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斯特羅哥夫--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所有的人同時走上前。沙皇派來的信使竟到達伊爾庫次克!如果這些官員曾有一刻想到這不可能的話,他們肯定不會相信所聽到的。大公快步走到副官麵前。


    “傳信使!”他大叫道。


    一個男人走進來。由於饑餓,他顯得精疲力盡。他一身俄國農民打扮,衣服已破舊,而且還可見好幾個彈孔。頭戴著俄羅斯帝國帽子,他的臉因一塊剛治愈的疤痕而破了相。很顯然這個人曆盡艱辛才到這裏的。他的鞋子表明他赤腳走了很長一段路。


    “大公殿下呢?”他邊往裏走邊說。


    大公向他走去。


    “你就是沙皇派來的信使?”他問。


    “是的,殿下。”


    “你是……”


    “從莫斯科來。”


    “你離開莫斯科……”


    “是7月15日。”


    “你的名字。”


    “米歇爾-斯特羅哥夫。”


    此人正是伊凡-奧加烈夫。他使用了別人的名字,而他相信他冒名頂替的人已被他“消滅”了。大公和伊爾庫次克的任何人都不認識他。他甚至不用偽裝自己那明顯的特征。由於他是在使用偽裝的身份,因此沒人有理由懷疑他。因此靠鋼鐵般的決心,他想通過謀反和暗殺來加快實現侵略的偉大目標。


    奧加烈夫迴答之後,大公示意所有官員退下。


    他和這假米歇爾-斯特羅哥夫單獨留在客廳裏。


    大公非常關心地看著伊凡-奧加烈夫。然後說:“7月15日你在莫斯科嗎?”


    “是的,殿下;14日晚上我在新宮看見了沙皇陛下。”


    “你有沙皇的信嗎?”


    “在這兒。”


    然後伊凡-奧加烈夫把有皇印的信遞給大公,而信已縮到很小了。


    “當時這封信給你時就是這樣嗎?”


    “不是,殿下,我不得不撕掉信封,能更好地藏起來,躲過埃米爾的士兵。”


    “你曾被韃靼人抓為囚犯嗎?”


    “是的,殿下。我當了幾天的囚犯,”奧加烈夫說。“我7月15日離開莫斯科,與信上的日期一樣。因此在經過79天的跋涉之後才到達伊爾庫次克。”


    大公接過信,把它展開並且認出了沙皇的簽名,在簽名的前麵加上了明確的慣用語,也是他弟弟手寫的。這封信的真實性以及信使的身份沒有一點可疑的地方。盡管最初奧加烈夫的樣子引起了大公的不信任感,但他沒有表現出來,而且這種不信任感很快就消失了。


    “米歇爾-斯特羅哥夫,你知道這封信的內容嗎?”他問。


    “知道,殿下。我差一點被迫把這封信毀掉了,是為了不讓它落入韃靼人的手中。而且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我希望能把內容傳達給您殿下。”


    “你知道這封信命令我們所有的人寧可死也不能放棄這座城市嗎?”


    “我知道。”


    “你也知道它通知我部隊的行動是聯合起來打敗侵略嗎?”


    “是的,殿下,但是這些行動沒有成功。”


    “你是什麽意思?”


    “我的意思是依期姆、鄂木斯克和托木斯克,就說東、西兩個西伯利亞的這幾個重要城市吧,已被弗法可汗的部隊相繼占領。”


    “但是進行過戰鬥嗎?我們的哥薩克人沒有遇到韃靼人嗎?”


    “有幾次,殿下。”


    “他們被擊退了嗎?”


    “他們的兵力不足以抵抗敵人。”


    “你剛才講的交鋒是在哪裏發生的?”


    “在科裏凡,在托木斯克……”


    直到現在,奧加烈夫才說真話。但是他希望通過誇大埃米爾部隊已占的優勢來使伊爾庫次克的抵抗者煩惱,因此他接著說:“克拉斯諾雅斯克之前是第三次交鋒。”


    “那麽這最後一次交戰結果如何呢?”大公問道,這幾個字艱難地從他那緊閉的嘴裏吐出來。


    “這不隻是一次交戰,殿下,”奧加烈夫迴答道,“這是一場戰鬥。”


    “一場戰鬥?”


