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徽手中的幽州軍,已經漸漸行程自己的獨有的精神文化。
每個士兵心中都明白他們為何而戰。
他們不僅僅隻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家人。
至於說為國為民,現在還是太早了。
想要讓士兵有這樣的覺悟,不僅僅是靠訓練,還要不斷向他們傳播知識。
現今大漢的軍隊中,絕大多數的士兵,都是為了一口飯吃。
另外有一部分人被強行征召的。
隻要極小部分人,有建功立業之心。
趙徽的軍隊,每天除了正常的訓練外,也會有文化課。
先從識字開始。
幽州軍中,百夫長及以上的軍官,已經沒有不識字的了。
就是伍長什長也有大半識字。
普通士兵,也有很多識字,就算差的,至少會寫自己的名字。
認識幾十個字的,現在在趙徽的軍中也是一抓一大把。
在趙徽軍中,識字比例,遠遠高於其他諸侯的軍隊。
士兵每天的時間被排的滿滿的,也不會去想亂七八糟的事情。
偶爾放鬆的時候,就大家聚在一起,唱唱軍歌。在玩一下藤球。
趙徽將足球的規則搬了過來。
是精力旺盛的士兵,最喜歡的一個運動。
因為有這些娛樂項目,以及文化課,
趙徽手中的士兵,就算訓練量很大,也很少有人會壓抑。
放鬆的時候放鬆,訓練的時候訓練,學習的時候學習。
每個人,每天都很充實。
也就沒有時間去惹是生非。
而且因為有上文化課,他們的思維和眼界也在不斷提高。
很多人已經不在隻是抱著混口飯吃的念頭。
這是他們的希望,是他們改變命運的機會。
就算他們個人實力不行,無法在戰場上殺敵立功。
也可以通過學習,改變自己。
隻要他們會認字,以後迴到家鄉,也能教村裏的孩童。
他們在村子裏的地位,也是數一數二。
不會比那些裏正亭長差。
文化水平比他們高也是正常。
很多裏正,也是戰場上退下來的老兵。大字不識一個。
趙徽也開始建立士兵退伍的製度。
就算這些人,在戰場上寸功未立,他們也可以迴到家鄉,成為民兵。可以免掉很多的賦稅。
相比其他諸侯,趙徽手下的士兵,更有保障。
徐晃在青州的所作所為,也是很快就傳到趙徽耳中。
不過趙徽並沒有打算幹預徐晃。
他相信徐晃。
不管是抓軍紀,還是裁軍,都不能說徐晃做錯了。
就算換成趙徽親自去青州,趙徽也會如此做。
想要打贏張郃,就憑現在的那十萬黃巾軍,基本沒有可能。
除非能打一場完美的伏擊戰。
不然的話,就算正麵戰場上,占據一點優勢,這些黃巾軍也無法把握住。
如果徐晃是在袁紹帳下,現在估計已經受到許多人的非議了。
裁軍五萬,這麽大的事情,竟然沒有事先和主公通報。
眼裏還有主公嗎?
到底想要幹嘛?
但是趙徽手下的郭嘉賈詡,智商都是屬於妖孽級的。
他們早就看出趙徽對徐晃的信任,而且兩人也清楚徐晃的能力。
徐晃竟然敢裁軍五萬,就說明他能掌控住局麵。
而郭圖的智商同樣很高,也知道他在趙徽這裏不怎麽受待見。
所以一直以來,郭圖都怎麽說話。
更不會像在袁紹那裏時,到處挑撥關係。
趙徽不是袁紹,郭圖同樣看的很清楚。
所以徐晃在青州的所作所為傳迴來後,趙徽並沒有聽到有人說徐晃的不是,沒有人讓他將徐晃調迴來。
趙徽相信徐晃的能力,就算因為意外,徐晃在青州失利了,趙徽也不是不能接受。
趙徽願意給徐晃最大的權限。
既然派徐晃去青州,青州的一切軍務,全都由徐晃說了算。
趙徽人在冀州,雖然每天都能收到來自青州的消息,但是這些消息,不足以讓趙徽全麵了解青州的一切事情。
身在青州的徐晃,比趙徽更加了解青州麵臨的情況,徐晃的決斷,也會比趙徽更精準。
趙徽隻是身邊的力量,比徐晃更強而已。
每天都會看到來自青州的消息,但是趙徽一直都沒有給徐晃多餘的指示。
他不想因為自己的決定,幹預徐晃的決斷。
徐晃想要裁軍五萬,但是隻要趙徽一句話,徐晃就會暫時放棄。
除非是徐晃的決斷,趙徽認為有很大的問題,他才會過問一下。
青州!
