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暫時被擋在長城外,趙徽也還是不敢大意。
他的探子隻打聽到,匈奴單於見了袁紹的使者。
但是袁紹和匈奴之間,有什麽條約,是不是處於合作狀態,趙徽還不清楚。
在這點上沒有弄清楚前,趙徽都不能大意。
每次想到袁紹的陰暗、深謀,趙徽不知道,什麽事情是袁紹不敢做的。
為了達到目的,不管什麽事情,袁紹都敢做。
和匈奴人聯盟,讓匈奴人毒害大漢百姓,也不是不可能。
三萬匈奴大軍,在雁門關前駐留了一天,然後沿著西邊而去。
到了平型關前,同樣看到關卡上,都是手執長戈的士兵。
他們又到了偏關。
但是同樣被擋在長城外。
從雁門關到偏關,長達數百裏長城,都已經有士兵把守,完全不給匈奴人機會。
雖然匈奴人已經打出為於扶羅報仇的旗號。
可是趙徽太史慈都知道,這隻不過是一個借口。
兩人現在還不知道匈奴大軍的真實意圖。
這三萬匈奴大軍,是不是隻是前鋒。匈奴人是不是準備真的大舉南下。
現在是三萬匈奴人,太史慈還能將他們攔在長城外。
但是如果三十萬匈奴大軍到此,雖有長城,也難阻擋匈奴人的大軍進入並州了。
匈奴大軍暫時還沒有發起進攻。
太史慈讓一部分士兵,不斷加固城牆。
長城很多地方年久失修,如果匈奴大軍真的發起攻擊,這些破損的地方,非常容易成為匈奴人的突破口。
當然,匈奴大軍想要強行攻破長城,他們絕對要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
就眼前這三萬匈奴人,最終能突破長城,進入並州的,可能不足一萬。
也是因此,匈奴大軍,才一直沒有急於發起進攻。
趙徽太史慈不知道他們的目的。
可是他們自己很清楚,他們這次南下,就是為了趁火打劫,可不是想和漢人死磕。
匈奴人可不想在這裏,留下太多的屍體。
五天後,三萬匈奴大軍撤退了。
他們的食物有限,不可能在這裏和太史慈幹耗時間。
找不到從這裏突破的機會,他們不會一直猶豫,而是會選擇另外的路徑。
大漢的北部邊境,並沒有全部被長城護住。
並州的長城算是非常完整的,而幽州的長城其實隻有一小段,並不能全部護住。
並州西邊,現在是羌人胡人的地盤,不屬於大漢。
三萬匈奴大軍,從雁門關偏關一線撤走後,沒有走幽州,而是進入羌胡之地,打算從這裏直接進入司隸。
匈奴人撤了,太史慈也迴到太原,不過長城一線的兵力,他並沒有全部撤走,以防匈奴人去而複返,被殺個措手不及。
幽州,趙徽聚集在上穀的兵馬,也開始迴撤。
雖然這次,算是白跑了一趟,浪費了攻打袁紹的機會。
可在不清楚匈奴人的意圖前,趙徽不敢冒險。
等大軍迴撤到北平的時候,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
攻打袁紹的機會已經失去了。
青州!
