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春了!
天氣終於開始迴暖,冰凍的河流,嘩啦啦的在山澗中流淌。
北平郡北方,烏丸部落中!
原本的草地,已經被開墾成農田。
農田是在還未入冬的時候,就先一把將人高的草給燒了。
不然以今年冬天的寒冷,土地都被冰凍住,鐵鍬鋤頭什麽的,都翻不動比石頭還堅硬的土地。
天氣轉暖,冰雪融化。
程遠誌帶著一群人,重新開墾,並且種下了第一批的種子。
除了移民來的普通百姓和士兵外,部分烏丸人也嚐試的開墾了一點土地,跟著種下種子。
第一次在大草原上開墾田地,那些自願來的百姓,心中都沒底。
如果不是因為第一年可以免賦稅,後麵兩年也隻需要交一點,他們根本不會大老遠來的這草原上。
不管是烏丸還是鮮卑,如今的實力都大不如前。目前都在趙徽的控製內。
最擔心的還是匈奴人。
種子種下後,程遠誌就帶著人,開始沿著田地修建堡壘,挖壕溝。
一萬多畝的田地,圍是圍不起來了。
隻能利用分散的堡壘,來抵擋可能出現的騎兵。
每三十丈,就有一座堡壘,全部是用石頭砌成。
可以容納三十人在裏麵,四周高低不等的開著小窗。
絆馬索和紮馬釘更是必不可少的東西。
隻要發現有大量的騎兵出現,就將絆馬索埋進土裏,另外一頭放進堡壘內。
這裏的田地非常的肥沃,隻要不出意外,種子種下去,就能豐收。
唯一擔憂的就是,在秋收的時候,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果實,會被人搶走。
隻要能防住匈奴人,在這裏耕種的人,收獲的絕對要比幽州境內其他百姓多。
同樣一畝地,這邊的產出更多,還不需要交稅。
開春之際,大草原上,終於又看到了一支數量龐大的馬群。
趙雲自己帶著一支人去了。
郭嘉從涿郡迴來,並且真的將盧植請來。
迴來的還有之前派去各地的兩百陌刀隊。不過四百精兵並沒有跟著迴來。
開春了,大家都在忙著春耕,已經沒有時間在跟著士兵一起訓練了。
各地的民兵也都組建起來。四百精兵留在各個村子裏,成為民兵隊長。
因為時間較短,很多人訓練的並不完整,沒有達到要求。
參加的人很多,但是最終每個地方,平均隻有五十人成為正式民兵。
這些都可算是趙徽的預備兵了。即使每處隻有五十人,加起來也達到了兩萬人。
正式的民兵,趙徽並沒有想弄太多,一個村子最多也就一百來人。
但是接受過訓練的人數,肯定會遠遠大於這個數量。
整個村子的男人,基本都會得到訓練。
留下來的精兵,還會繼續對村子裏的人進行訓練。
當然訓練還是全憑自願,隻要有時間的人,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可以去訓練。
春耕的時候,大人沒有時間,還是有很多小孩願意跟著訓練。
郭嘉請來的盧植。
趙徽在準備見盧植的時候,心中還是比較忐忑的。
盧植這人也是非常剛正。
在洛陽的時候,麵對大權在握的董卓,也敢當麵嗬斥。
如果盧植反對趙徽,那麽對趙徽統治幽州,就會形成很大的障礙。
殺他肯定是不能殺的。
當初即使董卓恨不得親手一劍刺死盧植,最終也還是忍住了。
敢殺盧植,就是將自己推到風口浪尖。
但是等真的見了麵後,趙徽也就安心了,他不知道郭嘉是和盧植怎麽說的。
盧植在見到趙徽的時候,雖然沒有表現的很親近。
但是卻是一副後生可畏的樣子,表示非常看好趙徽。
盧植已經年近六十,特別是從洛陽歸來後,很多心思都已經淡了。
現在的他,不在是帶兵討賊的將軍,也不是在朝堂上的尚書,他隻是一個老人。
盧植答應趙徽,可以在即將出來的貴族學院擔任院長一職。
平時也可以給學院裏的學生講講課。
但是他隻說他想講的內容,趙徽不的幹預他的授課。
對於這些豪門子弟,能學到什麽東西,趙徽並不關心。