四十歲以上的士兵,已經全部處理完畢。
十萬黃巾軍中,四十歲以上的,有一萬多人。
這一萬多人,已經全部安排妥當,東萊郡並沒有出現騷亂。
隻是風聲也已經傳出東萊郡,傳到了張郃所在的北海郡。
張郃收到消息的時候,大笑不止。
他現在就等著徐晃把軍隊都裁了,然後馬上率領大軍去攻打東萊郡。
十萬黃巾軍,才堪堪擋住他的攻擊。
現在少掉一半,張郃有信心在十天之內,攻破東萊郡,帶著徐晃的頭顱迴去見袁紹。
張郃認為,他可以讓袁紹,把正在趕來支援的人,撤迴去了。
徐晃到達青州,袁紹在收到消息後,也不敢大意,派蔣奇率領一萬人,來支援張郃。
現在也已經進入青州,在過三五天,就能到達北海,與張郃會合。
但是張郃並不希望蔣奇到來。
青州現在幾乎等於是他的地盤,張郃不希望有其他人插足進來。
蔣奇的到來,勢必會分走張郃一部分權利。
他在青州這幾年,張郃不想最後的功勞,還要被蔣奇分走。
張郃已經去信給袁紹,表示青州這邊沒有壓力,他完全可以滅掉徐晃。
現在冀州麵對趙徽的主力,更加需要兵力,所以還是讓蔣奇退迴冀州。
隻是等這封信送到袁紹手中,十天半個月就過去了。
徐晃的裁軍,沒有停下來。
說了要裁掉五萬,徐晃並不是說笑,也沒有誇大。
但並不是一次性就裁掉五萬大軍。
在裁軍壓力下,這些黃巾軍訓練的時候,都變得更加刻苦。
但是永遠都不缺乏偷懶的人。
就像是明明知道,讀書是為了自己,可還是有很多人在課上睡覺。
即使這些人不想被裁掉,但是他們還是不想吃苦,心裏抱著僥幸。
對於這些人,徐晃也不會和他們講情麵,全部一腳踢出隊伍。
給了他們一個月餉銀,就算完事了。
每個士兵心中都明白他們為何而戰。
他們不僅僅隻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家人。
至於說為國為民,現在還是太早了。
想要讓士兵有這樣的覺悟,不僅僅是靠訓練,還要不斷向他們傳播知識。
現今大漢的軍隊中,絕大多數的士兵,都是為了一口飯吃。
另外有一部分人被強行征召的。
隻要極小部分人,有建功立業之心。
趙徽的軍隊,每天除了正常的訓練外,也會有文化課。
先從識字開始。
幽州軍中,百夫長及以上的軍官,已經沒有不識字的了。
就是伍長什長也有大半識字。
普通士兵,也有很多識字,就算差的,至少會寫自己的名字。
認識幾十個字的,現在在趙徽的軍中也是一抓一大把。
在趙徽軍中,識字比例,遠遠高於其他諸侯的軍隊。
士兵每天的時間被排的滿滿的,也不會去想亂七八糟的事情。
偶爾放鬆的時候,就大家聚在一起,唱唱軍歌。在玩一下藤球。
趙徽將足球的規則搬了過來。
是精力旺盛的士兵,最喜歡的一個運動。
因為有這些娛樂項目,以及文化課,
趙徽手中的士兵,就算訓練量很大,也很少有人會壓抑。
放鬆的時候放鬆,訓練的時候訓練,學習的時候學習。
每個人,每天都很充實。
也就沒有時間去惹是生非。
而且因為有上文化課,他們的思維和眼界也在不斷提高。
很多人已經不在隻是抱著混口飯吃的念頭。
這是他們的希望,是他們改變命運的機會。
就算他們個人實力不行,無法在戰場上殺敵立功。
也可以通過學習,改變自己。
隻要他們會認字,以後迴到家鄉,也能教村裏的孩童。
他們在村子裏的地位,也是數一數二。
不會比那些裏正亭長差。
文化水平比他們高也是正常。
很多裏正,也是戰場上退下來的老兵。大字不識一個。
趙徽也開始建立士兵退伍的製度。
就算這些人,在戰場上寸功未立,他們也可以迴到家鄉,成為民兵。可以免掉很多的賦稅。
相比其他諸侯,趙徽手下的士兵,更有保障。
徐晃在青州的所作所為,也是很快就傳到趙徽耳中。
不過趙徽並沒有打算幹預徐晃。
他相信徐晃。
不管是抓軍紀,還是裁軍,都不能說徐晃做錯了。
就算換成趙徽親自去青州,趙徽也會如此做。
想要打贏張郃,就憑現在的那十萬黃巾軍,基本沒有可能。
除非能打一場完美的伏擊戰。
不然的話,就算正麵戰場上,占據一點優勢,這些黃巾軍也無法把握住。
如果徐晃是在袁紹帳下,現在估計已經受到許多人的非議了。
裁軍五萬,這麽大的事情,竟然沒有事先和主公通報。
眼裏還有主公嗎?
