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這該死的熟悉感
繼承土地廟,從教黃皮子討封開始 作者:孤舟牧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龍陽毫無意外的拒絕了許石。
但許石並不氣餒,帶領使團人員每日在薑國大街小巷遊走,認真學習薑國文字。
文字、語言這種東西,人家真要學,根本不是什麽難事。
許石自己學就算了,還拉著秦國使團一起交流經驗。
沒辦法,使團都安排在一起,住在隔壁。
使者的任務不就是跟其他國家拉關係、套近乎、攀交情嘛?
雖然吳國和秦國一個在東南,一個在西北,八竿子打不著。
但是,許石郎有情、妾有意,發生點關係不是很正常嗎?
許石想跟秦國使者拉關係,秦國使者也一樣。
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
於是秦國使者跟著許石一起惡補了一下薑國的文字、文化。
尤其是《薑十三夜戰八方七次郎》這種番外,上頭得很,聽了還想聽。
於是第二天,秦國的使團人員也跟著上街溜達,在胡說八道茶館包兩張桌子,點上各種小吃,開聽。
第一次來,有點拘束,多聽少說。
可是聽了一上午,也沒聽到想聽的橋段,秦國使者有點急了。
拿出幾個銅錢,點播。
“講那個啥,薑十三夜戰八方。”
台子上的胡七、胡八想了半天,好像沒有這個劇情。
“要不,講薑十三一夜七次郎也行。”
抱歉客官,這個,也沒有。
“內個什麽,薑十三娶親呢?”
什麽?薑十三成婚了?
其他聽眾們紛紛鼓噪起來。
一部分人說不聽別搗亂,一部分人則認為真有這一章,跟著起哄要聽這個。
無語半晌的秦國使者隻能自己動手。
迴到住處後自己翻厚本的《大俠薑十三》,還有畫冊。
然後他們發現,薑國的文字挺好學的。
而且不知為什麽,薑國的文字跟秦國的文字有那麽一絲絲奇妙的相似,那種感覺說不出來,就是覺得有點像。
很多字分明第一次見,但是看過一次就記住了,仿佛這個字原本就該長這樣兒。
還有文字的讀音,也有那麽一點點熟悉感,朗朗上口。
能作為使者出使他國的,就沒有笨蛋。
相反,秦國使節非常聰明,也非常有才華,他立刻明白了薑國文字的好處。
易學、易懂!
而且筆畫簡單,便於書寫。
配合字典、鋼筆,能快速推廣文字,增加秦國讀書人的數量。
來的時候,國君隻是交代,買行軍丹就行了。
但是現在,使者覺得,自己可以像吳國一樣“求取真經”,把薑國文字和文化一並帶迴秦國。
迴想起宴會上的菜品、酒水,以及各種器具,秦國使者心神搖曳。
如果秦國也能用上這些東西,該多好!
還有龍陽殿下即興高歌的文章,真的太好了,老秦人正需要這種豪邁而灑脫的文章。
再一次送走上門“交流心得”的許石,秦國使者迴到屋中,向一個十多歲的少年人恭敬行禮。
“捷公子,臣有一言……”
少年人點了點頭,“你是想說龍文嗎?”
使者點頭,自己雖然是使團領隊,但暗地裏使團一應事物都是公子捷做主。
這是國君最寵愛的子嗣,秦國的儲君。
嬴捷此時左手字典,右手鋼筆,一筆一劃的書寫文字。
“我想給父親修書一封,隻說了一件事,用我國文字共計四百七十六字,其中借用楚國文字三處,借用晉國文字六處,借用大周文字十七處。”
“但是我換成薑國文字,用薑國行文方式書寫,隻需要兩百七十八字,字字精準,無需假借。而且龍文筆畫簡單、便於書寫,耗時也更短……”
嬴捷放下鋼筆,長長歎息一聲。
“依照字典,用大周文字與龍文一一對照,簡便易學。兩天半的時間,我就能流暢書寫,如果學習兩年半,豈不是也能像王子陽那般出口成章,揮筆成書?”