    “從各省邊境和托波爾斯克政府來的2萬俄軍與15萬韃靼人交戰,盡管他們非常勇敢,但還是被鎮壓。”


    “你撒謊!”大公喊起來,努力地控製自己的激動,但是徒勞。


    “我說的是真話,殿下,”伊凡-奧加烈夫冷冷地迴答。“我在克拉斯諾雅斯克的戰鬥現場,而且我是在那裏被俘的。”


    大公變得鎮靜些,他對奧加烈夫做了個手勢讓他知道他並不懷疑他的實話。


    “克拉斯諾雅斯克戰鬥是哪天進行的?”他問。


    “9月2日。”


    “現在所有的韃靼人都集中在伊爾庫次克周圍嗎?”


    “是的。”


    “那麽你估計他們……”


    “大約4萬人。”


    對韃靼軍隊人數的估計又是一個誇張,也是出於像前麵一樣的目的。


    “那麽我不能指望從西部省份得到救援嗎?”大公問。


    “一點也沒有,殿下。無論如何在冬季結束之前是這樣的。”


    “那麽聽著,米歇爾-斯特羅哥夫。雖然我既不能指望從東麵也不能從西麵得到救援,即使野蠻人有6萬人的強大兵力,我永遠不會放棄伊爾庫次克!”


    奧加烈夫認為這沙皇的哥哥不會料想到有人作內應。


    大公的性情容易激動,聽到這災難性的消息,他無法使自己保持平靜。在奧加烈夫的注視下,他在屋裏來迴走著。而奧加烈夫把他看成是複仇的對象。他在窗前停下來,看著遠處韃靼軍營的火光,他聽著各種聲音,這聲音的大部分是由安加拉河上的冰塊相互撞擊引起的。


    一刻鍾過去了,他沒有提其他的問題。然後拿起信,又看了一遍說:“你知道,米歇爾-斯特羅哥夫,這封信警告我有一個叛徒,我必須提防他。”


    “是的,殿下。”


    “他化裝之後會試圖進入伊爾庫次克城,獲得我的信任,而且當時機成熟時,他會把此城出賣給韃靼人。”


    “我已知道了,殿下,而且我也知道伊凡-奧加烈夫發誓要親自向沙皇的哥哥報仇。”


    “為什麽?”


    “據說,我們講到的這位軍官令人羞恥地被大公降了級。”


    “是的。……我記得……但是這證明這個背叛祖國而且率領野蠻人的惡棍是應受處罰。”


    “沙皇陛下,”奧加烈夫說,“特別擔心您。警告您伊凡-奧加烈夫針對您的罪惡的計劃。”


    “是的,那封信已通知我了。”


    “而且沙皇陛下跟我提到過它,告訴我在穿越西伯利亞的旅行中,最重要的是要當心這個叛徒。”


    “你見過他嗎?”


    “是的,殿下,在克拉斯諾雅斯克戰鬥之後。如果他猜出我就是給您送信的人,而且信中已揭露他的計劃的話,我就不會如此輕易地逃脫。”


    “不,你本已失蹤了!”大公說。“那麽你是如何試圖逃脫的呢?”


    “是通過厄爾替失。”


    “你是怎麽進入伊爾庫次克的呢?”


    “在一次出擊的掩護下。也就是今晚打退韃靼部隊進攻的時候,我混入防守者中,讓他們知道我,並且馬上把我引到殿下麵前。”


    “很好,米歇爾-斯特羅哥夫,”大公答道。“你在艱難的使命中表現出了勇敢和熱忱。我不會忘記你的。你有任何要求嗎?”


    “什麽也不要,除了允許我在您身邊進行戰鬥,”奧加烈夫迴答道。


    “就那樣吧,斯特羅哥夫。從今天起,你就留在我身邊,而且你就在這宮裏住下吧。”


    “如果按照他的打算,伊凡-奧加烈夫會以假名出現在殿下麵前……”


    “我們會揭露他。多虧你,你認識他,而且我會讓他死在鞭子下。去吧!”


