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入川</p>
在碧血劍的故事中,金蛇郎君是在何紅藥的幫助下,從五毒教盜取了金蛇劍,才學會了金蛇劍法的。如今錦衣衛在大明西南提前尋到了這金蛇劍法,就是不知道金蛇劍在不在他們手中。</p>
關緣得了這金蛇劍譜,按照劍譜所教演練起來,卻覺得此劍法和尋常劍理差距甚大。轉折起伏,刺打劈削之間,甚是不順,有些招式在旁人看來更是絕無用處。他知道,這是自己手上拿的不是金蛇劍的緣故。</p>
那金蛇劍尖分兩叉,既可攢刺,亦可勾鎖敵人兵刃,倒拖斜戳,皆可傷敵,比之尋常長劍增添了不少用法,劍法裏有些雙鉤或者子午鴛鴦鉞的影子。他那秋水劍,可不是很多精妙之處用不出來麽。</p>
關緣在船上仔細參詳了金蛇劍法,並沒有完全照搬全收,而是吸取了其中精華,特別是其中一些奇思異想的劍法思路。正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學習了金蛇劍法的精華後,他的劍法也是更上一層樓。</p>
如今關緣精通華山劍法,又學了金蛇劍法,這不是碧血劍袁承誌的配置麽,就差個高明輕功身法了。</p>
要不是記得段譽已把無量山琅嬛福地裏的淩波微步秘籍取走了,他都打算去雲南一趟了。</p>
就這麽在船上日夜研習劍法,打坐練氣,過了月餘,他們已是逆流而上,到了四川樂山。</p>
這一路上,關緣和猴兒日漸親密,像是兄妹般。猴兒知道他也算是年輕一輩的高手了,便求著他教自己武學。</p>
“緣哥,你教我武功吧!”</p>
“猴兒,你學武是為了做什麽?”</p>
“為了日後不受欺負,還可以保護那些受惡人欺負的人。額,這叫行俠仗義!就和你一樣。”</p>
猴兒小小年紀,經曆了父親身亡,無依無靠,現在已把關緣視為榜樣。</p>
這小猴兒馮英妹和自己前世同樓道的一個鄰家妹妹有些神似,頑皮又倔強。關緣待她就像自己親妹妹似的,有些寵溺。</p>
關緣想把猴兒帶上華山,讓寧中則收其為徒,可馮老大臨終前將其托付給她姨媽,這事還得爭取她長輩的同意。</p>
“正好去巴縣時,一起把此事辦了。”</p>
猴兒等不及,每日纏著關緣就說要習武,說什麽可不能耽誤了娃娃進步之類的。</p>
關緣隻覺得好笑,可又寵溺她。</p>
未經拜師,他不敢私自傳授華山武功給猴兒,便把關家劍法和吐納心法教給了她。</p>
猴兒在劍法上倒是學的像模像樣,但是她性格跳脫,內功一道始終靜不下心來。關緣知道這是小孩心性,也不強求。</p>
這日到了樂山,猴兒吵鬧著要去看看樂山大佛。兩人隨即上岸,結了船家的租船錢,打算之後的路從陸路過去。</p>
這樂山大佛於唐代修建,到了此時已經有數百年的曆史。期間文人墨客,來瞻仰的絡繹不絕。</p>
有道是:</p>
彌勒巍巍在水邊,佛光普照滿江天。</p>
腳壓惡浪成蓮卉,視鎮迷霾化紫煙。</p>
隻要輕舟行萬裏,不惜守望逾千年。</p>
好多北往南來客,不拜河流也拜山。</p>
樂山位於三江匯流之處,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聚淩雲山麓,水勢相當的兇猛,舟楫至此往往被顛覆。這大佛有二十多丈高,就坐落於三江匯水麵東岸,坐東朝西,眼瞼微垂,一副憐憫眾生的樣子。</p>
這大佛實際是彌勒菩薩的雕像。這彌勒不是後人熟悉的那個咧嘴長笑、身荷布袋、袒胸露腹、盤腿而坐的胖和尚形象,實際上這個形象要等到五代時期才逐漸流行起來的。樂山大佛是一個頭部方中帶圓,鼻梁高隆,眼球外凸,體態健碩,具有西域少數民族特點,塑造的是彌勒尚未成佛的菩薩形象。</p>
樂山大佛附近確實有個淩雲寺,不過淩雲窟卻沒有,關緣在大佛腳下看了很久,也沒看到有什麽洞穴,更別提什麽火麒麟、血菩提了。</p>