到底想要幹嘛?
但是趙徽手下的郭嘉賈詡,智商都是屬於妖孽級的。
他們早就看出趙徽對徐晃的信任,而且兩人也清楚徐晃的能力。
徐晃竟然敢裁軍五萬,就說明他能掌控住局麵。
而郭圖的智商同樣很高,也知道他在趙徽這裏不怎麽受待見。
所以一直以來,郭圖都怎麽說話。
更不會像在袁紹那裏時,到處挑撥關係。
趙徽不是袁紹,郭圖同樣看的很清楚。
所以徐晃在青州的所作所為傳迴來後,趙徽並沒有聽到有人說徐晃的不是,沒有人讓他將徐晃調迴來。
趙徽相信徐晃的能力,就算因為意外,徐晃在青州失利了,趙徽也不是不能接受。
趙徽願意給徐晃最大的權限。
既然派徐晃去青州,青州的一切軍務,全都由徐晃說了算。
趙徽人在冀州,雖然每天都能收到來自青州的消息,但是這些消息,不足以讓趙徽全麵了解青州的一切事情。
身在青州的徐晃,比趙徽更加了解青州麵臨的情況,徐晃的決斷,也會比趙徽更精準。
趙徽隻是身邊的力量,比徐晃更強而已。
每天都會看到來自青州的消息,但是趙徽一直都沒有給徐晃多餘的指示。
他不想因為自己的決定,幹預徐晃的決斷。
徐晃想要裁軍五萬,但是隻要趙徽一句話,徐晃就會暫時放棄。
除非是徐晃的決斷,趙徽認為有很大的問題,他才會過問一下。
青州!
四十歲以上的士兵,已經全部處理完畢。
十萬黃巾軍中,四十歲以上的,有一萬多人。
這一萬多人,已經全部安排妥當,東萊郡並沒有出現騷亂。
隻是風聲也已經傳出東萊郡,傳到了張郃所在的北海郡。
張郃收到消息的時候,大笑不止。
他現在就等著徐晃把軍隊都裁了,然後馬上率領大軍去攻打東萊郡。
十萬黃巾軍,才堪堪擋住他的攻擊。
現在少掉一半,張郃有信心在十天之內,攻破東萊郡,帶著徐晃的頭顱迴去見袁紹。
張郃認為,他可以讓袁紹,把正在趕來支援的人,撤迴去了。
徐晃到達青州,袁紹在收到消息後,也不敢大意,派蔣奇率領一萬人,來支援張郃。
現在也已經進入青州,在過三五天,就能到達北海,與張郃會合。
但是張郃並不希望蔣奇到來。
青州現在幾乎等於是他的地盤,張郃不希望有其他人插足進來。
蔣奇的到來,勢必會分走張郃一部分權利。
他在青州這幾年,張郃不想最後的功勞,還要被蔣奇分走。
張郃已經去信給袁紹,表示青州這邊沒有壓力,他完全可以滅掉徐晃。
現在冀州麵對趙徽的主力,更加需要兵力,所以還是讓蔣奇退迴冀州。
隻是等這封信送到袁紹手中,十天半個月就過去了。
徐晃的裁軍,沒有停下來。
說了要裁掉五萬,徐晃並不是說笑,也沒有誇大。
但並不是一次性就裁掉五萬大軍。
在裁軍壓力下,這些黃巾軍訓練的時候,都變得更加刻苦。
但是永遠都不缺乏偷懶的人。
就像是明明知道,讀書是為了自己,可還是有很多人在課上睡覺。
即使這些人不想被裁掉,但是他們還是不想吃苦,心裏抱著僥幸。
對於這些人,徐晃也不會和他們講情麵,全部一腳踢出隊伍。
給了他們一個月餉銀,就算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