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城。
徐庶將最新的情報送到趙徽手裏。
躲進深山中的山賊,已經被盡數剿滅。
有幾個頭目被活捉,在過兩天,就會被押送到薊城。
但是已經稍微問過口供,這些頭目也是迷迷糊糊的,說的和之前那些被抓的小山賊差不多。
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反正就是他們收到下麵小弟的密報,知道有一隊商隊要從這裏經過,然後就帶著人馬過來了。
至於說情報的真假,他們根本就沒有去驗證。
因為手下的小弟,拍著胸部保證,世說如果是假的,願意把頭割下來。
這些山賊頭目,也不過就是武力強一點,根本不會去思考其他。
看到有好處,就帶著人一窩蜂的衝過去。
沒有計劃,也沒有布局。
而他們被抓到,詢問他們當初告訴他們消息的小弟在哪裏,他們竟然齊齊搖頭,沒有一個知道。
鄭培和司馬懿安插的人,早就第一時間逃走了。
司馬懿早就準備好了。
趙徽如果選擇山賊作為突破口,肯定是無功而返。什麽都查不到。
但是趙徽想從山賊以外的地方尋找突破口,隻會更加困難。
所以陳宏才會選擇,暫時按兵,假裝什麽都不知道。
隻要趙徽查不出來,他就是安全的。
陳宏不認為,他手裏的五千精兵,能敵得過趙徽。
而且這五千精兵,到時候受不受他的控製都很難說。
陳宏現在隻求,這件事情,趙徽查不出結果。
鄒丹所率領的那五千士兵,終究也是要被剿滅。
在幽州,陳宏真的找不到一個人能夠對抗趙徽了。
即使公孫瓚迴來,也沒有一點希望。
就連隻是來了兩年的司馬懿,同樣不認為誰能動搖趙徽在幽州的地位。
幽州經過趙徽這幾年的治理,早已經被打造成鐵通般堅固。
就是公孫瓚,也沒有信心,隻是想擾亂幽州,讓趙徽不那麽順心。
他現在最大的目標,也隻是如呂布當初那樣。
隻要能讓幽州的實力下降個五成,公孫瓚就很滿足了。
如今不管是誰,想要對付趙徽,對付幽州都很困難。
在幽州,趙徽已經完全占據了地利人和。
民心所向,軍心所歸。
他的根基非常的牢固。
除了世家有些不穩定外,不管是軍隊還是百姓,對趙徽都已經有了崇拜之心。
特別是軍中的士兵,對趙徽近乎於狂熱。
原本他們隻是不被重視的大頭兵。
沒有人關心他們的家人,也沒有人關心他們的未來。
他們的生命,也是毫不值錢,死了沒有人關心。
很多人之前當兵,都是無奈後的選擇。
即使知道當兵很危險,可是他們為了活下去,隻能去當兵。
而趙徽改變了這一切。
他們的性命不再是無關緊要。
他們的家人,也都會得到照顧。
他們的未來,有人在為他們考慮。
他們現在隻要做好自己的職責,其他的東西他們都不需要再考慮了。
有這樣的改變,全都是因為趙徽。
而且在軍中,一直都在宣揚趙徽的功績。
幽州十萬精兵,雖然非戰時,大多都分散在各郡。
但是他們各郡的太守,並不能完全指揮他們。
趙徽剛剛接管幽州的時候,各郡太守手裏差不多都有五千到一萬的士卒。
如今雖然還有五千,但是這五千已經不是他們能夠輕易指揮的了。
兵權已經被趙徽漸漸分隔出來。
這次如果不是典韋要求支援,範陽郡太守陳宏,也不可能這麽容易就派出大軍。
不說請示趙徽,如果他的命令不正常,都尉是可以拒絕執行太守的命令。
都尉雖然還是太守的下級,但是太守隻能是請都尉配合,而不是命令。
在以前都尉哪裏敢拒絕太守的命令。
就算是那些特別強勢的都尉,就算他們背後有強大的家族。
他們也要聽從太守的命令。
而如今的幽州,雖然都尉的官職還是比太守小,太守正常情況下,也還是可以對都尉下達命令。
趙徽給都尉唯一增加的一點,就是他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判斷太守的命令是不是合理的,如果不合理,他們可以直接拒絕,不用服從命令。