公孫瓚在沒有等來劉備的援軍,劉備正在幫助陶謙抵抗曹操。
劉備對公孫瓚已經徹底失望了,他現在的目標是徐州,不可能放下徐州,去幫助公孫瓚。
公孫瓚又在袁紹不斷的勸降,在袁紹的再三保證下,竟然的真的選擇投降袁紹了。
這一次他是投降,不是與袁紹合作。
因為趙徽的出現,公孫瓚的命運,已經完全改變了。
被趙徽打得失去了信心。
他也沒有殺掉劉虞,占據幽州,他性格中的剛愎,也還沒有完全暴露出來。
他的族弟也還沒死在袁紹手裏,他和袁紹之間的仇恨,還沒到不可調和的地步。
雖然公孫瓚殺了鞠義,但是袁紹本就有想借助公孫瓚趙徽之手除掉鞠義。
心胸沒有看起來那麽寬廣的袁紹,不會為鞠義報仇。
雖然說在袁紹心中,能除掉公孫瓚是最好的。
可是在幽州的趙徽,現在給他的壓力越來越大。
袁紹隻能用最短的時間,占據青州。
公孫瓚不投降,如果一直占據北海,袁紹想要攻破北海,肯定是能打下來的。可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兩三個月能夠攻破,時間上都算是短的了。
可是袁紹現在沒有這麽多的時間。
趙徽的兵馬,暫時被匈奴人牽製住,他需要在這段時間,占據青州,然後將主力部隊調迴冀州。
在趙徽的兵馬,從上穀撤迴到北平時。
公孫瓚也已經交出兵權,人也到了鄴城。
隻是袁紹派去暗殺袁祭的死士,又一次失手了。
上一次荀諶從中山迴來,袁紹就派人在甄宓外麵盯著。
隨後派出死士,刺殺趙徽。
但是三十個死士,全都被趙徽和影衛反殺了。
一次性派出三十個死士,已經說明袁紹對趙徽的重視了。
這次殺袁祭,袁紹不過隻派出了五個死士。
這些死士,都是袁紹用了二十年,才培養出來的。
上次死了三十個,袁紹手中的死士已經不多了。
這次殺袁祭,隻派出五個人,是因為袁祭的實力較弱。
同時袁紹也是以袁祭,現在還不知道他父母自殺的而考慮的。
刺殺本就是要在被刺殺者沒有防備的時候,才最容易成功。
而袁祭早已知道自己父母已經自殺了。
知道的那一刻,非常熟悉袁紹背地裏這一套的他,就已經開始防備袁紹了。
袁祭白天,身邊全是黃巾軍,人數就沒下過一百人。
這些都是袁祭自己培養出來的精銳。
晚上,袁祭睡覺的時候,床上放著一個草人,而他自己則是躲在床板下。
這個房間裏,已經被他設置了很多機關。
一根細小的繩子,就在床板下方。
五個死士夜間,摸到袁祭的屋子中,一刀砍在床板上的草人上後,他們自己就在黑夜中,被亂箭射死了。
公孫瓚投降了,但是袁祭帶著黃巾軍,反叛了袁紹。
占據了青州東麵的東萊郡。手中還有十萬黃巾軍。
死士刺殺失敗,趙徽的主力部隊,已經迴到北平。
袁紹隻得讓顏良文醜也率軍返迴冀州。
將青州的軍務交給了張郃。
他的探子隻打聽到,匈奴單於見了袁紹的使者。
但是袁紹和匈奴之間,有什麽條約,是不是處於合作狀態,趙徽還不清楚。
在這點上沒有弄清楚前,趙徽都不能大意。
每次想到袁紹的陰暗、深謀,趙徽不知道,什麽事情是袁紹不敢做的。
為了達到目的,不管什麽事情,袁紹都敢做。
和匈奴人聯盟,讓匈奴人毒害大漢百姓,也不是不可能。
三萬匈奴大軍,在雁門關前駐留了一天,然後沿著西邊而去。
到了平型關前,同樣看到關卡上,都是手執長戈的士兵。
他們又到了偏關。
但是同樣被擋在長城外。
從雁門關到偏關,長達數百裏長城,都已經有士兵把守,完全不給匈奴人機會。
雖然匈奴人已經打出為於扶羅報仇的旗號。
可是趙徽太史慈都知道,這隻不過是一個借口。
兩人現在還不知道匈奴大軍的真實意圖。
這三萬匈奴大軍,是不是隻是前鋒。匈奴人是不是準備真的大舉南下。
現在是三萬匈奴人,太史慈還能將他們攔在長城外。
但是如果三十萬匈奴大軍到此,雖有長城,也難阻擋匈奴人的大軍進入並州了。
匈奴大軍暫時還沒有發起進攻。
太史慈讓一部分士兵,不斷加固城牆。
長城很多地方年久失修,如果匈奴大軍真的發起攻擊,這些破損的地方,非常容易成為匈奴人的突破口。
當然,匈奴大軍想要強行攻破長城,他們絕對要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
就眼前這三萬匈奴人,最終能突破長城,進入並州的,可能不足一萬。
也是因此,匈奴大軍,才一直沒有急於發起進攻。
趙徽太史慈不知道他們的目的。
可是他們自己很清楚,他們這次南下,就是為了趁火打劫,可不是想和漢人死磕。
匈奴人可不想在這裏,留下太多的屍體。
五天後,三萬匈奴大軍撤退了。
他們的食物有限,不可能在這裏和太史慈幹耗時間。
找不到從這裏突破的機會,他們不會一直猶豫,而是會選擇另外的路徑。
大漢的北部邊境,並沒有全部被長城護住。
並州的長城算是非常完整的,而幽州的長城其實隻有一小段,並不能全部護住。
並州西邊,現在是羌人胡人的地盤,不屬於大漢。
三萬匈奴大軍,從雁門關偏關一線撤走後,沒有走幽州,而是進入羌胡之地,打算從這裏直接進入司隸。
匈奴人撤了,太史慈也迴到太原,不過長城一線的兵力,他並沒有全部撤走,以防匈奴人去而複返,被殺個措手不及。
幽州,趙徽聚集在上穀的兵馬,也開始迴撤。
雖然這次,算是白跑了一趟,浪費了攻打袁紹的機會。
可在不清楚匈奴人的意圖前,趙徽不敢冒險。
等大軍迴撤到北平的時候,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
攻打袁紹的機會已經失去了。
青州!
