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烏克蘭,這真是一個可悲有可歎的國家和民族。♀
烏克蘭位於北洲東部,領土麵積58萬平方公裏,是北洲除北方國外領土麵積最大的國家。
烏克蘭東連北方國、南接黑海,北與白俄羅斯毗鄰、西與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諸國相連。烏克蘭地理位置相當的重要,是北洲聯盟與獨聯體特別是與北方國地緣政治的交叉點。
烏克蘭人口4555萬,卻共有130多個民族,烏克蘭族占77%,俄羅斯族占17%,其他為白俄羅斯族、猶太族、韃靼族、摩爾多瓦族、波蘭族、匈牙利族、羅馬尼亞族、希臘族、德意誌族、保加利亞族等。官方語言為烏克蘭語,通用俄語。主要宗教為東正教和天主教。正因為如此複雜的民族構成,才導致了烏克蘭目前的災難一個根本原因。
而烏克蘭的曆史相當悠久,“烏克蘭”一詞最早見於《羅斯史記》(1187年)。1237年到1241年拔都西征攻克基輔,建立金帳汗國。1654年烏克蘭哥薩克首領赫梅利尼茨基與俄羅斯帝國簽訂《佩列亞斯拉夫和約》,烏克蘭與俄羅斯正式合並。1922年,烏克蘭加入蘇聯(西部烏克蘭1939年加入)。1990年7月16日,烏議會通過《烏克蘭國家主權宣言》。1991年蘇聯解體後,1991年8月24日烏克蘭宣布**。
原本**後的烏克蘭有著其他前獨聯體前所未有的國家優勢,應該能夠很快走上自由富強的道路。首先,它的地理位置好,毗鄰黑海,通過地中海,可以直達任何國家。其次,烏克蘭的重工業比較發達,特別是軍工產業,係統而規範,並擁有無數國家夢想中的核工業,而農業更是優良,是原本世界上的第三大糧食出口國。第三,烏克蘭民族在曆經抗諸多外敵中,形成了自己民族獨有的民族文化和體係,屹立在北洲的東方。
他們原本也是夢想自己的國家成為一片富土,希望成為東部的“挪威”或者“瑞士”。如果他們保持自己**中立的立場,他們是很有希望達到自己的願望。可惜的烏克蘭並沒有認清自己的方向所在,反而時不時地向某個大國投誠,卻反而使得自己成為了大國間鬥爭的工具和籌碼,把自己的國家和民族置於刀俎之上,把自己的人民推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早在1654年,烏克蘭哥薩克領袖赫梅利尼茨基與俄羅斯沙皇簽訂《佩列亞斯拉夫和約》,商請沙俄來統治東烏克蘭,自此東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與俄羅斯帝國正式合並,開始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結盟史。18世紀,俄羅斯又相繼把烏克蘭和黑海北岸大片地區並入自己的版圖。到1795年,除加利西亞(1772—1918年屬於奧地利)以外,烏克蘭其餘地區均在沙皇俄國統治之下。
1917年底東烏克蘭地區建立社會主義性質的蘇維埃政權,成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18年至1920年外國武裝幹涉時期,西烏克蘭(東加利西亞和西沃倫)被波蘭占領。1922年蘇聯成立,東烏克蘭加入聯盟,成為蘇聯的創始國之一。根據波蘭和蘇聯簽訂的《裏加條約》,西烏克蘭成為波蘭領土,1939年11月,二戰爆發,波蘭被分割占領,西烏克蘭與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並。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戰火首先燒到烏克蘭,蘇聯在烏克蘭地區遭受了嚴重失敗。基輔戰役,蘇聯大約損失了約70萬士兵,德國如願占領了烏克蘭全境。1944年11月,蘇軍重返烏克蘭。二戰期間,烏克蘭地區成為戰爭的重災區,軍民死傷慘重,物資損失更是不可計數。
1985年,戈爾巴喬夫在蘇聯上台後,曆史和現實積累的各種矛盾開始表麵化,民族主義和民族**傾向迅速抬頭,全國政局開始急劇動蕩,同時,烏克蘭開始了其**步伐。
1991年8月24日烏克蘭**之後,北方國和烏克蘭就曾因黑海艦隊“分家當”的問題產生很大矛盾。對於軍事實力比北方國弱太多的烏克蘭,自然是不希望北方國在烏克蘭有駐軍。♀但作為北方國來說,失去黑海艦隊就等於失去了對黑海地區的控製權,這是北方國所不能容忍的。最後烏克蘭還是同意以條約的形式,把港口城市塞瓦斯托波爾作為黑海艦隊的駐紮地,時間到2017年止。可是誰知道還沒到這個時間,整個克裏米亞半島卻成為了北方國的囊中之物。
