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包稅
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 作者:孤舟牧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之後,眾人又討論了一下周邊諸國的特產。
比如鮮虞聯盟諸國的牲畜、毛皮、獸筋等。
嶽川有意拉攏鮮虞聯盟諸國,自然鼓動龍陽與中山國、肥國、仇國互貿。
“君上,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秦國嬴捷來訪的時候,中山諸國使者也前來覲見,您還送了他們字典等禮物。”
龍陽點頭,“沒錯!他們雖是夷狄之國,卻民風淳樸,心向文明。”
對於中山諸國,龍陽沒有太多的惡感。
因為薑國是小國,比起鮮虞聯盟中最小的幾個國家還小。
而且薑國是窮國,飯都吃不飽,也就是王後離製作繡品換取錢財,稍微過了幾年好日子。
鮮虞諸國會種地,會放羊,日子比薑國好太多太多。
就算搶劫也是搶東邊的齊國,西邊的晉國,從來沒看過薑國一眼。
某種意義上講,薑國和鮮虞諸國算是“睦鄰友好”的典範。
除了楊國,其他國家都是“友邦”。
如果這個友邦願意學習自家的文字、文化,那妥妥的兄弟之國。
龍陽咧著嘴說道:“這些夷狄國家盛產馬匹、牛羊,我們倒是可以購買一批,轉手賣給吳國。”
馬匹是重要戰略物資,售價不菲。
但是二道販子在乎這個嗎?
無論多少買的,加一倍賣出去就是。
想到這,龍陽更高興了。
一直旁聽的孔黑子也捋了捋胡須,笑著說道:“中山諸國雖出身夷狄,但若能穿戴華夏衣冠,學習華夏文字,自然就是我華夏一員。君上引其歸化,功德無量啊!”
長卿也跟著拱手,“中山諸國地處中原之北,有山川之固、黃河之險。其若歸華夏,則中原無北患,其若歸夷狄,則中原失藩籬。君上引中山諸國歸化,實乃千秋之功,萬世之德!”
大黃跟著說道:“去年冬,中山諸國使者來我國出售牛羊,得錢之後大量采買貨物。之後,陸續有中山諸國豪富之人,來薑國吃喝花銷。他們主動學習薑國語言、文字,穿戴華夏衣冠,甚至還想獲得薑國戶籍。不過……”
“不過什麽?”龍陽頓時好奇起來。
“不過……這些僅僅是中山諸國的豪富,他們向往薑國固然是好,但中山諸國底層百姓並沒有改變。君上即便大肆采買中山諸國牛羊,依舊改變不了底層百姓的生活狀態。”
眾人頓時意識到其中的問題。
改變的,隻是少數貴族,或者豪富。
他們向往的也僅僅是美食美景,生活享受。
學習薑國語言、文字,穿戴華夏衣冠,是為了更方便的吃喝玩樂,並不是真的仰慕中原文化。
龍陽、孔黑子、長卿都有些尷尬。
太想當然了,多少有點自作多情。
最終,還是龍葵打破沉默。
“該怎麽做,才能讓中山諸國底層百姓心向中原,融入華夏呢?”
一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終,不約而同的看向嶽川。
嶽川卻看向身邊的王家長子,他想知道,這個被王建帶在身邊,從小培養的琅琊王氏嫡長子才學如何、眼光如何、格局如何。
“你怎麽看?”
王家長子略一思索,拱手說道:
“天下諸國,無不以農桑為本,中山諸國農牧並重,雖有小異,卻也大同。晚輩觀諸國,上位者皆以剝削百姓為政,所行之策,不外乎征收稅賦、征發徭役,極盡所能壓榨百姓的財富和時間。”
“百姓終日為果腹疲於奔命,根本無暇學習文字,每日艱辛勞作,也無心穿戴美服華冠。正如管聖所言,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推廣華夏衣冠、薑國文字,關鍵在民而不在君。”
“我薑國有仁君、有能臣、有大賢大德,故使民豐、民足、民樂,然天下諸國,無如薑國者。中山諸國無仁君、無能臣、無大賢大德,唯有移其民風、易其民俗,才能自下而上,更其文字、改其衣冠!”
這番話說得很有見地。
嶽川聽得連連點頭,其他人也都眼睛裏異彩連連。
龍陽忍不住問道:“怎樣移其民風?又怎樣易其民俗?”
王家長子拱手,“晚輩才疏學淺,亦無良策!”