他要的就是盧植這塊招牌,盧植提出的這些要求,趙徽都很幹脆的答應下來。
這些要求,都不是故意難為趙徽的。
雖然盧植是院長,但是他並沒要幹預學院的財政。
對於盧植沒有要求更多的權利,反而讓趙徽有些意外。
趙徽本來也還想給盧植多放一點權。
但是盧植卻不想接受。
盧植現在並沒有太多要求,能安穩的把日子過完就好。
開春的第一次民報!十萬份被送到各郡中,很快就都賣光了。
最大的事情,自然就是盧植成為幽州學府的院長。
雖然趙徽嘴裏一直喊著貴族學院,豪門學院,但是學院門口的牌子,掛的還是幽州學府。
除了盧植的名字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學費一年三萬錢了。
第二年還想繼續就讀的,學費則是翻倍。
完全阻止了普通人家的弟子進入。
既然是為豪門弟子辦的,趙徽就沒想過讓寒門子弟進入。
寒門子弟進去了,不是成為豪門子弟的隨從,也隻會淪落為被人欺淩嘲笑的對象。
雙方已經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了,又何必強行活在一起。
三萬錢,對於真正的世家,還是不算什麽。
畢竟平時喝的千裏香,一壇就是五千錢了。
一年的學費,有不過就是六壇千裏香。
他們一年喝的千裏香,何止是六壇。
但是對於普通鄉紳,這筆錢也不是隨便就能拿出來的。
他們可以拿出來,但也是將近一年的收入了。
雖然如此,還是有鄉紳咬著牙,將自己的孩子送進來。
能跟著盧植,不管學的怎麽樣,他們出去之後,盧植學生就是一塊招牌,不知底細的人,對他們都會高看一眼。
就像是當初的劉備,中山靖王之後他說的最多。
而掛在嘴邊第二多的,就是師從盧植了。
這就是他們向上走的身份。
一個盧植學生的身份,就足以讓他們在別人眼中的地位上升一個台階。
天氣終於開始迴暖,冰凍的河流,嘩啦啦的在山澗中流淌。
北平郡北方,烏丸部落中!
原本的草地,已經被開墾成農田。
農田是在還未入冬的時候,就先一把將人高的草給燒了。
不然以今年冬天的寒冷,土地都被冰凍住,鐵鍬鋤頭什麽的,都翻不動比石頭還堅硬的土地。
天氣轉暖,冰雪融化。
程遠誌帶著一群人,重新開墾,並且種下了第一批的種子。
除了移民來的普通百姓和士兵外,部分烏丸人也嚐試的開墾了一點土地,跟著種下種子。
第一次在大草原上開墾田地,那些自願來的百姓,心中都沒底。
如果不是因為第一年可以免賦稅,後麵兩年也隻需要交一點,他們根本不會大老遠來的這草原上。
不管是烏丸還是鮮卑,如今的實力都大不如前。目前都在趙徽的控製內。
最擔心的還是匈奴人。
種子種下後,程遠誌就帶著人,開始沿著田地修建堡壘,挖壕溝。
一萬多畝的田地,圍是圍不起來了。
隻能利用分散的堡壘,來抵擋可能出現的騎兵。
每三十丈,就有一座堡壘,全部是用石頭砌成。
可以容納三十人在裏麵,四周高低不等的開著小窗。
絆馬索和紮馬釘更是必不可少的東西。
隻要發現有大量的騎兵出現,就將絆馬索埋進土裏,另外一頭放進堡壘內。
這裏的田地非常的肥沃,隻要不出意外,種子種下去,就能豐收。
唯一擔憂的就是,在秋收的時候,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果實,會被人搶走。
隻要能防住匈奴人,在這裏耕種的人,收獲的絕對要比幽州境內其他百姓多。
同樣一畝地,這邊的產出更多,還不需要交稅。
開春之際,大草原上,終於又看到了一支數量龐大的馬群。
趙雲自己帶著一支人去了。
郭嘉從涿郡迴來,並且真的將盧植請來。
迴來的還有之前派去各地的兩百陌刀隊。不過四百精兵並沒有跟著迴來。
開春了,大家都在忙著春耕,已經沒有時間在跟著士兵一起訓練了。