使團領隊搖了搖頭,“據我所知,王子陽閉關百日便創造了龍文。公子天縱奇才,何須兩年半?半年足矣!”
嬴捷說道:“然而世間如我這般英才鳳毛麟角,更多的是平庸中人。兩年半能培養出一個讀書人,也算高效!”
使團領隊驚喜道:“所以……公子同意引入龍文,學習薑國文化?”
嬴捷將兩封書信遞給使團領隊,“信已經寫好了,送迴櫟陽吧!”
看著分別用秦國文字和薑國文字書寫的信,使團領隊感覺手上如有千鈞重。
“公子,若國君不同意……”
嬴捷嗬嗬一笑,聲音平淡的說道:“那便厚積底蘊,以待明君!”
使團領隊一想也對,“薑國都不一定同意,也輪不到我們反對。”
晚上的時候,龍陽再次設宴,款待兩國使者。
菜品更豐富,酒水也更美味,故事也更好聽了。
這次,龍陽邀請兩國使者展示自己的文化。
許石早有準備,立刻讓手下來了一段吳國的劍舞。
有單人獨舞,還有兩人對舞,甚至群體劍舞。
舞蹈是以人的肢體作為表達的工具,並加以身體的舞動來進行語言上的傳達,是一種最古老的藝術表現形式。
劍舞的誕生是以舞蹈作為基礎,並依附於劍和劍術的出現而產生的,當劍術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人的審美觀有所提高時,模擬劍術的舞蹈就會相應的應運而生。
可以這麽說,劍舞是劍和劍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必然的曆史產物。
吳國使團之所以會劍舞,是因為闔閭好這口。
闔閭愛劍是出了名的。
曆史上記載,闔閭死後,用包括扁諸、魚腸在內的三千把劍陪葬,後來秦始皇、項羽、孫權等名人都過來碰運氣,挖掘墓中寶劍。
劍估計是沒挖到,就挖了個大坑,廣約45米,深約6米,終年不幹,清澈見底,也就是著名的虎丘劍池。
春秋時期,劍舞的形式已有所顯現。
《孔子家語》有言:子路戎服見於孔子,拔劍而舞之。
也就是說,子路身著軍服去見孔子,並且給孔子表演了一段劍舞。
此時文人都會隨身佩劍,意興所致擊劍而歌,就跟抱著一把吉他即興發揮一樣。
隻是闔閭玩得更專業、更係統,也更高雅。
為了這次出使,直接把自己宮裏的舞者一股腦送過來了。
行路千裏,就為這半刻鍾的驚豔。
吳地劍舞呈現出剛柔並濟、吞吐自如、飄逸靈動的審美特征,加上劍本身所體現出的陽剛之氣,在外在形態與神態上達到一種完美的契合。
男子舞劍則剛中帶柔、輕靈穩健,在穩健與飄逸兩個極點之間尋找到一個契合點,達到瀟灑飄逸,突出俠士之氣。
吳地女子身形嬌小、動作婉轉、體態婀娜,劍舞剛柔並濟、吞吐自如、飄逸靈動,極具觀賞性、娛樂性,令人賞心悅目。
龍陽看得目不轉睛,大黃看得神遊天外。
龍葵不滿的說道:“還看還看,有什麽好看的?難不成能讓你悟道啊?”
龍陽點頭,“是啊,我悟了!”
大黃跟著說道:“我也悟了!”
嶽川被嗆得咳嗽連連。
臥槽,劍舞是計劃的一部分沒錯,但你倆悟道不是啊,別總是打亂計劃啊。
許石看到嶽川的眼色,立刻起身離席。
“王子殿下喜好敝國劍舞,我王也喜愛貴國文字、書籍,不如兩國文化交流,互通有無。”
龍陽沉吟片刻,最終緩緩搖頭。
說實話,他迫不及待想要點頭答應,但是為了引秦國入甕,必須得拿捏一下。
“接著奏樂,接著舞,莫要為此等俗事攪擾諸位雅興!”