而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根由是烏克蘭複雜的民族構成,雖然主體是烏克蘭族,可是俄羅斯族卻也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並比較集中,特別是在克裏米亞自治共和國,俄羅斯族人占的比重高達67%,其次主要分布在盧甘斯克州、頓涅茨克州、哈爾科夫州、紮波羅熱州、敖德薩州、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和赫爾鬆州。而同時在第伯聶河以東,通用俄語,導致當地的居民傾向於和北方國交好,而以西的烏克蘭人,卻希望投靠北洲聯盟。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卻奈何一道第伯聶河,卻隔斷了兩地的心。
從此,烏克蘭就在雙方的拉力下,左右搖擺,在北方聯盟和北方國之間來迴騎牆,先是玫瑰花革命,而後卻是亞努科維奇上台,卻在2014年,由於西方國的背後慫恿,反對派借機推翻了當權政府,表明準備做西方國小弟。這使得原本拉鋸的北方國和北洲聯盟不喜,北洲聯盟還好,它原本和西方國在大事上還是一致,但是此事使得他們聰明了起來,嘴巴喊得響,但是卻沒多少動靜。你西方國想好處就自己出手,可不要把我當槍使。而北方國卻因為嚴重威脅到了他們的國家地緣安全,焉能坐以待斃。
從地緣角度看,烏克蘭是北方國命脈之說是有根據的,克裏米亞半島是北方國進出地中海的唯一通道,也是它控製黑海沿岸、染指地中海及巴爾幹地區的橋頭堡,還是黑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如果烏克蘭全麵倒向西方,勢必會擠壓北方國的戰略空間,讓其頓生唇亡必齒寒的國家憂慮。所以麵對歐美列強對俄羅斯的“拆籬”戰略,普京別無選擇,隻能硬起頭皮、勒緊褲腰帶提刀上陣。
普京的目標就是克裏米亞半島。
克裏米亞是黑海北部海岸的一個半島,毗鄰近東地區兩大洲的咽喉,因此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它是烏克蘭**以來其境內唯一的自治共和國,首府是辛菲羅波爾。東部為刻赤半島,與大陸隔著刻赤海峽相望,刻赤海峽連接黑海和亞速海,向北與北洲大陸通過一條僅數公裏寬的地峽相連。它麵積25500平方公裏,人口約250萬,主體民族是俄羅斯族。
克裏米亞半島的海岸線形成幾個海灣和良好的天然港口。在半島的西北部上是卡爾基尼海灣,在半島的西南有塞瓦斯托波爾和巴拉克拉瓦等良港,在半島的東北部有刻赤海灣,在東南部有費奧多西亞海灣及同名的良港。它是烏克蘭的海洋門戶,沒有了克裏米亞半島,烏克蘭的海洋優勢就將消失殆盡。
正因為,它的地理優勢原因,所以普京選擇了這點作為破局的開始。
2014年3月,克裏米亞議會在北方國的背後支持下,宣布月兌離烏克蘭**,但未獲得烏克蘭的承認。2014年3月16日,克裏米亞舉行全民公投,根據100%選票的結果表明,96。77%參加投票的選民讚成克裏米亞加入北方國聯邦,投票率為83。1%。2014年3月20日,北方國批準了克裏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的條約。自此克裏米亞成為了北方國的一份子。
但是烏克蘭的悲劇卻遠遠沒有結束,反而才是個開始。在大國的搏弈中,小國弱國往往都是盤中的棋子,它們身不由已地會成為坐在角鬥台上那些大國開賭下注的犧牲品,或輸或贏,這些政治“籌碼”必是承受苦難最深最重的不幸者。
北方國的強勢出擊,自然惹得西方國不快,他們終於決定親自出手,派出大員積極介入烏克蘭時局,支持烏克蘭開始鎮壓烏克蘭所屬的俄羅斯裔人。俄羅斯也不是吃素的,在中央國的背後默默支持下,也把手伸向了烏克蘭。
烏克蘭東部地區,從2014年4月開始就開始陷入動亂之中,開始還是小打小鬧,很快在兩方的支持下,動起了武器,並發展成為了激烈的軍事對抗,從此,發生在烏克蘭東部的動亂蔓延到了整個烏克蘭,烏克蘭自此陷入了動亂之中,也成為了“北洲的索馬裏”,開始了兩個陣營的對抗和戰爭,整個國家和民族在沉痛撕裂,老百姓更是生活在早不保夕的生活和惶恐中。從2014年4月,直到至今。
趙主席口中所說的自然是關乎目前的烏克蘭的形勢和格局,因為目前北方國處於守勢,在烏克蘭東部隻占據了少量據點,指不定什麽時候就會被西方國為首的聯盟消滅掉。
“哦!”普京沉吟一聲。“願聞高見!”