逛了半天,關緣二人找了一個西岸的酒家,要了個二樓臨窗的位子,叫了些吃食。二人一邊吃飯,一邊觀賞大佛。</p>
正此時,從樓下上來一夥人,占了幾張桌子,喧鬧著點起菜來。</p>
“店家,店家,先上些酒,渴死老子了。”</p>
關緣見他們人人都帶著兵器,風塵仆仆,應該是本地哪個幫派的成員。</p>
樂山縣緊挨著峨眉山,又是三江交匯的地方,南來北往的,多有江湖中人在城裏晃悠。</p>
“格老子的,這次眉山大會搞的聲勢大滴很嘛,連峨眉派都派人去了。”</p>
一個男子對著茶壺嘴,咕咚咕咚灌飽了茶水,和眾人閑聊。</p>
“可不是麽,峨眉派金光上人的大弟子伍雲英今早帶著門下幾個年輕弟子已經出城,奔眉山去了。”</p>
“峨眉是聞名已久的大派,這次參加眉山大會,還不威壓全場?”</p>
“那你是小看蜀中英豪了,遠的不說,成都的青城派也不是什麽易於之輩,青城四秀名號吹得響亮,就不知手底下功夫如何。”</p>
“對啊,還有浣花劍蕭大俠,我可是見過他出手,一手劍法厲害著呢。”</p>
“蕭大俠不行。”說話那漢子怕大家誤會,急忙解釋,“不是說武功不行啊,年紀太大。”</p>
“對啊,這次眉山大會,是為了各派年輕一輩能展露頭腳辦的,蕭大俠可不好意思參加。不過聽說他的獨子蕭克成武藝盡得他父親的真傳,說不定能露個臉呢。”</p>
“那蕭克成聽說還不過17、8歲,就是從娘胎裏開始練,又能厲害到哪裏去!”</p>
“你懂個屁,這些大派弟子哪個不是從小就學高深武功,師長輪著喂招。”那人反駁道,“能和你這泥腿子一樣呢?人家學一年抵你自己摸索三四年。”</p>
“哎,人比人,氣死人啊!”</p>
關緣聽著這夥江湖浪人說得熱鬧,好奇心起,便聽了一會。</p>
原來是眉山有個專做釀酒販酒生意的清江幫,幫主陳誌遠,號稱眉山大俠。他為人最是正直豪爽,交友廣泛,和各路英雄好漢都有些交情。</p>
這次在眉山邀請來了蜀中各大門派,主要是論道比武,相互借鑒學習,也給年輕一輩提供個揚名立萬,嶄露頭角的機會。</p>
在碧血劍的故事中,金蛇郎君是在何紅藥的幫助下,從五毒教盜取了金蛇劍,才學會了金蛇劍法的。如今錦衣衛在大明西南提前尋到了這金蛇劍法,就是不知道金蛇劍在不在他們手中。</p>
關緣得了這金蛇劍譜,按照劍譜所教演練起來,卻覺得此劍法和尋常劍理差距甚大。轉折起伏,刺打劈削之間,甚是不順,有些招式在旁人看來更是絕無用處。他知道,這是自己手上拿的不是金蛇劍的緣故。</p>
那金蛇劍尖分兩叉,既可攢刺,亦可勾鎖敵人兵刃,倒拖斜戳,皆可傷敵,比之尋常長劍增添了不少用法,劍法裏有些雙鉤或者子午鴛鴦鉞的影子。他那秋水劍,可不是很多精妙之處用不出來麽。</p>
關緣在船上仔細參詳了金蛇劍法,並沒有完全照搬全收,而是吸取了其中精華,特別是其中一些奇思異想的劍法思路。正所謂,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學習了金蛇劍法的精華後,他的劍法也是更上一層樓。</p>
如今關緣精通華山劍法,又學了金蛇劍法,這不是碧血劍袁承誌的配置麽,就差個高明輕功身法了。</p>
要不是記得段譽已把無量山琅嬛福地裏的淩波微步秘籍取走了,他都打算去雲南一趟了。</p>
就這麽在船上日夜研習劍法,打坐練氣,過了月餘,他們已是逆流而上,到了四川樂山。</p>
這一路上,關緣和猴兒日漸親密,像是兄妹般。猴兒知道他也算是年輕一輩的高手了,便求著他教自己武學。</p>
“緣哥,你教我武功吧!”</p>
“猴兒,你學武是為了做什麽?”</p>
“為了日後不受欺負,還可以保護那些受惡人欺負的人。額,這叫行俠仗義!就和你一樣。”</p>
猴兒小小年紀,經曆了父親身亡,無依無靠,現在已把關緣視為榜樣。</p>
這小猴兒馮英妹和自己前世同樓道的一個鄰家妹妹有些神似,頑皮又倔強。關緣待她就像自己親妹妹似的,有些寵溺。</p>