不知為什麽,秦國使團心中深深地失望,仿佛自己表白被拒一樣。
使團中的嬴捷也忍不住思考,怎樣才能幫吳國使團打動王子陽呢?如此一來,自己也能跟著沾沾光了。
但許石並不氣餒,帶領使團人員每日在薑國大街小巷遊走,認真學習薑國文字。
文字、語言這種東西,人家真要學,根本不是什麽難事。
許石自己學就算了,還拉著秦國使團一起交流經驗。
沒辦法,使團都安排在一起,住在隔壁。
使者的任務不就是跟其他國家拉關係、套近乎、攀交情嘛?
雖然吳國和秦國一個在東南,一個在西北,八竿子打不著。
但是,許石郎有情、妾有意,發生點關係不是很正常嗎?
許石想跟秦國使者拉關係,秦國使者也一樣。
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
於是秦國使者跟著許石一起惡補了一下薑國的文字、文化。
尤其是《薑十三夜戰八方七次郎》這種番外,上頭得很,聽了還想聽。
於是第二天,秦國的使團人員也跟著上街溜達,在胡說八道茶館包兩張桌子,點上各種小吃,開聽。
第一次來,有點拘束,多聽少說。
可是聽了一上午,也沒聽到想聽的橋段,秦國使者有點急了。
拿出幾個銅錢,點播。
“講那個啥,薑十三夜戰八方。”
台子上的胡七、胡八想了半天,好像沒有這個劇情。
“要不,講薑十三一夜七次郎也行。”
抱歉客官,這個,也沒有。
“內個什麽,薑十三娶親呢?”
什麽?薑十三成婚了?
其他聽眾們紛紛鼓噪起來。
一部分人說不聽別搗亂,一部分人則認為真有這一章,跟著起哄要聽這個。
無語半晌的秦國使者隻能自己動手。
迴到住處後自己翻厚本的《大俠薑十三》,還有畫冊。
然後他們發現,薑國的文字挺好學的。
而且不知為什麽,薑國的文字跟秦國的文字有那麽一絲絲奇妙的相似,那種感覺說不出來,就是覺得有點像。
很多字分明第一次見,但是看過一次就記住了,仿佛這個字原本就該長這樣兒。
還有文字的讀音,也有那麽一點點熟悉感,朗朗上口。
能作為使者出使他國的,就沒有笨蛋。
相反,秦國使節非常聰明,也非常有才華,他立刻明白了薑國文字的好處。
易學、易懂!
而且筆畫簡單,便於書寫。
配合字典、鋼筆,能快速推廣文字,增加秦國讀書人的數量。
來的時候,國君隻是交代,買行軍丹就行了。
但是現在,使者覺得,自己可以像吳國一樣“求取真經”,把薑國文字和文化一並帶迴秦國。
迴想起宴會上的菜品、酒水,以及各種器具,秦國使者心神搖曳。
如果秦國也能用上這些東西,該多好!
還有龍陽殿下即興高歌的文章,真的太好了,老秦人正需要這種豪邁而灑脫的文章。
再一次送走上門“交流心得”的許石,秦國使者迴到屋中,向一個十多歲的少年人恭敬行禮。
“捷公子,臣有一言……”
少年人點了點頭,“你是想說龍文嗎?”
使者點頭,自己雖然是使團領隊,但暗地裏使團一應事物都是公子捷做主。
這是國君最寵愛的子嗣,秦國的儲君。
嬴捷此時左手字典,右手鋼筆,一筆一劃的書寫文字。
“我想給父親修書一封,隻說了一件事,用我國文字共計四百七十六字,其中借用楚國文字三處,借用晉國文字六處,借用大周文字十七處。”
“但是我換成薑國文字,用薑國行文方式書寫,隻需要兩百七十八字,字字精準,無需假借。而且龍文筆畫簡單、便於書寫,耗時也更短……”
嬴捷放下鋼筆,長長歎息一聲。
“依照字典,用大周文字與龍文一一對照,簡便易學。兩天半的時間,我就能流暢書寫,如果學習兩年半,豈不是也能像王子陽那般出口成章,揮筆成書?”
使團領隊搖了搖頭,“據我所知,王子陽閉關百日便創造了龍文。公子天縱奇才,何須兩年半?半年足矣!”