各地的民兵也都組建起來。四百精兵留在各個村子裏,成為民兵隊長。
因為時間較短,很多人訓練的並不完整,沒有達到要求。
參加的人很多,但是最終每個地方,平均隻有五十人成為正式民兵。
這些都可算是趙徽的預備兵了。即使每處隻有五十人,加起來也達到了兩萬人。
正式的民兵,趙徽並沒有想弄太多,一個村子最多也就一百來人。
但是接受過訓練的人數,肯定會遠遠大於這個數量。
整個村子的男人,基本都會得到訓練。
留下來的精兵,還會繼續對村子裏的人進行訓練。
當然訓練還是全憑自願,隻要有時間的人,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可以去訓練。
春耕的時候,大人沒有時間,還是有很多小孩願意跟著訓練。
郭嘉請來的盧植。
趙徽在準備見盧植的時候,心中還是比較忐忑的。
盧植這人也是非常剛正。
在洛陽的時候,麵對大權在握的董卓,也敢當麵嗬斥。
如果盧植反對趙徽,那麽對趙徽統治幽州,就會形成很大的障礙。
殺他肯定是不能殺的。
當初即使董卓恨不得親手一劍刺死盧植,最終也還是忍住了。
敢殺盧植,就是將自己推到風口浪尖。
但是等真的見了麵後,趙徽也就安心了,他不知道郭嘉是和盧植怎麽說的。
盧植在見到趙徽的時候,雖然沒有表現的很親近。
但是卻是一副後生可畏的樣子,表示非常看好趙徽。
盧植已經年近六十,特別是從洛陽歸來後,很多心思都已經淡了。
現在的他,不在是帶兵討賊的將軍,也不是在朝堂上的尚書,他隻是一個老人。
盧植答應趙徽,可以在即將出來的貴族學院擔任院長一職。
平時也可以給學院裏的學生講講課。
但是他隻說他想講的內容,趙徽不的幹預他的授課。
對於這些豪門子弟,能學到什麽東西,趙徽並不關心。
他要的就是盧植這塊招牌,盧植提出的這些要求,趙徽都很幹脆的答應下來。
這些要求,都不是故意難為趙徽的。
雖然盧植是院長,但是他並沒要幹預學院的財政。
對於盧植沒有要求更多的權利,反而讓趙徽有些意外。
趙徽本來也還想給盧植多放一點權。
但是盧植卻不想接受。
盧植現在並沒有太多要求,能安穩的把日子過完就好。
開春的第一次民報!十萬份被送到各郡中,很快就都賣光了。
最大的事情,自然就是盧植成為幽州學府的院長。
雖然趙徽嘴裏一直喊著貴族學院,豪門學院,但是學院門口的牌子,掛的還是幽州學府。
除了盧植的名字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學費一年三萬錢了。
第二年還想繼續就讀的,學費則是翻倍。
完全阻止了普通人家的弟子進入。
既然是為豪門弟子辦的,趙徽就沒想過讓寒門子弟進入。
寒門子弟進去了,不是成為豪門子弟的隨從,也隻會淪落為被人欺淩嘲笑的對象。
雙方已經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了,又何必強行活在一起。
三萬錢,對於真正的世家,還是不算什麽。
畢竟平時喝的千裏香,一壇就是五千錢了。
一年的學費,有不過就是六壇千裏香。
他們一年喝的千裏香,何止是六壇。
但是對於普通鄉紳,這筆錢也不是隨便就能拿出來的。
他們可以拿出來,但也是將近一年的收入了。
雖然如此,還是有鄉紳咬著牙,將自己的孩子送進來。
能跟著盧植,不管學的怎麽樣,他們出去之後,盧植學生就是一塊招牌,不知底細的人,對他們都會高看一眼。
就像是當初的劉備,中山靖王之後他說的最多。
而掛在嘴邊第二多的,就是師從盧植了。
這就是他們向上走的身份。
一個盧植學生的身份,就足以讓他們在別人眼中的地位上升一個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