“這樣說吧!”趙主席也不賣關子。“目前,西方國正聯合各國,在我國東海威懾我國,自然他們在烏克蘭也就心有餘而力不足。如果普京總統真是心懷偉略,那應該不會錯過這樣的好機會,就如同收複克裏米亞一樣。”
“是嗎?那群雄逐鹿也應該不失為一件盛事,我又怎麽能輕易錯過呢!”
“那是沒錯,不過,也要看這條鹿壯實不壯實,不小心的話,第一個跑在前麵的說不定會被捅個大洞出來。”趙主席笑笑迴應。
“這也是一個道理!”普京不覺一笑。
“所以說,最聰明的人是先得到自己的好處,坐山觀虎鬥,最後看準機會才動手。”
“趙主席,你的意思,希望我做一個聰明人!”普京說。
“普京總統是一代沙皇,應該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麽。這點自然不需要征詢任何人的意思。”
“或許吧!”普京迴答。“趙主席遠道而來,想必有些勞累,還是先休息一下。”
“客隨主便!”趙主席意思已經達到,自然不會拘泥於形式。
目送趙主席離開,普京的眼神變得深邃起來。“或許,考慮一下這個提議,也不錯。不過,還是先見見西方國的來使,先聽聽他們說什麽。來人。”普京高聲叫。
有秘書出現在普京麵前。
“等下,把西方國的大使也帶來此處。同時,要求,各級軍隊緊急在烏克蘭東部邊境集合,等待我的命令。”
(
烏克蘭位於北洲東部,領土麵積58萬平方公裏,是北洲除北方國外領土麵積最大的國家。
烏克蘭東連北方國、南接黑海,北與白俄羅斯毗鄰、西與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諸國相連。烏克蘭地理位置相當的重要,是北洲聯盟與獨聯體特別是與北方國地緣政治的交叉點。
烏克蘭人口4555萬,卻共有130多個民族,烏克蘭族占77%,俄羅斯族占17%,其他為白俄羅斯族、猶太族、韃靼族、摩爾多瓦族、波蘭族、匈牙利族、羅馬尼亞族、希臘族、德意誌族、保加利亞族等。官方語言為烏克蘭語,通用俄語。主要宗教為東正教和天主教。正因為如此複雜的民族構成,才導致了烏克蘭目前的災難一個根本原因。
而烏克蘭的曆史相當悠久,“烏克蘭”一詞最早見於《羅斯史記》(1187年)。1237年到1241年拔都西征攻克基輔,建立金帳汗國。1654年烏克蘭哥薩克首領赫梅利尼茨基與俄羅斯帝國簽訂《佩列亞斯拉夫和約》,烏克蘭與俄羅斯正式合並。1922年,烏克蘭加入蘇聯(西部烏克蘭1939年加入)。1990年7月16日,烏議會通過《烏克蘭國家主權宣言》。1991年蘇聯解體後,1991年8月24日烏克蘭宣布**。
原本**後的烏克蘭有著其他前獨聯體前所未有的國家優勢,應該能夠很快走上自由富強的道路。首先,它的地理位置好,毗鄰黑海,通過地中海,可以直達任何國家。其次,烏克蘭的重工業比較發達,特別是軍工產業,係統而規範,並擁有無數國家夢想中的核工業,而農業更是優良,是原本世界上的第三大糧食出口國。第三,烏克蘭民族在曆經抗諸多外敵中,形成了自己民族獨有的民族文化和體係,屹立在北洲的東方。
他們原本也是夢想自己的國家成為一片富土,希望成為東部的“挪威”或者“瑞士”。如果他們保持自己**中立的立場,他們是很有希望達到自己的願望。可惜的烏克蘭並沒有認清自己的方向所在,反而時不時地向某個大國投誠,卻反而使得自己成為了大國間鬥爭的工具和籌碼,把自己的國家和民族置於刀俎之上,把自己的人民推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早在1654年,烏克蘭哥薩克領袖赫梅利尼茨基與俄羅斯沙皇簽訂《佩列亞斯拉夫和約》,商請沙俄來統治東烏克蘭,自此東烏克蘭(第聶伯河左岸)與俄羅斯帝國正式合並,開始了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結盟史。18世紀,俄羅斯又相繼把烏克蘭和黑海北岸大片地區並入自己的版圖。到1795年,除加利西亞(1772—1918年屬於奧地利)以外,烏克蘭其餘地區均在沙皇俄國統治之下。
