本無法靠近。
田豐拿出一張地圖,放到桌麵上,道:“這是探子送來的,這半個月來,城外的敵軍,一共五次運糧進入軍營。”
“故可知每次運送軍糧,為他們三日所需。而這是他們五次運糧的路線。”
田豐指著地圖上的五條線。
五條線從五個方向開始,匯聚到城外的軍營。
可是起點卻不知道。
地圖上五條線的起點,每一個相差都有數十裏之遠。
除了終點之外,五條線沒有絲毫交集。
袁譚道:“這誰能知道敵軍的糧草囤積在哪裏?”
田豐道:“不,可以知道。”
他既然拿出這張地圖,就已經說明,他看出了趙軍糧草囤積的地點。
若是不知道,他也不會說出來。
在田豐從幽州迴來之前,袁譚心中一直都很敬重田豐。
而且每天都在盼著田豐迴來幫助他。
在出戰的時候,袁譚心中也還在感激田豐。
但是到了前線,到了郾城,袁譚的心思已經改變了。
聽著其他人喊他州牧,在聽著田豐沮授荀諶喊他大公子,尤為覺得刺耳。
大公子,大公子!
袁譚再也不想聽到這三個字。
他現在是冀州牧,是州牧,他喜歡聽別人喊他袁冀州,喜歡聽州牧大人。
身為無數光環在身的袁紹的長子,袁譚外表看似高貴,但是內心其實是自卑的。
因為他知道,他永遠都不可能超越他的父親。
不要說超越,他連保持都不行。
那些對他父親俯首帖耳的世家,如今對他卻是陽奉陰違,完全不把他放在眼裏,而他卻沒有絲毫辦法。
如今,他甚至連想要出府邸都不行。
他堂堂冀州牧,如今大門都出不去,誰敢信?
當初他嘲笑天子劉協,而如今他感覺自己和劉協一樣。
沒有什麽不同。
剛剛前來稟報的城門兵士,眼中隻有田豐,卻沒有他這個州牧。
他拜田豐為師,但是如今卻已經對田豐不滿。
他完全感受不到自己州牧。
他現在想去城頭,都要經過田豐的同意。
啪的一聲,袁譚將桌上的花瓶摔碎。
即使如此,也無法將心中的怒火宣泄出去。
他抓著拳頭,砰的一聲,砸在桌子上。
即使心中怒火中燒,可是袁譚現在也隻能忍著。
他還需要依靠田豐和沮授,才有可能擋住趙雲典韋。
沒了這兩人,即使還有三月的糧草,袁譚連堅守一個月的信心都沒有。
心中與田豐之間的師生之情,在郾城這一係列的事情中,越來越淡。
田豐並不知道袁譚在他離去之後,摔碎了一個花瓶。
他疾步來到城牆上,已經看到如水的士卒,已經蔓延到城下。
雲梯已經推到城牆邊。
田豐掃視了一眼城牆上的袁軍,因為主將不在,麵對敵人進攻,大多都很慌亂。
文醜雖然是大將,但是他現在卻是在北城門。
無法影響到南城門這邊。
不過隨著田豐的到來,南城門這邊的袁軍也是漸漸穩定下來。
在田豐的指揮下,開是有序的進行戰鬥。
弓箭手在後麵彎弓射箭壓製城下的趙軍。
刀斧手躲在城牆後麵,攻擊雲梯。
戰鬥不到半個時辰,城下的趙軍就退了。
這次的攻擊,不過是一次試探性的攻擊。
郭嘉在城下,看著城頭上的士兵數量,以及反擊力度,進行估算城內的守軍力量。
雖然有探子打聽到袁軍的軍事力量,但是真實性也需要驗證。
第一天是趙雲在南門發起進攻。
第二天典韋在北門發起進攻。
第三天,趙雲親自披掛上陣,一度登上城牆。
不過後麵還是退了下來。
經過三次的試探進攻,郭嘉已經收集到足夠多的數據。
趙雲和典韋也是親自體驗過,郾城袁軍的守備力量。
如果強攻,兩人都有信心可以破城。
隻是以現在試探的進攻進行估算,強攻的話,他們手中的士卒,傷亡也要超過一半。
對於攻城來說,一比一的傷亡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主要還是有趙雲和典韋這兩位絕世猛將在,對於破城變得簡單了。
如果隻一人在,有文醜牽製,還真的不一定能強行攻打下郾城。
郾城雖然不是大城,但是城牆也有兩丈多高。
現在典韋和趙雲聯手,一人麵對文醜佯攻,一人從另一麵強攻,可以減少很多傷亡。
雖然田豐沮授很不錯,可是兩人畢竟隻是謀臣。麵對強攻,兩人能發揮的餘地就很小了,最多就是鼓舞士氣,避免出現逃兵。
“軍師,可有計策,讓我們輕鬆拿下郾城?”
營帳內,趙雲直接問道。
在城北安營的典韋,此刻也是在這裏。
郭嘉道:“有田豐沮授在,想要引誘城內敵軍出城,恐怕不能做到。”
“若是保持下去,五個月內,城內袁軍就會自行潰敗。”
典韋道:“軍師,還有其他辦法嗎?五個月時間太長了。”
他等不及,他想要在一個月內,不,典韋要在半個月內就攻破郾城。
然後在一個月內,攻破鄴城。
“想要短時間內攻破郾城,又要考慮傷亡?那就隻有一個辦法了。”郭嘉道。
“什麽辦法?”
“燒掉袁軍的糧草。”
冀州的很多信息,都已經記在郭嘉的腦海中。
他能算出袁軍的糧草大概數量。
他剛剛估算的五個月時間,就是算準袁軍最多隻有五個月的糧草,糧草消耗完之後,袁軍必然崩潰。
如今郾城內,袁軍的糧草隻夠三個月。
並不是郭嘉的估算有較大的差距。
而是郭嘉將田豐後麵,可以從世家手裏再度要來的糧草,也都估算進去了。
五個月的時間,差不多就是這五萬袁軍,能夠堅持的最長時間了。
而如果現在燒掉郾城內的糧草,袁軍三天內就會潰敗。
“袁軍的糧草在哪裏?”典韋道。
……
“找到他們的糧草囤積點。”沮授道。
在郭嘉打算燒掉袁軍糧草的時候,城內的田豐沮授,也在考慮燒掉趙雲典韋的糧草。
糧草作為最重要的物資,不管是誰,優勢有多大的,當糧草出現問題後,再大的優勢,也會瞬化為烏有。
就算是袁譚,也知道要保護好糧草,糧倉所在的位置,一直都有重兵把守,閑雜人等根本無法靠近。
田豐拿出一張地圖,放到桌麵上,道:“這是探子送來的,這半個月來,城外的敵軍,一共五次運糧進入軍營。”
“故可知每次運送軍糧,為他們三日所需。而這是他們五次運糧的路線。”
田豐指著地圖上的五條線。
五條線從五個方向開始,匯聚到城外的軍營。
可是起點卻不知道。
地圖上五條線的起點,每一個相差都有數十裏之遠。
除了終點之外,五條線沒有絲毫交集。
袁譚道:“這誰能知道敵軍的糧草囤積在哪裏?”
田豐道:“不,可以知道。”
他既然拿出這張地圖,就已經說明,他看出了趙軍糧草囤積的地點。
若是不知道,他也不會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