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力拔山西
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 作者:孤舟牧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無恤的宣誓效忠還在繼續,與他一起的還有諸多鮮虞國家的國君。
綿皋等人也都陪同趙無恤宣誓效忠長生神。
他們神情肅穆,言辭鏗鏘,表情狂熱。
外人並沒有感覺不妥。
一來,鮮虞諸國本就信長生天,這不是什麽秘密。
隻是,諸國沒有深入的了解長生天。
此時聽說長生天能讓信徒長生,諸國國君恨不得快步加小跑,跟過去摻和一腿。
夷狄的神又如何?
隻要他能讓人長生,那就先信他五百年的!
可惜,觀眾太多,影響不好。
入教積極分子們隻能按耐下心中的衝動,打算私下裏好好征詢征詢。
當趙無恤與諸多鮮虞國君起身的那一瞬,眾人都明白,這世間又多了一個勢力,一個不容小覷的勢力。
晉楚爭霸百餘年,楚國逐漸不支。
然而,晉國還沒喘口氣,身邊又崛起一個新的競爭者。
還有齊國,田氏之亂後也破而後立,隱隱有重新崛起之勢。
未來之天下,有好戲看了。
不過,嶽川心中在想另一件事兒。
在伍子胥眼中,甚至楚國、晉國眼中,管仲學說就等同霸權。
齊國推行管仲學說,所以霸絕天下,失了管仲學說,跌入塵土。
晉國和楚國都學習齊國,於是有了兩霸相爭。
春秋五霸,除了他們三個,還有吳王夫差、越王勾踐。
吳越相爭,實際上就是晉楚爭霸的延續,是兩國在千裏之外的代理人戰爭。
嶽川嚐試著問道:“吳國是晉國一手扶持的,勢必也用的管相之學,那麽,越國呢?”
伍子胥低聲道:“嶽先生可知文種與範蠡?”
嶽川心中暗道:肯定知道,這倆人可是滅吳的大功臣。
於是,嶽川點了點頭,“略有耳聞!”
“那麽,嶽先生可知,此二人都來自楚國,是蠻王派過去的?”
“當真?”
伍子胥傲然一笑,“外人不解其中之密,員又豈會不知?”
伍家是楚國貴族,伍子胥的父親是太子的老師,位高權重。
楚國扶持越國對外人而言是秘密,對伍家根本不算什麽。
甚至伍子胥父子還參與過其中的策劃、執行。
不過,嶽川上輩子的世界中,春秋戰國曆史關注度不高,資料也少。
嶽川雖然知道文種、範蠡二人,也知道二人的結局,但兩人的來曆、出處,從未關注過。
人們下意識的就認為這倆家夥是越國土生土長的。
沒想到,他們都是楚人,而且是楚王派過去的。
“也對!勾踐在吳國為奴,他二人卻不離不棄,若是尋常楚人早就遠走高飛,另謀高就了。如果他們身負特殊重任,這一切都解釋的通了……”
聽到嶽川的喃喃,伍子胥愣了一下。
“嶽先生,勾踐不是在越國嗎?什麽時候到吳國了?而且還為奴?”
嶽川頓時醒悟,下意識的就泄露天機了。
還好,沒說太多。
“咳咳……我是說,勾踐此人有非凡之能、非凡之誌,將來必成大患!若有機會,早日鏟除為妙!”
“嶽先生與員所見略同!”伍子胥大喜,“員也看出越國將來必成大患,所以一直勸大王提防越國,限製越國,若有機會,一定要鏟滅越國!”
伍子胥做了個“握草”和“拔草”的動作,眼睛中殺氣彌漫,周圍的溫度都驟然降低。
嶽川“嗯”了一聲,沒說話。
不是伍子胥小心眼,而是越國與其他國家本質上不同。
任何國家,與吳國都有和平相處,甚至合作共贏的可能,唯獨越國不行。
因為它們是楚國專門扶持起來,用以對付吳國的。
越國想要得到楚國的資源,就必須拿吳國的肉去換。
也正是明白這一點,伍子胥才對越國抱有極大的敵意,並且極力勸說闔閭滅越。
不過,嶽川發現了一個線索……
春秋五霸,都是用的管仲之學。
無一例外!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兩百多年後,秦始皇六合諸侯,一統天下,用的還是管仲之學。
管仲是法家鼻祖,商鞅是法家門徒。
商鞅等於低配版管仲,商鞅學說,也等於閹割版管仲學說。
管仲主張富民以強國,主打經濟戰,殺人不見血,滅國不用兵。
而商鞅,主張弱民疲民,奉行耕戰,學了個皮毛,學了個寂寞。
而且,管仲之學在兩千多年後,依舊被踐行著。
醜國最喜歡的就是經濟戰,優先使用戰爭之外的手段,大力發展科技,提升武備,永遠保持裝備上的代差。
醜國整天喊著“自由、人權”,這也是對著“尊王攘夷”的描摹。
醜國支持猶太複國,用以擾亂中東,掌控石油,跟晉、楚扶持吳、越有什麽區別?