嬴捷說道:“然而世間如我這般英才鳳毛麟角,更多的是平庸中人。兩年半能培養出一個讀書人,也算高效!”
使團領隊驚喜道:“所以……公子同意引入龍文,學習薑國文化?”
嬴捷將兩封書信遞給使團領隊,“信已經寫好了,送迴櫟陽吧!”
看著分別用秦國文字和薑國文字書寫的信,使團領隊感覺手上如有千鈞重。
“公子,若國君不同意……”
嬴捷嗬嗬一笑,聲音平淡的說道:“那便厚積底蘊,以待明君!”
使團領隊一想也對,“薑國都不一定同意,也輪不到我們反對。”
晚上的時候,龍陽再次設宴,款待兩國使者。
菜品更豐富,酒水也更美味,故事也更好聽了。
這次,龍陽邀請兩國使者展示自己的文化。
許石早有準備,立刻讓手下來了一段吳國的劍舞。
有單人獨舞,還有兩人對舞,甚至群體劍舞。
舞蹈是以人的肢體作為表達的工具,並加以身體的舞動來進行語言上的傳達,是一種最古老的藝術表現形式。
劍舞的誕生是以舞蹈作為基礎,並依附於劍和劍術的出現而產生的,當劍術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人的審美觀有所提高時,模擬劍術的舞蹈就會相應的應運而生。
可以這麽說,劍舞是劍和劍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必然的曆史產物。
吳國使團之所以會劍舞,是因為闔閭好這口。
闔閭愛劍是出了名的。
曆史上記載,闔閭死後,用包括扁諸、魚腸在內的三千把劍陪葬,後來秦始皇、項羽、孫權等名人都過來碰運氣,挖掘墓中寶劍。
劍估計是沒挖到,就挖了個大坑,廣約45米,深約6米,終年不幹,清澈見底,也就是著名的虎丘劍池。
春秋時期,劍舞的形式已有所顯現。
《孔子家語》有言:子路戎服見於孔子,拔劍而舞之。
也就是說,子路身著軍服去見孔子,並且給孔子表演了一段劍舞。
此時文人都會隨身佩劍,意興所致擊劍而歌,就跟抱著一把吉他即興發揮一樣。
隻是闔閭玩得更專業、更係統,也更高雅。
為了這次出使,直接把自己宮裏的舞者一股腦送過來了。
行路千裏,就為這半刻鍾的驚豔。
吳地劍舞呈現出剛柔並濟、吞吐自如、飄逸靈動的審美特征,加上劍本身所體現出的陽剛之氣,在外在形態與神態上達到一種完美的契合。
男子舞劍則剛中帶柔、輕靈穩健,在穩健與飄逸兩個極點之間尋找到一個契合點,達到瀟灑飄逸,突出俠士之氣。
吳地女子身形嬌小、動作婉轉、體態婀娜,劍舞剛柔並濟、吞吐自如、飄逸靈動,極具觀賞性、娛樂性,令人賞心悅目。
龍陽看得目不轉睛,大黃看得神遊天外。
龍葵不滿的說道:“還看還看,有什麽好看的?難不成能讓你悟道啊?”
龍陽點頭,“是啊,我悟了!”
大黃跟著說道:“我也悟了!”
嶽川被嗆得咳嗽連連。
臥槽,劍舞是計劃的一部分沒錯,但你倆悟道不是啊,別總是打亂計劃啊。
許石看到嶽川的眼色,立刻起身離席。
“王子殿下喜好敝國劍舞,我王也喜愛貴國文字、書籍,不如兩國文化交流,互通有無。”
龍陽沉吟片刻,最終緩緩搖頭。
說實話,他迫不及待想要點頭答應,但是為了引秦國入甕,必須得拿捏一下。
“接著奏樂,接著舞,莫要為此等俗事攪擾諸位雅興!”
不知為什麽,秦國使團心中深深地失望,仿佛自己表白被拒一樣。
使團中的嬴捷也忍不住思考,怎樣才能幫吳國使團打動王子陽呢?如此一來,自己也能跟著沾沾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