    伊凡-奧加烈夫行了一個軍禮,他沒有忘記他是沙皇信使團的上尉,然後退下去。


    至此,伊凡-奧加烈夫成功地扮演著他本配不上的角色。他已得到大公的完全信任。隻要時間對他合適,他就會背叛。他可以住在這個宮裏。他會了解保護此城的所有行動的秘密。因此他可把局勢掌握在自己手中,像前麵一樣。伊爾庫次克城裏沒人認識他,沒人能掀掉他的麵具。因此他下決心一刻也不耽擱地著手工作。


    確實,時間緊迫。在東、西兩麵的俄國人趕到之前,此城必須放棄,而這僅僅是幾天時間的問題。韃靼人一旦掌握了伊爾庫次克,那麽從他們手裏奪迴去就不那麽容易了。無論如何,即便以後他們被迫放棄它,但在完全毀掉它之前,在大公的頭顱滾到弗法可汗腳下之前,他們是不會放棄的。


    伊凡-奧加烈夫有了可以觀察和行動的便利。第二天就忙於去看防禦工事。每到一處他都受到軍官、士兵和平民的熱烈接待。對他們來說,沙皇派來的信使就是把他們與帝國聯係在一起的紐帶。


    奧加烈夫詳細敘述著旅途中無數虛構出來的事件,帶著一種永遠不會錯的自信。然後以他那本是很出名的狡詐,他提出局勢的嚴重性,最初還講得不多,誇大了韃靼人的成功和野蠻部隊的人數,正如他對大公所說的。據他而言,外來的援助即使會有,也還很不夠,而且令人害怕的是在伊爾庫次克城牆下進行的戰鬥會像科裏凡、托木斯克和克拉斯諾雅斯克的戰鬥一樣是致命的。


    奧加烈夫在這些暗示中並不是毫無約束的。他想讓這些暗示漸漸地潛入到伊爾庫次克的保衛者心中。當人們向他提問時,他假裝並不情願迴答。他總是補充說他們應該戰鬥到隻剩最後一人,而且寧願炸掉此城也不屈服!


    如果這些虛構的說法是真的,那麽它們本應該造成很大的傷害。但是駐軍部隊和伊爾庫次克的人太愛國了,以致根本不讓這些話打動自己。在這個孤立在亞洲世界盡頭的城裏,在所有被困在城裏的士兵和居民中,無人提起投降。俄國人對這些野蠻人有著無盡的蔑視。


    沒有人懷疑伊凡-奧加烈夫扮演的醜惡的角色,無人猜到這個偽裝的沙皇信使是一個叛徒。他一到達伊爾庫次克,很自然地和城裏最勇敢的人之一的瓦西利-費德之間有了頻繁的往來。我們也知道這位不幸的父親是多麽焦慮。如果他的女兒娜迪婭-費德按他收到的最後一封信上的日期從裏加離開俄國的話,她已變得什麽樣了呢?她是否正努力地穿越被侵略的省份呢,還是早就成為囚犯了呢?惟一能減輕瓦西利-費德的焦慮的是他能有機會加入到與韃靼人的戰鬥中,而這使他滿足的機會又太少了。


    因此當瓦西利-費德聽說沙皇派來的信使意外地到來時,他有了一線希望,也許他可以從他那裏得到女兒的消息。有可能這隻是一個幻想的希望,但是他卻想得很多。這個信使是否曾是囚犯呢,像他女兒現在一樣?


    瓦西利-費德找到了奧加烈夫,而他卻抓住機會與這上尉形成親密的關係。難道這叛徒希望他會從中得到有價值的東西?難道他自己能判斷所有人嗎?難道他認為一個俄國人,即使是政治流放犯,會卑鄙到背叛自己的祖國嗎?