關緣想把猴兒帶上華山,讓寧中則收其為徒,可馮老大臨終前將其托付給她姨媽,這事還得爭取她長輩的同意。</p>
“正好去巴縣時,一起把此事辦了。”</p>
猴兒等不及,每日纏著關緣就說要習武,說什麽可不能耽誤了娃娃進步之類的。</p>
關緣隻覺得好笑,可又寵溺她。</p>
未經拜師,他不敢私自傳授華山武功給猴兒,便把關家劍法和吐納心法教給了她。</p>
猴兒在劍法上倒是學的像模像樣,但是她性格跳脫,內功一道始終靜不下心來。關緣知道這是小孩心性,也不強求。</p>
這日到了樂山,猴兒吵鬧著要去看看樂山大佛。兩人隨即上岸,結了船家的租船錢,打算之後的路從陸路過去。</p>
這樂山大佛於唐代修建,到了此時已經有數百年的曆史。期間文人墨客,來瞻仰的絡繹不絕。</p>
有道是:</p>
彌勒巍巍在水邊,佛光普照滿江天。</p>
腳壓惡浪成蓮卉,視鎮迷霾化紫煙。</p>
隻要輕舟行萬裏,不惜守望逾千年。</p>
好多北往南來客,不拜河流也拜山。</p>
樂山位於三江匯流之處,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聚淩雲山麓,水勢相當的兇猛,舟楫至此往往被顛覆。這大佛有二十多丈高,就坐落於三江匯水麵東岸,坐東朝西,眼瞼微垂,一副憐憫眾生的樣子。</p>
這大佛實際是彌勒菩薩的雕像。這彌勒不是後人熟悉的那個咧嘴長笑、身荷布袋、袒胸露腹、盤腿而坐的胖和尚形象,實際上這個形象要等到五代時期才逐漸流行起來的。樂山大佛是一個頭部方中帶圓,鼻梁高隆,眼球外凸,體態健碩,具有西域少數民族特點,塑造的是彌勒尚未成佛的菩薩形象。</p>
樂山大佛附近確實有個淩雲寺,不過淩雲窟卻沒有,關緣在大佛腳下看了很久,也沒看到有什麽洞穴,更別提什麽火麒麟、血菩提了。</p>
逛了半天,關緣二人找了一個西岸的酒家,要了個二樓臨窗的位子,叫了些吃食。二人一邊吃飯,一邊觀賞大佛。</p>
正此時,從樓下上來一夥人,占了幾張桌子,喧鬧著點起菜來。</p>
“店家,店家,先上些酒,渴死老子了。”</p>
關緣見他們人人都帶著兵器,風塵仆仆,應該是本地哪個幫派的成員。</p>
樂山縣緊挨著峨眉山,又是三江交匯的地方,南來北往的,多有江湖中人在城裏晃悠。</p>
“格老子的,這次眉山大會搞的聲勢大滴很嘛,連峨眉派都派人去了。”</p>
一個男子對著茶壺嘴,咕咚咕咚灌飽了茶水,和眾人閑聊。</p>
“可不是麽,峨眉派金光上人的大弟子伍雲英今早帶著門下幾個年輕弟子已經出城,奔眉山去了。”</p>
“峨眉是聞名已久的大派,這次參加眉山大會,還不威壓全場?”</p>
“那你是小看蜀中英豪了,遠的不說,成都的青城派也不是什麽易於之輩,青城四秀名號吹得響亮,就不知手底下功夫如何。”</p>
“對啊,還有浣花劍蕭大俠,我可是見過他出手,一手劍法厲害著呢。”</p>
“蕭大俠不行。”說話那漢子怕大家誤會,急忙解釋,“不是說武功不行啊,年紀太大。”</p>
“對啊,這次眉山大會,是為了各派年輕一輩能展露頭腳辦的,蕭大俠可不好意思參加。不過聽說他的獨子蕭克成武藝盡得他父親的真傳,說不定能露個臉呢。”</p>
“那蕭克成聽說還不過17、8歲,就是從娘胎裏開始練,又能厲害到哪裏去!”</p>
“你懂個屁,這些大派弟子哪個不是從小就學高深武功,師長輪著喂招。”那人反駁道,“能和你這泥腿子一樣呢?人家學一年抵你自己摸索三四年。”</p>
“哎,人比人,氣死人啊!”</p>
關緣聽著這夥江湖浪人說得熱鬧,好奇心起,便聽了一會。</p>
原來是眉山有個專做釀酒販酒生意的清江幫,幫主陳誌遠,號稱眉山大俠。他為人最是正直豪爽,交友廣泛,和各路英雄好漢都有些交情。</p>
這次在眉山邀請來了蜀中各大門派,主要是論道比武,相互借鑒學習,也給年輕一輩提供個揚名立萬,嶄露頭角的機會。</p>