1917年底東烏克蘭地區建立社會主義性質的蘇維埃政權,成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18年至1920年外國武裝幹涉時期,西烏克蘭(東加利西亞和西沃倫)被波蘭占領。1922年蘇聯成立,東烏克蘭加入聯盟,成為蘇聯的創始國之一。根據波蘭和蘇聯簽訂的《裏加條約》,西烏克蘭成為波蘭領土,1939年11月,二戰爆發,波蘭被分割占領,西烏克蘭與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合並。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戰火首先燒到烏克蘭,蘇聯在烏克蘭地區遭受了嚴重失敗。基輔戰役,蘇聯大約損失了約70萬士兵,德國如願占領了烏克蘭全境。1944年11月,蘇軍重返烏克蘭。二戰期間,烏克蘭地區成為戰爭的重災區,軍民死傷慘重,物資損失更是不可計數。
1985年,戈爾巴喬夫在蘇聯上台後,曆史和現實積累的各種矛盾開始表麵化,民族主義和民族**傾向迅速抬頭,全國政局開始急劇動蕩,同時,烏克蘭開始了其**步伐。
1991年8月24日烏克蘭**之後,北方國和烏克蘭就曾因黑海艦隊“分家當”的問題產生很大矛盾。對於軍事實力比北方國弱太多的烏克蘭,自然是不希望北方國在烏克蘭有駐軍。♀但作為北方國來說,失去黑海艦隊就等於失去了對黑海地區的控製權,這是北方國所不能容忍的。最後烏克蘭還是同意以條約的形式,把港口城市塞瓦斯托波爾作為黑海艦隊的駐紮地,時間到2017年止。可是誰知道還沒到這個時間,整個克裏米亞半島卻成為了北方國的囊中之物。
而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根由是烏克蘭複雜的民族構成,雖然主體是烏克蘭族,可是俄羅斯族卻也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並比較集中,特別是在克裏米亞自治共和國,俄羅斯族人占的比重高達67%,其次主要分布在盧甘斯克州、頓涅茨克州、哈爾科夫州、紮波羅熱州、敖德薩州、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和赫爾鬆州。而同時在第伯聶河以東,通用俄語,導致當地的居民傾向於和北方國交好,而以西的烏克蘭人,卻希望投靠北洲聯盟。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卻奈何一道第伯聶河,卻隔斷了兩地的心。
從此,烏克蘭就在雙方的拉力下,左右搖擺,在北方聯盟和北方國之間來迴騎牆,先是玫瑰花革命,而後卻是亞努科維奇上台,卻在2014年,由於西方國的背後慫恿,反對派借機推翻了當權政府,表明準備做西方國小弟。這使得原本拉鋸的北方國和北洲聯盟不喜,北洲聯盟還好,它原本和西方國在大事上還是一致,但是此事使得他們聰明了起來,嘴巴喊得響,但是卻沒多少動靜。你西方國想好處就自己出手,可不要把我當槍使。而北方國卻因為嚴重威脅到了他們的國家地緣安全,焉能坐以待斃。
從地緣角度看,烏克蘭是北方國命脈之說是有根據的,克裏米亞半島是北方國進出地中海的唯一通道,也是它控製黑海沿岸、染指地中海及巴爾幹地區的橋頭堡,還是黑海艦隊司令部所在,如果烏克蘭全麵倒向西方,勢必會擠壓北方國的戰略空間,讓其頓生唇亡必齒寒的國家憂慮。所以麵對歐美列強對俄羅斯的“拆籬”戰略,普京別無選擇,隻能硬起頭皮、勒緊褲腰帶提刀上陣。
普京的目標就是克裏米亞半島。