這些太守如今想要反叛趙徽,比起以前更難了。
他們手中的權利被削了。
趙徽不會給他們機會。
行政權和軍權是一定要分開。
在趙徽剿滅躲進深山的三百山賊時。
典韋也等來了範陽郡太守派遣過來的五千援兵。
然後典韋第一時間就對公孫瓚發起了進攻。
但是公孫瓚在看到五千援兵到來,他也是馬上就做好了準備。
這些天,他一直都在調動士兵的戰意。
前路被典韋攔住,如果他們想要迴家,就一定要擊敗典韋。
在加上糧草已經沒有多少了。
在調動士兵的情緒上,公孫瓚不如曹操劉備,但是他也有不錯的水準。
好歹他當初也是一方諸侯,手裏有過十萬大軍。
這一萬多的袁軍,在公孫瓚的調動下,確實爆發出了很強的戰力。
雖然沒有達到破釜沉舟的決然,但是戰力比平時也是提升了三成之多。
這一場戰鬥,公孫瓚和典韋都是早有準備。
公孫瓚知道典韋在等援軍。
典韋也知道公孫瓚準備破釜沉舟。
戰鬥開始的時候,就非常的激烈。
典韋率領兩千騎兵,直接衝進公孫瓚的大軍中。
另外五千士兵,也是拿著長槍長矛,奮勇殺敵。
他們都是從冀州戰場上退下來的老兵了。
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應該怎麽做。
袁軍這邊,情緒被公孫瓚調動起來。
他們想要迴家。
他們必須要衝過去,將擋在自己麵前的敵人撕碎。
但是,不知道什麽時候。
公孫瓚的身影,從戰場上消失了。
“公孫瓚不見了。”
消息在袁軍中傳開。
他們朝帥旗的位置看去。
帥旗還在飄揚,但是公孫瓚的身影已經看不到了。
“投降者不殺。”
典韋率領的兵馬高聲喊道。
袁軍被公孫瓚調動起來的戰意,在公孫瓚消失,在戰場上響起投降者不殺的聲音後,猶如潮水一樣,迅速退去。
剩下的袁軍全都放下了武器。
這一場戰鬥,開始的時候非常激烈,而結束的也很迅速。
典韋讓人清理戰場,並沒有發現公孫瓚的身影。
徐庶將最新的情報送到趙徽手裏。
躲進深山中的山賊,已經被盡數剿滅。
有幾個頭目被活捉,在過兩天,就會被押送到薊城。
但是已經稍微問過口供,這些頭目也是迷迷糊糊的,說的和之前那些被抓的小山賊差不多。
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反正就是他們收到下麵小弟的密報,知道有一隊商隊要從這裏經過,然後就帶著人馬過來了。
至於說情報的真假,他們根本就沒有去驗證。
因為手下的小弟,拍著胸部保證,世說如果是假的,願意把頭割下來。
這些山賊頭目,也不過就是武力強一點,根本不會去思考其他。
看到有好處,就帶著人一窩蜂的衝過去。
沒有計劃,也沒有布局。
而他們被抓到,詢問他們當初告訴他們消息的小弟在哪裏,他們竟然齊齊搖頭,沒有一個知道。
鄭培和司馬懿安插的人,早就第一時間逃走了。
司馬懿早就準備好了。
趙徽如果選擇山賊作為突破口,肯定是無功而返。什麽都查不到。
但是趙徽想從山賊以外的地方尋找突破口,隻會更加困難。
所以陳宏才會選擇,暫時按兵,假裝什麽都不知道。
隻要趙徽查不出來,他就是安全的。
陳宏不認為,他手裏的五千精兵,能敵得過趙徽。
而且這五千精兵,到時候受不受他的控製都很難說。
陳宏現在隻求,這件事情,趙徽查不出結果。
鄒丹所率領的那五千士兵,終究也是要被剿滅。
在幽州,陳宏真的找不到一個人能夠對抗趙徽了。
即使公孫瓚迴來,也沒有一點希望。
就連隻是來了兩年的司馬懿,同樣不認為誰能動搖趙徽在幽州的地位。
幽州經過趙徽這幾年的治理,早已經被打造成鐵通般堅固。
就是公孫瓚,也沒有信心,隻是想擾亂幽州,讓趙徽不那麽順心。
他現在最大的目標,也隻是如呂布當初那樣。
隻要能讓幽州的實力下降個五成,公孫瓚就很滿足了。
如今不管是誰,想要對付趙徽,對付幽州都很困難。
