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裴元紹,一共六個人,每個人身上至少有三道傷口。
而裴元紹身上一共有兩處槍傷,六處刀傷,現在還沒有死,已經是奇跡了。
六個人被放在簡易的擔架上,被其他士兵抬著返迴營寨。
另外十幾個戰死的士兵的屍體,也都被找了迴來。
迴到營寨的時候,程遠誌他們已經將幾個戰場都打掃完畢。
在營寨中,放了整整一大箱的銘牌,都是從戰死士兵身上收迴來的,足足有三千多個銘牌。
但是公孫瓚的戰損的人更多。
劉備所率領的五千人,最後隻有兩千人安全逃走。
公孫瓚這邊,在河水來之前,與趙徽交戰中,死了一千多人。
然後被河水衝走三千多人,接著衝到趙徽這邊的一千多人也都被趙徽殺掉。
這一戰,公孫瓚足足損失了將近九千將士,傷亡是趙徽這邊的三倍。
所有戰死士兵,全都得到了二等功勳章。
裴元紹所帶的十幾個人,獲得集體一等功勳章,以及個人二等功。
其他士卒,則是按照斬殺敵軍數量,進行論功。
戰後的第二天,趙雲帶著從趙家村以及附近其他村落中,招募來的五百勇士,在巨馬水與趙徽會和。
劉備逃走之後,繞了一圈路,在五天後,才與公孫瓚會和。
劉備與公孫瓚會和之後,公孫瓚就撤兵了。
太史慈已經帶著上穀郡的兵馬趕來,距離巨馬水不過百多裏了。
公孫瓚撤走後,趙徽雖然在和太史慈會和之後,兵力上已經超過公孫瓚,但是趙徽沒有去追擊公孫瓚。
趙徽本就沒有多少糧草,太史慈為了盡快趕到戰場,同樣是舍棄了大部分的輜重。
巨馬水一戰後,雙方各自返迴自己的領地。
迴到上穀郡後,趙徽就開始新一輪的招兵。
公孫瓚同樣如此。
不僅是在幽州,冀州的袁紹、兗州的曹操劉岱張邈等人,都在不斷的擴充兵力。
不想被別人殲滅,那就隻能保證自己強大。
而士兵的數量,最能體現他們的實力。
士兵越多,給人的威懾力就越高,讓其他人不敢輕易攻擊自己。
這是軍閥的特性。
當看到別人在招兵買馬,他們也會跟著進行。
但是在這樣無限製的招兵下,他們很快就會應為糧草的問題,而出現各種危機。
袁紹曹操招募兵馬,他們並不是無止境的,而且他們有資本雄厚。
其他人當出現糧草不足的時候,要麽隻能從老百姓手中壓榨,要麽就隻能取搶奪其他軍閥的。
隻要去跟其他諸侯打上一場,贏了就能搶到更多的糧草資源。輸了自然是一切都沒了。
趙徽在招募兵馬上,也是非常克製。
雖然軍隊數量龐大,可以給敵人更強的威懾。
但是弄不好,就會直接弄崩自己的經濟軍事。
在招募士兵上,趙徽必須要先保證,自己擁有足夠的糧草,可以支撐這些軍隊的需求。
如果還像之前的黃巾軍那樣,不僅連餉銀都沒有,就是連飯都很難吃飽,這樣的軍隊,就算擁有百萬之眾,也會被敵人用幾萬的兵力給擊潰。
沒有一點戰鬥力,隻是不斷的消耗自己為數不多的資源。
趙徽在上穀郡招兵的同時,幽州牧也是對趙徽和公孫瓚兩人,進行了一次訓斥,不過隻是通過書信的方式。
趙徽和公孫瓚兩人,在巨馬水打了一戰,作為州牧的劉虞,第一時間就收到了消息。
但是他根本沒有能力來阻止趙徽和公孫瓚。
隻能通過書信的方式,命令趙徽和公孫瓚,不準在開啟戰爭。
但是他的這些話,對於趙徽和公孫瓚來說,根本就沒有約束力。需要的時候拿來用一下,不需要的時候,就直接撕毀了。
劉虞本來是想通過趙徽,來製衡公孫瓚。
但是兩人討伐董卓結束,一切就完全脫離了他的掌控。
而且整個天下形式,已經完全出乎了劉虞的意料。
幽州,公孫瓚和趙徽大打出手。
冀州,袁紹也是四處出擊,雖然還沒有攻打其他郡城,但是袁紹的野心也已經暴露出來。
兗州,幾個太守也是相互攻伐,一點都不留情麵。