於是,眾人目光再度轉迴嶽川。
嶽川站起身來,背著雙手緩緩踱步。
看到這一幕,眾人連忙屏息凝視,大氣都不敢喘,唯恐驚擾嶽川思緒。
許久之後,嶽川站定,迴身說道:“中山諸國均出自鮮虞,其中中山國疆土最大、國民最多,發展也最好,我聽一個朋友說,中山國鼎盛時號稱有戰車九千乘!”
聽到這話,眾人倒吸一口涼氣。
千乘之國,已經是中型國家了,而且是中型國家裏實力較強的。
比如春秋末期的秦國,也就三千乘。
隻有晉國這種霸主國,才有萬乘之國的本錢。
中山國竟然號稱九千乘。
雖然號稱有極大水分,但砍一半也有三四千乘。
眾人一直以中山國出身夷狄而輕視,卻沒想過其國力這般雄厚。
嶽川擺了擺手,“中山國除了軍事尚可,其他方麵與中原諸國相差甚遠,仇國、肥國、鼓國,比中山國還不如。我聽朋友說,他們的君王不通治國,便發明了一種名為‘包稅’的管理方式。”
所謂包稅,就是君王把某一區域的稅收以一定的金額承包給某個商人,或者某個團體。
這樣做有四個好處。
第一,君王不用操心具體的稅收,也不用豢養一支龐大的官僚隊伍,省心省力省錢,非常適合不通管理的君王。
第二,君王可以提前一年時間拿到稅收的利益,如果君王心大一點,可以提前拿到十年甚至五十年的稅收利益。
第三,君王可以把自己的領地劃片區,承包給不同的商人和組織,避免某些權臣欺上瞞下,架空君王。
第四,商人始終是商人,隻有收稅的權利,君王隻要掌握軍隊,就能高枕無憂。
聽了嶽川的分析,龍陽一拍大腿。
“這個包稅製度真是好啊!我們薑國這麽多年來,收的稅全都當成俸祿發出去了,我根本沒見著幾個錢。還不如這些夷狄君主。”
“不對,現在官不出城、權不下鄉,不也是等同‘包稅’,把治下子民承包給土地公了嗎?”
嶽川頓時無語。
這叫什麽?
往東邊射出去一箭,但地球是圓的,這箭繞地球一圈紮在自己屁股上了。
本來在說鮮虞諸國歸化之策,怎麽扯到自己身上了。
(昨天打算五更的,但是這幾章太費神,寫的慢了點。)
比如鮮虞聯盟諸國的牲畜、毛皮、獸筋等。
嶽川有意拉攏鮮虞聯盟諸國,自然鼓動龍陽與中山國、肥國、仇國互貿。
“君上,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秦國嬴捷來訪的時候,中山諸國使者也前來覲見,您還送了他們字典等禮物。”
龍陽點頭,“沒錯!他們雖是夷狄之國,卻民風淳樸,心向文明。”
對於中山諸國,龍陽沒有太多的惡感。
因為薑國是小國,比起鮮虞聯盟中最小的幾個國家還小。
而且薑國是窮國,飯都吃不飽,也就是王後離製作繡品換取錢財,稍微過了幾年好日子。
鮮虞諸國會種地,會放羊,日子比薑國好太多太多。
就算搶劫也是搶東邊的齊國,西邊的晉國,從來沒看過薑國一眼。
某種意義上講,薑國和鮮虞諸國算是“睦鄰友好”的典範。
除了楊國,其他國家都是“友邦”。
如果這個友邦願意學習自家的文字、文化,那妥妥的兄弟之國。
龍陽咧著嘴說道:“這些夷狄國家盛產馬匹、牛羊,我們倒是可以購買一批,轉手賣給吳國。”
馬匹是重要戰略物資,售價不菲。
但是二道販子在乎這個嗎?
無論多少買的,加一倍賣出去就是。
想到這,龍陽更高興了。
一直旁聽的孔黑子也捋了捋胡須,笑著說道:“中山諸國雖出身夷狄,但若能穿戴華夏衣冠,學習華夏文字,自然就是我華夏一員。君上引其歸化,功德無量啊!”
長卿也跟著拱手,“中山諸國地處中原之北,有山川之固、黃河之險。其若歸華夏,則中原無北患,其若歸夷狄,則中原失藩籬。君上引中山諸國歸化,實乃千秋之功,萬世之德!”