如此種種,都能看到管仲手筆的影子。
嶽川心中震撼。
華夏到底丟失了多少好東西?
後世總在鼓吹百家爭鳴,鼓吹孔孟,卻唯獨不提管仲。
他們不約而同、不遺餘力的削弱管仲,打磨了兩千多年,管仲依舊位列聖賢。
真正的管仲,又該是何等風姿?
華夏曆朝曆代若能行管仲之學,用管仲之法,而不是外儒內法這種渣滓加糟粕的結合,豈不是早就七洲一統、四洋一合?
毫不客氣的說,管仲一個人,抵得上百家爭鳴!
兩百年前,管仲就拿出了完美的對策,卻還有一群人為此爭吵兩百年,更是走了兩千多年的彎路。
嶽川不是否定百家爭鳴的成果以及對華夏文明產生的積極意義。
但是從管仲之學這個點來看,百家爭鳴確實是毫無意義的。
後世對“王”與“霸”的爭論,都是尊王貶霸。
但他們眼中的“霸”是被歪曲、抹黑之後的“霸”,是醜國那種“霸”,而不是管仲的“霸”。
看著趙無恤接受諸國恭賀時意氣風發的模樣,嶽川突然想起一個人。
“力拔山兮氣蓋世!力拔山兮……氣蓋世啊!”
曆史上稱王者不勝枚舉,稱帝者車載鬥量,但是稱霸王者,唯項羽一人。
他是唯一的霸王,也是最後的霸王。
能夠以一己之力令曆史長河改道的絕世強者!
或許,他也是管仲學說的踐行者,向世間詮釋“霸”之真諦。
隻可惜……
時不利兮騅不逝……
天要亡他,非戰之罪!
伍子胥卻重複著嶽川的話。
“力拔山兮氣蓋世?力拔山西?山西?我懂了……這趙無恤,是晉國的克星啊!”
(山西在太行山以西,所以……伍子胥想的不錯……)
綿皋等人也都陪同趙無恤宣誓效忠長生神。
他們神情肅穆,言辭鏗鏘,表情狂熱。
外人並沒有感覺不妥。
一來,鮮虞諸國本就信長生天,這不是什麽秘密。
隻是,諸國沒有深入的了解長生天。
此時聽說長生天能讓信徒長生,諸國國君恨不得快步加小跑,跟過去摻和一腿。
夷狄的神又如何?
隻要他能讓人長生,那就先信他五百年的!
可惜,觀眾太多,影響不好。
入教積極分子們隻能按耐下心中的衝動,打算私下裏好好征詢征詢。
當趙無恤與諸多鮮虞國君起身的那一瞬,眾人都明白,這世間又多了一個勢力,一個不容小覷的勢力。
晉楚爭霸百餘年,楚國逐漸不支。
然而,晉國還沒喘口氣,身邊又崛起一個新的競爭者。
還有齊國,田氏之亂後也破而後立,隱隱有重新崛起之勢。
未來之天下,有好戲看了。
不過,嶽川心中在想另一件事兒。
在伍子胥眼中,甚至楚國、晉國眼中,管仲學說就等同霸權。
齊國推行管仲學說,所以霸絕天下,失了管仲學說,跌入塵土。
晉國和楚國都學習齊國,於是有了兩霸相爭。
春秋五霸,除了他們三個,還有吳王夫差、越王勾踐。
吳越相爭,實際上就是晉楚爭霸的延續,是兩國在千裏之外的代理人戰爭。
嶽川嚐試著問道:“吳國是晉國一手扶持的,勢必也用的管相之學,那麽,越國呢?”
伍子胥低聲道:“嶽先生可知文種與範蠡?”
嶽川心中暗道:肯定知道,這倆人可是滅吳的大功臣。
於是,嶽川點了點頭,“略有耳聞!”
“那麽,嶽先生可知,此二人都來自楚國,是蠻王派過去的?”
“當真?”
伍子胥傲然一笑,“外人不解其中之密,員又豈會不知?”
