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又一個身影出現在學堂中。


    他們都無聲的坐在後排,等待王建講道。


    親眼見證別人證道,這是何等的幸事。


    尤其是那些苦苦追求道的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雕琢石頭,需要用到各種刻刀。


    但鑽石非常堅硬,尋常刻刀根本無法雕琢。


    所以,必須用另一塊鑽石來打磨。


    觀摩別人證道,對自己的修行也有極大好處。


    所有人都不想錯過這個寶貴的機會。


    講台上,王建環視一圈。


    薑國頂尖的強者都到齊了,等著自己的演講,等待第一時間向自己送上祝福。


    深吸一口氣,王建平淡的聲音傳遍學堂。


    他要借助這股勢,踏出最後一步。


    “我傳形勢、權謀、陰陽、技巧四策,不為殺敵,而為止戈!汝等不應以克敵製勝為目的,而是以天下太平為追求。”


    “並非軍營裏披堅執銳的人才是兵,每一個心存保家衛國、匡扶大義的人都可以是兵,斬木可為兵、揭竿可為旗!”


    “居鄉村者,當於勞作時修行技藝,連枷等農具皆可為兵器,數十年如一日習練,待有戰時挺身而出。”


    “居城鎮者,當密切關注天下風雲,明天下大勢,知天下大義,待有風起浪湧,集合天下之兵,襄助義戰。”


    “居廟堂者,當齊心協力,舉義旗,興義舉,為天下大義出聲,為天下義士出力,以滴水之形,成湧泉之勢!”


    “倘有霸國興不義之兵,汝等當入其鄉村、城鎮,宣以大義、昭以仁愛,令霸國百姓擺脫仇恨;入其廟堂,直麵君王,於三軍未動之時止兵!”


    “君王聽之,則留之;君王不聽,則除之!”


    前麵都好好的,但是最後一句,舉座皆驚。


    就連嶽川都直唿好家夥。


    這是要幹荊軻沒幹成的事啊!


    但是這樣一來,哪個君王敢信任你們,接觸你們?


    前一秒還好好地,有說有笑,下一秒就直接拔劍砍人。


    不僅嶽川這樣想,其他人也都一樣。


    最先發難的就是伍子胥。


    他哈哈大笑,“王先生此言,過於偏激了!為將者,忠誠至關重要,若是隨時準備行刺君王,如何為將?君王又怎麽敢放心的委以重任?”


    王建笑道:“忠?為將者隻忠於大義!難道要忠於暴虐之君,揮刀屠戮百姓嗎?此等為虎作倀之輩,實乃兵者恥辱!”


    “至於委以重任,保家衛國為兵、匡扶大義為兵,並非吃糧拿餉才是兵!為兵為將,發乎內心,與君王何幹?”


    “再說行刺君王……伍相,你沒有做過嗎?”


    伍子胥瞬間臉色煞白,隨即滿臉漲紅,最後一口血噴了出來。


    刺殺吳王,這是伍子胥幹下的第一筆買賣,也正是這次成功,才令公子光上位,成了現在的闔閭。


    王建繼續補刀,“如果一定要死忠,那麽,伍相為何不忠於楚王?如果一定要死忠,伍相為何不忠於前吳王?所以,伍相真的忠君嗎?”


    “伍某……伍某……”


    伍子胥歎息一聲,頹然的低下頭。


    不過很快,伍子胥又重新抬起頭,眼睛中迸發出比之前更加強烈的光芒。


    “伍某隻忠於心中的理念,隻忠於心中的道!這,有何錯!”


    王建點頭,“伍相的道,是仇!我的道,是義!然而仇是個人的,一小撮人妄圖將自己的仇施加到所有人身上,植入所有人心中,哪怕不入仇之道,依舊要被仇之道傷害。而義是天下的,屬於絕大部分人的,哪怕不入義之道,依舊能受到義的庇護!”


    說罷,王建不再理會伍子胥,而是轉向所有人。


    “刺殺君王,或許聽起來很荒誕、荒謬!但是這個問題,我思考了數十年!學我技藝者、傳我衣缽者,不得隱沒這句話,更不能迴避這個事實!否則,不得以弟子自居!”


    看到王建這般嚴肅,弟子們紛紛拱手:“我等謹遵先生教誨!”


    王建點頭,隨即說道:“之前,我一直想不明白如何終結戰爭,從根源上終結戰爭,徹底終結戰爭。直到有一次,我的兒子從外麵拿迴一副棋,沒錯,就是長卿先生棋館裏的棋。”


    “我與兒子們下棋,一場又一場,有輸有贏。我的兒子就講條件,說是他們贏一次,就要玩耍一個時辰,如果輸了,就乖乖練字或者習武。”


    “那一瞬間,我悟了!”