大黃跟著說道:“去年冬,中山諸國使者來我國出售牛羊,得錢之後大量采買貨物。之後,陸續有中山諸國豪富之人,來薑國吃喝花銷。他們主動學習薑國語言、文字,穿戴華夏衣冠,甚至還想獲得薑國戶籍。不過……”
“不過什麽?”龍陽頓時好奇起來。
“不過……這些僅僅是中山諸國的豪富,他們向往薑國固然是好,但中山諸國底層百姓並沒有改變。君上即便大肆采買中山諸國牛羊,依舊改變不了底層百姓的生活狀態。”
眾人頓時意識到其中的問題。
改變的,隻是少數貴族,或者豪富。
他們向往的也僅僅是美食美景,生活享受。
學習薑國語言、文字,穿戴華夏衣冠,是為了更方便的吃喝玩樂,並不是真的仰慕中原文化。
龍陽、孔黑子、長卿都有些尷尬。
太想當然了,多少有點自作多情。
最終,還是龍葵打破沉默。
“該怎麽做,才能讓中山諸國底層百姓心向中原,融入華夏呢?”
一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終,不約而同的看向嶽川。
嶽川卻看向身邊的王家長子,他想知道,這個被王建帶在身邊,從小培養的琅琊王氏嫡長子才學如何、眼光如何、格局如何。
“你怎麽看?”
王家長子略一思索,拱手說道:
“天下諸國,無不以農桑為本,中山諸國農牧並重,雖有小異,卻也大同。晚輩觀諸國,上位者皆以剝削百姓為政,所行之策,不外乎征收稅賦、征發徭役,極盡所能壓榨百姓的財富和時間。”
“百姓終日為果腹疲於奔命,根本無暇學習文字,每日艱辛勞作,也無心穿戴美服華冠。正如管聖所言,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推廣華夏衣冠、薑國文字,關鍵在民而不在君。”
“我薑國有仁君、有能臣、有大賢大德,故使民豐、民足、民樂,然天下諸國,無如薑國者。中山諸國無仁君、無能臣、無大賢大德,唯有移其民風、易其民俗,才能自下而上,更其文字、改其衣冠!”
這番話說得很有見地。
嶽川聽得連連點頭,其他人也都眼睛裏異彩連連。
龍陽忍不住問道:“怎樣移其民風?又怎樣易其民俗?”
王家長子拱手,“晚輩才疏學淺,亦無良策!”
於是,眾人目光再度轉迴嶽川。
嶽川站起身來,背著雙手緩緩踱步。
看到這一幕,眾人連忙屏息凝視,大氣都不敢喘,唯恐驚擾嶽川思緒。
許久之後,嶽川站定,迴身說道:“中山諸國均出自鮮虞,其中中山國疆土最大、國民最多,發展也最好,我聽一個朋友說,中山國鼎盛時號稱有戰車九千乘!”
聽到這話,眾人倒吸一口涼氣。
千乘之國,已經是中型國家了,而且是中型國家裏實力較強的。
比如春秋末期的秦國,也就三千乘。
隻有晉國這種霸主國,才有萬乘之國的本錢。
中山國竟然號稱九千乘。
雖然號稱有極大水分,但砍一半也有三四千乘。
眾人一直以中山國出身夷狄而輕視,卻沒想過其國力這般雄厚。
嶽川擺了擺手,“中山國除了軍事尚可,其他方麵與中原諸國相差甚遠,仇國、肥國、鼓國,比中山國還不如。我聽朋友說,他們的君王不通治國,便發明了一種名為‘包稅’的管理方式。”
所謂包稅,就是君王把某一區域的稅收以一定的金額承包給某個商人,或者某個團體。
這樣做有四個好處。
第一,君王不用操心具體的稅收,也不用豢養一支龐大的官僚隊伍,省心省力省錢,非常適合不通管理的君王。
第二,君王可以提前一年時間拿到稅收的利益,如果君王心大一點,可以提前拿到十年甚至五十年的稅收利益。
第三,君王可以把自己的領地劃片區,承包給不同的商人和組織,避免某些權臣欺上瞞下,架空君王。
第四,商人始終是商人,隻有收稅的權利,君王隻要掌握軍隊,就能高枕無憂。
聽了嶽川的分析,龍陽一拍大腿。
“這個包稅製度真是好啊!我們薑國這麽多年來,收的稅全都當成俸祿發出去了,我根本沒見著幾個錢。還不如這些夷狄君主。”
“不對,現在官不出城、權不下鄉,不也是等同‘包稅’,把治下子民承包給土地公了嗎?”
嶽川頓時無語。
這叫什麽?
往東邊射出去一箭,但地球是圓的,這箭繞地球一圈紮在自己屁股上了。
本來在說鮮虞諸國歸化之策,怎麽扯到自己身上了。
(昨天打算五更的,但是這幾章太費神,寫的慢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