伍家是楚國貴族,伍子胥的父親是太子的老師,位高權重。
楚國扶持越國對外人而言是秘密,對伍家根本不算什麽。
甚至伍子胥父子還參與過其中的策劃、執行。
不過,嶽川上輩子的世界中,春秋戰國曆史關注度不高,資料也少。
嶽川雖然知道文種、範蠡二人,也知道二人的結局,但兩人的來曆、出處,從未關注過。
人們下意識的就認為這倆家夥是越國土生土長的。
沒想到,他們都是楚人,而且是楚王派過去的。
“也對!勾踐在吳國為奴,他二人卻不離不棄,若是尋常楚人早就遠走高飛,另謀高就了。如果他們身負特殊重任,這一切都解釋的通了……”
聽到嶽川的喃喃,伍子胥愣了一下。
“嶽先生,勾踐不是在越國嗎?什麽時候到吳國了?而且還為奴?”
嶽川頓時醒悟,下意識的就泄露天機了。
還好,沒說太多。
“咳咳……我是說,勾踐此人有非凡之能、非凡之誌,將來必成大患!若有機會,早日鏟除為妙!”
“嶽先生與員所見略同!”伍子胥大喜,“員也看出越國將來必成大患,所以一直勸大王提防越國,限製越國,若有機會,一定要鏟滅越國!”
伍子胥做了個“握草”和“拔草”的動作,眼睛中殺氣彌漫,周圍的溫度都驟然降低。
嶽川“嗯”了一聲,沒說話。
不是伍子胥小心眼,而是越國與其他國家本質上不同。
任何國家,與吳國都有和平相處,甚至合作共贏的可能,唯獨越國不行。
因為它們是楚國專門扶持起來,用以對付吳國的。
越國想要得到楚國的資源,就必須拿吳國的肉去換。
也正是明白這一點,伍子胥才對越國抱有極大的敵意,並且極力勸說闔閭滅越。
不過,嶽川發現了一個線索……
春秋五霸,都是用的管仲之學。
無一例外!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兩百多年後,秦始皇六合諸侯,一統天下,用的還是管仲之學。
管仲是法家鼻祖,商鞅是法家門徒。
商鞅等於低配版管仲,商鞅學說,也等於閹割版管仲學說。
管仲主張富民以強國,主打經濟戰,殺人不見血,滅國不用兵。
而商鞅,主張弱民疲民,奉行耕戰,學了個皮毛,學了個寂寞。
而且,管仲之學在兩千多年後,依舊被踐行著。
醜國最喜歡的就是經濟戰,優先使用戰爭之外的手段,大力發展科技,提升武備,永遠保持裝備上的代差。
醜國整天喊著“自由、人權”,這也是對著“尊王攘夷”的描摹。
醜國支持猶太複國,用以擾亂中東,掌控石油,跟晉、楚扶持吳、越有什麽區別?
如此種種,都能看到管仲手筆的影子。
嶽川心中震撼。
華夏到底丟失了多少好東西?
後世總在鼓吹百家爭鳴,鼓吹孔孟,卻唯獨不提管仲。
他們不約而同、不遺餘力的削弱管仲,打磨了兩千多年,管仲依舊位列聖賢。
真正的管仲,又該是何等風姿?
華夏曆朝曆代若能行管仲之學,用管仲之法,而不是外儒內法這種渣滓加糟粕的結合,豈不是早就七洲一統、四洋一合?
毫不客氣的說,管仲一個人,抵得上百家爭鳴!
兩百年前,管仲就拿出了完美的對策,卻還有一群人為此爭吵兩百年,更是走了兩千多年的彎路。
嶽川不是否定百家爭鳴的成果以及對華夏文明產生的積極意義。
但是從管仲之學這個點來看,百家爭鳴確實是毫無意義的。
後世對“王”與“霸”的爭論,都是尊王貶霸。
但他們眼中的“霸”是被歪曲、抹黑之後的“霸”,是醜國那種“霸”,而不是管仲的“霸”。
看著趙無恤接受諸國恭賀時意氣風發的模樣,嶽川突然想起一個人。
“力拔山兮氣蓋世!力拔山兮……氣蓋世啊!”
曆史上稱王者不勝枚舉,稱帝者車載鬥量,但是稱霸王者,唯項羽一人。
他是唯一的霸王,也是最後的霸王。
能夠以一己之力令曆史長河改道的絕世強者!
或許,他也是管仲學說的踐行者,向世間詮釋“霸”之真諦。
隻可惜……
時不利兮騅不逝……
天要亡他,非戰之罪!
伍子胥卻重複著嶽川的話。
“力拔山兮氣蓋世?力拔山西?山西?我懂了……這趙無恤,是晉國的克星啊!”
(山西在太行山以西,所以……伍子胥想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