    “我,又或者我的兒子,都是執棋者。士農工商,都是棋盤上的棋子。無論輸贏,都是一場遊戲。棋盤內的所有爭鬥,都是為了棋盤外的利益。”


    “金錢、土地、女人、官爵等等,都隻是棋子們獲得的賞賜,而在棋盤外,肯定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獎勵。”


    “隻是,棋子並不知道自己是棋子,也不知道自己身在棋盤,他們根本不知道外界的存在,自然也不知道那些獎勵是什麽。”


    “他們唯一知道的,就是向前衝!要麽死掉,成為敵人的戰利品,要麽活下來,拿著敵人的頭顱領獎!”


    “棋子拿下棋盤,可以重新擺迴去,但是那些死掉的士兵、民夫、百姓、工匠,又怎麽迴來?”


    “當然,國君並不會考慮這些問題,因為永遠有新生兒,婦人會不斷生育,嬰孩會不斷長大,然後在‘王於興師、與子同仇’的歌聲中走向戰場。”


    “你們可以想想,一個住在大江之南的人,跋涉幾千裏去大河之北,與一個祖宗十八代都沒有任何交集的外國人交戰,而且是以複仇的名義!”


    “他們之間沒有仇恨!但是當他們其中任何一個人倒下之後,這個仇恨就坐實了,國君可以繼續用‘王於興師、與子同仇’的名義動員更多的人奔赴戰場。”


    “所以,戰爭的根本永遠不在棋盤上,棋盤上也永遠都不可能消滅戰爭。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把下棋的人也拉入棋盤,讓他們也成為一枚棋子!”


    “國君之所以毫無顧忌的發動戰爭,就是因為他們不會死,千裏之外的戰場上打得熱火朝天,也傷不到國君分毫。”


    “哪怕前線打輸了,隻要認輸、割讓城池、賠償錢財糧食和人口,國君依舊是國君,隻不過是從大國之君變成小國之君。”


    “隻要下次打贏了,還能把失去的一切都拿迴來,重新變成大國之君。就算真的一輸再輸,也不過是丟了國君之位,他依舊可以保留財富,成為戰勝國的公卿貴族,繼續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隻有當戰爭的危險縈繞在五步之內,國君和前線士兵一樣,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隨時都可能見不到明天的太陽,國君才會謹慎的對待戰爭。”


    王建向嶽川拱了拱手。


    “我請教過嶽先生,什麽時候,戰爭才會徹底消失。”


    “嶽先生說,假使有一天人像精怪一樣,做了錯事、惡事就遭天譴,一道雷霆劈下來,整個人徹底灰飛煙滅時,戰爭也就徹底消失了。”


    “我不懂,於是再次問嶽先生。”


    “嶽先生說,假如有一種力量,可以像雷霆一樣毫無征兆的從天而降,並且威力足以覆蓋方圓五十裏,瞬間將一座城夷為平地,將城中所有的一切化為齏粉,並且交戰雙方都擁有這種力量,戰爭也就徹底消失了。”


    “國君之所以好戰,是因為戰爭從來波及不到國君,傷不到國君一根汗毛,所以國君可以隨意揮霍百姓的生命。但是有了這種力量後,國君隨時都有可能屍骨無存,戰爭就等同揮霍自己的生命。”


    “正常的國君,必定三思而後行。不正常的國君,非要拉著整個國家一起毀滅,那麽……直接將其誅殺!”


    “所以,我要感謝嶽先生,是嶽先生,解開了我最後的疑惑,讓我有了悟道的契機!”


    “嶽先生,請受我一拜!”


    隨著王建躬身行禮,現場所有學生、精怪、鬼物紛紛轉身,朝著嶽川拜下。


    嶽川心中連連臥槽。


    我尼瑪,刺殺君王玩恐怖活動,這口鍋我可不敢背啊。


    而且,我說的是這個意思嗎?


    我說的是核武器,隻是不知道該怎麽給你解釋這玩意兒,誰知道你怎麽聽的。


    嶽川連忙起身,“不不不!這不是我教的!我沒有這麽說,這都是你自己悟的!”


    孔黑子瞬間站起,“嶽先生高風亮節,助人悟道卻不居功,某佩服!”


    “我也佩服!”


    “俺也一樣!”


    王建更是感激,“我能有今日,全賴嶽先生相助!若無嶽先生,我早已是塚中枯骨!請嶽先生,受我一拜!”


    王建說的沒錯。


    去年冬天,他差點病死,要不是嶽川帶著大白,請來了草木之靈為其除病根,早就一命嗚唿了。


    嶽川不僅救了他的命,還帶他進入薑國最上層的圈子,讓他能每日和眾多賢者交流,不斷領悟大道。


    這份恩情,還不值幾個響頭嗎?


    然而,嶽川那叫一個苦啊。


    好東西你往我身上貼,我不介意。


    可是這個刺殺君王,你千萬不要沾我啊。


    (3000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孤舟牧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孤舟牧雲並收藏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