公孫瓚在沒有等來劉備的援軍,劉備正在幫助陶謙抵抗曹操。
劉備對公孫瓚已經徹底失望了,他現在的目標是徐州,不可能放下徐州,去幫助公孫瓚。
公孫瓚又在袁紹不斷的勸降,在袁紹的再三保證下,竟然的真的選擇投降袁紹了。
這一次他是投降,不是與袁紹合作。
因為趙徽的出現,公孫瓚的命運,已經完全改變了。
被趙徽打得失去了信心。
他也沒有殺掉劉虞,占據幽州,他性格中的剛愎,也還沒有完全暴露出來。
他的族弟也還沒死在袁紹手裏,他和袁紹之間的仇恨,還沒到不可調和的地步。
雖然公孫瓚殺了鞠義,但是袁紹本就有想借助公孫瓚趙徽之手除掉鞠義。
心胸沒有看起來那麽寬廣的袁紹,不會為鞠義報仇。
雖然說在袁紹心中,能除掉公孫瓚是最好的。
可是在幽州的趙徽,現在給他的壓力越來越大。
袁紹隻能用最短的時間,占據青州。
公孫瓚不投降,如果一直占據北海,袁紹想要攻破北海,肯定是能打下來的。可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兩三個月能夠攻破,時間上都算是短的了。
可是袁紹現在沒有這麽多的時間。
趙徽的兵馬,暫時被匈奴人牽製住,他需要在這段時間,占據青州,然後將主力部隊調迴冀州。
在趙徽的兵馬,從上穀撤迴到北平時。
公孫瓚也已經交出兵權,人也到了鄴城。
隻是袁紹派去暗殺袁祭的死士,又一次失手了。
上一次荀諶從中山迴來,袁紹就派人在甄宓外麵盯著。
隨後派出死士,刺殺趙徽。
但是三十個死士,全都被趙徽和影衛反殺了。
一次性派出三十個死士,已經說明袁紹對趙徽的重視了。
這次殺袁祭,袁紹不過隻派出了五個死士。
這些死士,都是袁紹用了二十年,才培養出來的。
上次死了三十個,袁紹手中的死士已經不多了。
這次殺袁祭,隻派出五個人,是因為袁祭的實力較弱。
同時袁紹也是以袁祭,現在還不知道他父母自殺的而考慮的。
刺殺本就是要在被刺殺者沒有防備的時候,才最容易成功。
而袁祭早已知道自己父母已經自殺了。
知道的那一刻,非常熟悉袁紹背地裏這一套的他,就已經開始防備袁紹了。
袁祭白天,身邊全是黃巾軍,人數就沒下過一百人。
這些都是袁祭自己培養出來的精銳。
晚上,袁祭睡覺的時候,床上放著一個草人,而他自己則是躲在床板下。
這個房間裏,已經被他設置了很多機關。
一根細小的繩子,就在床板下方。
五個死士夜間,摸到袁祭的屋子中,一刀砍在床板上的草人上後,他們自己就在黑夜中,被亂箭射死了。
公孫瓚投降了,但是袁祭帶著黃巾軍,反叛了袁紹。
占據了青州東麵的東萊郡。手中還有十萬黃巾軍。
死士刺殺失敗,趙徽的主力部隊,已經迴到北平。
袁紹隻得讓顏良文醜也率軍返迴冀州。
將青州的軍務交給了張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