荊州,劉表和孫堅打了一場,袁術也在蠶食荊州城池。
其他州怎麽樣,劉虞不想去管,他現在隻想能夠穩住幽州的局麵。
作為幽州牧,劉虞一直都沒能完全掌控幽州。
之前的兵權在公孫瓚手中,公孫瓚成為北平太守手,劉虞又招募了一些士兵,但是隻有五千多人,而且都是新兵,遠無法與被公孫瓚帶去北平郡的那些老兵相比。
不像公孫瓚,趙徽對於劉虞還是比較敬佩的。
這是一個真正將仁義刻進骨子裏的人,而且是在麵對普通老百姓的時候,有的時候甚至讓人覺得他很迂腐。
明明可以讓自己得到更大的利益,但就是因為會波及到一些無辜百姓,劉虞就會選擇放棄。
如果不是這樣的性格,以劉虞的才幹,絕不會連一個公孫瓚都壓製不住。
不能說他不是一個合格的州牧,他有治理好一個州的才能,隻是他的性格,讓他無法在這亂世之中立足。
公孫瓚和劉虞的關係弄得很僵,但是如果可以的話,趙徽還是很希望能夠和劉虞打好關係。
所以在迴到上穀,將一些事物處理完之後,趙徽就親自前往薊城,拜見劉虞。
“中華見過州牧。”趙徽抱拳道。
劉虞笑道:“中華不必多禮。”
對於趙徽會親自來薊城,劉虞還非常高興,至少說明當初他表奏趙徽為上穀郡太守,這個決定並不是錯的。
如果公孫瓚也能如趙徽這樣,他們雙方關係又怎麽會如此緊張。
公孫瓚從討伐歸來,又在巨馬水與趙徽一戰,迴到北平郡後,就沒有來過薊城,劉虞送去的消息,也不見公孫瓚有迴應。
從洛陽歸來,在公孫瓚決定半路阻截趙徽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好了自立門戶的準備。
不像以前,雖然他手握軍權,但是行政權在劉虞手中,那個時候公孫瓚想要糧草就必須要像劉虞低頭。
但現在,他自己擁有北平郡,另外還有幾個郡的太守與之交好。
公孫瓚現在完全能夠獨立供給自己軍隊的糧草,不需要在依靠劉虞。
而裴元紹身上一共有兩處槍傷,六處刀傷,現在還沒有死,已經是奇跡了。
六個人被放在簡易的擔架上,被其他士兵抬著返迴營寨。
另外十幾個戰死的士兵的屍體,也都被找了迴來。
迴到營寨的時候,程遠誌他們已經將幾個戰場都打掃完畢。
在營寨中,放了整整一大箱的銘牌,都是從戰死士兵身上收迴來的,足足有三千多個銘牌。
但是公孫瓚的戰損的人更多。
劉備所率領的五千人,最後隻有兩千人安全逃走。
公孫瓚這邊,在河水來之前,與趙徽交戰中,死了一千多人。
然後被河水衝走三千多人,接著衝到趙徽這邊的一千多人也都被趙徽殺掉。
這一戰,公孫瓚足足損失了將近九千將士,傷亡是趙徽這邊的三倍。
所有戰死士兵,全都得到了二等功勳章。
裴元紹所帶的十幾個人,獲得集體一等功勳章,以及個人二等功。
其他士卒,則是按照斬殺敵軍數量,進行論功。
戰後的第二天,趙雲帶著從趙家村以及附近其他村落中,招募來的五百勇士,在巨馬水與趙徽會和。
劉備逃走之後,繞了一圈路,在五天後,才與公孫瓚會和。
劉備與公孫瓚會和之後,公孫瓚就撤兵了。
太史慈已經帶著上穀郡的兵馬趕來,距離巨馬水不過百多裏了。
公孫瓚撤走後,趙徽雖然在和太史慈會和之後,兵力上已經超過公孫瓚,但是趙徽沒有去追擊公孫瓚。
趙徽本就沒有多少糧草,太史慈為了盡快趕到戰場,同樣是舍棄了大部分的輜重。
巨馬水一戰後,雙方各自返迴自己的領地。
迴到上穀郡後,趙徽就開始新一輪的招兵。
公孫瓚同樣如此。
不僅是在幽州,冀州的袁紹、兗州的曹操劉岱張邈等人,都在不斷的擴充兵力。
不想被別人殲滅,那就隻能保證自己強大。
而士兵的數量,最能體現他們的實力。
士兵越多,給人的威懾力就越高,讓其他人不敢輕易攻擊自己。
這是軍閥的特性。
當看到別人在招兵買馬,他們也會跟著進行。