    不管怎樣,奧加烈夫聰明地用裝出來的熱情對走來的娜迪婭的父親作出迴答。就在這位假信使到達的當晚,瓦西利-費德去了總督的宮裏,而且通過詢問女兒的情況與奧加烈夫熟悉了,並告訴他所有對女兒的擔心與不安。


    伊凡-奧加烈夫不認識娜迪婭。雖然就在她和米歇爾-斯特羅哥夫在依期姆的那天已與她相遇過,但那時他對她的注意還不及對那兩位記者,他們倆當時也在電報站;因此他不能給瓦西利-費德任何關於女兒的消息。


    “但是你女兒會是在什麽時候離開俄羅斯的呢?”奧加烈夫問。


    “與你同時,”瓦西利-費德答道。


    “我是7月15日離開莫斯科的。”


    “娜迪婭一定也是在那時離開莫斯科的。她的信上是這樣說的。”


    “7月15日她也在莫斯科嗎?”奧加烈夫問道。


    “是的,肯定是。”


    “是的!”奧加烈夫答道。然後他接著說,“不對,我弄錯了,……我搞錯了日期……很不幸,你的女兒很可能早已越過邊境,而且你隻能有一個希望,她在聽到韃靼人入侵的消息時就停止前進了!”


    這位父親的頭垂下來!他了解娜迪婭,他太清楚了,任何事也不會阻止她出發的。


    伊凡-奧加烈夫無理地做出了真正殘忍的舉動。他本可以隻要一個字使費德放心,雖然娜迪婭是在我們已熟悉的情況下越過了邊境。通過把女兒本該到達奈尼-諾夫哥洛的日期與宣布任何人必須撤離的日期進行比較,瓦西利-費德無疑地得出結論:娜迪婭沒有遇到入侵的危險。盡管她不願意,她仍然在俄帝國歐洲的領土上。


    瓦西利-費德帶著破碎的心走了。這次麵談使他最後的希望也破滅了。


    在接下來的兩天裏,也就是10月3、4日,大公常跟假米歇爾-斯特羅哥夫說話,而且讓他重複他在新宮內閣裏聽到的一切。奧加烈夫對所有的問題都有所準備,毫不遲疑地迴答。他有意不隱瞞:沙皇政府對入侵也非常吃驚,對暴動也做了極為秘密的準備。當消息傳到莫斯科時,韃靼人已控製奧比河這一線,而且俄國各省沒有完成為打退侵略必要的準備工作。


    伊凡-奧加烈夫由於行動非常自由,便開始研究伊爾庫次克的防禦工事的情況,他們的弱點,他是為以後作準備。他特別檢查了波爾洽伊亞門,他希望交出此門。


    晚上,他兩次來到此門的斜坡,他上下走動,並不害怕被圍攻者發現。而圍攻者的最前哨離防禦土牆不到一俄裏遠。因此他知道他不會遇到來自他們那裏的危險,而且他設想沒有人認出他,直到他看見有陰影從土木工事的腳下溜過來。


    為了與伊凡-奧加烈夫取得聯係,桑加爾冒著生命危險來了。


    被圍困的人享受了兩天的平靜。而這是自從包圍開始以來,韃靼人所不習慣的。


    這是奧加烈夫的命令。弗法可汗的上校希望用武力攻城所做的努力暫時停下來。因此,自從他到達伊爾庫次克後,槍聲也停下來。也許,至少他希望,被圍困的人的警覺也放鬆了。無論如何,幾千韃靼人正在前哨準備著攻這個門。無論何時他號召圍攻者進行攻擊,像奧加烈夫預料的,此門會被防禦者放棄。


    這一切他不能再耽擱。在俄軍來到能看見伊爾庫次克的地方之時,這一切必須結束。奧加烈夫已作好安排,而且在這晚,從土木工事頂上將一張紙條遞到桑加爾手裏。


    第二天,也就是說,在10月5、6日前的黑夜裏,淩晨2點時,伊凡-奧加烈夫決定向侵略軍交出伊爾庫次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米歇爾·斯特羅哥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儒勒·凡爾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儒勒·凡爾納並收藏米歇爾·斯特羅哥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