在幽州,趙徽已經完全占據了地利人和。
民心所向,軍心所歸。
他的根基非常的牢固。
除了世家有些不穩定外,不管是軍隊還是百姓,對趙徽都已經有了崇拜之心。
特別是軍中的士兵,對趙徽近乎於狂熱。
原本他們隻是不被重視的大頭兵。
沒有人關心他們的家人,也沒有人關心他們的未來。
他們的生命,也是毫不值錢,死了沒有人關心。
很多人之前當兵,都是無奈後的選擇。
即使知道當兵很危險,可是他們為了活下去,隻能去當兵。
而趙徽改變了這一切。
他們的性命不再是無關緊要。
他們的家人,也都會得到照顧。
他們的未來,有人在為他們考慮。
他們現在隻要做好自己的職責,其他的東西他們都不需要再考慮了。
有這樣的改變,全都是因為趙徽。
而且在軍中,一直都在宣揚趙徽的功績。
幽州十萬精兵,雖然非戰時,大多都分散在各郡。
但是他們各郡的太守,並不能完全指揮他們。
趙徽剛剛接管幽州的時候,各郡太守手裏差不多都有五千到一萬的士卒。
如今雖然還有五千,但是這五千已經不是他們能夠輕易指揮的了。
兵權已經被趙徽漸漸分隔出來。
這次如果不是典韋要求支援,範陽郡太守陳宏,也不可能這麽容易就派出大軍。
不說請示趙徽,如果他的命令不正常,都尉是可以拒絕執行太守的命令。
都尉雖然還是太守的下級,但是太守隻能是請都尉配合,而不是命令。
在以前都尉哪裏敢拒絕太守的命令。
就算是那些特別強勢的都尉,就算他們背後有強大的家族。
他們也要聽從太守的命令。
而如今的幽州,雖然都尉的官職還是比太守小,太守正常情況下,也還是可以對都尉下達命令。
趙徽給都尉唯一增加的一點,就是他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判斷太守的命令是不是合理的,如果不合理,他們可以直接拒絕,不用服從命令。
這些太守如今想要反叛趙徽,比起以前更難了。
他們手中的權利被削了。
趙徽不會給他們機會。
行政權和軍權是一定要分開。
在趙徽剿滅躲進深山的三百山賊時。
典韋也等來了範陽郡太守派遣過來的五千援兵。
然後典韋第一時間就對公孫瓚發起了進攻。
但是公孫瓚在看到五千援兵到來,他也是馬上就做好了準備。
這些天,他一直都在調動士兵的戰意。
前路被典韋攔住,如果他們想要迴家,就一定要擊敗典韋。
在加上糧草已經沒有多少了。
在調動士兵的情緒上,公孫瓚不如曹操劉備,但是他也有不錯的水準。
好歹他當初也是一方諸侯,手裏有過十萬大軍。
這一萬多的袁軍,在公孫瓚的調動下,確實爆發出了很強的戰力。
雖然沒有達到破釜沉舟的決然,但是戰力比平時也是提升了三成之多。
這一場戰鬥,公孫瓚和典韋都是早有準備。
公孫瓚知道典韋在等援軍。
典韋也知道公孫瓚準備破釜沉舟。
戰鬥開始的時候,就非常的激烈。
典韋率領兩千騎兵,直接衝進公孫瓚的大軍中。
另外五千士兵,也是拿著長槍長矛,奮勇殺敵。
他們都是從冀州戰場上退下來的老兵了。
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應該怎麽做。
袁軍這邊,情緒被公孫瓚調動起來。
他們想要迴家。
他們必須要衝過去,將擋在自己麵前的敵人撕碎。
但是,不知道什麽時候。
公孫瓚的身影,從戰場上消失了。
“公孫瓚不見了。”
消息在袁軍中傳開。
他們朝帥旗的位置看去。
帥旗還在飄揚,但是公孫瓚的身影已經看不到了。
“投降者不殺。”
典韋率領的兵馬高聲喊道。
袁軍被公孫瓚調動起來的戰意,在公孫瓚消失,在戰場上響起投降者不殺的聲音後,猶如潮水一樣,迅速退去。
剩下的袁軍全都放下了武器。
這一場戰鬥,開始的時候非常激烈,而結束的也很迅速。
典韋讓人清理戰場,並沒有發現公孫瓚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