但是在這樣無限製的招兵下,他們很快就會應為糧草的問題,而出現各種危機。
袁紹曹操招募兵馬,他們並不是無止境的,而且他們有資本雄厚。
其他人當出現糧草不足的時候,要麽隻能從老百姓手中壓榨,要麽就隻能取搶奪其他軍閥的。
隻要去跟其他諸侯打上一場,贏了就能搶到更多的糧草資源。輸了自然是一切都沒了。
趙徽在招募兵馬上,也是非常克製。
雖然軍隊數量龐大,可以給敵人更強的威懾。
但是弄不好,就會直接弄崩自己的經濟軍事。
在招募士兵上,趙徽必須要先保證,自己擁有足夠的糧草,可以支撐這些軍隊的需求。
如果還像之前的黃巾軍那樣,不僅連餉銀都沒有,就是連飯都很難吃飽,這樣的軍隊,就算擁有百萬之眾,也會被敵人用幾萬的兵力給擊潰。
沒有一點戰鬥力,隻是不斷的消耗自己為數不多的資源。
趙徽在上穀郡招兵的同時,幽州牧也是對趙徽和公孫瓚兩人,進行了一次訓斥,不過隻是通過書信的方式。
趙徽和公孫瓚兩人,在巨馬水打了一戰,作為州牧的劉虞,第一時間就收到了消息。
但是他根本沒有能力來阻止趙徽和公孫瓚。
隻能通過書信的方式,命令趙徽和公孫瓚,不準在開啟戰爭。
但是他的這些話,對於趙徽和公孫瓚來說,根本就沒有約束力。需要的時候拿來用一下,不需要的時候,就直接撕毀了。
劉虞本來是想通過趙徽,來製衡公孫瓚。
但是兩人討伐董卓結束,一切就完全脫離了他的掌控。
而且整個天下形式,已經完全出乎了劉虞的意料。
幽州,公孫瓚和趙徽大打出手。
冀州,袁紹也是四處出擊,雖然還沒有攻打其他郡城,但是袁紹的野心也已經暴露出來。
兗州,幾個太守也是相互攻伐,一點都不留情麵。
荊州,劉表和孫堅打了一場,袁術也在蠶食荊州城池。
其他州怎麽樣,劉虞不想去管,他現在隻想能夠穩住幽州的局麵。
作為幽州牧,劉虞一直都沒能完全掌控幽州。
之前的兵權在公孫瓚手中,公孫瓚成為北平太守手,劉虞又招募了一些士兵,但是隻有五千多人,而且都是新兵,遠無法與被公孫瓚帶去北平郡的那些老兵相比。
不像公孫瓚,趙徽對於劉虞還是比較敬佩的。
這是一個真正將仁義刻進骨子裏的人,而且是在麵對普通老百姓的時候,有的時候甚至讓人覺得他很迂腐。
明明可以讓自己得到更大的利益,但就是因為會波及到一些無辜百姓,劉虞就會選擇放棄。
如果不是這樣的性格,以劉虞的才幹,絕不會連一個公孫瓚都壓製不住。
不能說他不是一個合格的州牧,他有治理好一個州的才能,隻是他的性格,讓他無法在這亂世之中立足。
公孫瓚和劉虞的關係弄得很僵,但是如果可以的話,趙徽還是很希望能夠和劉虞打好關係。
所以在迴到上穀,將一些事物處理完之後,趙徽就親自前往薊城,拜見劉虞。
“中華見過州牧。”趙徽抱拳道。
劉虞笑道:“中華不必多禮。”
對於趙徽會親自來薊城,劉虞還非常高興,至少說明當初他表奏趙徽為上穀郡太守,這個決定並不是錯的。
如果公孫瓚也能如趙徽這樣,他們雙方關係又怎麽會如此緊張。
公孫瓚從討伐歸來,又在巨馬水與趙徽一戰,迴到北平郡後,就沒有來過薊城,劉虞送去的消息,也不見公孫瓚有迴應。
從洛陽歸來,在公孫瓚決定半路阻截趙徽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好了自立門戶的準備。
不像以前,雖然他手握軍權,但是行政權在劉虞手中,那個時候公孫瓚想要糧草就必須要像劉虞低頭。
但現在,他自己擁有北平郡,另外還有幾個郡的太守與之交好。
公孫瓚現在完全能夠獨立供給自己軍隊的糧草,不需要在依靠劉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