克裏米亞是黑海北部海岸的一個半島,毗鄰近東地區兩大洲的咽喉,因此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它是烏克蘭**以來其境內唯一的自治共和國,首府是辛菲羅波爾。東部為刻赤半島,與大陸隔著刻赤海峽相望,刻赤海峽連接黑海和亞速海,向北與北洲大陸通過一條僅數公裏寬的地峽相連。它麵積25500平方公裏,人口約250萬,主體民族是俄羅斯族。
克裏米亞半島的海岸線形成幾個海灣和良好的天然港口。在半島的西北部上是卡爾基尼海灣,在半島的西南有塞瓦斯托波爾和巴拉克拉瓦等良港,在半島的東北部有刻赤海灣,在東南部有費奧多西亞海灣及同名的良港。它是烏克蘭的海洋門戶,沒有了克裏米亞半島,烏克蘭的海洋優勢就將消失殆盡。
正因為,它的地理優勢原因,所以普京選擇了這點作為破局的開始。
2014年3月,克裏米亞議會在北方國的背後支持下,宣布月兌離烏克蘭**,但未獲得烏克蘭的承認。2014年3月16日,克裏米亞舉行全民公投,根據100%選票的結果表明,96。77%參加投票的選民讚成克裏米亞加入北方國聯邦,投票率為83。1%。2014年3月20日,北方國批準了克裏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的條約。自此克裏米亞成為了北方國的一份子。
但是烏克蘭的悲劇卻遠遠沒有結束,反而才是個開始。在大國的搏弈中,小國弱國往往都是盤中的棋子,它們身不由已地會成為坐在角鬥台上那些大國開賭下注的犧牲品,或輸或贏,這些政治“籌碼”必是承受苦難最深最重的不幸者。
北方國的強勢出擊,自然惹得西方國不快,他們終於決定親自出手,派出大員積極介入烏克蘭時局,支持烏克蘭開始鎮壓烏克蘭所屬的俄羅斯裔人。俄羅斯也不是吃素的,在中央國的背後默默支持下,也把手伸向了烏克蘭。
烏克蘭東部地區,從2014年4月開始就開始陷入動亂之中,開始還是小打小鬧,很快在兩方的支持下,動起了武器,並發展成為了激烈的軍事對抗,從此,發生在烏克蘭東部的動亂蔓延到了整個烏克蘭,烏克蘭自此陷入了動亂之中,也成為了“北洲的索馬裏”,開始了兩個陣營的對抗和戰爭,整個國家和民族在沉痛撕裂,老百姓更是生活在早不保夕的生活和惶恐中。從2014年4月,直到至今。
趙主席口中所說的自然是關乎目前的烏克蘭的形勢和格局,因為目前北方國處於守勢,在烏克蘭東部隻占據了少量據點,指不定什麽時候就會被西方國為首的聯盟消滅掉。
“哦!”普京沉吟一聲。“願聞高見!”
“這樣說吧!”趙主席也不賣關子。“目前,西方國正聯合各國,在我國東海威懾我國,自然他們在烏克蘭也就心有餘而力不足。如果普京總統真是心懷偉略,那應該不會錯過這樣的好機會,就如同收複克裏米亞一樣。”
“是嗎?那群雄逐鹿也應該不失為一件盛事,我又怎麽能輕易錯過呢!”
“那是沒錯,不過,也要看這條鹿壯實不壯實,不小心的話,第一個跑在前麵的說不定會被捅個大洞出來。”趙主席笑笑迴應。
“這也是一個道理!”普京不覺一笑。
“所以說,最聰明的人是先得到自己的好處,坐山觀虎鬥,最後看準機會才動手。”
“趙主席,你的意思,希望我做一個聰明人!”普京說。
“普京總統是一代沙皇,應該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麽。這點自然不需要征詢任何人的意思。”
“或許吧!”普京迴答。“趙主席遠道而來,想必有些勞累,還是先休息一下。”
“客隨主便!”趙主席意思已經達到,自然不會拘泥於形式。
目送趙主席離開,普京的眼神變得深邃起來。“或許,考慮一下這個提議,也不錯。不過,還是先見見西方國的來使,先聽聽他們說什麽。來人。”普京高聲叫。
有秘書出現在普京麵前。
“等下,把西方國的大使也帶來此處。同時,要求,各級軍隊緊急在烏克蘭東部邊境集合,等待我的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